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218133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1620.2

申请日:

2014.08.11

公开号:

CN104116871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88申请日:20140811|||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88; A61K9/06; A61P17/02; A61P31/04; A61K31/125(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888

申请人:

周盈裕

发明人:

周盈裕

地址: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望街道横塘头村建康北路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荆皮50-150份、炒独活30-90份、赤芍20-60份、炒白芷10-50份、石菖蒲20-60份、樟脑10-50份,诸药共奏,主治痈疽不红不肿,阴阳不和,冷热不明,软坚未散,疼痛时发时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荆皮50-150份、炒独活30-90份、赤芍20-60份、炒白芷10-50份、石菖蒲20-60份、樟脑10-5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紫荆皮80-120份、炒独活50-70份、赤芍30-50份、炒白芷25-35份、石菖蒲30-50份、樟脑25-3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荆皮100份、炒独活60份、赤芍40份、炒白芷30份、石菖蒲40份、樟脑30份。

说明书

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
背景技术
痈疽,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主要症状初起有寒战、高热,然后体表局部出现红肿、自觉热痛;进而红肿处出现一个或多个脓头,接着就是脓包破溃,流出黄稠、腥臭的脓液,深部的痈还会形成瘘管出脓。
目前针对痈疽多采用西医治疗,主要通过手术进行,但是手术风险较大,容易对患者的体型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破坏,不但身体痛苦,而且心理上药承受很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地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荆皮50-150份、炒独活30-90份、赤芍20-60份、炒白芷10-50份、石菖蒲20-60份、樟脑10-50份。
本发明配方优选重量份配比范围是:白紫荆皮80-120份、炒独活50-70份、赤芍30-50份、炒白芷25-35份、石菖蒲30-50份、樟脑25-35份。
本发明最佳重量份配比是:紫荆皮100份、炒独活60份、赤芍40份、炒白芷30份、石菖蒲40份、樟脑30份。
本发明制备及其使用方法:先将紫荆皮、炒独活、赤芍、炒白芷、石菖蒲五味药共研成细末后用葱汁陈酒调匀成膏敷于患处,并在敷用之前用一点樟脑散在膏药上面,具有开窍、辟秽、杀菌抗炎、消肿止痛之效。
药理分析:紫荆皮乃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土之精动荡、凝滞血脉、散骨冷痛、赤红、麻痹湿痛,石菖蒲水之精善破坚硬、生血、止痛、破风消肿。,白芷金之精能祛风、生肌是痛,赤芍火之精能生血、活血散瘀、除痛、血生肌,肉不死,血动经络流通,肌活不致烂痛,经通不知痈肿,此为散风、行气、活血、消肿、祛冷软坚之良药。另加樟脑性味,辛热,有毒,有开窍、辟秽、杀菌抗炎、消肿止痛之效。诸药共奏,效果显著。
用法:看痈疽大小取药用之,敷药每天换一次,在敷药前先用甘草水清洗患处,擦干水后再敷药,也可同时内服“托里透脓汤”3-5剂(功能:专治痈疽疮疡溃烂,毒未出来,药由人参、炒白术、炒穿山甲、白芷各5g,当归10g、生黄芪15g、皂角刺5g、甘草节、炒青皮各3g,水煎加酒服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药源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治疗简便,疗效较好,本发明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药的性能配制而成的药物,它采用常用中药材料作为原料,诸药合用具有理气、行气、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并祛冷热、软坚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荆皮100份、炒独活60份、赤芍40份、炒白芷30份、石菖蒲40份、樟脑30份。
实施例2:紫荆皮110份、炒独活50份、赤芍40份、炒白芷35份、石菖蒲45份、樟脑25份。
实施例3:紫荆皮90份、炒独活70份、赤芍45份、炒白芷30份、石菖蒲38份、樟脑35份。
紫荆皮乃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土之精动荡、凝滞血脉、散骨冷痛、赤红、麻痹湿痛,石菖蒲水之精善破坚硬、生血、止痛、破风消肿。,白芷金之精能祛风、生肌是痛,赤芍火之精能生血、活血散瘀、除痛、血生肌,肉不死,血动经络流通,肌活不致烂痛,经通不知痈肿,此为散风、行气、活血、消肿、祛冷软坚之良药。另加樟脑性味,辛热,有毒,有开窍、辟秽、杀菌抗炎、消肿止痛之效。诸药共奏,主治痈疽不红不肿,阴阳不和,冷热不明,软坚未散,疼痛时发时停。
用法:每次取10-15g外敷患处,1-2天换药一次即可。
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治疗效果:轻者用药3-7次,重者用药4-6次即,就会消退,即可痊愈。
治疗结果:治疗痈疽疮疡症状163例,痊愈160例,占98%,好转3例,占2%,总有效率100%。
典型病例:
病例1:纪某,男,39岁,腰部生恶疮,多年,到处求医看病,疗效不佳,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后,一个星期后痊愈。
病例2:王某,男,26岁,生有痔瘘,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后3天后痊愈。
病例3:陈某,女,48岁,背部生痈疮一年有余,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后5天后痊愈。

