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15340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11036.3

申请日:

2003.02.21

公开号:

CN1523037A

公开日:

2004.08.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7K 14/55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176 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6号3号楼变更后权利人:100176 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6号3号楼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富瑞天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登记生效日:20150211|||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C07K 14/55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100176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6号3号楼变更后:100176 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6号3号楼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变更后:北京富瑞天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6号3号楼 邮编: 100176变更后权利人: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6号3号楼 邮编: 100176; 北京凯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6号 邮编: 100176登记生效日:2009.3.20|||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邮编: 116023变更后: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荣京东街6号3号楼 邮编: 10017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K14/555; C07K1/14

主分类号:

C07K14/555; C07K1/1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明人:

李京华; 邵英光; 丛润滋; 王俊德

地址:

116023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许宗富;周秀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重组蛋白质药物的生产,具体地说是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将壳聚糖,或去氧胆酸钠,或己二胺作为亲和配基,共价结合到多孔介质上,以动态过滤或静态吸附的方式进行操作,用以去除重组干扰素制剂中的内毒素;其中亲和配基在多孔介质上的量为含氮量0.02%~3%。本发明方法内毒素去除率高,干扰素活性回收率高;特异性好,适合生产的要求;实用范围广,前景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壳聚糖,或 去氧胆酸钠,或己二胺作为亲和配基,共价结合到多孔介质上,以动态过 滤或静态吸附的方式进行操作,用以去除重组干扰素制剂中的内毒素;其 中亲和配基在多孔介质上的量为含氮量0.02%~3%。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介质是含有多羟基的多糖介质纤维素、葡聚糖或琼脂糖;或者是 含有多羟基的合成介质聚乙烯醇。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重组干扰素溶液的pH为pH3.5~6.0。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以壳聚糖为亲和配基,壳聚糖的分子量范围为1万~100万。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多孔介质的型式为平板膜、中空纤维膜、小球或颗粒。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过滤重组干扰素溶液的流速为1~20ml/min。
6: 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以壳聚糖为亲和配基,壳聚糖的分子量范围为1万~100万。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 于:多孔介质的型式为平板膜、中空纤维膜、小球或颗粒。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过滤重组干扰素溶液的流速为1~20ml/min。

说明书


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组蛋白质药物的生产,具体地说是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重组蛋白质药物被开发利用,由于生产过程中涉及到革兰氏阴性菌及分离纯化过程复杂,因此会造成内毒素的污染。

    亲和技术是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有效手段,主要利用配基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亲和作用原理;将配基通过共价键键合到多孔介质上就得到亲和介质,可以用来选择性地吸附内毒素,实现从重组蛋白质溶液中去除内毒素的目标;已有的亲和配基和亲和介质包括: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抗生素,多粘菌素B,聚乙烯亚胺,组氨酸,凝胶过滤柱,亲和膜,颗粒吸附剂等。

    由于重组蛋白质种类较多,其分离纯化步骤各不相同,生产过程中对其中的内毒素含量要求也有差异,因此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和效果无法完全通用。韩国专利(KR8902068)采用凝胶过滤柱Sephacryl S-200,利用分子筛原理来分离分子大小不同的内毒素和干扰素,以除去干扰素中的内毒素;但流速低,为4ml/hr,过程中需要添加其它物质如Triton X-100。欧洲专利(EP0800862)采用含有磺酸基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利用离子交换的原理,来去除重组蛋白质肿瘤坏死因子或白介素中的内毒素,主要吸附重组蛋白质。欧洲专利(EP0337243)使用串联的两只反相液相色谱柱,来纯化重组人IL-2,在纯化重组人白介素-2地同时,去除内毒素杂质,流速低,介质昂贵。美国专利(US4885168)采用低分子量壳聚糖,利用壳聚糖上带正电荷的氨基来与带负电荷的核酸与内毒素作用,达到除去核酸与内毒素的目的,但壳聚糖的利用率低。中国专利(00123290.6)魏桂林等的一种用于内毒素去除的疏水荷正电亲和膜,将胺类疏水荷正电亲和配基键合到纤维素膜上,得到相应的亲和膜;胺类疏水荷正电亲和配基包括2~12碳的烃基二胺、带有乙烯基的不饱和杂环化合物、带有环氧基团的季铵盐及带有多个疏水基团的季铵盐;其主要应用于水中内毒素的去除。D.Petsch,T.C.Beeskow等(1997,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693,79-91)采用去氧胆酸钠,或己二胺作为亲和配基,以微孔尼龙膜为介质,制成亲和膜;采用单张亲和膜,可以去除缓冲液或牛血清白蛋白中的内毒素;但流速低,阻力高,处理量少,不易放大。

    针对干扰素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内毒素,需要根据其分子量大小、等电点的范围、溶液中其它物质的含量和种类,来判断和选择亲和配基的种类和亲和介质,达到去除内毒素、又尽可能减少干扰素活性损失的目的。现有技术的方法并不能满足干扰素制剂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速较高,处理量大,符合生产要求的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将壳聚糖,或去氧胆酸钠,或己二胺作为亲和配基,共价结合到多孔介质上,以动态过滤或静态吸附(或静态浸泡)的方式进行操作,用以去除重组干扰素制剂中的内毒素;其中亲和配基在多孔介质上的量为:含氮量0.02%~3%。

