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213302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4979.9

申请日:

2010.08.04

公开号:

CN101892659A

公开日:

2010.11.2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3/00申请日:20100804授权公告日:20120125终止日期:2014080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00申请日:20100804|||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00; E02D3/08; A01G1/00

主分类号:

E02D3/00

申请人:

倪九派

发明人:

倪九派; 谢德体; 谢世友; 魏朝富; 高明

地址:

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代理人:

李海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1)根据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的地形特点,将坡耕地中呈条带状出露的横向岩层作为地埂;(2)如果地埂有因溶蚀出现裂隙的地方,则码砌块石补缝挡土,否则直接进行第(3)步;(3)沿地埂内侧进行多年生植物篱的种植。本方法为自然状态下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一种造价低廉、易掌握的技术,它以呈条带状出露的岩层为地埂,方便了农民的田间作业。同时,应用该方法进行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不需要对坡耕地进行任何工程改造,不影响农民的正常生产,易学易懂,操作方便,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防治步骤为:(1)根据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的地形特点,将坡耕地中呈条带状出露的横向岩层作为地埂;(2)如果地埂有因溶蚀出现裂隙的地方,则码砌块石补缝挡土,否则直接进行第(3)步;(3)沿地埂内侧进行多年生植物篱的种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篱为黄花,黄花植物篱的种植方法为:在9月中旬沿地埂内侧进行黄花的种植,穴距25-35cm,采用三角形或对栽法,每穴3-4株,移栽深度15-17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篱为扶芳藤,扶芳藤植物篱的种植方法为:采用三角形或对栽法,穴距10cm,每穴2-3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扶芳藤的繁殖采用扦插方式,扦插在春末夏初或10月中上旬进行,采集半木质化的当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康枝条进行扦插;扦插时,插穗剪成3-4cm长,留1-2 对叶,剪好后把插穗整个浸入用2号ABT生根粉配制的质量浓度为0.5‰的溶液中,浸泡2-3秒,捞起沥干水,2-3小时后扦插,插入土中的枝条深度为1-1.5cm;当有90%以上插穗生根时,再逐步揭膜通风,并喷施叶面肥;当嫩梢长到1-2cm时,最后移栽到地埂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篱为香根草,香根草植物篱的种植方法为:以香根草4-5蘖为一丛进行种植,种植两行,每行株距22-30cm,行距10-15cm,两行错开,其中一行任意一株和另一行与该株左右相邻的两株成“品”字型。

说明书

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上进行水土流失的治理,属于水土流失防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岩溶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石漠化、土壤严重侵蚀的背景下,生态环境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土壤侵蚀的防治。近年广泛应用于各地山区的坡地等高植物篱(contour hedgerow)技术在减轻坡地土壤侵蚀方面的效果接近于梯田等田间工程措施,而在控制面源污染、提高农地生态系统养分利用率和高产投比等方面的优势则胜于单一农作系统,目前已成为坡地土壤资源保护性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坡地等高植物篱是在农作物种植的田间每隔3-5m横向布置0.5m-1.5m宽的等高植物篱带。在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中,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的逆倾向坡岩层在地表呈条带状出露,形成天然“挡土墙”,逆倾向坡坡耕地田面狭窄(一般在0.8-3m之间),传统的坡地等高植物篱技术中等高植物篱带占地面积大,不适宜在田面狭窄的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上推广应用。目前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主要采用坡改梯的方式进行,但由于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石漠程度一般较高(20%以上),进行坡改梯的弊端:(1)进行坡改梯后,随净耕地面积的增加,使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原本不厚的土层更加浅薄,土壤石砾含量增加;(2)岩溶槽谷区新改土熟化为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土地需较长时间(3-5年),短期内会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3)坡改梯投入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门针对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本方法为自然状态下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一种造价低廉、易掌握的技术。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其防治步骤为:(1)根据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的地形特点,将坡耕地中呈条带状出露的横向岩层作为地埂;(2)如果地埂有因溶蚀出现裂隙的地方,则码砌块石补缝挡土,否则直接进行第(3)步;(3)沿地埂内侧进行多年生植物篱的种植。

