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调味豆制品.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1377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34593.1

申请日:

2000.12.14

公开号:

CN1358452A

公开日:

2002.07.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20; A23L1/304

主分类号:

A23L1/20; A23L1/304

申请人:

谭振平;

发明人:

谭振平

地址:

410007湖南省长沙市侯家塘湘凯大厦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代理人:

马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内调味豆制品,它的制取工艺是:豆料浸泡-磨浆-煮浆-滤渣-点卤-凝结-压制成型;其技术特征是,在点卤时加入相当于滤渣后豆浆重量2-6%的食盐和0.5-1.5%味精并搅拌均匀。本发明为人们提供了内调味豆制品,产品味道更加鲜美可口,是人们餐桌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内调味豆制品,用以下工艺制得:豆料浸泡-磨浆-煮浆-滤渣-点卤- 凝结-压制成型;其特征是,在点卤时加入相当于滤渣后豆浆重量2-6%的食盐 和0.5-
2: 5%味精并搅拌均匀。

说明书


内调味豆制品

    本发明涉及食用豆制品。

    现有技术的豆制品因具有丰富的营养且价格便宜而成为人们经常食用的菜肴。然而,已有的豆制品均是末作调味加工的,只是在做成菜肴的过程中才添加各种相应的食用调味品,如盐、味精等。由于在烹饪和相关过程中加入的调味品只能附着在豆制品表面,致使豆制品内部的调味难以有效实现,即常说的没有“入味”,导致人们食用时感到美中不足,豆制品的美味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出内调味豆制品,在豆制品的制作过程中加入相关食用调味品,使调料均匀分布于豆制品中而使豆制品食用味道得到有效调制,从而为人们提供出味道更加鲜美的豆制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内调味豆制采用以下工艺制得:豆料浸泡-磨浆-煮浆-滤渣-点卤-凝结-压制成型;其技术特征是,在点卤时加入相当于滤渣后豆浆重量2-6%的食盐和0.5-1.5%味精并搅拌均匀。

    以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豆制品的原料是指已有技术之豆制品所采用的各种豆料,如大豆(黄豆)、蚕豆等等,所采用地豆制品制作工艺亦为已有技术之方法,在此基础上加入调味品形成本发明产品。所述豆制品包括水豆腐、豆腐脑、各种豆干(香干)、豆皮等等已有技术诸种豆制品。

    本发明的内调味豆制品在加入食盐、味精等调料后,还可加入适量酱油着色,或根据需要加入适量其它调味品(如辣椒粉),并可加入适量天然食品防腐剂(如乳酸菌素等)、抗氧化剂(如植酸等)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等。研究表明,本发明产品味道鲜美、口感非常之好。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为一种内调味豆制品,它通过在豆制品的制作工艺中适时加入调味品而实现豆制品的内调味,为人们提供出味道更加鲜美可口,完全“入味”的豆制品。

    实施例;按照本发明前述方法制取的豆制吕,在点卤时的每100kg滤渣后豆浆中加入4.5kg精细食盐和0.5kg味精,随卤水搅抖均匀(搅拌1~2分钟)再按常规工艺经压制以除水并成型即得。

内调味豆制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内调味豆制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内调味豆制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调味豆制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调味豆制品.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内调味豆制品,它的制取工艺是:豆料浸泡磨浆煮浆滤渣点卤凝结压制成型;其技术特征是,在点卤时加入相当于滤渣后豆浆重量26%的食盐和0.51.5%味精并搅拌均匀。本发明为人们提供了内调味豆制品,产品味道更加鲜美可口,是人们餐桌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