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9664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1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4411.2

申请日:

2014.07.18

公开号:

CN104161105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2C 17/14申请日:20140718|||公开

IPC分类号:

A22C17/14

主分类号:

A22C17/14

申请人:

湖南农业大学; 李明

发明人:

李明; 戴思慧; 张民; 袁晴春; 陈文贵; 吴雄奎

地址:

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代理人:

黄美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采用肠须去除机进行除须,所述的肠须去除机包括导杆(1)、导肠装置和割须装置;首先将肠衣棒绕置在导杆(1)上,由导肠装置将肠衣棒导入到割须装置处在刀盘片和风力吸须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进行除须操作;导肠装置包括导槽(3)、驱动电机(22)、支撑块(8)、压杆(9)、外滚轮(7)、内滚轮(10)和托板(24);割须装置包括卷须轮(6)、切割马达(15)、刀盘片(12)、防割护板(11)和风力吸须机构;风力吸须机构包括导风板(4)、导风管(16)、风机(17)和出须口(20)。该去除肠须的方法设计巧妙,去须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肠须去除机进行除须,所述的肠须去除机
包括导杆(1)、导肠装置和割须装置;
首先将肠衣棒绕置在导杆(1)上,由导肠装置将肠衣棒导入到割须装置处在刀盘片和风力吸须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进行除须操作;
导肠装置包括导槽(3)、驱动电机(22)、支撑块(8)、压杆(9)、外滚轮(7)、内滚轮(10)和托板(24);导杆(1)固定在机架的前方,用于缠绕待除须的肠衣棒;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导槽固定在机架的前面板(23)上并向机架前方伸出,用于将待除须的肠衣棒引导至割须装置处;支撑块固定在机架的上盖板上;内滚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块上;内滚轮由驱动电机驱动;压杆的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机架上,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的外滚轮;压杆安装有外滚轮的一端搁置在支撑块顶部的凹槽中,外滚轮压在内滚轮上;托板倾斜设置,且位于上盖板的上方;托板的前端高于后端;托板的前端位于所述的外滚轮与内滚轮的后侧,托板用于支撑并输出已经去除肠须的肠衣棒,内滚轮的旋转时,在内滚轮与外滚轮对肠衣棒的夹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肠衣棒沿托板向机架后方输送;
割须装置包括卷须轮(6)、切割马达(15)、刀盘片(12)、防割护板(11)和风力吸须机构,卷须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由驱动电机驱动;卷须轮的外周设有多个径向的毛刷(25);卷须轮旋转时,通过毛刷的作用对肠衣棒上的肠须产生向舒展和拉伸作用,以利于下一步的割须操作;切割马达通过马达基座(21)固定在机架上;切割马达的输出轴为竖直方向;刀盘片(12)通过螺钉固定在切割马达(15)输出轴上;防割护板固定在上盖板上并位于内滚轮的下方,刀盘片与防割护板均与水平面平行,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间隙;防割护板的前侧边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防割护板整体位于刀盘片(12)的上方,使得刀盘片的刀口完全位于防割护板的内侧;刀盘片旋转时,在内滚轮的下前方对肠衣棒实施割须操作;
上盖板的前侧具有一个缺口,该缺口用于引导肠衣棒,并且当肠衣棒通过时,将肠衣棒限制在该缺口内,而不会向左右两侧滑出;
风力吸须机构包括导风板(4)、导风管(16)、风机(17)和出须口(20);导风板(4)位于所述前面板与卷须轮之间;导风管的一端位于刀盘片的下方,导风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出须口位于风机的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卷须轮和内滚轮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杆以向机架倾斜方式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滚轮的直径为20~30mm,内滚轮直径为10~15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防割护板11的前侧边的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弧形半径0.2mm~1.0mm。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的前侧边对应的圆心位于刀盘片的轴线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刀盘片的直径为110~150mm。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间隙宽度为0.2~0.5mm,所述的间隙宽度是指刀盘片顶面与防割护板底面之间的距离。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开关(14),机架上设有切割马达开关(13)。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风机开关(18)。

