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卷烟滤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烟滤嘴。特别是涉及一种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卷烟滤嘴。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吸烟与健康之间的矛盾也相应显现。由于烟草中含有气相自由基、致癌的氮亚硝胺和稠环芳烃等各类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的健康。而同时,卷烟又给消费者带来了乐趣,为社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这不可因噎废食的情况下,降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已成为烟草行业的大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都相继采用由活性炭纤维或醋酸纤维滤嘴来清除卷烟的有害物质。但这些单一的措施往往只能抑制焦油及固相的有害物质,而对气相类致癌物质的抑制则收效甚微。由此,人们对各种添加物质展开了研究,茶多酚也受到诸多研究人员的重视。如在“茶多酚的制备和应用研究的进展”(《化学世界》1997,2,64~67)一文中,就提到:用茶多酚加入香烟过滤层中,制成解毒香烟。通过茶多酚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和消除自由基性能,使烟碱和烟雾诱变,降解有害物质,且不影响香烟味和兴奋作用。又如日本专利JP08291013,将从绿茶中提取的茶多酚载入活性炭,用于牙膏、口香糖、香烟等,具有消除气味、吸收有害物质等作用。这些公开文献尚处于对添加物质的研究,并未对产品功效给出具体的检测。又如中国专利CN1145206A,揭示了一种低自由基低毒卷烟及其生产方法,在烟丝中加入罗布麻浸膏清除气相自由基,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以一定浓度与活性炭混合制成滤嘴。在采取以罗布麻浸渍烟丝及以茶多酚和维生素C与活性炭混合制成滤嘴的综合措施下,其氧自由基清除率达到26.8%。但其在消除氮亚硝胺和稠环芳烃等其他有害物质方面却并无建树。而且,由于其采用了容易氧化地维生素C,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产品的颜色变深,并导致功能的下降。此外,因维生素C的溶解有其特定的条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工艺简单、能有效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卷烟滤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由常规滤棒A和加料滤棒B组成的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卷烟滤嘴,加料滤棒B由醋酸纤维滤棒和添加剂组成。其中,添加剂包括活性炭、茶多酚和碧罗芷,添加剂的重量百分比为加料滤棒B总重量的26.8%~41.6%。制备时,只要将由活性炭、茶多酚和碧罗芷组成的添加剂均匀混合,然后根据添加剂相对加料滤棒B的重量百分比,调节滤棒成型机和加料调节器的工作速度,使添加剂均匀地施加在开松的醋酸纤维丝束上。随后,将含有添加剂的醋酸纤维丝束卷制成型,得加料滤棒B。最后将常规滤棒A和加料滤棒B复合,即可制成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卷烟滤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因碧罗芷包含着许多酚羟基,非常容易与自由基反应,使自由基失去攻击生物细胞的活性。此外,其稳定性相当好,且用量低。特别是活性炭、茶多酚和碧罗芷三种物质的相互协调,可选择性地吸附/反应气相自由基、氮亚硝胺和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协同增效,降低抽吸卷烟对人体的危害。在抽吸含有同等焦油量的卷烟时,可使上述有害物质大大降低。如:焦油含量为11mg/支的烤烟型卷烟,采用了本发明的滤嘴后,其气相自由基降低率为10%~20%;稠环芳烃各类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了10.9%~36.0%;氮亚硝胺中的主要成分NNN、NNK、NAT和NAB则下降了0.4%~33.0%。而焦油含量为17mg/支的烤烟型卷烟,其气相自由基则从原有的45.2峰高单位/支左右下降到34.6~34.8峰高单位/支,降低率达23.1%~23.4%;稠环芳烃各类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了16.5%~74.2%。
此外,生物检测的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的滤嘴后,其致突变性、对人体的健康危害程度等显著低于采用普通滤嘴的卷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卷烟滤嘴,由常规滤棒A和加料滤棒B组成。制备滤棒B时,首先将由活性炭、茶多酚和碧罗芷组成的添加剂均匀混合,添加剂的重量百分比可控制在加料滤棒B总重量的26.8%~41.6%。然后根据添加剂相对加料滤棒B的重量百分比,调节滤棒成型机和加料调节器的工作速度,使由活性炭、茶多酚和碧罗芷组成的添加剂混合物均匀地施加在开松的醋酸纤维丝束上。随后,将含有添加剂的醋酸纤维丝束卷制成型,即可得加料滤棒B。最后将常规滤棒A和加料滤棒B复合,就可制成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复合卷烟滤嘴。只需将卷烟与复合滤嘴对接,就可将抽吸卷烟时所产生的气相自由基、氮亚硝胺和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明显降低。若将活性炭、茶多酚和碧罗芷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细化为:25%~37%、1.4%~2.8%和0.4%~1.8%,则可进一步提高降低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功效。(详见表1~表3)
表 1 气相自由基 对照测量值 (峰高单位/支) 本发明测量值 (峰高单位/支) 降低率(%) 样本1 45.2 34.6~34.8 23.1~23.4 样本2 30.5 26.0 14.8
表2 稠环芳烃 对照测量值 (ng/cig) 本发明测量值 (ng/cig) 降低率(%) 样本1 蒽 59.44 47.91~49.60 16.5~19.4 荧蒽 44.25 35.00~33.70 20.9~23.8 芘 41.90 30.07~30.86 26.4~28.2 苯并[a]蒽 13.79 6.67~10.16 26.3~51.6 19.37 11.65~15.18 21.6~39.8 苯并荧蒽 22.40 0~10.79 51.8~100 苯并[e]芘 8.21 0~2.12 74.2~100 苯并[a]芘 9.56 0~2.87 70.0~100 样本2 蒽 78.3 81.7 -4.3 荧蒽 75.5 64.2 15.0 芘 73.2 65.2 10.9 苯并[a]蒽 26.8 22.6 15.8 40.5 32.9 18.8 苯并荧蒽 26.6 17.5 34.4 苯并[e]芘 12.3 7.9 36.0 苯并[a]芘 15.8 13.3 16.1
表3 氮亚硝胺 对照测量值 (ng/cig) 本发明测量值 (ng/cig) 降低率(%) NNN 135.5 107.2 20.9 NNK 185.7 124.5 33.0 NAT 188.4 166.1 11.9 NAB 34.2 34.1 0.4而且,产品的稳定性好,工艺简单。常规滤棒A和加料滤棒B的理想长度比例为1∶2~2∶1。
实施例二
一种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的卷烟滤嘴,制备的方法同上,添加剂的组分为(加料滤棒B的重量百分比):活性炭28%~34%、茶多酚1.8%~2.3%,碧罗芷0.9%~1.3%。除了具有较高的理化指标外,其生物检测的结果也相当理想:
1.经对卷烟烟气的气相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测定,表明其对相
关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显著降低,降低率高达56.3%;
2.经对焦油的致突变性测定,表明在不同剂量条件下,其致突
变性均显著下降。Ames实验烟焦油在TA98(加S9活化)中
可降低致突变性38%~51%,而在TA100(加/不加S9活化)
中可降低致突变性32%~54%;
3.经对小鼠进行卷烟烟气的微核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发
明滤嘴的卷烟烟气,诱发的小鼠骨髓微核率比对照组降低了
77.8%,差别及其显著。提示对人体染色体损伤的遗传毒性
显著下降;
4.经对吸入卷烟烟雾的小鼠进行心肺组织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90天)表明,采用本发明滤嘴的烟雾对吸烟小鼠肺组织
的损伤轻于采用普通滤嘴,且未见心肌损伤表现。而采用普
通滤嘴的烟雾使吸烟小鼠中有1例在吸烟30天发生弥漫性
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