    所述多孔介质是含有多羟基的多糖介质,如纤维素、葡聚糖或琼脂糖;或者是含有多羟基的合成介质,如聚乙烯醇;重组干扰素溶液的pH为pH3.5~6.0;以壳聚糖为亲和配基,壳聚糖的分子量范围为1万~100万;所述多孔介质的型式为平板膜、中空纤维膜、小球或颗粒;所述动态过滤重组干扰素溶液的流速为1~20ml/min;静态吸附的操作条件为4℃至室温,静置2~24小时。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内毒素去除率高,干扰素活性回收率高。过滤后溶液的内毒素浓度从>80EU/ml降低到<10EU/ml,干扰素的活性(效价)回收率为90%。

    2.本发明特异性好(处理的重组干扰素浓度不同,或活性不同),适合生产的要求。过滤后溶液的内毒素浓度(<10EU/ml)符合药典生产要求。

    3.本发明实用范围广,前景好。可以去除干扰素制剂生产中含有的内毒素污染物,解决其产品质量问题,达到药典规定的生产要求;还可望应用于其它重组蛋白质药物的生产过程,去除生物药物中内毒素等有害物质,提高我国的药物生产水平;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亲和膜法既结合了膜的流速高、表面积大、孔径均匀、液体与配基之间扩散半径小的优势,又结合了亲和法高选择性、高效率的优点,将亲和膜制备成相应的去除器,容易实现放大以满足药物生产的需要。因此,采用亲和膜来去除干扰素制剂中的内毒素,流量高、去除效果好、有效成分回收率高,优于柱亲和层析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以壳聚糖为配基的亲和膜:

    取50片直径为47毫米的纤维素膜,用大量水冲洗干净,置于一个200ml的烧杯中,加入40ml环氧氯丙烷、120ml 1M的NaOH和0.19gNaBH4,混合均匀,室温下静置过夜,进行活化;次日取活化后的膜,用大量水洗至中性,沥干,然后加入150ml 1%壳聚糖(分子量35万)溶液(1%醋酸溶液配制),于60℃下过夜(16小时以上);次日取活化后的膜,用大量水洗至中性,沥干,然后加入100ml0.25%硼氢化钠溶液(0.1M pH8.5磷酸缓冲液配制),室温下还原反应4小时,取还原后的膜,用大量水洗至中性,沥干并烘干。该亲和膜的含氮量为0.02%。

    以壳聚糖为配基的亲和膜的应用效果:

    将10张亲和膜制成相应的分离器,以9ml/min的流速过滤干扰素制剂200ml(干扰素效价91406IU/ml,溶液pH3.5),过滤后溶液的内毒素浓度从>80EU/ml降低到<10EU/ml,干扰素的活性(效价)回收率为90%。

    实施例2.

    制备以己二胺为配基的亲和膜:

    取320片直径为47毫米的纤维素膜,用大量水冲洗干净,置于一个1000ml的烧杯中,加入650毫升氧化液中(含2%NaIO4),30℃烘箱过夜进行活化;次日,取活化后的膜,用大量水洗至中性,沥干,然后加入800ml1%己二胺(0.1M pH=7磷酸缓冲液配制),30℃烘箱过夜,进行交联反应;次日取交联后的膜,用大量水洗至中性,沥干,加入800ml 0.6%NaBH4(0.1MpH=9磷酸缓冲液配制)还原,30℃烘箱过夜。再用大量水洗至中性,沥干并烘干。该亲和膜的含氮量为2.2%。

    以己二胺为配基的亲和膜的应用效果:

    将10张亲和膜制成相应的分离器,以18ml/min的流速过滤干扰素制剂225ml(干扰素效价93976IU/ml,溶液pH4.2),过滤后溶液的内毒素浓度从>80EU/ml降低到<10EU/ml,干扰素的活性(效价)回收率为88%。

    实施例3.

    制备以去氧胆酸钠为配基的亲和膜:

    取50片直径为47毫米的纤维素膜,用大量水冲洗干净,置于一个200ml的烧杯中,加入40ml环氧氯丙烷、120ml 1M的NaOH和0.19克NaBH4,混合均匀,室温下静置过夜,进行活化;次日取活化后的膜,用大量水洗至中性,沥干,然后加入125ml 1%己二胺溶液(1%pH9磷酸缓冲液配制),于60℃下过夜(16小时以上);次日取膜,用大量水洗至中性,沥干,然后加入125ml 0.1M pH6.0的MES缓冲液,再加入2.5克去氧胆酸钠、1.25克EDC,混匀,室温下过夜。取交联后的膜,用大量水洗至中性,沥干并烘干。即得以去氧胆酸钠为配基的亲和膜。

    以去氧胆酸钠为配基的亲和膜的应用效果:

    将10张亲和膜制成相应的分离器,以9ml/min的流速过滤干扰素制剂200ml(干扰素效价91406IU/ml,溶液pH6),过滤后溶液的内毒素浓度从>80EU/ml降低到<40EU/ml,干扰素的活性(效价)回收率为70%。

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重组蛋白质药物的生产,具体地说是一种从干扰素制剂中去除内毒素的方法,将壳聚糖,或去氧胆酸钠,或己二胺作为亲和配基,共价结合到多孔介质上,以动态过滤或静态吸附的方式进行操作,用以去除重组干扰素制剂中的内毒素;其中亲和配基在多孔介质上的量为含氮量0.023。本发明方法内毒素去除率高,干扰素活性回收率高;特异性好,适合生产的要求;实用范围广,前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