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1880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6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15325.6

申请日:

2014.08.22

公开号:

CN104147441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4申请日:2014082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4; A61P9/04; A61P9/00; A61K35/50(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申请人:

朱靖

发明人:

朱靖; 孔春妍; 刘芳; 王健

地址: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经八路1号心内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杜文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其中,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刀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款冬花、桑白皮、党参、山药、刺五加、紫河车、锁阳、玉竹、田野卷耳和金雀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通过调整整体血液循环,改善体循环与肺循环气血,进行辨证论治,可调整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改善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等,多靶点,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刀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款冬花、桑白皮、党参、山药、刺五加、紫河车、锁阳、玉竹、田野卷耳和金雀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4份、薏苡仁19-35份、玉米须24-36份、枳椇子13-28份、陈皮15-31份、木香17-34份、沉香8-20份、佛手19-36份、香橼23-36份、薤白16-27份、大腹皮26-38份、刀豆11-27份、莱菔子7-19份、鸡矢藤13-25份、白芥子19-32份、旋复花7-11份、白前22-36份、桔梗18-31份、紫苏子13-30份、满山红6-14份、华山参5-12份、款冬花10-24份、桑白皮11-26份、党参14-30份、山药15-31份、刺五加22-37份、紫河车5-13份、锁阳7-19份、玉竹14-28份、田野卷耳12-28份和金雀花4-1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0份、薏苡仁20-33份、玉米须26-34份、枳椇子15-25份、陈皮17-29份、木香19-31份、沉香8-17份、佛手19-33份、香橼25-32份、薤白18-25份、大腹皮29-38份、刀豆12-24份、莱菔子8-17份、鸡矢藤15-23份、白芥子21-30份、旋复花7-10份、白前24-33份、桔梗19-29份、紫苏子15-28份、满山红7-13份、华山参5-11份、款冬花12-21份、桑白皮13-21份、党参14-26份、山药15-29份、刺五加25-35份、紫河车6-11份、锁阳7-14份、玉竹16-26份、田野卷耳14-25份和金雀花5-9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30份、薏苡仁27份、玉米须34份、枳椇子25份、陈皮17份、木香28份、沉香8份、佛手19份、香橼32份、薤白22份、大腹皮38份、刀豆17份、莱菔子8份、鸡矢藤23份、白芥子21份、旋复花7份、白前24份、桔梗29份、紫苏子16份、满山红7份、华山参5份、款冬花14份、桑白皮21份、党参26份、山药22份、刺五加35份、紫河车9份、锁阳14份、玉竹21份、田野卷耳14份和金雀花5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份、薏苡仁20份、玉米须26份、枳椇子19份、陈皮29份、木香31份、沉香17份、佛手33份、香橼25份、薤白25份、大腹皮29份、刀豆24份、莱菔子17份、鸡矢藤19份、白芥子30份、旋复花10份、白前33份、桔梗19份、紫苏子15份、满山红13份、华山参11份、款冬花21份、桑白皮13份、党参14份、山药15份、刺五加25份、紫河车11份、锁阳7份、玉竹26份、田野卷耳25份和金雀花6份。

6.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6份、薏苡仁33份、玉米须28份、枳椇子15份、陈皮22份、木香19份、沉香10份、佛手30份、香橼26份、薤白18份、大腹皮37份、刀豆12份、莱菔子10份、鸡矢藤15份、白芥子26份、旋复花9份、白前26份、桔梗23份、紫苏子28份、满山红10份、华山参6份、款冬花12份、桑白皮15份、党参18份、山药29份、刺五加30份、紫河车6份、锁阳11份、玉竹16份、田野卷耳18份和金雀花9份。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和木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1.5-2小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8.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5倍的醇浓度为85%~9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15~0.3倍乳糖、0.2~0.35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25~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9.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和刀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第二步,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和款冬花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说明书

