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1822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1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40894.9

申请日:

2014.07.17

公开号:

CN104096019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88申请日:20140717|||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88; A61P27/16; A61K31/71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88

申请人:

上海浦东高星生物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夏伟荣

地址:

201200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石皮路54弄4号5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使用的药物及其百分配比如下:连翘15%;石菖蒲15%;牛蒡子10%; 柴胡10%;黄芩10%;桔梗10%;甘草6%;白芷6%;野菊花6%;赤芍6%;薄荷2%;黄芪总苷1.9%;维生素B120.1%;把上述13味药物按配比研细,均匀搅拌制成丸剂或片剂,每次口服1.5-2克,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连服五到七天。同时加服甲钴胺1粒(每粒0.5毫克),每日三次。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使用的药物及其百分配比如下:连  翘  15% 石菖蒲  15%  牛蒡子  10%  柴胡  10%  黄芩  10%   桔梗  10%  甘草  6% 白芷  6%  野菊花 6% 赤芍 6%  薄荷  2%  黄芪总苷  1.9%  维生素B12  0.1%把上述13味药物按配比研细,均匀搅拌制成丸剂或片剂,每次口服1.5-2克,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连服五到七天,同时加服甲钴胺1粒(每粒0.5毫克),每日三次。

说明书

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中药口服丸剂,更具体的是指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耳鸣等的中药复方制剂。
二、        背景技术
特发性耳聋,也称突发性耳聋,亦称暴聋,一般有神经性耳聋、病毒性耳聋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耳聋等。目前市售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药物效果明显的比较少,本发明采用传统中医理论治疗暴聋症。
三、发明内容
中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中药复方丸剂,使其具备符合中医理论,纯天然配方,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另外药材来源广泛,工艺简单,可大量生产满足病患需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如下药材及配比:
连  翘                                      15% 
石菖蒲                                      15%
牛蒡子                                      10%    
柴胡                                        10%
黄芩                                        10%
桔梗                                        10%
甘草                                        6%
白芷                                        6%
野菊花                                      6%
赤芍                                        6%
薄荷                                        2% 
黄芪总苷                                    1.9%
维生素B12                                  0.1%
连翘: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果实入药,是清热解毒的中药,连翘有抗菌、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作用。
石菖蒲:天南星科,天菖蒲属。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健忘耳聋。具有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健忘,气闭耳聋。《别录》有记载:"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牛蒡子: 菊科,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
柴胡:伞形科, 柴胡属。具有解热,抗炎,促进免疫功能。
黄芩:本名“芩”,是为芩草,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等症。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黄芩(素)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具有解热作用;具有抗微生物作用,黄芩有较广的抗菌谱,在试管内对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即使对青霉素已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芩仍属敏感。
桔梗:桔梗科,桔梗属,桔梗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功效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等功能。
甘草:清热解毒 ,止咳平喘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
白芷:伞形科,解表、祛风药,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白芷药理作用有抗炎、解热镇痛、抗菌,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具有清热、抗炎功能;具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
赤芍:毛茛科, 芍药属。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 疏肝解郁,顺气降逆之功效。
薄荷:为唇形科(Labiatae)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薄荷属(Mentha)的地上部分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
黄芪总苷:豆科植物,黄芪的根的提取物,含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黄芪皂苷Ⅰ、Ⅴ、Ⅲ,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维生素B12,具有调节神经系统新陈代谢的作用。
把上述13味药物按配比研细,均匀搅拌制成丸剂或片剂。每次口服1.5-2克,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连服五到七天。同时加服甲钴胺1粒(每粒0.5毫克),每日三次,用于改善周围神经的环境,促进突发性耳聋的痊愈。我们还对上述13味药物的浸出液做了简单的动物试验,用5%浓度的浸出液喂食小白鼠半个月,每天3毫升,分三次喂食,发现与对比空白试验组的小白鼠无差异,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说明13味药物之间不存在相克相反等不宜组合的现象。
四、具体实施方式
把本发明制成丸剂或片剂,每次口服1.5-2克,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连服五到七天。同时加服甲钴胺1粒(每粒0.5毫克),每日三次,用于改善周围神经的环境,促进突发性耳聋的痊愈。本发明使用于突发性耳鸣、耳聋等患者20余例,除发现一例耳孔流脓,去医院耳鼻喉专科医院确诊为中耳炎外,其余病例效果均显著,有效率90%以上。
病例一:陈某,男,25岁,文秘,病毒性感冒一周,听力大减,服用本发明制成的丸剂,每次口服丸剂2克,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五天后听力恢复,至今未复发。
病例二:王某,女,43岁,工人,睡眠不良,性格内向,近期听力下降,拟突发性神经性耳聋,经本技术方案治疗,二周后,睡眠好转,心情开朗,听力提高,嘱合理运动,注意饮食。
病例三:李某,男,15岁,学生,游泳期间耳朵进水后引起出脓,肌肉注射青霉素,每日40万单位,并服用本发明制成的丸剂,每次口服丸剂2克,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五天后痊愈。