说明书

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猪肠衣的应用较为广泛,将猪肠收集加工成猪肠衣,纵向、横向拉力均较强,可用于制作香肠或腊肠的外层衣膜。用猪肠衣灌制的香肠不染色,能肉眼看到香肠的馅料,给人以清洁卫生的感觉,可增加食欲;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变味、变质,储存、外出携带就餐都十分方便。
肠衣的加工过程包括扯肠清污、入缸浸泡、刮肠净洗、配扎肠把等工序,需要大量的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环境和空气较恶劣。随着劳动力减少,成本逐渐增加,阻碍了肠衣产业的发展,机械化作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外,随着人们对肠衣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尤其对于出口肠衣来说,肠衣上的肠须成为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采用手工的除须法,劳动强度大,效率特别低,加工成本高。
从文献及国内外市场调查发现,很少有相关去除肠须机械的研究和专利。一种肠衣拔须机专利(CN103070219A)采用网罩与旋转刀片,肠须进入网罩内后,刀片切断。该机械使用简单,但除须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去除肠须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该去除肠须的方法构思,去须效率高。
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采用肠须去除机进行除须,所述的肠须去除机包括导杆(1)、导肠装置和割须装置;
首先将肠衣棒绕置在导杆(1)上,由导肠装置将肠衣棒导入到割须装置处在刀盘片和风力吸须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进行除须操作;
导肠装置包括导槽(3)、驱动电机(22)、支撑块(8)、压杆(9)、外滚轮(7)、内滚轮(10)和托板(24);导杆(1)固定在机架的前方,用于缠绕待除须的肠衣棒;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导槽固定在机架的前面板(23)上并向机架前方伸出,用于将待除须的肠衣棒引导至割须装置处;支撑块固定在机架的上盖板上;内滚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块上;内滚轮由驱动电机驱动;压杆的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机架上,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的外滚轮;压杆安装有外滚轮的一端搁置在支撑块顶部的凹槽中,外滚轮压在内滚轮上;托板倾斜设置,且位于上盖板的上方;托板的前端高于后端;托板的前端位于所述的外滚轮与内滚轮的后侧,托板用于支撑并输出已经去除肠须的肠衣棒,内滚轮的旋转时,在内滚轮与外滚轮对肠衣棒的夹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肠衣棒沿托板向机架后方输送;
割须装置包括卷须轮(6)、切割马达(15)、刀盘片(12)、防割护板(11)和风力吸须机构,卷须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由驱动电机驱动;卷须轮的外周设有多个径向的毛刷(25);卷须轮旋转时,通过毛刷的作用对肠衣棒上的肠须产生向舒展和拉伸作用,以利于下一步的割须操作;切割马达通过马达基座(21)固定在机架上;切割马达的输出轴为竖直方向;刀盘片(12)通过螺钉固定在切割马达(15)输出轴上;防割护板【防割护板的作用是用于防止刀盘片的刀口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另外,也防止刀盘片的刀口割破肠衣棒的肠衣壁】固定在上盖板上并位于内滚轮的下方,刀盘片与防割护板均与水平面平行,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间隙;防割护板的前侧边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防割护板整体位于刀盘片(12)的上方,使得刀盘片的刀口完全位于防割护板的内侧;刀盘片旋转时,在内滚轮的下前方对肠衣棒实施割须操作;
上盖板的前侧具有一个缺口,该缺口用于引导肠衣棒,并且当肠衣棒通过时,将肠衣棒限制在该缺口内,而不会向左右两侧滑出;
