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21723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5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9081.1

申请日:

2014.07.07

公开号:

CN104082211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K 61/00申请日:20140707|||公开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秦皇岛粮丰海洋生态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志敏

地址:

066600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茹荷镇棉花坨村(王家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13102

代理人:

戴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主要利用天然海水、地下咸水、地下淡水和地热水调配并循环净化再利用,建造生产无公害健康海鲜食品工业化养殖基地。特点是采用给水渠道向养鱼池供水,使养鱼池、水泵槽、分水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池、给水池和给水渠道等设施的上部都建在同一平面上不形成水位差,降低循环水泵的扬程;一个养鱼车间两排养鱼池共用一套循环水净化设施,实现了节能和高效,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包括:
1)养鱼水源:在近海岸取水口处建立蓄水沉淀池(2)及其排水闸(3),通过沿海扬水站(1)注入海水;在蓄水沉淀池(2)附近打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由蓄水沉淀池(2)、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向配水车间(9)供水;
2)配水车间(9):配水车间(9)包括第一、第二砂滤池(7,8)、配水池(10)、给水管道(15);第二砂滤池(8)与蓄水沉淀池(2)连接,将过滤后的天然海水提供给配水池(10);第一砂滤池(7)与咸水井(5)连接,将咸水井(5)的地下咸水过滤后提供给配水池(10);配水池(10)分别与供给淡水的淡水井(6)和地热水的地热井(4)连接;在配水池(10)内用天然海水、地热水、淡水和地下咸水调配成适于养鱼的温度和盐度的水;该配水池(10)通过给水管道(15)与养鱼车间(16)连接,并向养鱼车间(16)供水;
3)养鱼车间(16):包括给水池(27)和彼此由隔墙间隔而成的两排多个养鱼池(17),给水池(27)与养鱼池(11)的上部相平;给水池(27)内安装氧气释放器,其出水口与给水渠道(28)连通,该给水渠道(28)设在两排养鱼池之间,通过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29)与两排多个养鱼池(17)的进水口连接;
给水渠道(28)另一端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15)与配水池(10)连接;其中,养鱼池(17)的池底中央设置回水管道(18)和排污管道(30),排污管道(30)出口对应于地沟(31),该地沟(31)设置在给水渠道(28)之下,并与之同宽;回水管道(18)与固液分离净化设施连接;
4)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包括旋流沉淀池(19)、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18)、末端分水池(23)、泡沫分离池(24)、生物滤池(25)、紫外线消毒池(26);其中:
旋流沉淀池(19)设置于养鱼池的外角处,旋流沉淀池(19)是将养鱼池(17)通过回水管道(18)排放出的回水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分离后产生的污水排入地沟(31),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回水渠道(20)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
回水渠道(20)建造在每排养鱼池的外侧,回水渠道(20)底部对应每个养鱼池位置建排污口连接到地沟(31);在回水渠道(20)与给水渠道(28)相交处通过管道(36)穿过给水渠道(28)下边的地沟(31)与另一侧回水渠道(20)连通;
回水经回水渠道(20)分离后的净化水流入前端分水池(34)后再流入到微滤机过滤池(21)进行第三次固液分离;
微滤机过滤池(21)内设有微滤机;
经微滤机过滤池(21)处理后的净化水进入水泵槽(22),处理后的污水流入地沟(31);通过循环水泵将水泵槽(22)内的净化水输送到末端分水池(23),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
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放置离心式曝气机,在曝气机的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净化水流入生物滤池(25);
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在生物滤池(25)内装满立体弹性生物填料,净化水通过生物滤池(25)处理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26);
紫外线消毒池(26)与养鱼车间(16)的给水池(27)连通,紫外线消毒池(26)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
位于养鱼池(17)右端外侧的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22)、给水池(27)及生物滤池(25)的末端左侧之间设过道(35),该过道(35)在给水渠道(28)的上面通过;
5)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二级污水处理池塘(33);其中:
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进水端与地沟(31)连接,所述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内养殖用于净化水的贝类,经过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处理后的净化水通过管道流入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
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内培植用于净化水的水草和藻类;通过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处理后的净化水流入蓄水沉淀池(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旋流沉淀池(19)的池壁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池壁直径为1000mm,锥度为4,池壁上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的进出水方向靠近池壁内圆的切线方向,彼此形成一定间距;在圆锥形池底中心设排污管及其阀门,管径11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回水渠道(20)宽1000mm,深500mm,其底部铺设PVC板,该PVC板设有排污口与回水渠道(20)底部原排污口相对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泡沫分离池(24)为长方形池,池长:2500mm,池宽:1500mm,池深:1700mm;在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放置离心式曝气机,在曝气机的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

