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对生丝品质进行检验的范畴,涉及的标准样照是用以确定生丝的均匀、清洁、洁净程度的参照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使用的桑蚕丝黑板样照均从日本进口,不但花费大量外汇,而且由于进口量有限,样照制成的时间、批次不同,各地购买的样照存在一定差异,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生丝生产、检验的需要。因为日方对标准样照的制作过程高度保密,所以我国的研制人员试图以日本进口的标准样照复制标准样照,皆因方法不当而与进口标准样照差距甚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复制出相当或接近日本标准样照的黑板检验标准样照,以解决国内生丝品质检验的一大难题。
桑蚕丝黑板检验标准样照每套共有十二张黑白照片,其中清洁一张、洁净八张,均匀三张,本发明采取以日本标准样照的翻拍摄制,抓住照片翻拍和洗印的关键,辅以精细的光修工序,所制得的复制标准样照无论是在标准暗室条件下目测,还是用专用检测仪器检测,都达到或接近日本样照技术水平。
下面结合附图阐述具体的复制方法。
本发明以日本进口标准黑板样照为基准进行复制,采取连续光谱摄制法,复制的工艺路线见附图。其中画双框者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根据感光材料的性能,本发明从近百种显影配方中筛选出一种最能反映层次的配方。
虽然在曝光、显影过程中加强了控制,但在网线的复制过程中,为了保持线条的密度,就必须符合网点、网线转拷工艺的规律;即深地扩大率大于浅的扩大率,从而使复制的反差高于原底的反差。而桑蚕丝样照在反差方面要求极其严格,如均匀样照V0V1V2中粗、细变化的反差;洁净样照中各个疵点的大小及目测明显程度,所能允许的误差范围极小,出入稍大,即不能使用,或造成生丝质量等级判定的误差过大。因此,要想完全通过摄制方法解决,是极难办到的。
本发明在正常的照相拷贝工序上,采取特殊的工艺-光修(修版)工序,以弥补照相、拷制工序中造成的反差变化与疵点的变化,使复制样照接近和达到日本样照的要求。
复制的桑蚕丝样照粘接到黑色有机玻璃底板上,所采用的粘合剂也是影响标准样照质量的因素之一。
实施例:
预制光修药水备用;A液为8克进口金黄加于200毫升水中,B液为32克进口毛元加于800毫升水中,两液单独配制,长时间静置,待充分溶解后,加热混合过滤,再长时间静置后待用。
复制技术条件:
(1)光源为CIE标准D65光源,色温为5500~6500K。
(2)测试出样照的线数为100线/25.4mm,所以摄制用光学镜头的解象力必须超过100线/25.4mm,故选择解象力为100~150线/25.4mm的Apochromatic专用镜头(Nikkor)。
(3)复制用的感光片,其分辨率应达到100线/mm以上,γ值应达到6以上,故应选择Lith型感光片。
用感光片在进口相片样照的原稿上曝光,依次按附图所示的工序进行,得到复制的黑板样照,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规格:均匀样照:130mm×422mm
洁净样照:130mm×450mm
清洁样照:200mm×249mm
(2)排列线数:均匀样照:100线/25.4mm
洁度:100线l/25.4mm
(3)白度:均匀V1:13.38(TW)
洁净90:9.25(TW)
(4)反差(以百分比DON表示主要用于均匀样照):
V2V1V0
基准浓度 82 82 82
细变化 86 84 83
粗变化 79 80 80
本发明虽然是在二次原稿基础上的复制,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工艺处理,基本上达到日本标准样照水平,基本上能满足国内生产、检测、经营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桑蚕丝黑板检验标准样照的复制成功,不仅可填补我国标准样照的空白,还可以节约大量外汇,促进我国生丝的生产、检验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