风力吸须机构包括导风板(4)、导风管(16)、风机(17)和出须口(20); 导风板(4)位于所述前面板与卷须轮之间;导风管的一端位于刀盘片的下方,导风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出须口位于风机的下方。
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卷须轮和内滚轮旋转。
导杆以向机架倾斜方式固定。
外滚轮的直径为20~30mm,内滚轮直径为10~15mm。
防割护板11的前侧边的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弧形半径0.2mm~1.0mm。
所述圆弧形的前侧边对应的圆心位于刀盘片的轴线上。
刀盘片的直径为110~150mm。
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间隙宽度为0.2~0.5mm,所述的间隙宽度是指刀盘片顶面与防割护板底面之间的距离。
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开关(14),机架上设有切割马达开关(13)。
机架上设有风机开关(18)。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去除肠须的方法,采用了电机动力,风力、摩擦力、压力结合对肠须作用,利用刀盘片和防割护板保证肠须切割和肠衣不受损伤,还能避免刀盘片的刀口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不但安全性好,还能保障除须质量,设计极为巧妙。本发明的去除肠须的方法,根据肠衣肠须一侧蛋白纤维较粗,鼓风后收缩较小,自动弯曲成圈的原理,采用了导杆支撑、滚轮输送,可以自动完成肠衣不断自动输送,自动化程度高。
本发明的去除肠须的方法,输送装置中,肠衣底部采用内滚轮旋转,肠衣上部采用活动外滚轮被动旋转,在肠衣棒堆积时,外滚轮可以手动向上移动,并且外滚轮的重量能对肠衣产生足够的输送摩擦力,另外,外滚轮的滚轴是可以上下移动的,因此,可以适用不同粗细的肠衣棒去须,灵活性好。
本发明的去除肠须的方法,能一次性完成肠须的去除,满足肠衣加工的要求,同时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由机器的运作代替原有的高强度的人力劳动。
本发明的去除肠须的方法,设计巧妙、易于实施、操作方便、无需人工干预、工作效率高。
总而言之,本发明去除肠须机及去除肠须方法构思新颖巧妙,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肠须去除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刀盘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前面板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盖板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卷须轮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8为卷须轮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标号说明:1.导杆、2.肠衣棒、3.导槽、4.导风板、5.上盖板、6.卷须轮、7.外滚轮、8.支撑块、9.压杆、10.内滚轮、11.防割护板、12.刀盘片、13.切割马达开关、14.驱动电机开关、15.切割马达、16.导风管、17.风机、18.风机开关、19.机架、20.出须口、21.马达基座、22.驱动电机、23.前面板、24.托板、25.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采用肠须去除机进行除须,所述的肠须去除机包括导杆1、导肠装置和割须装置;
首先将肠衣棒绕置在导杆1上,由导肠装置将肠衣棒导入到割须装置处在刀盘片和风力吸须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进行除须操作;
