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热泵机组.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21862 上传时间:2018-01-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4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00855.3

申请日:

2015.04.24

公开号:

CN104833133A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30/02申请日:20150424|||公开

IPC分类号:

F25B30/02; F25B30/04

主分类号:

F25B30/02

申请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娟; 王升; 陆超; 刘华; 张治平

地址:

519070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代理人:

贾满意; 李双皓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第一水-水换热器、连接管路和压缩式制冷机;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一次侧连接管路和二次侧连接管路;所述一次侧连接管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连接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和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第二支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和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汇成一路后经过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并连通到热用户。上述复合型热泵机组能够在一次侧供水温度较低时,将一次侧热水回水的温度降低到15℃以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第一水-水换热器(71)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一次侧连接管路(8)和二次侧连接管路(9),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还包括压缩式制冷机;
所述一次侧连接管路(8)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71)、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4)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5);
所述二次侧连接管路包括第一支路(91)和第二支路(92),所述第一支路(91)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所述第二支路(92)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3)和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2)后,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后的第一支路(91)汇成一路,并经过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6)连通到热用户。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还包括第二水-水换热器(72),所述二次侧连接管道(9)还包括第一支路分路(93);
所述一次侧连接管路(8)先经过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72)之后,再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71)、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4)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5);
所述第一支路分路(9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91)位于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72)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分路(9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91)穿出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后的部分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7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型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7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5.
  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第一水-水换热器(71)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一次侧连接管路(8)和二次侧连接管路(9),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还包括压缩式制冷机;
所述一次侧连接管路(8)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71)、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4)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5);
所述二次侧连接管路(9)包括第一支路(91)和第二支路(92),所述第一支路(91)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后连通热用户,所述第二支路(92)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3)、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2)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6)后连通热用户。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还包括第二水-水换热器(72),所述二次侧连接管道(9)还包括第一支路分路(93);
所述一次侧连接管路(8)先经过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72)之后,再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71)、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4)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5);
所述第一支路分路(9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91)位于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72)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分路(9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91)穿出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后的部分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7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8.
  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复合型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7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说明书