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功能不全又称为“心衰”,是心脏泵血功能不全的综合征。指在静脉回流适当的情况下,心脏不能排出足量的血液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人体在早期可动员代偿机制以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如使心肌增生,提高前负荷,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甚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精氨酸加压素系统,此时的心功能处于完全代偿阶段。但随病情发展,交感神经张力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过高,使体内水、钠潴留,心脏前、后负荷过重,而进一步损害心脏舒缩功能,人体血流状态陷入恶性循环,心脏泵血功能失代偿,心脏输出量更趋减少,静脉血液明显淤滞而进入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慢性心功不全。
简单地说,心功能不全就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不能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对于心脏泵血的需求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患者来说,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它是一种症候群,疲劳、气短、心悸、体重减轻、肌肉松弛萎缩,整日卧床。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亦高,慢性心功能不全基本病因是各种慢性心肌病损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
病因
在我国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病因包括:不明原因和瓣膜疾病为主,其次为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其诱因主要是:感染、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重、环境气候急剧变化及妊娠、分娩并发其他疾病等。
临床上,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左心功能不全最常见,它主要影响患者的肺循环。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夜尿增多、疲乏无力。
老年人多存在其它脏器的老化和疾病,因此可以干扰一些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不少老年人即使有心功能不全存在,活动时并不感到明显气急,而表现为极度疲倦和咳嗽,常出现不寻常的大汗淋漓。左心功能不全不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部感染等区别。
心功能不全有多种分类标准,按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按发作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和全心功能不全竭;按发生的基本原理可分为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等。
心功能不全中医分以下几种:
1、心肺阴虚型:心悸、气短,肢倦乏力,动则加剧,神疲咳喘,面色苍白,舌淡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虚数。
2、气阴亏虚型: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心烦,口干,面颧暗红,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3、心肾阳虚型: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气喘,身寒肢冷,尿少浮肿,腹胀便溏,面颧暗红,舌质红少苔,脉细说无力或结代。
4、气虚血瘀型:心悸气短,胸胁作痛,颈部青筋暴露,胁下痞块,下肢浮肿,面色青灰,唇青甲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
5、阳虚水泛型:心悸气短,或不得平卧,咯吐泡沫痰,面肢浮肿,畏寒肢冷,烦躁出汗,额面灰白,口唇青紫,尿少腹胀,或伴胸水、腹水,舌暗淡或暗红,舌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
6、痰饮阻肺型:心悸气急,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咯白痰或痰黄粘稠,胸脘脾闷,头晕目眩,尿少浮肿,或伴痰鸣,或发热口渴,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西医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程较长,不良反应较多,突然停药可产生停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但是,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具备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可弥补西医的不足。中医药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重视整体观,通过调整整体血液循环,改善体循环与肺循环气血,进行辨证论治,可调整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改善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等,多靶点,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安全有效,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重视整体观,通过调整整体血液循环,改善体循环与肺循环气血,进行辨证论治,可调整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改善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等,多靶点,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安全有效,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刀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款冬花、桑白皮、党参、山药、刺五加、紫河车、锁阳、玉竹、田野卷耳和金雀花。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4份、薏苡仁19-35份、玉米须24-36份、枳椇子13-28份、陈皮15-31份、木香17-34份、沉香8-20份、佛手19-36份、香橼23-36份、薤白16-27份、大腹皮26-38份、刀豆11-27份、莱菔子7-19份、鸡矢藤13-25份、白芥子19-32份、旋复花7-11份、白前22-36份、桔梗18-31份、紫苏子13-30份、满山红6-14份、华山参5-12份、款冬花10-24份、桑白皮11-26份、党参14-30份、山药15-31份、刺五加22-37份、紫河车5-13份、锁阳7-19份、玉竹14-28份、田野卷耳12-28份和金雀花4-10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0份、薏苡仁20-33份、玉米须26-34份、枳椇子15-25份、陈皮17-29份、木香19-31份、沉香8-17份、佛手19-33份、香橼25-32份、薤白18-25份、大腹皮29-38份、刀豆12-24份、莱菔子8-17份、鸡矢藤15-23份、白芥子21-30份、旋复花7-10份、白前24-33份、桔梗19-29份、紫苏子15-28份、满山红7-13份、华山参5-11份、款冬花12-21份、桑白皮13-21份、党参14-26份、山药15-29份、刺五加25-35份、紫河车6-11份、锁阳7-14份、玉竹16-26份、田野卷耳14-25份和金雀花5-9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30份、薏苡仁27份、玉米须34份、枳椇子25份、陈皮17份、木香28份、沉香8份、佛手19份、香橼32份、薤白22份、大腹皮38份、刀豆17份、莱菔子8份、鸡矢藤23份、白芥子21份、旋复花7份、白前24份、桔梗29份、紫苏子16份、满山红7份、华山参5份、款冬花14份、桑白皮21份、党参26份、山药22份、刺五加35份、紫河车9份、锁阳14份、玉竹21份、田野卷耳14份和金雀花5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份、薏苡仁20份、玉米须26份、枳椇子19份、陈皮29份、木香31份、沉香17份、佛手33份、香橼25份、薤白25份、大腹皮29份、刀豆24份、莱菔子17份、鸡矢藤19份、白芥子30份、旋复花10份、白前33份、桔梗19份、紫苏子15份、满山红13份、华山参11份、款冬花21份、桑白皮13份、党参14份、山药15份、刺五加25份、紫河车11份、锁阳7份、玉竹26份、田野卷耳25份和金雀花6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6份、薏苡仁33份、玉米须28份、枳椇子15份、陈皮22份、木香19份、沉香10份、佛手30份、香橼26份、薤白18份、大腹皮37份、刀豆12份、莱菔子10份、鸡矢藤15份、白芥子26份、旋复花9份、白前26份、桔梗23份、紫苏子28份、满山红10份、华山参6份、款冬花12份、桑白皮15份、党参18份、山药29份、刺五加30份、紫河车6份、锁阳11份、玉竹16份、田野卷耳18份和金雀花9份。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和木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1.5-2小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5倍的醇浓度为85%~9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15~0.3倍乳糖、0.2~0.35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25~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和刀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第二步,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和款冬花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重视整体观,通过调整整体血液循环,改善体循环与肺循环气血,进行辨证论治,可调整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改善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等,多靶点,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安全有效,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刀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款冬花、桑白皮、党参、山药、刺五加、紫河车、锁阳、玉竹、田野卷耳和金雀花。
其中,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利湿渗水;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刀豆、莱菔子、鸡矢藤行气健脾,利水、消肿止痛;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款冬花、桑白皮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党参、山药、刺五加、紫河车、锁阳、玉竹、田野卷耳和金雀花补气益肾温阳。
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茯苓: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利水药;渗湿利尿药。
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等功效,适用于泄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肠痈、白带等症。
玉米须: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小便不利、湿热黄胆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流产。
枳椇子:性平,味甘。归心经、脾经。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止渴除烦,消湿热,解酒毒。
陈皮: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用。可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木香: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
沉香:辛、苦,温。归脾、胃、肾、肺经。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
佛手: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补肝暖胃,止呕吐,佛手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香橼:味辛、甘,无毒。功用疏肝理气,宽胸化痰,除湿和中。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
薤白:味辛、苦、性温。归经、肺、心、胃、大肠经。归于骨。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诸疮中风寒水肿,以涂之。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导滞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疖痈肿。
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主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煎,入疏气药良。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胸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刀豆:性温,性平,味甘,无毒。补肾,散寒,下气,利肠胃,止呕吐。治肾气虚损,肠胃不和,呕逆,腹胀,吐泻。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呕吐,益肾补元气。
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鸡矢藤:性平,味甘、微苦。归心;肝;脾;肾经。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白芥子:味辛,温,无毒。归肝、脾、肺、胃、心与胞络之经。能去冷气,安五脏,逐膜膈之痰,辟鬼祟之气,消癖化疟,降息定喘,利窍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能消能降,能补能升,助诸补药,尤善收功。
旋复花:咸、温。归肺、肝、胃经。功用消痰,下气,软坚,行水。主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
白前:辛、苦,微温。归肺经。 降气化痰,止咳。咳嗽痰多,气喘。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紫苏子:辛,温。归肺、脾经。可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鱼蟹中毒。紫苏叶性温味辛,具有解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
满山红:辛、苦,性寒,小毒。归肺经。止咳;祛痰。主急、慢性支气管炎。
华山参:甘微苦涩,性热,有毒。补虚,温中,安神,定喘。治劳伤体弱,虚寒腹泻,失眠,心悸易惊,咳嗽痰喘,盗汗自汗。。
款冬花:味辛、性温。归肺经。润心肺,益五脏,除烦,补劳劣,消痰止咳,肺瘘吐血,心虚惊悸,洗肝明目及中风。
桑白皮:甘寒。归肺经。主去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创。功用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证。
刺五加:味辛、苦、微甘,性温。归脾、肾、心经。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行动迟缓、体虚羸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等证。
紫河车:甘、咸、温。归肺、心、肾经。补气,养血,益精。治虚损,羸瘦,劳热骨蒸,咳喘,咯血,盗汗,遗精,阳痿,妇女血气不足,不孕或乳少。 
锁阳:甘,温。归脾、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
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田野卷耳:淡;性温。滋阴补阳。主阴阳亏虚证。
金雀花:酸、涩,温。补肾壮阳,接骨止血。用于肾虚阳痿;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骨折。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4份、薏苡仁19-35份、玉米须24-36份、枳椇子13-28份、陈皮15-31份、木香17-34份、沉香8-20份、佛手19-36份、香橼23-36份、薤白16-27份、大腹皮26-38份、刀豆11-27份、莱菔子7-19份、鸡矢藤13-25份、白芥子19-32份、旋复花7-11份、白前22-36份、桔梗18-31份、紫苏子13-30份、满山红6-14份、华山参5-12份、款冬花10-24份、桑白皮11-26份、党参14-30份、山药15-31份、刺五加22-37份、紫河车5-13份、锁阳7-19份、玉竹14-28份、田野卷耳12-28份和金雀花4-10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0份、薏苡仁20-33份、玉米须26-34份、枳椇子15-25份、陈皮17-29份、木香19-31份、沉香8-17份、佛手19-33份、香橼25-32份、薤白18-25份、大腹皮29-38份、刀豆12-24份、莱菔子8-17份、鸡矢藤15-23份、白芥子21-30份、旋复花7-10份、白前24-33份、桔梗19-29份、紫苏子15-28份、满山红7-13份、华山参5-11份、款冬花12-21份、桑白皮13-21份、党参14-26份、山药15-29份、刺五加25-35份、紫河车6-11份、锁阳7-14份、玉竹16-26份、田野卷耳14-25份和金雀花5-9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30份、薏苡仁27份、玉米须34份、枳椇子25份、陈皮17份、木香28份、沉香8份、佛手19份、香橼32份、薤白22份、大腹皮38份、刀豆17份、莱菔子8份、鸡矢藤23份、白芥子21份、旋复花7份、白前24份、桔梗29份、紫苏子16份、满山红7份、华山参5份、款冬花14份、桑白皮21份、党参26份、山药22份、刺五加35份、紫河车9份、锁阳14份、玉竹21份、田野卷耳14份和金雀花5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份、薏苡仁20份、玉米须26份、枳椇子19份、陈皮29份、木香31份、沉香17份、佛手33份、香橼25份、薤白25份、大腹皮29份、刀豆24份、莱菔子17份、鸡矢藤19份、白芥子30份、旋复花10份、白前33份、桔梗19份、紫苏子15份、满山红13份、华山参11份、款冬花21份、桑白皮13份、党参14份、山药15份、刺五加25份、紫河车11份、锁阳7份、玉竹26份、田野卷耳25份和金雀花6份。    
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6份、薏苡仁33份、玉米须28份、枳椇子15份、陈皮22份、木香19份、沉香10份、佛手30份、香橼26份、薤白18份、大腹皮37份、刀豆12份、莱菔子10份、鸡矢藤15份、白芥子26份、旋复花9份、白前26份、桔梗23份、紫苏子28份、满山红10份、华山参6份、款冬花12份、桑白皮15份、党参18份、山药29份、刺五加30份、紫河车6份、锁阳11份、玉竹16份、田野卷耳18份和金雀花9份。 
其中,当中药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和木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1.5-2小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其中,当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5倍的醇浓度为85%~9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15~0.3倍乳糖、0.2~0.35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25~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其中,当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和刀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
第二步,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和款冬花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蜜炼丸剂
取茯苓30g、薏苡仁27g、玉米须34g、枳椇子25g、陈皮17g、木香28g、沉香8g、佛手19g、香橼32g、薤白22g、大腹皮38g、刀豆17g、莱菔子8g、鸡矢藤23g、白芥子21g、旋复花7g、白前24g、桔梗29g、紫苏子16g、满山红7g、华山参5g、款冬花14g、桑白皮21g、党参26g、山药22g、刺五加35g、紫河车9g、锁阳14g、玉竹21g、田野卷耳14g和金雀花5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和木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
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量的94%乙醇浸泡1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
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2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
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
       