导肠装置包括导槽3、驱动电机22、支撑块8、压杆9、外滚轮7、内滚轮10和托板24;导杆1固定在机架的前方,用于缠绕待除须的肠衣棒,起梳顺肠衣棒的作用;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驱动内滚轮旋转;导槽固定在机架的前面板23上并向机架前方伸出,用于将待除须的肠衣棒引导至割须装置处;支撑块固定(焊接)在机架的上盖板上;内滚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块上;压杆的一端通 过圆柱销安装在机架上,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的外滚轮;压杆安装有外滚轮的一端搁置在支撑块顶部的凹槽中,外滚轮压在内滚轮上;托板倾斜设置,且位于上盖板的上方;托板的前端高于后端;托板的前端位于所述的外滚轮与内滚轮的后侧,托板用于支撑并输出已经去除肠须的肠衣棒,内滚轮的旋转时,在内滚轮与外滚轮对肠衣棒的夹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肠衣棒沿托板向机架后方输送;
割须装置包括卷须轮6、切割马达15、刀盘片12、防割护板11和风力吸须机构,卷须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由驱动电机驱动(在图1中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卷须轮的外周设有多个径向的毛刷25;卷须轮旋转时,通过毛刷的作用对肠衣棒上的肠须产生向舒展和拉伸作用,以利于下一步的割须操作;切割马达通过马达基座21固定在机架上;切割马达的输出轴为竖直方向;刀盘片12通过螺钉固定在切割马达15输出轴上;防割护板【防割护板的作用是用于防止刀盘片的刀口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另外,也防止刀盘片的刀口割破肠衣棒的肠衣壁】固定在上盖板上并位于内滚轮的下方,刀盘片与防割护板均与水平面平行,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间隙;防割护板的前侧边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防割护板整体位于刀盘片12的上方,使得刀盘片的刀口完全位于防割护板的内侧;刀盘片旋转时,在内滚轮的下前方对肠衣棒实施割须操作;防割护板的圆周边光滑无刺,能防止转刀盘片12对肠衣棒的切割破裂。防割护板11的四个角的连接处,通过垫片保证防割护板11与刀盘片12紧贴并保持0.2~0.5mm间隙,通过螺钉固定在上盖板上。
刀盘片采用材料T10~T12,1~2mm厚,直径中间标准螺钉沉孔,所述防割护板11在刀盘片12上方,通过螺钉固定在上盖板上,弧形半径大于刀盘片12半径0.2mm,防止肠衣棒的破裂。
如图6,上盖板的前侧具有一个缺口,该缺口用于引导肠衣棒,并且当肠衣棒通过时,将肠衣棒限制在该缺口内,而不会向左右两侧滑出;
风力吸须机构包括导风板4、导风管16、风机17和出须口20;导风板4位于所述前面板与卷须轮之间;导风管的一端位于刀盘片的下方,导风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出须口位于风机的下方。
所述风机安装在机架底部,通过导风管16和导风板4的作用,对肠须产 生向下的吸力,并将切断的肠须吸出,从出须口排出。
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卷须轮和内滚轮旋转。
导杆以向机架倾斜方式固定。
外滚轮的直径为20~30mm,内滚轮直径为10~15mm。
防割护板11的前侧边的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弧形半径0.2mm~1.0mm。外滚轮直径大于内滚轮直径一倍。
所述圆弧形的前侧边对应的圆心位于刀盘片的轴线上。
刀盘片的直径为110~150mm。
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间隙宽度为0.2~0.5mm,所述的间隙宽度是指刀盘片顶面与防割护板底面之间的距离。
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开关14,机架上设有切割马达开关13。
机架上设有风机开关18。
肠衣棒依次向前输送,肠须在风力吸须机构的作用下,将肠须吸入切割装置中,卷须装置将肠须拉伸,相当于产生在肠须拉伸端产生一个拉力,由刀盘片12将肠须切割清除。
本实施例中所有轴承采用惯用技术,轴肩、轴套、挡圈来实现定位;并都采用了轴承端盖来减少外界土壤等对轴承损坏。
所述肠衣棒前处理方法为现有成熟技术:(1)经过清洗后的肠衣,晾干水分【晾干至不再滴水,并且眼睛看不到肠衣上有明显积水】,采用气泵进行充气,然后手扎两端;(2)放置空气中5~10分钟或者采用风扇换气,在体积扩大的情况下,肠衣水分迅速蒸发;通过眼睛观察,发现肠须与肠衣表面自然分离即可。
所述切割方法:(1)将前处理好的肠衣棒,直接放置在导杆上,前端通过手动放置在内滚轮和外滚轮之间,启动电机22通过导槽和滚轮、托板的辅助下,向前自动或手动运动;(2)启动所有的开关,切割马达驱动刀盘片旋转,在风机风吸力和卷须轮6的作用下,由旋转的刀盘片12完成肠须切割。