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871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6871A21申请号201410391620222申请日20140811A61K36/888200601A61K9/06200601A61P17/02200601A61P31/04200601A61K31/12520060171申请人周盈裕地址325200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上望街道横塘头村建康北路11号72发明人周盈裕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57摘要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荆皮50150份、炒独活3090份、赤芍2060份、炒白芷1050份、石菖蒲2060份、樟。

2、脑1050份,诸药共奏,主治痈疽不红不肿,阴阳不和,冷热不明,软坚未散,疼痛时发时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6871ACN104116871A1/1页21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荆皮50150份、炒独活3090份、赤芍2060份、炒白芷1050份、石菖蒲2060份、樟脑10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紫荆皮80120份、炒独活5070份、赤芍3050份、炒白芷2535份、石菖。

3、蒲3050份、樟脑253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荆皮100份、炒独活60份、赤芍40份、炒白芷30份、石菖蒲40份、樟脑30份。权利要求书CN104116871A1/2页3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背景技术0002痈疽,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主要症状初起有寒战、高热,然后体表局部出现红肿、自觉热痛;进而红肿处出现一个或多个脓头,接着就是脓包破溃,流出黄稠、腥臭的脓液,深部的痈还会形成瘘管出脓。0003目前针对痈疽多采用西医治疗,。

4、主要通过手术进行,但是手术风险较大,容易对患者的体型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破坏,不但身体痛苦,而且心理上药承受很大的压力。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之目的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地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0005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该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荆皮50150份、炒独活3090份、赤芍2060份、炒白芷1050份、石菖蒲2060份、樟脑1050份。0006本发明配方优选重量份配比范围是白紫荆皮80120份、炒独活5070份、赤芍3050份、炒白芷2535份、石菖蒲3050份、樟脑2535份。0007本发。

5、明最佳重量份配比是紫荆皮100份、炒独活60份、赤芍40份、炒白芷30份、石菖蒲40份、樟脑30份。0008本发明制备及其使用方法先将紫荆皮、炒独活、赤芍、炒白芷、石菖蒲五味药共研成细末后用葱汁陈酒调匀成膏敷于患处,并在敷用之前用一点樟脑散在膏药上面,具有开窍、辟秽、杀菌抗炎、消肿止痛之效。0009药理分析紫荆皮乃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土之精动荡、凝滞血脉、散骨冷痛、赤红、麻痹湿痛,石菖蒲水之精善破坚硬、生血、止痛、破风消肿。,白芷金之精能祛风、生肌是痛,赤芍火之精能生血、活血散瘀、除痛、血生肌,肉不死,血动经络流通,肌活不致烂痛,经通不知痈肿,此为散风、行气、活血、消肿、祛冷软坚之良药。。

6、另加樟脑性味,辛热,有毒,有开窍、辟秽、杀菌抗炎、消肿止痛之效。诸药共奏,效果显著。0010用法看痈疽大小取药用之,敷药每天换一次,在敷药前先用甘草水清洗患处,擦干水后再敷药,也可同时内服“托里透脓汤”35剂(功能专治痈疽疮疡溃烂,毒未出来,药由人参、炒白术、炒穿山甲、白芷各5G,当归10G、生黄芪15G、皂角刺5G、甘草节、炒青皮各3G,水煎加酒服用)。001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药源广,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治疗简便,疗效较好,本发明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药的性能配制而成的药物,它采用常用中药材料作为原料,诸药合用具有理气、行气、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并祛冷热、软坚作用。说明书CN1041168。

7、71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2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本发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紫荆皮100份、炒独活60份、赤芍40份、炒白芷30份、石菖蒲40份、樟脑30份。0013实施例2紫荆皮110份、炒独活50份、赤芍40份、炒白芷35份、石菖蒲45份、樟脑25份。0014实施例3紫荆皮90份、炒独活70份、赤芍45份、炒白芷30份、石菖蒲38份、樟脑35份。0015紫荆皮乃木之精能破气逐血消肿,独活土之精动荡、凝滞血脉、散骨冷痛、赤红、麻痹湿痛,石菖蒲水之精善破坚硬、生血、止痛、破风消肿。,白芷金之精能祛风、生肌是痛,赤芍火之精能生血、活血散瘀、除痛、血生肌,肉不死,血动经络流通,肌。

8、活不致烂痛,经通不知痈肿,此为散风、行气、活血、消肿、祛冷软坚之良药。另加樟脑性味,辛热,有毒,有开窍、辟秽、杀菌抗炎、消肿止痛之效。诸药共奏,主治痈疽不红不肿,阴阳不和,冷热不明,软坚未散,疼痛时发时停。0016用法每次取1015G外敷患处,12天换药一次即可。0017本发明所述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膏剂治疗效果轻者用药37次,重者用药46次即,就会消退,即可痊愈。0018治疗结果治疗痈疽疮疡症状163例,痊愈160例,占98,好转3例,占2,总有效率100。0019典型病例病例1纪某,男,39岁,腰部生恶疮,多年,到处求医看病,疗效不佳,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后,一个星期后痊愈。0020病例2王某,男,26岁,生有痔瘘,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后3天后痊愈。0021病例3陈某,女,48岁,背部生痈疮一年有余,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后5天后痊愈。说明书CN10411687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