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601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6019A21申请号201410340894922申请日20140717A61K36/888200601A61P27/16200601A61K31/71420060171申请人上海浦东高星生物技术研究所地址201200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石皮路54弄4号502室72发明人夏伟荣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57摘要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使用的药物及其百分配比如下连翘15;石菖蒲15;牛蒡子10;柴胡10;黄芩10;桔梗10;甘草6;白芷6;野菊花6;赤芍6;薄荷2;黄芪总苷19;维生素B1。

2、201;把上述13味药物按配比研细,均匀搅拌制成丸剂或片剂,每次口服152克,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连服五到七天。同时加服甲钴胺1粒(每粒05毫克),每日三次。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6019ACN104096019A1/1页21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使用的药物及其百分配比如下连翘15石菖蒲15牛蒡子10柴胡10黄芩10桔梗10甘草6白芷6野菊花6赤芍6薄荷2黄芪总苷19维生素B1201把上述13味药物按配比研细,均匀搅拌制成丸剂或片剂,每次口服152克,每日。

3、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连服五到七天,同时加服甲钴胺1粒(每粒05毫克),每日三次。权利要求书CN104096019A1/2页3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的中成药0001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中药口服丸剂,更具体的是指一种治疗特发性耳聋、耳鸣等的中药复方制剂。0002二、背景技术特发性耳聋,也称突发性耳聋,亦称暴聋,一般有神经性耳聋、病毒性耳聋和细菌感染引起的耳聋等。目前市售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药物效果明显的比较少,本发明采用传统中医理论治疗暴聋症。0003三、发明内容中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中药复方丸剂,使其具备符合中医理论,纯天然配方,治疗突发性耳鸣、耳聋,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另外药材来源广。

4、泛,工艺简单,可大量生产满足病患需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如下药材及配比连翘15石菖蒲15牛蒡子10柴胡10黄芩10桔梗10甘草6白芷6野菊花6赤芍6薄荷2黄芪总苷19维生素B1201连翘又名黄花条、连壳、青翘、落翘、黄奇丹等,果实入药,是清热解毒的中药,连翘有抗菌、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作用。0004石菖蒲天南星科,天菖蒲属。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健忘耳聋。具有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健忘,气闭耳聋。别录有记载“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牛蒡子菊科,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5、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0005柴胡伞形科,柴胡属。具有解热,抗炎,促进免疫功能。0006黄芩本名“芩”,是为芩草,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等症。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黄芩(素)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具有解热作用;具有抗微生物作用,黄芩有较广的抗菌谱,在试管内对说明书CN104096019A2/2页4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即使对青霉素已产生抗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

6、芩仍属敏感。0007桔梗桔梗科,桔梗属,桔梗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功效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等功能。0008甘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西医药理发现,甘草剂有抗炎和抗变态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医临床上主要作为缓和剂。0009白芷伞形科,解表、祛风药,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白芷药理作用有抗炎、解热镇痛、抗菌,既可内服,又可外用。0010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具有清热、抗炎功能;具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0011赤芍毛茛科,芍药属。具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疏肝解郁,顺气降逆之功效。。

7、0012薄荷为唇形科(LABIATAE)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薄荷属(MENTHA)的地上部分本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0013黄芪总苷豆科植物,黄芪的根的提取物,含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黄芪皂苷、,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0014维生素B12,具有调节神经系统新陈代谢的作用。0015把上述13味药物按配比研细,均匀搅拌制成丸剂或片剂。每次口服152克,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连服五到七天。同时加服甲钴胺1粒(每粒05毫克),每日三次,用于改善周围神经的环境,促进突发性耳聋的痊愈。我们还对上述13。

8、味药物的浸出液做了简单的动物试验,用5浓度的浸出液喂食小白鼠半个月,每天3毫升,分三次喂食,发现与对比空白试验组的小白鼠无差异,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说明13味药物之间不存在相克相反等不宜组合的现象。0016四、具体实施方式把本发明制成丸剂或片剂,每次口服152克,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连服五到七天。同时加服甲钴胺1粒(每粒05毫克),每日三次,用于改善周围神经的环境,促进突发性耳聋的痊愈。本发明使用于突发性耳鸣、耳聋等患者20余例,除发现一例耳孔流脓,去医院耳鼻喉专科医院确诊为中耳炎外,其余病例效果均显著,有效率90以上。0017病例一陈某,男,25岁,文秘,病毒性感冒一周,听力大减,服用本发明制成的丸剂,每次口服丸剂2克,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五天后听力恢复,至今未复发。0018病例二王某,女,43岁,工人,睡眠不良,性格内向,近期听力下降,拟突发性神经性耳聋,经本技术方案治疗,二周后,睡眠好转,心情开朗,听力提高,嘱合理运动,注意饮食。0019病例三李某,男,15岁,学生,游泳期间耳朵进水后引起出脓,肌肉注射青霉素,每日40万单位,并服用本发明制成的丸剂,每次口服丸剂2克,每日三次,饭后用温开水吞服,五天后痊愈。说明书CN10409601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