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1105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1105A21申请号201410344411222申请日20140718A22C17/1420060171申请人湖南农业大学地址410128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申请人李明72发明人李明戴思慧张民袁晴春陈文贵吴雄奎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代理人黄美成54发明名称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采用肠须去除机进行除须,所述的肠须去除机包括导杆1、导肠装置和割须装置;首先将肠衣棒绕置在导杆1上,由导肠装置将肠衣棒导入到割须装置处在刀盘片和风力吸须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进。

2、行除须操作;导肠装置包括导槽3、驱动电机22、支撑块8、压杆9、外滚轮7、内滚轮10和托板24;割须装置包括卷须轮6、切割马达15、刀盘片12、防割护板11和风力吸须机构;风力吸须机构包括导风板4、导风管16、风机17和出须口20。该去除肠须的方法设计巧妙,去须效率高。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1105ACN104161105A1/2页21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肠须去除机进行除须,所述的肠须去除机包括导杆1、导肠装置和割须装置;首先将肠衣棒绕置在导杆1上。

3、,由导肠装置将肠衣棒导入到割须装置处在刀盘片和风力吸须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进行除须操作;导肠装置包括导槽3、驱动电机22、支撑块8、压杆9、外滚轮7、内滚轮10和托板24;导杆1固定在机架的前方,用于缠绕待除须的肠衣棒;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导槽固定在机架的前面板23上并向机架前方伸出,用于将待除须的肠衣棒引导至割须装置处;支撑块固定在机架的上盖板上;内滚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块上;内滚轮由驱动电机驱动;压杆的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机架上,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的外滚轮;压杆安装有外滚轮的一端搁置在支撑块顶部的凹槽中,外滚轮压在内滚轮上;托板倾斜设置,且位于上盖板的上方;托板的前端高于后端;托。

4、板的前端位于所述的外滚轮与内滚轮的后侧,托板用于支撑并输出已经去除肠须的肠衣棒,内滚轮的旋转时,在内滚轮与外滚轮对肠衣棒的夹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肠衣棒沿托板向机架后方输送;割须装置包括卷须轮6、切割马达15、刀盘片12、防割护板11和风力吸须机构,卷须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由驱动电机驱动;卷须轮的外周设有多个径向的毛刷25;卷须轮旋转时,通过毛刷的作用对肠衣棒上的肠须产生向舒展和拉伸作用,以利于下一步的割须操作;切割马达通过马达基座21固定在机架上;切割马达的输出轴为竖直方向;刀盘片12通过螺钉固定在切割马达15输出轴上;防割护板固定在上盖板上并位于内滚轮的下方,刀盘片与防割护板均与水。

5、平面平行,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间隙;防割护板的前侧边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防割护板整体位于刀盘片12的上方,使得刀盘片的刀口完全位于防割护板的内侧;刀盘片旋转时,在内滚轮的下前方对肠衣棒实施割须操作;上盖板的前侧具有一个缺口,该缺口用于引导肠衣棒,并且当肠衣棒通过时,将肠衣棒限制在该缺口内,而不会向左右两侧滑出;风力吸须机构包括导风板4、导风管16、风机17和出须口20;导风板4位于所述前面板与卷须轮之间;导风管的一端位于刀盘片的下方,导风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出须口位于风机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卷须轮和。

6、内滚轮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杆以向机架倾斜方式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滚轮的直径为2030MM,内滚轮直径为101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防割护板11的前侧边的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弧形半径02MM10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的前侧边对应的圆心位于刀盘片的轴线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刀盘片的直径为11015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权利要求书CN1041611。

7、05A2/2页3间隙宽度为0205MM,所述的间隙宽度是指刀盘片顶面与防割护板底面之间的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开关14,机架上设有切割马达开关1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风机开关18。权利要求书CN104161105A1/5页4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猪肠衣的应用较为广泛,将猪肠收集加工成猪肠衣,纵向、横向拉力均较强,可用于制作香肠或腊肠的外层衣膜。用猪肠衣灌制的香肠不染色,能肉眼看到香肠的馅料,给人以清洁卫生的感觉,可增加食欲;在一定时期。