复合型热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在我国北方城镇供热中的应用十分普遍。降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一次侧回水温度,有利于回收热源处的冷凝热用于供热,可大幅提升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效率。
专利号为ZL200810101065.X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大温差集中供热系统,通过在热网的各个热力站设置吸收式热泵机组,以降低一次侧回水温度,并在电厂中回收凝汽器热量加热一次侧回水。
专利号为ZL200810101064.5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吸收式热泵的换热机组,可在热网的各个热力站降低一次侧回水温度。然而,该吸收式热泵的换热机组在一次侧供水温度较低(如100~120℃)时,仅能将一次侧回水温度降至30℃以上。并且因为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接的方式,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一次侧回水需克服的阻力较大。
专利号为ZL201310681969.5的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复合式换热机组,在吸收式热泵的换热机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压缩式热泵机组,可进一步降低一次侧回水温度。但该复合式换热机组往往出现一次侧扬程不足的情况,需要在一次侧另外增加一台水泵。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将一次侧回水降低到较低温度的复合型热泵机组。
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第一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一次侧连接管路和二次侧连接管路,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还包括压缩式制冷机;
所述一次侧连接管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
所述二次侧连接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和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第二支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和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后,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和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后的第一支路汇成一路,并经过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连通到热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还包括第二水-水换热器,所述二次侧连接管道还包括第一支路分路;
所述一次侧连接管路先经过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之后,再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
所述第一支路分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位于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分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穿出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后的部分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第一水-水换热器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一次侧连接管路和二次侧连接管路,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还包括压缩式制冷机;
所述一次侧连接管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
所述二次侧连接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和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后连通热用户,所述第二支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后连通热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还包括第二水-水换热器,所述二次侧连接管道还包括第一支路分路;
所述一次侧连接管路先经过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之后,再依次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
所述第一支路分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位于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之间的部分连通,所述第一支路分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路穿出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后的部分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水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上述复合型热泵机组,通过在一次侧出水处增加压缩式制冷机,能够在一次侧供水温度较低时,将一次侧热水回水的温度降低到15℃以下,大大增加了热源处回收凝汽器热量,还能够提高二次侧出水的温度,从而大幅度提高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复合型热泵机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复合型热泵机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复合型热泵机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复合型热泵机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复合型热泵机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复合型热泵机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复合型热泵机组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第一水-水换热器71、压缩式制冷机和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一次侧连接管路8和二次侧连接管路9。一次侧连接管路8依次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吸收式 热泵的蒸发器4和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5。二次侧连接管路9包括第一支路91和第二支路92。第一支路91依次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第二支路92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3和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2。依次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后的第一支路91与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3和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2后的第二支路92汇成一路,经过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6,连通到热用户。
图1中,A为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的一次侧进水端,B为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的一次侧出水端,C为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的二次侧进水端,D为所述复合型热泵机组的二次侧出水端。一次侧热水在一次侧连接管路8中的流动方向为图1中相应的箭头所示方向。二次侧热水回水在二次侧俩接管路8中的流动方向为图1中相应的箭头所示方向。以下其他实施例对应的附图说明可参照本实施的附图说明,不再赘述。
具体的,一次侧连接管路8中的热水首先进入第一水-水换热器71,作为加热热源对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的第一支路91中的热水回水进行加热。当一次侧连接管路8中的热水放热降温至第一温度后,从第一水-水换热器71中流出,进入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4。当一次侧连接管路8中的热水放热降温至第二温度后,从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4中流出,进入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8继续降温。并在一次侧连接管路8中的热水放热降温至第三温度后,从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8中流出,进入热源加热处被加热,以进行下一次循环。
二次侧连接管路9中的热水回水,通过第一支路91和第二支路92被分为两路热水回水。第一支路91中的热水回水依次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被加热至一定温度。第二支路92中的热水回水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3和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2,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此后第一支路91中的热水回水和第二支路92中的热水回水混合成一路热水回水,进入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6,被继续加热。在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6中的热水回水被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供给热用户。
本实施例中,在一次侧供水温度较低时,第三温度可达到15℃以下。
参见图2,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本实施例中的复合型热泵 机组与实施例一中的复合型热泵机组结构相似,两者的区别包括:本实施例的复合型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第二水-水换热器72。一次侧连接管道8先经过第二水-水换热器72后,再依次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4和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5。一次侧连接管路8中的热水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第二水-水换热器72,对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第二水-水换热器72的第一支路91中的热水回水进行加热。设置有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第二水-水换热器72,可以使二次侧热水回水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
本实施例的复合型热泵机组与实施例一的复合型热泵机组的区别还包括:本实施例的复合型热泵机组中二次侧连接管路9包括第一支路91、第二支路92和第一支路分路93。第一支路分路93的一端与第一支路91位于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第二水-水换热器72之间的部分连通。第一支路分路9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91穿出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后的部分连通。
参见图3,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第一水-水换热器71、压缩式制冷机和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一次侧连接管路8和二次侧连接管路9。一次侧连接管路8依次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4和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5。二次侧连接管路9包括第一支路91和第二支路92。第一支路91依次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与热用户连通。第二支路92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3、吸收式热泵的冷凝器2和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6,与热用户连通。
具体的,第一支路91中的热水回水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被加热后,供给热用户。第二支路92中的热水回水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和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6被加热后,供给热用户。
参见图4,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本实施例的复合型热泵机组与实施例三的复合型热泵机组结构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依次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后的第一支路91,与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3、吸收器热泵的冷凝器2和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6后的第二支路92最后汇成一路,与热用户连通。具体的,第一支路91中的热 水回水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被加热后,与第二支路92中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3、吸收器热泵的冷凝器2和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6后的热水回水混合成一路热水,供给热用户。
参见图5,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本实施例的复合型热泵机组与实施例三的复合型热泵机组结构相似,两者的区别包括:本实施的复合型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第二水-水换热器72。一次侧连接管道8先经过第二水-水换热器72后,再依次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4和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5。一次侧连接管路8中的热水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第二水-水换热器72,作为加热热源对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第二水-水换热器72的第一支路91中的热水回水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的复合型热泵机组与实施例三的复合型热泵机组的区别还包括:本实施例的复合型热泵机组中二次侧连接管路9包括第一支路91、第二支路92和第一支路分路93。第一支路分路93的一端与第一支路91位于第一水-水换热器71和第二水-水换热器72之间的部分连通。第一支路分路9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路91穿出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后的部分连通。
参见图6,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本实施例的复合型热泵机组与实施例五的复合型热泵机组结构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路91和第二支路92最后汇成一路后,与热用户连通。具体的,第二支路92中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3、吸收器热泵的冷凝器2和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6后的热水回水与第一支路91中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71、第二水-水换热器72、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1和压缩式制冷机的冷凝器6后的热水回水混合成一路热水后,供给热用户。
上述六个实施例中,第一水-水换热器71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以上,第二水-水换热器72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以上,可以增加一次侧热水对二次侧热水回水的加热效果。
上述复合型热泵机组,在一次侧出水处增加一个压缩式制冷机,能够在一次侧供水温度较低时,将一次侧热水回水的温度降低到15℃以下,大大增加了热源处回收凝汽器热量,还能够提高二次侧的出水温度,从而大幅度提高热电 联产集中供热系统的效率。而且本发明的复合型热泵机组还降低了一次侧的水阻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复合型热泵机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复合型热泵机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复合型热泵机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合型热泵机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型热泵机组.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型热泵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第一水-水换热器、连接管路和压缩式制冷机;所述连接管路包括一次侧连接管路和二次侧连接管路;所述一次侧连接管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和所述压缩式制冷机的蒸发器;所述二次侧连接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水-水换热器和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所述第二支路依次经过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和所述吸收式热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