实施例2  本发明的片剂 
取茯苓21g、薏苡仁20g、玉米须26g、枳椇子19g、陈皮29g、木香31g、沉香17g、佛手33g、香橼25g、薤白25g、大腹皮29g、刀豆24g、莱菔子17g、鸡矢藤19g、白芥子30g、旋复花10g、白前33g、桔梗19g、紫苏子15g、满山红13g、华山参11g、款冬花21g、桑白皮13g、党参14g、山药15g、刺五加25g、紫河车11g、锁阳7g、玉竹26g、田野卷耳25g和金雀花6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倍的微晶纤维素、0.15倍乳糖、0.2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实施例3  本发明的胶囊剂 
取茯苓26g、薏苡仁33g、玉米须28g、枳椇子15g、陈皮22g、木香19g、沉香10g、佛手30g、香橼26g、薤白18g、大腹皮37g、刀豆12g、莱菔子10g、鸡矢藤15g、白芥子26g、旋复花9g、白前26g、桔梗23g、紫苏子28g、满山红10g、华山参6g、款冬花12g、桑白皮15g、党参18g、山药29g、刺五加30g、紫河车6g、锁阳11g、玉竹16g、田野卷耳18g和金雀花9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和刀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4,搅拌90分钟,温度4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6的清膏;
第二步,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和款冬花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量醇浓度为90%的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1的清膏,备用;
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9倍量水,煮沸7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9的清膏;
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 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
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6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7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5重量份醇浓度为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4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
本发明的中药内服药物剂型优选为: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糖衣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口服液、硬胶囊剂、口含剂、冲剂、蜜丸剂、颗粒剂、散剂、丹剂、溶液剂、糖浆剂;外用药物剂型优选为:乳膏剂、注射剂、擦剂、软膏剂、熏蒸剂、贴剂、栓剂、酊剂、硬膏剂、凝胶剂和喷雾剂。
上述药物在使用时煎汤剂服用,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每30天为一疗程;当本中药为蜜炼丸剂、胶囊剂或口含剂、片剂使用时,一日三次,每30天为一疗程;当本中药为喷雾剂使用时,一日3-5次,每30天为一疗程;当本中药为软膏剂、贴剂、栓剂、硬膏剂、凝胶剂使用时,一日1次,每30天为一疗程。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试验:应用NIH小鼠60只,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7~24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备的片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5.74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28.7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片剂LD50>28.7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57.4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4.6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07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1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745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2的片剂急性毒性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蜜炼丸剂对小鼠按6.43、15.72和36.4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将本发明实施例3的胶囊剂对小鼠按6.43、15.72和36.41g生药/kg连续用药16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4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6周及停药4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诊断标准: 
慢性心功能不全诊断标准:
Framingham的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此诊断标准分为主要标准及次要标准。符合两项主要标准或一项主要标准及两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主要标准包括: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②颈静脉怒张。③肺啰音。④心脏扩大。⑤急性肺水肿。③第三心音呈奔马律。⑦静脉压升高(>16cmH2O)。     次要标准包括:①深部水肿。②夜间咳嗽。③活动后呼吸困难。④肝肿大。⑤胸腔积液。③肺活量减低至最大肺活量的1/3。⑦心动过速(≥120次/min)。 主要和次要标准均包括:治疗5天以上时间后,体重减轻≥4.5kg。
心功能分级
Ⅰ级(心功能代偿期):仅有心脏病体征,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    Ⅱ级:相当于心力衰竭Ⅰ度或轻度。体力活动稍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一般体力活动时(如上三楼、上坡、步行1500~ 2000m)即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检查时除心脏本身的体征外,尚可发现心率加快,肝脏轻度肿大等。
Ⅲ级:相当于心力衰竭Ⅱ度或中度。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但轻微体力活动(如上二楼、上小坡,步行500~1000m),即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心衰症状,或发作性心绞痛。查体时肝脏中度肿大,并有一定程度的水肿,卧床休息后好转,但不能完全消失。     Ⅳ级:相当于心力衰竭Ⅲ度或重度。不能胜任任何体力活动,安静休息时仍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或有心绞痛综合征。内脏淤血和水肿显著。久病者可有心源性肝硬化等改变。
 