8、内不会变味、变质,储存、外出携带就餐都十分方便。0003肠衣的加工过程包括扯肠清污、入缸浸泡、刮肠净洗、配扎肠把等工序,需要大量的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作业环境和空气较恶劣。随着劳动力减少,成本逐渐增加,阻碍了肠衣产业的发展,机械化作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0004另外,随着人们对肠衣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尤其对于出口肠衣来说,肠衣上的肠须成为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采用手工的除须法,劳动强度大,效率特别低,加工成本高。0005从文献及国内外市场调查发现,很少有相关去除肠须机械的研究和专利。一种肠衣拔须机专利CN103070219A采用网罩与旋转刀片,肠须进入网罩内后,刀片切断。该。

9、机械使用简单,但除须效率低。0006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去除肠须的方法。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该去除肠须的方法构思,去须效率高。0008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0009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采用肠须去除机进行除须,所述的肠须去除机包括导杆1、导肠装置和割须装置;0010首先将肠衣棒绕置在导杆1上,由导肠装置将肠衣棒导入到割须装置处在刀盘片和风力吸须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进行除须操作;0011导肠装置包括导槽3、驱动电机22、支撑块8、压杆9、外滚轮7、内滚轮10和托板24;导杆1固定在机架的前方,用于缠绕待除须的肠衣棒;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导槽固定在机。

10、架的前面板23上并向机架前方伸出,用于将待除须的肠衣棒引导至割须装置处;支撑块固定在机架的上盖板上;内滚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块上;内滚轮由驱动电机驱动;压杆的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机架上,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的外滚轮;压杆安装有外滚轮的一端搁置在支撑块顶部的凹槽中,外滚轮压在内滚轮上;托板倾斜设置,且位于上盖板的上方;托板的前端高于后端;托板的前端位于所述的外滚轮与内滚轮的后侧,托板用于支撑并输出已经去除肠须的肠衣棒,内滚轮的旋转时,在内滚轮与外滚轮对肠衣棒的夹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肠衣棒沿托板向机架后方输送;说明书CN104161105A2/5页50012割须装置包括卷须轮6、切。

11、割马达15、刀盘片12、防割护板11和风力吸须机构,卷须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由驱动电机驱动;卷须轮的外周设有多个径向的毛刷25;卷须轮旋转时,通过毛刷的作用对肠衣棒上的肠须产生向舒展和拉伸作用,以利于下一步的割须操作;切割马达通过马达基座21固定在机架上;切割马达的输出轴为竖直方向;刀盘片12通过螺钉固定在切割马达15输出轴上;防割护板【防割护板的作用是用于防止刀盘片的刀口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另外,也防止刀盘片的刀口割破肠衣棒的肠衣壁】固定在上盖板上并位于内滚轮的下方,刀盘片与防割护板均与水平面平行,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间隙;防割护板的前侧边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

12、防割护板整体位于刀盘片12的上方,使得刀盘片的刀口完全位于防割护板的内侧;刀盘片旋转时,在内滚轮的下前方对肠衣棒实施割须操作;0013上盖板的前侧具有一个缺口,该缺口用于引导肠衣棒,并且当肠衣棒通过时,将肠衣棒限制在该缺口内,而不会向左右两侧滑出;0014风力吸须机构包括导风板4、导风管16、风机17和出须口20;导风板4位于所述前面板与卷须轮之间;导风管的一端位于刀盘片的下方,导风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出须口位于风机的下方。0015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卷须轮和内滚轮旋转。0016导杆以向机架倾斜方式固定。0017外滚轮的直径为2030MM,内滚轮直径为1015MM。0018防割护板1。