说明书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工业化的领域,具体说是涉及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主要利用天然海水、地下咸水、地下淡水和地热水调配并循环净化再利用,建造生产无公害健康海鲜食品工业化养殖基地。
背景技术
在所公开的技术中,如中国发明专利的申请号为201310186590.7“生态型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方法”,主要利用在近海岸取水口处建立蓄水沉淀池和配水车间;养鱼车间建养鱼池,高位给水池通过供水主管道上引出的各分支输水管给养鱼池供水,高位给水池比养鱼池高800-1200mm;固液分离净化设施是每排养鱼池采用一套,两排养鱼池用两套一样的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养鱼过程排出的污水经两级污水处理池塘净化,污水净化达标后流入蓄水沉淀池再次利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了以下不足:
1、高位给水池比养鱼池高800-1200mm,导致水泵从水泵槽抽水到后续的净化设施的扬程超过800-1200mm。
2、固液分离净化设施是每排养鱼池采用一套,两排养鱼池用两套一样的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导致了设施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通过给水渠道代替给水主管道,使养鱼池、固液分离池、回水渠道、前端分水池、微滤机过滤池、水泵槽、末端分水池、泡沫分离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池、给水池和给水渠道等设施的上部都建在同一水平面上,水泵槽与其后的末端分水池位差很小,大大降低了水泵的扬程,采用轴流泵代替混流泵,节能显著。另外,本发明还解决高位给水池通过给水主管道上引出的各分支输水管给养鱼池供水量小、形成的旋流小,不利于养鱼池内水中的颗粒物的沉淀分离的问题及养鱼池内的水不流动形不成活水,不利于鱼的生长,以及解决二、三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包括:
(1)养鱼水源:在近海岸取水口处建立蓄水沉淀池2及其排水闸3,通过沿海扬水站1向蓄水沉淀池2注入海水;在蓄水沉淀池2附近打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由蓄水沉淀池2、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向配水车间9供水;
(2)配水车间9:配水车间9包括第一、第二砂滤池7、8、配水池10、给水管道15;第二砂滤池8与蓄水沉淀池2连接,将经过两次过滤的天然海水提供给配水池10;第一砂滤池7与咸水井5连接,将咸水井5的地下咸水经过两次过滤后提供给配水池10;配水池10分别与供给淡水的淡水井6和地热水的地热井4连接;在配水池10里用天然海水、地热水、淡水和地下咸水调配成适于养鱼的温度和盐度的水;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配水池10,该配水池10通过给水管道15与养鱼车间16连接,并向养鱼车间16供水;
(3)养鱼车间16:包括给水池27和彼此由隔墙间隔成的两排多个养鱼池17,给水池27与养鱼池11的上部彼此等高不形成水位差;给水池27内安装氧气释放器,其出水口与给水渠道28连通,该给水渠道28设在两排养鱼池之间,给水渠道28宽1000mm,深500mm;通过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29与两排多个养鱼池17的进水口连接;
给水渠道28另一端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15与配水池10连接;其中,养鱼池17的池底中央设置回水管道18和排污管道30,排污管道30出口对应于地沟31,该地沟31设置在给水渠道28之下,并与之同宽,深度1000mm;回水管道18与固液分离净化设施连接;
(4)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包括旋流沉淀池19、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18、末端分水池23、泡沫分离池24、生物滤池25、紫外线消毒池26;其中:
旋流沉淀池19设置于养鱼池的外角处,旋流沉淀池19是将养鱼池17通过回水管道18排放出的回水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分离后产生的污水排入地沟31,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回水渠道20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
回水渠道20建造在每排养鱼池的外侧,回水渠道20底部对应每个养鱼池位置建排污口,并通过排污口连接地沟31;在回水渠道20与给水渠道28相交处通过管道36穿过给水渠道28下边的地沟31与另一侧回水渠道20连通;
回水经回水渠道20分离后的净化水流入用于消减水冲击力减缓水流的作用的前端分水池34,经过微滤机过滤池21进行第三次固液分离;
还包括微滤机过滤池21内设有微滤机;
经微滤机过滤池21处理后的净化水进入水泵槽22,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入地沟31;通过循环水泵将水泵槽22里的净化水输送到具有消减水冲击力减缓水流的作用的末端分水池23;
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
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放置离心式曝气机,曝气机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净化水流入生物滤池25;
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在生物滤池25内装有立体弹性生物填料,净化水通过生物滤池25处理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26;
紫外线消毒池26与养鱼车间16中的给水池27连通,紫外线消毒池26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
位于养鱼池17右端外侧的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22、给水池27及生物滤池25的末端左侧之间设过道35,该过道35在给水渠道28的上面通过;
(5)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和二级污水处理池塘33;其中:
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进水端与地沟31连接,所述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内养殖用于净化水的贝类,经过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处理后的净化水流入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