中医根据不同的证候特点分为心肺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气虚血瘀型、阳虚水泛型、痰热壅肺型。
阳虚水泛型:心悸气短,或不得平卧,咯吐泡沫痰,面肢浮肿,畏寒肢冷,烦躁出汗,额面灰白,口唇青紫,尿少腹胀,或伴胸水、腹水,舌暗淡或暗红,舌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取本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96例, 女64例; 年龄59-80岁,其中年龄59- 65岁85例,65岁以上75例,病程1-9年,其中瓣膜性心脏病35例,高血压心脏病41例,冠心病52例,扩张型心肌病32例,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四组,四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病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蜜炼丸剂治疗组:40人,男24人,女16人。
片剂治疗组:40人,男24人,女16人。
胶囊剂治疗组:40,男24人,女16人。
西药对照组:40人,男24人,女16人。
治疗方法:
蜜炼丸剂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蜜炼丸剂,每日3次,每次4粒,30天为1个疗程。
片剂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片剂,每日3次,每次4片,30天为1个疗程。
胶囊剂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胶囊剂,每日3次,每次4粒,30天为1个疗程。
西药对照组:使用氢氯噻嗪25mg间日口服1次;地高辛0.125mg,每日口服1次;消心痛10mg,每日口服3次。关注患者心律情况,检测各项生命指标,及时对症治疗,以30天为1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愈标准:
(1)绝对治愈(完全治愈):①心率下降,达到洋地黄化标准,在体力活动后仍保持稳定。②心力衰竭征象(隐性与显性)完全消退。③体重达到无心衰时的水平。④能耐受一般体力劳动,心功能恢复到一级。⑤能耐受普通饮食(有盐饮食)。
(2)相对治愈(临床治愈,部分治愈):①心率虽然下降,但不稳定,体力活动后仍有上升。②有若干隐性心衰征象仍继续存在。③不能耐受一般体力活动,心功能处于Ⅱ~Ⅲ级。④不能耐受普通饮食(仅能低盐)。⑤心衰容易复发。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能达到完全治愈标准者,或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者。
有效:能达到部分治愈标准者,心功能改善Ⅰ级,一般处于Ⅰ~Ⅱ级;症状及体征减轻,但仍有若干心衰症状继续存在。
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或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者。
治疗结果:
参见表1和表2,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相对于西药,在治疗疗程上显著缩短。
表1 四组分别治疗30天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蜜炼丸剂治疗组40318197.5%片剂治疗组40309197.5%胶囊剂治疗组403280100%西药对照组401322587.5%