13、1的前侧边的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弧形半径02MM10MM。0019所述圆弧形的前侧边对应的圆心位于刀盘片的轴线上。0020刀盘片的直径为110150MM。0021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间隙宽度为0205MM,所述的间隙宽度是指刀盘片顶面与防割护板底面之间的距离。0022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开关14,机架上设有切割马达开关13。0023机架上设有风机开关18。0024有益效果0025本发明的去除肠须的方法,采用了电机动力,风力、摩擦力、压力结合对肠须作用,利用刀盘片和防割护板保证肠须切割和肠衣不受损伤,还能避免刀盘片的刀口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不但安全性好,还能保障除须质量,设计极为巧妙。。

14、本发明的去除肠须的方法,根据肠衣肠须一侧蛋白纤维较粗,鼓风后收缩较小,自动弯曲成圈的原理,采用了导杆支撑、滚轮输送,可以自动完成肠衣不断自动输送,自动化程度高。0026本发明的去除肠须的方法,输送装置中,肠衣底部采用内滚轮旋转,肠衣上部采用活动外滚轮被动旋转,在肠衣棒堆积时,外滚轮可以手动向上移动,并且外滚轮的重量能对肠衣产生足够的输送摩擦力,另外,外滚轮的滚轴是可以上下移动的,因此,可以适用不同粗细的肠衣棒去须,灵活性好。0027本发明的去除肠须的方法,能一次性完成肠须的去除,满足肠衣加工的要求,同时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由机器的运作代替原有的高强度的人力劳动。0028本发明的去除肠须的方法。

15、,设计巧妙、易于实施、操作方便、无需人工干预、工作效说明书CN104161105A3/5页6率高。0029总而言之,本发明去除肠须机及去除肠须方法构思新颖巧妙,实用性好。附图说明0030图1为肠须去除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0031图2为刀盘片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3为防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0033图4为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0034图5为前面板的的结构示意图;0035图6为上盖板的的结构示意图。0036图7为卷须轮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0037图8为卷须轮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0038标号说明1导杆、2肠衣棒、3导槽、4导风板、5上盖板、6卷须轮、7外滚轮、8支撑块、9压杆、10内滚轮、11防割护板。

16、、12刀盘片、13切割马达开关、14驱动电机开关、15切割马达、16导风管、17风机、18风机开关、19机架、20出须口、21马达基座、22驱动电机、23前面板、24托板、25毛刷。具体实施方式0039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40实施例10041如图18所示,一种去除肠须的方法,采用肠须去除机进行除须,所述的肠须去除机包括导杆1、导肠装置和割须装置;0042首先将肠衣棒绕置在导杆1上,由导肠装置将肠衣棒导入到割须装置处在刀盘片和风力吸须机构的共同作用下进行除须操作;0043导肠装置包括导槽3、驱动电机22、支撑块8、压杆9、外滚轮7、内滚轮10和托板24;导杆1固。

17、定在机架的前方,用于缠绕待除须的肠衣棒,起梳顺肠衣棒的作用;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驱动内滚轮旋转;导槽固定在机架的前面板23上并向机架前方伸出,用于将待除须的肠衣棒引导至割须装置处;支撑块固定焊接在机架的上盖板上;内滚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块上;压杆的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机架上,压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所述的外滚轮;压杆安装有外滚轮的一端搁置在支撑块顶部的凹槽中,外滚轮压在内滚轮上;托板倾斜设置,且位于上盖板的上方;托板的前端高于后端;托板的前端位于所述的外滚轮与内滚轮的后侧,托板用于支撑并输出已经去除肠须的肠衣棒,内滚轮的旋转时,在内滚轮与外滚轮对肠衣棒的夹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使得肠衣棒沿。