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内培植用于净化水的水草和藻类;通过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处理后的净化水流入蓄水沉淀池2。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旋流沉淀池19的池壁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池壁直径:1000mm,锥度为4,池壁上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的进出水方向靠近池壁内圆的切线方向,彼此形成一定间距;在圆锥形池底中心设排污管及其排污阀门,管径:110mm。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回水渠道20底部铺设PVC板,该PVC板设有排污口与回水渠道20底部原排污口相对应。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泡沫分离池24为长方形池,池长:2500mm,池宽:1500mm,池深:1700mm;在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放置离心式曝气机,在曝气机的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泡沫表面吸附杂质,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经泡沫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渠道回转式生物滤池25。
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池长:45000mm,池宽:2500mm,池深1700mm;生物滤池25每平方米悬挂生物填料100根,每根直径150mm,有丝部分的有效长度:1600mm。
本发明中,步骤(4)所述的紫外线消毒池26为长方形池,池长:1500mm,池宽:800mm,池深:1700mm,紫外线消毒池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该紫外线消毒器包括石英套管、紫外线灯管及防水箱;其中:
紫外线灯管为75瓦,共21根,分3列配置,每列7根,每列单独控制;
石英套管的直径:25mm;
防水箱用PVC板制作,在防水箱上开有分布的安装孔,孔径:25mm,孔距:70mm,将安装有紫外线灯管的石英套管插入防水箱的安装孔内。
本发明的主要改进和积极效果是:
1、采用给水渠道代替给水主管道,并使养鱼池、固液分离池、回水渠道、前端分水池、微滤机过滤池、水泵槽、末端分水池、泡沫分离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池、给水池和给水渠道等设施的上部都建在同一水平面上。水泵槽与其后续的净化设施末端分水池位差很小,大大降低了水泵的扬程,采用轴流泵代替混流泵,电能消耗仅为改进前的25%,节能显著。原发明的高位给水池比养鱼池高800-1200mm,主要是解决给水池通过给水主管道上引出的各分支输水管给养鱼池供水量问题,供水量小,在养鱼池内形成的旋流小,不利于养鱼池内水中的颗粒物的沉淀;养鱼池内的水不流动形不成活水,不利于鱼的生长。本发明采用过水面积大的给水渠道代替给水主管道解决给养鱼池供水量小的问题。
2、两排养鱼池共用一套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原发明每排养鱼池采用一套固液分离净化设施主要是要解决二、三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回水渠道代替二级固液分离池解决二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特别是采用PVC板铺设在回水渠道底部,也解决了清理原来回水渠道底部沉淀物困难的问题;采用微滤机过滤池代替三级固液分离池解决三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因而两排养鱼池可以共用一套固液分离净化设施;用微滤机过滤池代替三级固液分离池,节约的占地面积用于扩大生物滤池的面积,提高净化水纯净度;同时节约了一套紫外线消毒器和一台曝气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配置图;
图2是图1A-A剖视旋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 图2所示的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的系统配置,包括:
1、养鱼水源:选择良好环境条件的天然海水沿岸,在近海岸建立蓄水沉淀池2及其排水闸3,蓄水沉淀池2面积20000m2以上,通过沿海扬水站1向蓄水沉淀池2注入海水。蓄水沉淀池2是沙土结构,应予护坡,避免因风浪冲击而浑水。蓄水沉淀池2的容水深度应在3m以上,有利于保持稳定的水质。
在蓄水沉淀池2附近打地热井4,咸水井5,淡水井6;由蓄水沉淀池2 、咸水井5、淡水井6和地热井4向配水车间9供水。
2、配水车间9:包括两个第一砂滤池7、两个第二砂滤池8、两个配水池10、给水管道15;
蓄水沉淀池2提供的天然海水含有泥沙等杂质,需要经过第二砂滤池8两次过滤后再输入到配水池10。
咸水井5提供的地下咸水多含对鱼类有伤害铁、锰等金属离子,经过第一砂滤池7两次过滤,有效去除铁、锰等金属离子后,再输入到配水池10。
地热井4和淡水井6提供的水有害物质较少,不需过滤,直接输入到配水车间9的配水池10。
配水池10,其高度3m,每个配水池的容水量为200m3,在配水池10内用天然海水、地热水、淡水和地下咸水调配成适宜的温度和盐度的养鱼用水,通过给水管道15自流到养鱼车间16。
3、养鱼车间16:包括给水池27和20个养鱼池17;给水池27为长方形池,池长:1000mm,池宽:800mm,池深:1700mm。给水池27与养鱼池17的上部彼此等高不形成水位差;给水池27底部安装氧气释放器,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
给水池27的出水开口宽:1000mm,深:500mm,开口连接给水渠道28,该给水渠道28设在两排养鱼池之间,给水渠道28宽:1000mm,深:500mm;通过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29与两排多个养鱼池17的进水口连接;
给水渠道28另一端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15与配水池10连接;
养鱼池17,养鱼池为正方形池,池边长:6000mm,四角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锥度为50。养鱼池17的池壁偏心位置设有进水管与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图中未标注)相连,这样进水时会使养鱼池内的水形成旋流变成活水。养鱼池17的池底中央设置回水管道18和排污管道30,排污管道30出口对应于地沟31,该地沟31设置在给水渠道28之下,并与之同宽,深度1000mm;回水管道18与固液分离净化设施连接,见图2;
(4)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包括旋流沉淀池19、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18、末端分水池23、泡沫分离池24、生物滤池25、紫外线消毒池26;其中:
旋流沉淀池19为砖混结构,池壁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池壁直径为1000mm,锥度为4,池壁上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的进出水方向靠近池壁内圆的切线方向,彼此形成一定间距;在圆锥形池底中心设排污管30,管径为110mm,其上设有排污阀门。
旋流沉淀池19位于相邻2个养鱼池外角的相交处;从养鱼池17的回水管道18排出的回水含有鱼类的粪便、残余饵料等颗粒物,该回水进入到旋流沉淀池19形成旋流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分离后产生的污水由旋流沉淀池19的底部排污管30排到地沟31,经地沟31流入到养鱼车间外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回水渠道20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
回水渠道20建造在每排养鱼池的外侧,宽500mm,深800mm,底部铺设PVC板。 
回水渠道20底部对应每个养鱼池位置建排污口,并通过管道(图中未标注)连接到地沟31;在回水渠道20与给水渠道28相交处通过管道36穿过给水渠道28下边的地沟31与另一侧回水渠道20连通,见图2;
回水经回水渠道20分离后的净化水流入用于消减水冲击力减缓水流的作用的前端分水池34后再流入到微滤机过滤池21进行第三次固液分离;前端分水池34宽1000mm,深900mm;
微滤机过滤池21内设有微滤机,微滤机能过滤掉悬浮于水中的颗粒物;
经微滤机过滤池21处理后的净化水进入水泵槽22,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图中未标注)流入地沟31;在水泵槽22里通过循环水泵将净化水输送到末端分水池23。
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
水泵槽22为长方形,槽长:2500mm,槽宽:1500mm,槽深:2000mm。
循环水泵采用轴流泵,选择直径200mm,扬水量每小时200mm3,功率4000瓦,每小时抽水量400立方米以上,并安装变频器,可以节约能源;通过轴流泵将水泵槽22中的水输送到末端分水池23。
末端分水池23为长方形,池长:2500mm,池宽:1000mm,池深:1700mm,该末端分水池23的功能是消减由循环水泵输送过来的水的冲击力和减缓水流; 
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
泡沫分离池24,池长:2500mm,池宽:1500mm,池深:1700mm,其底部一侧放置一台为1.5~2.2千瓦离心式曝气机,在曝气机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泡沫分离槽,通过泡沫的吸附作用分离水中杂质,净化水质,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净化水流入生物滤池25;
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在生物滤池25内装有立体弹性生物填料,净化水通过生物滤池25处理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26;
生物滤池25,池长:45000mm,池宽:2500mm,池深:1700mm;
生物滤池25内每平方米悬挂立体弹性生物填料100根,该立体弹性生物填料是由聚乙烯丝制成的,形状似试管刷,每根直径150mm,其有效长度(有丝部分)为1600mm。生物滤池25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生物填料表面生长的微生物膜分解水中溶解性的氨氮、亚硝酸盐。水流经生物滤池25,水质进一步净化和清洁。
生物滤池25的水流进入紫外线消毒池26。
紫外线消毒池26为长方形池,池长:1500mm,池宽:800mm,池深:1700mm,紫外线消毒池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该紫外线消毒器包括石英套管、紫外线灯管及防水箱;其中:
紫外线灯管为75瓦,共21根,分3列配置,每列7根,每列单独控制;
石英套管的直径为25mm;
防水箱用PVC板制作,在防水箱上开有分布的安装孔,孔径:25mm,孔距:70mm,将安装有紫外线灯管的石英套管插入防水箱的安装孔内。这样能直接插入或拔出,便于安装和擦洗。
经过紫外线消毒之后,可以杀灭水中的病毒、细菌和原生动物。至此水完成了全系统的净化处理。紫外线消毒池26与养鱼车间16的给水池27连通。
位于养鱼池17右端外侧的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22、给水池27及生物滤池25的末端左侧之间设过道35,该过道35在给水渠道28的上面通过;见图1。
(5)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二级污水处理池塘33;其中:
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进水端与地沟31连接,所述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池塘面积10000m2,养殖用于净化水的贝类,如螠蛏、四角蛤蜊等多种贝类,通过贝类的自然滤水习性,将浑浊的污水过滤净化,经过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处理后的净化水通过管道流入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
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池塘面积10000m2。在二级净化池塘33内培植用于净化水的水草和藻类,如川蔓藻等大型藻类,这些藻类吸收利用水中的富营养物质,将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净化,使水达到可再养鱼的标准。通过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处理后的净化水经砂滤墙、水泥管道流入蓄水沉淀池2。
至此,养鱼回水完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循环。这样的养鱼方法,既保护了内部养殖环境,又保护了外部环境,达到零排放。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养鱼池17也可是圆形池,旋流沉淀池19也可是方形池(四角为圆形)。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211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2211A21申请号201410319081122申请日20140707A01K61/0020060171申请人秦皇岛粮丰海洋生态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066600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茹荷镇棉花坨村(王家铺)72发明人王志敏74专利代理机构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13102代理人戴辉54发明名称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主要利用天然海水、地下咸水、地下淡水和地热水调配并循环净化再利用,建造生产无公害健康海鲜食品工业化养殖基地。特点是采用给水渠道向养鱼池供水,使养鱼池。