本方法为自然状态下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一种造价低廉、易掌握的技术,它以呈条带状出露的岩层为地埂,方便了农民的田间作业。同时,应用该方法进行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不需要对坡耕地进行任何工程改造,不影响农民的正常生产,易学易懂,操作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地埂+植物篱”构建示意图。

其中,1-坡耕地;2-地埂;3-块石;4-植物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是利用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的地形特点,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的逆倾向坡岩层在地表呈条带状出露,形成天然“挡土墙”,以呈条带状出露的岩层为地埂,沿地埂内侧进行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篱的种植,构建“地埂+植物篱”的水土流失防控模式,能有效防止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

参见图1,从图上可以看出,本方法的技术要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根据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的地形特点,将坡耕地1中呈条带状出露的横向岩层作为地埂2;(2)在地埂2被溶蚀出现裂隙的地方干砌块石3补缝挡土;(3)沿地埂2内侧进行多年生草本或灌木植物篱4的种植。不同植物篱的种植要求和要点不同,以下给出三个实施例具体说明。

实施例1:“地埂+黄花植物篱”,在9月中旬进行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地埂+黄花植物篱”的构建,黄花移栽前先要分株,选择花蕾多、品质好、15-20日龄的分蘖较多的株丛.将其全部或部分连根掘出,再按分蘖节根从短缩茎分开,剪除已衰老的根.并将根适当剪短即可作为种苗移栽。以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呈条带状出露的岩层为地埂,沿地埂内侧进行黄花的种植,穴距25-35cm,采用三角形或对栽法,每穴3-4株,移栽时要注意深度,一般15-17cm较好。

实施例2:“地埂+扶芳藤植物篱”,扶芳藤的繁殖主要采用扦插方式,扦插一般在春末夏初或10月中上旬进行。采集半木质化的当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康枝条进行扦插,扦插时,插穗剪成3-4cm长,留1-2 对叶,剪好后把插穗整个浸入用ABT生根粉配制的质量浓度为0.5‰的溶液中,浸泡2-3秒,捞起沥干水,2-3个小时后便可扦插,插入土中的枝条深度应控制在1-1.5cm。当土壤或基质水分不足时,应在傍晚揭开薄膜,浇透水然后立即将膜盖好密封,当有90%以上插穗生根,就可以逐步揭膜通风,并喷施叶面肥,当嫩梢长到1-2 cm时,便可以移栽。以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呈条带状出露的岩层为地埂,沿地埂内侧进行扶芳藤的种植,穴距10cm,采用三角形或对栽法,每穴2-3株。

实施例3:“地埂+香根草植物篱”,香根草在种植前应进行适当的“剪裁”,苗地上部分保留20-30cm为宜,多余的部分剪去,苗的根系剪至5-10cm为宜。以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呈条带状出露的岩层为地埂,沿地埂内侧进行香根草的种植,种植两行,种植密度一般可确定为株距22-30cm,行距10-15cm,以香根草4-5蘖为一丛进行种植,上下行香根草苗纵向错开,其中一行任意一株和另一行与该株左右相邻的两株成“品”字型。苗成活后能有效地拦截地表径流,防止坡面侵蚀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定,植物篱的构建除了上述黄花植物篱、扶芳藤植物篱和香根草植物篱外,还可以是其它植物篱,比如:新银合欢、紫花苜蓿、木豆、桑树等。

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方法,(1)根据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的地形特点,将坡耕地中呈条带状出露的横向岩层作为地埂;(2)如果地埂有因溶蚀出现裂隙的地方,则码砌块石补缝挡土,否则直接进行第(3)步;(3)沿地埂内侧进行多年生植物篱的种植。本方法为自然状态下岩溶槽谷区逆倾向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一种造价低廉、易掌握的技术,它以呈条带状出露的岩层为地埂,方便了农民的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