表2 四组分别治疗30天后显效和有效的人数和时间比较  例(%)
组别例数第1-10天第11-20天第21-30天蜜炼丸剂治疗组3912(30.8%)18(46.2%)9(23.1%)片剂治疗组3915(38.5%)14(35.9%)10(25.6%)胶囊剂治疗组4016(40.0%)16(40.0%)8(20.0%)西药对照组359(25.7%)12(34.3%)14(40.0 %)

根据上述表格内的临床统计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具有起效快、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势。
典型病例:陆某,女, 66岁, 2013年5月3日初诊。因气喘胸闷,不能平卧急诊入院。心电图示左心房负荷加重, 左心室增大,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彩超示舒张期末左室内径70mm, 心肌搏动弥漫性减弱, EF值32%, 血压100 /60mmHg, 血脂分析, 血糖, 血流变基本正常。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Ⅲ级( NYHA标准)。症见喘咳气逆, 倚息难以平卧, 咯吐泡沫痰, 心中悸动不安, 小便量少, 面色晦暗, 唇甲青紫, 舌暗淡,苔白滑, 脉沉细。诊断为阳虚泛水型慢性心功能不全。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实施例3的胶囊剂,每日3次,每次4粒,治疗10天显效,继续服药20天,心功能恢复达心功能Ⅰ级,出院,间接服用2年,至今健康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441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7441A21申请号201410415325622申请日20140822A61K36/8994200601A61P9/04200601A61P9/00200601A61K35/5020060171申请人朱靖地址250001山东省济南市经八路1号心内科72发明人朱靖孔春妍刘芳王健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1代理人杜文娟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其中,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茯苓、薏。

2、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刀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款冬花、桑白皮、党参、山药、刺五加、紫河车、锁阳、玉竹、田野卷耳和金雀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通过调整整体血液循环,改善体循环与肺循环气血,进行辨证论治,可调整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改善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等,多靶点,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安全有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1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

3、明书1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441ACN104147441A1/2页21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刀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款冬花、桑白皮、党参、山药、刺五加、紫河车、锁阳、玉竹、田野卷耳和金雀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4份、薏苡仁1935份、玉米须2436份、枳椇子1328份、陈皮1531份、木香1734份、沉香820份、佛手1936份、香橼2336份、薤白。

4、1627份、大腹皮2638份、刀豆1127份、莱菔子719份、鸡矢藤1325份、白芥子1932份、旋复花711份、白前2236份、桔梗1831份、紫苏子1330份、满山红614份、华山参512份、款冬花1024份、桑白皮1126份、党参1430份、山药1531份、刺五加2237份、紫河车513份、锁阳719份、玉竹1428份、田野卷耳1228份和金雀花4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0份、薏苡仁2033份、玉米须2634份、枳椇子1525份、陈皮1729份、木香1931份、沉香817份、佛手1933份、香橼2532份、薤白1825份。

5、、大腹皮2938份、刀豆1224份、莱菔子817份、鸡矢藤1523份、白芥子2130份、旋复花710份、白前2433份、桔梗1929份、紫苏子1528份、满山红713份、华山参511份、款冬花1221份、桑白皮1321份、党参1426份、山药1529份、刺五加2535份、紫河车611份、锁阳714份、玉竹1626份、田野卷耳1425份和金雀花59份。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30份、薏苡仁27份、玉米须34份、枳椇子25份、陈皮17份、木香28份、沉香8份、佛手19份、香橼32份、薤白22份、大腹皮38份、刀豆17份、莱菔子8份、鸡矢藤。

6、23份、白芥子21份、旋复花7份、白前24份、桔梗29份、紫苏子16份、满山红7份、华山参5份、款冬花14份、桑白皮21份、党参26份、山药22份、刺五加35份、紫河车9份、锁阳14份、玉竹21份、田野卷耳14份和金雀花5份。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份、薏苡仁20份、玉米须26份、枳椇子19份、陈皮29份、木香31份、沉香17份、佛手33份、香橼25份、薤白25份、大腹皮29份、刀豆24份、莱菔子17份、鸡矢藤19份、白芥子30份、旋复花10份、白前33份、桔梗19份、紫苏子15份、满山红13份、华山参11份、款冬花21份、桑白皮。

7、13份、党参14份、山药15份、刺五加25份、紫河车11份、锁阳7份、玉竹26份、田野卷耳25份和金雀花6份。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6份、薏苡仁33份、玉米须28份、枳椇子15份、陈皮22份、木香19份、沉香10份、佛手30份、香橼26份、薤白18份、大腹皮37份、刀豆12份、莱菔子10份、鸡矢藤15份、白芥子26份、旋复花9份、白前26份、桔梗23份、紫苏子28份、满山红10份、华山参6份、款冬花12份、桑白皮15份、党参18份、山药29份、刺五加30份、紫河车6份、锁阳11份、玉竹16份、田野卷耳18份和金雀花9份。7根据权利。

8、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和木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权利要求书CN104147441A2/2页3粉末;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152小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

9、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5倍的醇浓度为859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

10、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1503倍乳糖、02035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25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和刀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第二步,将莱菔子。

11、、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和款冬花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

12、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权利要求书CN104147441A1/12页4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药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及制备方法。0002背景技术0003心功能不全又称为“心衰”,是心脏泵血功能不全的综合征。指在静脉回流适当的情况下,心脏不能排出足量的血液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人体在早期可动员代偿机制以维持全身循环的稳定,如使心肌增生,提高前负荷,反射性。