2、、水泵槽、分水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池、给水池和给水渠道等设施的上部都建在同一平面上不形成水位差,降低循环水泵的扬程;一个养鱼车间两排养鱼池共用一套循环水净化设施,实现了节能和高效,降低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211ACN104082211A1/2页21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包括1)养鱼水源在近海岸取水口处建立蓄水沉淀池(2)及其排水闸(3),通过沿海扬水站(1)注入海水;在蓄水沉淀池(2)附近打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由蓄水沉淀。

3、池(2)、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向配水车间(9)供水;2)配水车间(9)配水车间(9)包括第一、第二砂滤池(7,8)、配水池(10)、给水管道(15);第二砂滤池(8)与蓄水沉淀池(2)连接,将过滤后的天然海水提供给配水池(10);第一砂滤池(7)与咸水井(5)连接,将咸水井(5)的地下咸水过滤后提供给配水池(10);配水池(10)分别与供给淡水的淡水井(6)和地热水的地热井(4)连接;在配水池(10)内用天然海水、地热水、淡水和地下咸水调配成适于养鱼的温度和盐度的水;该配水池(10)通过给水管道(15)与养鱼车间(16)连接,并向养鱼车间(16)供水;3)养鱼车间(16)包。

4、括给水池(27)和彼此由隔墙间隔而成的两排多个养鱼池(17),给水池(27)与养鱼池(11)的上部相平;给水池(27)内安装氧气释放器,其出水口与给水渠道(28)连通,该给水渠道(28)设在两排养鱼池之间,通过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29)与两排多个养鱼池(17)的进水口连接;给水渠道(28)另一端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15)与配水池(10)连接;其中,养鱼池(17)的池底中央设置回水管道(18)和排污管道(30),排污管道(30)出口对应于地沟(31),该地沟(31)设置在给水渠道(28)之下,并与之同宽;回水管道(18)与固液分离净化设施连接;4)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包括旋流沉淀池(1。

5、9)、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18)、末端分水池(23)、泡沫分离池(24)、生物滤池(25)、紫外线消毒池(26);其中旋流沉淀池(19)设置于养鱼池的外角处,旋流沉淀池(19)是将养鱼池(17)通过回水管道(18)排放出的回水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分离后产生的污水排入地沟(31),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回水渠道(20)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回水渠道(20)建造在每排养鱼池的外侧,回水渠道(20)底部对应每个养鱼池位置建排污口连接到地沟(31);在回水渠道(20)与给水渠道(28)相交处通过管道(36)穿过给水渠道(28)下边的地沟(31)与另一侧回水渠道。

6、(20)连通;回水经回水渠道(20)分离后的净化水流入前端分水池(34)后再流入到微滤机过滤池(21)进行第三次固液分离;微滤机过滤池(21)内设有微滤机;经微滤机过滤池(21)处理后的净化水进入水泵槽(22),处理后的污水流入地沟(31);通过循环水泵将水泵槽(22)内的净化水输送到末端分水池(23),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放置离心式曝气机,在曝气机的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净化水流入生物滤池(25);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在生物滤池(25)内装满立体弹性生物填料,净化水通过生物滤池(25)。

7、处理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26);紫外线消毒池(26)与养鱼车间(16)的给水池(27)连通,紫外线消毒池(26)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位于养鱼池(17)右端外侧的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权利要求书CN104082211A2/2页3泵槽(22)、给水池(27)及生物滤池(25)的末端左侧之间设过道(35),该过道(35)在给水渠道(28)的上面通过;5)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二级污水处理池塘(33);其中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进水端与地沟(31)连接,所述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内养殖用于净化水的贝类,经过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

8、2)处理后的净化水通过管道流入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内培植用于净化水的水草和藻类;通过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处理后的净化水流入蓄水沉淀池(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旋流沉淀池(19)的池壁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池壁直径为1000MM,锥度为4,池壁上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的进出水方向靠近池壁内圆的切线方向,彼此形成一定间距;在圆锥形池底中心设排污管及其阀门,管径1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回水渠道(20)宽1000MM,深500MM。

9、,其底部铺设PVC板,该PVC板设有排污口与回水渠道(20)底部原排污口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泡沫分离池(24)为长方形池,池长2500MM,池宽1500MM,池深1700MM;在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放置离心式曝气机,在曝气机的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权利要求书CN104082211A1/6页4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工业化的领域,具体说是涉及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主要利用天然海水、地下咸水、地下淡水和地热水调配并循环净化再利用,建造生产无公害健康海鲜食品工业化养殖基地。背景技术0002。

10、在所公开的技术中,如中国发明专利的申请号为2013101865907“生态型封闭式循环水养鱼方法”,主要利用在近海岸取水口处建立蓄水沉淀池和配水车间;养鱼车间建养鱼池,高位给水池通过供水主管道上引出的各分支输水管给养鱼池供水,高位给水池比养鱼池高8001200MM;固液分离净化设施是每排养鱼池采用一套,两排养鱼池用两套一样的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养鱼过程排出的污水经两级污水处理池塘净化,污水净化达标后流入蓄水沉淀池再次利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了以下不足1、高位给水池比养鱼池高8001200MM,导致水泵从水泵槽抽水到后续的净化设施的扬程超过8001200MM。00032、固液分离净化设施是每排。