18、托板向机架后方输送;0044割须装置包括卷须轮6、切割马达15、刀盘片12、防割护板11和风力吸须机构,卷须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上,由驱动电机驱动在图1中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卷须轮的外周设有多个径向的毛刷25;卷须轮旋转时,通过毛刷的作用对肠衣棒上的肠须产生向舒展和拉伸作用,以利于下一步的割须操作;切割马达通过马达基座21固定在机架上;切割马达的输出轴为竖直方向;刀盘片12通过螺钉固定在切割马达15输出轴上;防割护板【防割说明书CN104161105A4/5页7护板的作用是用于防止刀盘片的刀口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另外,也防止刀盘片的刀口割破肠衣棒的肠衣壁】固定在上盖板上并位于内滚轮的下方,刀盘片。

19、与防割护板均与水平面平行,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间隙;防割护板的前侧边为圆弧形,所述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防割护板整体位于刀盘片12的上方,使得刀盘片的刀口完全位于防割护板的内侧;刀盘片旋转时,在内滚轮的下前方对肠衣棒实施割须操作;防割护板的圆周边光滑无刺,能防止转刀盘片12对肠衣棒的切割破裂。防割护板11的四个角的连接处,通过垫片保证防割护板11与刀盘片12紧贴并保持0205MM间隙,通过螺钉固定在上盖板上。0045刀盘片采用材料T10T12,12MM厚,直径中间或标准螺钉沉孔,所述防割护板11在刀盘片12上方,通过螺钉固定在上盖板上,弧形半径大于刀盘片12半径02MM,防止肠衣棒。

20、的破裂。0046如图6,上盖板的前侧具有一个缺口,该缺口用于引导肠衣棒,并且当肠衣棒通过时,将肠衣棒限制在该缺口内,而不会向左右两侧滑出;0047风力吸须机构包括导风板4、导风管16、风机17和出须口20;导风板4位于所述前面板与卷须轮之间;导风管的一端位于刀盘片的下方,导风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相连,出须口位于风机的下方。0048所述风机安装在机架底部,通过导风管16和导风板4的作用,对肠须产生向下的吸力,并将切断的肠须吸出,从出须口排出。0049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卷须轮和内滚轮旋转。0050导杆以向机架倾斜方式固定。0051外滚轮的直径为2030MM,内滚轮直径为1015MM。0052。

21、防割护板11的前侧边的圆弧形的半径大于刀盘片的半径弧形半径02MM10MM。外滚轮直径大于内滚轮直径一倍。0053所述圆弧形的前侧边对应的圆心位于刀盘片的轴线上。0054刀盘片的直径为110150MM。0055刀盘片与防割护板之间存在间隙宽度为0205MM,所述的间隙宽度是指刀盘片顶面与防割护板底面之间的距离。0056机架上设有驱动电机开关14,机架上设有切割马达开关13。0057机架上设有风机开关18。0058肠衣棒依次向前输送,肠须在风力吸须机构的作用下,将肠须吸入切割装置中,卷须装置将肠须拉伸,相当于产生在肠须拉伸端产生一个拉力,由刀盘片12将肠须切割清除。0059本实施例中所有轴承采用。

22、惯用技术,轴肩、轴套、挡圈来实现定位;并都采用了轴承端盖来减少外界土壤等对轴承损坏。0060所述肠衣棒前处理方法为现有成熟技术1经过清洗后的肠衣,晾干水分【晾干至不再滴水,并且眼睛看不到肠衣上有明显积水】,采用气泵进行充气,然后手扎两端;2放置空气中510分钟或者采用风扇换气,在体积扩大的情况下,肠衣水分迅速蒸发;通过眼睛观察,发现肠须与肠衣表面自然分离即可。0061所述切割方法1将前处理好的肠衣棒,直接放置在导杆上,前端通过手动放置说明书CN104161105A5/5页8在内滚轮和外滚轮之间,启动电机22通过导槽和滚轮、托板的辅助下,向前自动或手动运动;2启动所有的开关,切割马达驱动刀盘片旋转,在风机风吸力和卷须轮6的作用下,由旋转的刀盘片12完成肠须切割。说明书CN104161105A1/2页9图1图2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61105A2/2页10图6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4161105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屠宰; 肉品处理; 家禽或鱼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