13、兴奋交感神经,甚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精氨酸加压素系统,此时的心功能处于完全代偿阶段。但随病情发展,交感神经张力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过高,使体内水、钠潴留,心脏前、后负荷过重,而进一步损害心脏舒缩功能,人体血流状态陷入恶性循环,心脏泵血功能失代偿,心脏输出量更趋减少,静脉血液明显淤滞而进入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慢性心功不全。0004简单地说,心功能不全就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不能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对于心脏泵血的需求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患者来说,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它是一种症候群,疲劳、气短、心悸、体重减轻、肌肉松弛萎缩,整日卧床。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较。

14、高,死亡率亦高,慢性心功能不全基本病因是各种慢性心肌病损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0005病因在我国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病因包括不明原因和瓣膜疾病为主,其次为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其诱因主要是感染、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重、环境气候急剧变化及妊娠、分娩并发其他疾病等。0006临床上,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左心功能不全最常见,它主要影响患者的肺循环。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夜尿增多、疲乏无力。0007老年人多存在其它脏器的老化和疾病,因此可以干扰一些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不少老年人即使有心功能不全存在,活动时并不感到明显气。

15、急,而表现为极度疲倦和咳嗽,常出现不寻常的大汗淋漓。左心功能不全不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部感染等区别。0008心功能不全有多种分类标准,按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按发作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和全心功能不全竭;按发生的基本原理可分为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等。0009心功能不全中医分以下几种1、心肺阴虚型心悸、气短,肢倦乏力,动则加剧,神疲咳喘,面色苍白,舌淡或边有齿痕,脉沉细或虚数。00102、气阴亏虚型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汗出,自汗或盗汗,头晕心烦,口干,面颧暗说明书CN104147441A2/12页5红,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16、无力或结代。00113、心肾阳虚型心悸、气短乏力,动则气喘,身寒肢冷,尿少浮肿,腹胀便溏,面颧暗红,舌质红少苔,脉细说无力或结代。00124、气虚血瘀型心悸气短,胸胁作痛,颈部青筋暴露,胁下痞块,下肢浮肿,面色青灰,唇青甲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00135、阳虚水泛型心悸气短,或不得平卧,咯吐泡沫痰,面肢浮肿,畏寒肢冷,烦躁出汗,额面灰白,口唇青紫,尿少腹胀,或伴胸水、腹水,舌暗淡或暗红,舌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00146、痰饮阻肺型心悸气急,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咯白痰或痰黄粘稠,胸脘脾闷,头晕目眩,尿少浮肿,或伴痰鸣,或发热口渴,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0015西医治疗。

17、慢性心功能不全,疗程较长,不良反应较多,突然停药可产生停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0016但是,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具备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可弥补西医的不足。中医药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重视整体观,通过调整整体血液循环,改善体循环与肺循环气血,进行辨证论治,可调整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改善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等,多靶点,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安全有效,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0017发明内容0018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重视整体观,通过调整整体血液循环,。

18、改善体循环与肺循环气血,进行辨证论治,可调整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改善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等,多靶点,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安全有效,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0019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刀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款冬花、桑白皮、党参、山药、刺五加、紫河车、锁阳、玉竹、田野卷耳和金雀花。0020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4份、薏苡仁19。

19、35份、玉米须2436份、枳椇子1328份、陈皮1531份、木香1734份、沉香820份、佛手1936份、香橼2336份、薤白1627份、大腹皮2638份、刀豆1127份、莱菔子719份、鸡矢藤1325份、白芥子1932份、旋复花711份、白前2236份、桔梗1831份、紫苏子1330份、满山红614份、华山参512份、款冬花1024份、桑白皮1126份、党参1430份、山药1531份、刺五加2237份、紫河车513份、锁阳719份、玉竹1428份、田野卷耳1228份和金雀花410份。0021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0份、薏苡仁2033份、玉米须2634份、枳椇子1525份。

20、、陈皮1729份、木香1931份、沉香817份、佛手1933份、香橼2532份、薤白1825份、大腹皮2938份、刀豆1224份、莱菔子817份、鸡矢藤1523说明书CN104147441A3/12页6份、白芥子2130份、旋复花710份、白前2433份、桔梗1929份、紫苏子1528份、满山红713份、华山参511份、款冬花1221份、桑白皮1321份、党参1426份、山药1529份、刺五加2535份、紫河车611份、锁阳714份、玉竹1626份、田野卷耳1425份和金雀花59份。0022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30份、薏苡仁27份、玉米须34份、枳椇子25份、陈皮17份、木香。

21、28份、沉香8份、佛手19份、香橼32份、薤白22份、大腹皮38份、刀豆17份、莱菔子8份、鸡矢藤23份、白芥子21份、旋复花7份、白前24份、桔梗29份、紫苏子16份、满山红7份、华山参5份、款冬花14份、桑白皮21份、党参26份、山药22份、刺五加35份、紫河车9份、锁阳14份、玉竹21份、田野卷耳14份和金雀花5份。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份、薏苡仁20份、玉米须26份、枳椇子19份、陈皮29份、木香31份、沉香17份、佛手33份、香橼25份、薤白25份、大腹皮29份、刀豆24份、莱菔子17份、鸡矢藤19份、白芥子30份、旋复花10份、白前33份、桔梗19份、紫苏子15。

22、份、满山红13份、华山参11份、款冬花21份、桑白皮13份、党参14份、山药15份、刺五加25份、紫河车11份、锁阳7份、玉竹26份、田野卷耳25份和金雀花6份。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6份、薏苡仁33份、玉米须28份、枳椇子15份、陈皮22份、木香19份、沉香10份、佛手30份、香橼26份、薤白18份、大腹皮37份、刀豆12份、莱菔子10份、鸡矢藤15份、白芥子26份、旋复花9份、白前26份、桔梗23份、紫苏子28份、满山红10份、华山参6份、款冬花12份、桑白皮15份、党参18份、山药29份、刺五加30份、紫河车6份、锁阳11份、玉竹16份、田野卷耳18份和金雀花9份。00。