11、养鱼池采用一套,两排养鱼池用两套一样的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导致了设施成本过高。发明内容0004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通过给水渠道代替给水主管道,使养鱼池、固液分离池、回水渠道、前端分水池、微滤机过滤池、水泵槽、末端分水池、泡沫分离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池、给水池和给水渠道等设施的上部都建在同一水平面上,水泵槽与其后的末端分水池位差很小,大大降低了水泵的扬程,采用轴流泵代替混流泵,节能显著。另外,本发明还解决高位给水池通过给水主管道上引出的各分支输水管给养鱼池供水量小、形成的旋流小,不利于养鱼池内水中的颗粒物的沉淀分离的问题及养鱼池内的水不流动形不成活水,不利于。

12、鱼的生长,以及解决二、三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包括(1)养鱼水源在近海岸取水口处建立蓄水沉淀池2及其排水闸3,通过沿海扬水站1向蓄水沉淀池2注入海水;在蓄水沉淀池2附近打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由蓄水沉淀池2、地热井4、咸水井5和淡水井6向配水车间9供水;(2)配水车间9配水车间9包括第一、第二砂滤池7、8、配水池10、给水管道15;第二砂滤池8与蓄水沉淀池2连接,将经过两次过滤的天然海水提供给配水池10;第一砂滤池7与咸水井5连接,将咸水井5的地下咸水经过两次过滤后提供给配水池10;配水池10分别与供。

13、给淡水的淡水井6和地热水的地热井4连接;在配水池10里用天然海水、地热水、淡水和地下咸水调配成适于养鱼的温度和盐度的水;至少设置一个以上的配水池10,该配水池10通过给水管道15与养鱼车间16连接,并向养鱼车间16供水;说明书CN104082211A2/6页5(3)养鱼车间16包括给水池27和彼此由隔墙间隔成的两排多个养鱼池17,给水池27与养鱼池11的上部彼此等高不形成水位差;给水池27内安装氧气释放器,其出水口与给水渠道28连通,该给水渠道28设在两排养鱼池之间,给水渠道28宽1000MM,深500MM;通过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29与两排多个养鱼池17的进水口连接;给水渠道28另一。

14、端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15与配水池10连接;其中,养鱼池17的池底中央设置回水管道18和排污管道30,排污管道30出口对应于地沟31,该地沟31设置在给水渠道28之下,并与之同宽,深度1000MM;回水管道18与固液分离净化设施连接;(4)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包括旋流沉淀池19、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18、末端分水池23、泡沫分离池24、生物滤池25、紫外线消毒池26;其中旋流沉淀池19设置于养鱼池的外角处,旋流沉淀池19是将养鱼池17通过回水管道18排放出的回水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分离后产生的污水排入地沟31,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回水渠道20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回水渠。

15、道20建造在每排养鱼池的外侧,回水渠道20底部对应每个养鱼池位置建排污口,并通过排污口连接地沟31;在回水渠道20与给水渠道28相交处通过管道36穿过给水渠道28下边的地沟31与另一侧回水渠道20连通;回水经回水渠道20分离后的净化水流入用于消减水冲击力减缓水流的作用的前端分水池34,经过微滤机过滤池21进行第三次固液分离;还包括微滤机过滤池21内设有微滤机;经微滤机过滤池21处理后的净化水进入水泵槽22,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流入地沟31;通过循环水泵将水泵槽22里的净化水输送到具有消减水冲击力减缓水流的作用的末端分水池23;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

16、放置离心式曝气机,曝气机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净化水流入生物滤池25;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在生物滤池25内装有立体弹性生物填料,净化水通过生物滤池25处理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26;紫外线消毒池26与养鱼车间16中的给水池27连通,紫外线消毒池26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位于养鱼池17右端外侧的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22、给水池27及生物滤池25的末端左侧之间设过道35,该过道35在给水渠道28的上面通过;(5)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和二级污水处理池塘33;其中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进水端与地沟31连接,所。

17、述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内养殖用于净化水的贝类,经过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处理后的净化水流入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内培植用于净化水的水草和藻类;通过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处理后的净化水流入蓄水沉淀池2。0006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旋流沉淀池19的池壁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池壁直径1000MM,锥度为4,池壁上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的进出水方向靠近池壁内圆的切线方向,彼此形成一定间距;在圆锥形池底中心设排污管及其排污阀门,管说明书CN104082211A3/6页6径110MM。0007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回水渠道20底部铺设PVC板,该PVC板设有。

18、排污口与回水渠道20底部原排污口相对应。0008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泡沫分离池24为长方形池,池长2500MM,池宽1500MM,池深1700MM;在泡沫分离池24底部一侧放置离心式曝气机,在曝气机的对应的侧面设置泡沫分离槽,泡沫表面吸附杂质,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经泡沫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渠道回转式生物滤池25。0009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的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池长45000MM,池宽2500MM,池深1700MM;生物滤池25每平方米悬挂生物填料100根,每根直径150MM,有丝部分的有效长度1600MM。0010本发明中,步骤(4)所述的紫外线消毒池26为长方形。

19、池,池长1500MM,池宽800MM,池深1700MM,紫外线消毒池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该紫外线消毒器包括石英套管、紫外线灯管及防水箱;其中紫外线灯管为75瓦,共21根,分3列配置,每列7根,每列单独控制;石英套管的直径25MM;防水箱用PVC板制作,在防水箱上开有分布的安装孔,孔径25MM,孔距70MM,将安装有紫外线灯管的石英套管插入防水箱的安装孔内。0011本发明的主要改进和积极效果是1、采用给水渠道代替给水主管道,并使养鱼池、固液分离池、回水渠道、前端分水池、微滤机过滤池、水泵槽、末端分水池、泡沫分离池、生物滤池、紫外线消毒池、给水池和给水渠道等设施的上部都建在同一水平面上。水泵槽与其。

20、后续的净化设施末端分水池位差很小,大大降低了水泵的扬程,采用轴流泵代替混流泵,电能消耗仅为改进前的25,节能显著。原发明的高位给水池比养鱼池高8001200MM,主要是解决给水池通过给水主管道上引出的各分支输水管给养鱼池供水量问题,供水量小,在养鱼池内形成的旋流小,不利于养鱼池内水中的颗粒物的沉淀;养鱼池内的水不流动形不成活水,不利于鱼的生长。本发明采用过水面积大的给水渠道代替给水主管道解决给养鱼池供水量小的问题。00122、两排养鱼池共用一套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原发明每排养鱼池采用一套固液分离净化设施主要是要解决二、三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回水渠道代替二级固液。

21、分离池解决二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特别是采用PVC板铺设在回水渠道底部,也解决了清理原来回水渠道底部沉淀物困难的问题;采用微滤机过滤池代替三级固液分离池解决三级固液分离池当水流量大时固液分离效果差的问题,因而两排养鱼池可以共用一套固液分离净化设施;用微滤机过滤池代替三级固液分离池,节约的占地面积用于扩大生物滤池的面积,提高净化水纯净度;同时节约了一套紫外线消毒器和一台曝气机。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配置图;图2是图1AA剖视旋转示意图。说明书CN104082211A4/6页7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0015如图1、图2所示的。

22、一种平位三渠道循环水养鱼方法的系统配置,包括1、养鱼水源选择良好环境条件的天然海水沿岸,在近海岸建立蓄水沉淀池2及其排水闸3,蓄水沉淀池2面积20000M2以上,通过沿海扬水站1向蓄水沉淀池2注入海水。蓄水沉淀池2是沙土结构,应予护坡,避免因风浪冲击而浑水。蓄水沉淀池2的容水深度应在3M以上,有利于保持稳定的水质。0016在蓄水沉淀池2附近打地热井4,咸水井5,淡水井6;由蓄水沉淀池2、咸水井5、淡水井6和地热井4向配水车间9供水。00172、配水车间9包括两个第一砂滤池7、两个第二砂滤池8、两个配水池10、给水管道15;蓄水沉淀池2提供的天然海水含有泥沙等杂质,需要经过第二砂滤池8两次过滤后。

23、再输入到配水池10。0018咸水井5提供的地下咸水多含对鱼类有伤害铁、锰等金属离子,经过第一砂滤池7两次过滤,有效去除铁、锰等金属离子后,再输入到配水池10。0019地热井4和淡水井6提供的水有害物质较少,不需过滤,直接输入到配水车间9的配水池10。0020配水池10,其高度3M,每个配水池的容水量为200M3,在配水池10内用天然海水、地热水、淡水和地下咸水调配成适宜的温度和盐度的养鱼用水,通过给水管道15自流到养鱼车间16。00213、养鱼车间16包括给水池27和20个养鱼池17;给水池27为长方形池,池长1000MM,池宽800MM,池深1700MM。给水池27与养鱼池17的上部彼此等高。

24、不形成水位差;给水池27底部安装氧气释放器,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0022给水池27的出水开口宽1000MM,深500MM,开口连接给水渠道28,该给水渠道28设在两排养鱼池之间,给水渠道28宽1000MM,深500MM;通过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29与两排多个养鱼池17的进水口连接;给水渠道28另一端进水口通过给水管道15与配水池10连接;养鱼池17,养鱼池为正方形池,池边长6000MM,四角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锥度为50。养鱼池17的池壁偏心位置设有进水管与给水渠道28上引出的各输水管(图中未标注)相连,这样进水时会使养鱼池内的水形成旋流变成活水。养鱼池17的池底中央设置回水管道18。

25、和排污管道30,排污管道30出口对应于地沟31,该地沟31设置在给水渠道28之下,并与之同宽,深度1000MM;回水管道18与固液分离净化设施连接,见图2;(4)固液分离净化设施包括旋流沉淀池19、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18、末端分水池23、泡沫分离池24、生物滤池25、紫外线消毒池26;其中旋流沉淀池19为砖混结构,池壁为圆形,池底为圆锥形,池壁直径为1000MM,锥度为4,池壁上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的进出水方向靠近池壁内圆的切线方向,彼此形成一定间距;在圆锥形池底中心设排污管30,管径为110MM,其上设有排污阀门。0023旋流沉淀池19。