23、23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和木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152小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0024所述中药。

24、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5倍的醇浓度为859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说明书CN104147441A4/12页701503倍乳糖、02035。

25、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25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0025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和刀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5117的清膏;第二步,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和款冬花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

26、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

27、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主治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本发明利用传统中医理论,重视整体观,通过调整整体血液循环,改善体循环与肺循环气血,进行辨证论治,可调整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改善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增强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呼吸功能等,多靶点,药效直达病灶,疗效显著,安全有效,给药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0027具体实施方式00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药,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刀豆。

28、、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款冬花、桑白皮、党参、山药、刺五加、紫河车、锁阳、玉竹、田野卷耳和金雀花。0029其中,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利湿渗水;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刀豆、莱菔子、鸡矢藤行气健脾,利水、消肿止痛;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款冬花、桑白皮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党参、山药、刺五加、紫河车、锁阳、玉竹、田野卷耳和金雀花补气益肾温阳。0030其中,上述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茯苓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利水药;渗湿利尿药。0031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利湿、。

29、清热排脓等功效,适用于说明书CN104147441A5/12页8泄泻、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肠痈、白带等症。0032玉米须甘、淡,平。归膀胱、肝、胆经。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鼻窦炎,尿路结石,胆道结石,小便不利、湿热黄胆等症。并可预防习惯性流产。0033枳椇子性平,味甘。归心经、脾经。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止渴除烦,消湿热,解酒毒。0034陈皮性味苦、辛,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用。可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0035木香辛,苦,性温。归脾,大肠,三焦经。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30、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嗳吐泄泻,痢疾后重。0036沉香辛、苦,温。归脾、胃、肾、肺经。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0037佛手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补肝暖胃,止呕吐,佛手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0038香橼味辛、甘,无毒。功用疏肝理气,宽胸化痰,除湿和中。主治下气,除心头痰水。0039薤白味辛、苦、性温。归经、肺、心、胃、大肠经。归于骨。除寒热,去水气,温中散结。诸疮中风寒水肿,以涂之。具有理气,宽胸,通。

31、阳,散结,导滞的功效。主治胸痹心痛彻背,胸脘痞闷,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带,疮疖痈肿。0040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主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煎,入疏气药良。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胸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刀豆性温,性平,味甘,无毒。补肾,散寒,下气,利肠胃,止呕吐。治肾气虚损,肠胃不和,呕逆,腹胀,吐泻。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呕吐,益肾补元气。0041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0042鸡矢藤性平,味甘、微苦。归心;肝;脾;肾经。祛风。

32、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0043白芥子味辛,温,无毒。归肝、脾、肺、胃、心与胞络之经。能去冷气,安五脏,逐膜膈之痰,辟鬼祟之气,消癖化疟,降息定喘,利窍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能消能降,能补能升,助诸补药,尤善收功。0044旋复花咸、温。归肺、肝、胃经。功用消痰,下气,软坚,行水。主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0045白前辛、苦,微温。归肺经。降气化痰,止咳。咳嗽痰多,气喘。0046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

33、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0047紫苏子辛,温。归肺、脾经。可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头说明书CN104147441A6/12页9痛,咳嗽,胸腹胀满,鱼蟹中毒。紫苏叶性温味辛,具有解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0048满山红辛、苦,性寒,小毒。归肺经。止咳;祛痰。主急、慢性支气管炎。0049华山参甘微苦涩,性热,有毒。补虚,温中,安神,定喘。治劳伤体弱,虚寒腹泻,失眠,心悸易惊,咳嗽痰喘,盗汗自汗。0050款冬花味辛、性温。归。

34、肺经。润心肺,益五脏,除烦,补劳劣,消痰止咳,肺瘘吐血,心虚惊悸,洗肝明目及中风。0051桑白皮甘寒。归肺经。主去肺中水气,止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创。功用泻肺平喘,利水消肿。0052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0053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证。005。

35、4刺五加味辛、苦、微甘,性温。归脾、肾、心经。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祛风除湿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行动迟缓、体虚羸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等证。0055紫河车甘、咸、温。归肺、心、肾经。补气,养血,益精。治虚损,羸瘦,劳热骨蒸,咳喘,咯血,盗汗,遗精,阳痿,妇女血气不足,不孕或乳少。0056锁阳甘,温。归脾、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0057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0058田野卷耳淡;性温。滋阴补阳。主阴阳亏虚证。0059金雀花酸、涩,温。补肾壮。

36、阳,接骨止血。用于肾虚阳痿;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骨折。0060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4份、薏苡仁1935份、玉米须2436份、枳椇子1328份、陈皮1531份、木香1734份、沉香820份、佛手1936份、香橼2336份、薤白1627份、大腹皮2638份、刀豆1127份、莱菔子719份、鸡矢藤1325份、白芥子1932份、旋复花711份、白前2236份、桔梗1831份、紫苏子1330份、满山红614份、华山参512份、款冬花1024份、桑白皮1126份、党参1430份、山药1531份、刺五加2237份、紫河车513份、锁阳719份、玉竹1428份、田野卷耳1228份和金。

37、雀花410份。0061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30份、薏苡仁2033份、玉米须2634份、枳椇子1525份、陈皮1729份、木香1931份、沉香817份、佛手1933份、香橼2532份、薤白1825份、大腹皮2938份、刀豆1224份、莱菔子817份、鸡矢藤1523份、白芥子2130份、旋复花710份、白前2433份、桔梗1929份、紫苏子1528份、满山红713份、华山参511份、款冬花1221份、桑白皮1321份、党参1426份、山药1529份、刺五加2535份、紫河车611份、锁阳714份、玉竹1626份、田野卷耳1425份和金说明书CN104147441A7/12页。