26、位于相邻2个养鱼池外角的相交处;从养鱼池17的回水管道18排出的回水含有鱼类的粪便、残余饵料等颗粒物,该回水进入到旋流沉淀池19形成旋流进行说明书CN104082211A5/6页8第一次固液分离,分离后产生的污水由旋流沉淀池19的底部排污管30排到地沟31,经地沟31流入到养鱼车间外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分离后的净化水进入回水渠道20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回水渠道20建造在每排养鱼池的外侧,宽500MM,深800MM,底部铺设PVC板。0024回水渠道20底部对应每个养鱼池位置建排污口,并通过管道(图中未标注)连接到地沟31;在回水渠道20与给水渠道28相交处通过管道36穿过给水渠道28下边的。

27、地沟31与另一侧回水渠道20连通,见图2;回水经回水渠道20分离后的净化水流入用于消减水冲击力减缓水流的作用的前端分水池34后再流入到微滤机过滤池21进行第三次固液分离;前端分水池34宽1000MM,深900MM;微滤机过滤池21内设有微滤机,微滤机能过滤掉悬浮于水中的颗粒物;经微滤机过滤池21处理后的净化水进入水泵槽22,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图中未标注)流入地沟31;在水泵槽22里通过循环水泵将净化水输送到末端分水池23。0025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水泵槽22为长方形,槽长2500MM,槽宽1500MM,槽深2000MM。0026循环水泵采用轴流泵,选择直径200。

28、MM,扬水量每小时200MM3,功率4000瓦,每小时抽水量400立方米以上,并安装变频器,可以节约能源;通过轴流泵将水泵槽22中的水输送到末端分水池23。0027末端分水池23为长方形,池长2500MM,池宽1000MM,池深1700MM,该末端分水池23的功能是消减由循环水泵输送过来的水的冲击力和减缓水流;通过末端分水池23的过水口流入泡沫分离池24;泡沫分离池24,池长2500MM,池宽1500MM,池深1700MM,其底部一侧放置一台为1522千瓦离心式曝气机,在曝气机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泡沫分离槽,通过泡沫的吸附作用分离水中杂质,净化水质,泡沫经泡沫分离槽排入地沟31,净化水流入生物滤池。

29、25;生物滤池25为渠道回转式,在生物滤池25内装有立体弹性生物填料,净化水通过生物滤池25处理后流入紫外线消毒池26;生物滤池25,池长45000MM,池宽2500MM,池深1700MM;生物滤池25内每平方米悬挂立体弹性生物填料100根,该立体弹性生物填料是由聚乙烯丝制成的,形状似试管刷,每根直径150MM,其有效长度(有丝部分)为1600MM。生物滤池25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生物填料表面生长的微生物膜分解水中溶解性的氨氮、亚硝酸盐。水流经生物滤池25,水质进一步净化和清洁。0028生物滤池25的水流进入紫外线消毒池26。0029紫外线消毒池26为长方形池,池长1500MM,池宽800MM,池。

30、深1700MM,紫外线消毒池内安装紫外线消毒器,该紫外线消毒器包括石英套管、紫外线灯管及防水箱;其中紫外线灯管为75瓦,共21根,分3列配置,每列7根,每列单独控制;石英套管的直径为25MM;防水箱用PVC板制作,在防水箱上开有分布的安装孔,孔径25MM,孔距70MM,将安装有紫外线灯管的石英套管插入防水箱的安装孔内。这样能直接插入或拔出,便于安装和擦洗。说明书CN104082211A6/6页90030经过紫外线消毒之后,可以杀灭水中的病毒、细菌和原生动物。至此水完成了全系统的净化处理。紫外线消毒池26与养鱼车间16的给水池27连通。0031位于养鱼池17右端外侧的回水渠道20、前端分水池34。

31、、微滤机过滤池21、水泵槽22、给水池27及生物滤池25的末端左侧之间设过道35,该过道35在给水渠道28的上面通过;见图1。0032(5)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二级污水处理池塘33;其中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进水端与地沟31连接,所述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池塘面积10000M2,养殖用于净化水的贝类,如螠蛏、四角蛤蜊等多种贝类,通过贝类的自然滤水习性,将浑浊的污水过滤净化,经过一级污水处理池塘32处理后的净化水通过管道流入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池塘面积10000M2。在二级净化池塘33内培植用于净化水的水草和藻类,如川蔓藻等大型藻类,这些藻类吸收利用水中的富营养物质,将水中的污染物质降解净化,使水达到可再养鱼的标准。通过二级污水净化池塘33处理后的净化水经砂滤墙、水泥管道流入蓄水沉淀池2。0033至此,养鱼回水完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循环。这样的养鱼方法,既保护了内部养殖环境,又保护了外部环境,达到零排放。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养鱼池17也可是圆形池,旋流沉淀池19也可是方形池(四角为圆形)。说明书CN104082211A1/1页10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82211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