38、10雀花59份。0062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30份、薏苡仁27份、玉米须34份、枳椇子25份、陈皮17份、木香28份、沉香8份、佛手19份、香橼32份、薤白22份、大腹皮38份、刀豆17份、莱菔子8份、鸡矢藤23份、白芥子21份、旋复花7份、白前24份、桔梗29份、紫苏子16份、满山红7份、华山参5份、款冬花14份、桑白皮21份、党参26份、山药22份、刺五加35份、紫河车9份、锁阳14份、玉竹21份、田野卷耳14份和金雀花5份。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1份、薏苡仁20份、玉米须26份、枳椇子19份、陈皮29份、木香31份、沉香17份、佛手33份、香橼25。

39、份、薤白25份、大腹皮29份、刀豆24份、莱菔子17份、鸡矢藤19份、白芥子30份、旋复花10份、白前33份、桔梗19份、紫苏子15份、满山红13份、华山参11份、款冬花21份、桑白皮13份、党参14份、山药15份、刺五加25份、紫河车11份、锁阳7份、玉竹26份、田野卷耳25份和金雀花6份。其中,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茯苓26份、薏苡仁33份、玉米须28份、枳椇子15份、陈皮22份、木香19份、沉香10份、佛手30份、香橼26份、薤白18份、大腹皮37份、刀豆12份、莱菔子10份、鸡矢藤15份、白芥子26份、旋复花9份、白前26份、桔梗23份、紫苏子28份、满山红10份、华山参6份、。

40、款冬花12份、桑白皮15份、党参18份、山药29份、刺五加30份、紫河车6份、锁阳11份、玉竹16份、田野卷耳18份和金雀花9份。0063其中,当中药的剂型为蜜炼丸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和木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26倍量的8394乙醇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15小时,合并提取液、124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4400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125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1。

41、52小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0064其中,当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5倍的醇浓度为8590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42、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1503倍乳糖、02035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25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0065其中,当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说明书CN104147441A108/12页11第一步,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和刀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6倍的水提取挥发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36,搅拌60分钟90分钟,温度305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

43、密度为115117的清膏;第二步,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和款冬花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8倍量醇浓度为7590的乙醇回流提取35次,每次23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0122的清膏,备用;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810倍量水,煮沸68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8130的清膏;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60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

44、的混合物,57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550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0200重量份醇浓度为80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35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0066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0067实施例1本发明的蜜炼丸剂取茯苓30G、薏苡仁27G、玉米须34G、枳椇子25G、陈皮17G、木香28G、沉香8G、佛手19G、香橼32G、薤白22G、大腹皮38G、刀豆17G、莱菔子8G、鸡矢藤23G、白芥子21G、旋复花7G、白前。

45、24G、桔梗29G、紫苏子16G、满山红7G、华山参5G、款冬花14G、桑白皮21G、党参26G、山药22G、刺五加35G、紫河车9G、锁阳14G、玉竹21G、田野卷耳14G和金雀花5G。0068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先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和木香按所述比例混合,蒸馏结晶得粉末;步骤2再取剩余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3倍量的94乙醇浸泡1小时、加热提取2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150目滤过,再经截流分子量为98000的超滤柱超滤,超滤液减压浓缩至87时相对密度为104的浸膏,成为组分1;步骤3将步骤2中药渣加46倍量水浸泡2小时,提取一次,提取时间为2小。

46、时,浓缩过滤为浸膏状,为组分2;步骤4将上述组分1和组分2两种浸膏浓缩成糊状,加上A步骤得到的粉末,加蜂蜜搓成丸剂。0069实施例2本发明的片剂取茯苓21G、薏苡仁20G、玉米须26G、枳椇子19G、陈皮29G、木香31G、沉香17G、佛手33G、香橼25G、薤白25G、大腹皮29G、刀豆24G、莱菔子17G、鸡矢藤19G、白芥子30G、旋复花10G、白前33G、桔梗19G、紫苏子15G、满山红13G、华山参11G、款冬花21G、桑白皮13G、党参14G、山药15G、刺五加25G、紫河车11G、锁阳7G、玉竹26G、田野卷耳25G和金雀花6G。说明书CN104147441A119/12页120。

47、07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倍的醇浓度为90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400目的超微细粉;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3倍的微晶纤维素、015倍乳糖、02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4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

48、成。0071实施例3本发明的胶囊剂取茯苓26G、薏苡仁33G、玉米须28G、枳椇子15G、陈皮22G、木香19G、沉香10G、佛手30G、香橼26G、薤白18G、大腹皮37G、刀豆12G、莱菔子10G、鸡矢藤15G、白芥子26G、旋复花9G、白前26G、桔梗23G、紫苏子28G、满山红10G、华山参6G、款冬花12G、桑白皮15G、党参18G、山药29G、刺五加30G、紫河车6G、锁阳11G、玉竹16G、田野卷耳18G和金雀花9G。0072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枳椇子、陈皮、木香、沉香、佛手、香橼、薤白、大腹皮和刀豆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倍的水提取挥发。

49、油,将获得的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与环糊精的质量比例为14,搅拌90分钟,温度40,得挥发油包合物,备用;另将水提取液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16的清膏;第二步,将莱菔子、鸡矢藤、白芥子、旋复花、白前、桔梗、紫苏子、满山红、华山参和款冬花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量醇浓度为90的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2小时,分别过滤,各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1的清膏,备用;第三步,将剩余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9倍量水,煮沸7小时,过滤,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9的清膏;第四步,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清膏混合,70减压真空干燥,得干膏粉;第五步,将第一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第四步所述干膏粉充分混合,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6重量份羧甲基淀粉钠、7重量份淀粉混合均匀,加入155重量份醇浓度为90乙醇制粒,干燥,整粒,随后加入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和干膏粉的混合物,4重量份硬脂酸镁,然后装入明胶胶囊中。0073本发明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