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211408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48393.3

申请日:

2003.07.02

公开号:

CN1565650A

公开日:

2005.01.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L31/12; A61L31/16; C12N5/08; C12N15/79; C12N15/12

主分类号:

A61L31/12; A61L31/16; C12N5/08; C12N15/79; C12N15/12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发明人:

王常勇; 齐子荣; 郭希民; 段翠密; 赵云山

地址:

100850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属于组织工程领域。本发明用pcDNA3.1-hVEGF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负荷上I型胶原,接种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到有损伤的心肌组织中,经体内缓释后转染周围的心肌细胞,实现靶向性基因表达。表达产物hVEGF能促进血管组织的新生。因纳米粒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基因携带量高,对心肌血管生长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其特征是将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因子(hVEGF)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与壳聚糖纳米粒复合,采用凝聚法制造壳聚糖纳米粒
-pcDNA3.1-hVEGF基因复合体,该复合体加入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组织中,可显著提高组织的
血管化水平。
2权利要求1所述的hVEGF基因,其特征是编码区基因,含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3权利要求1所述的hVEGF基因,其功能是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新生血管。
4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壳聚糖纳米粒-pcDNA3.1-hVEGF基因复合体,其特征是平均粒径在
70-160nm之间,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单位体积的粒数较多。因而在体内基因表达量
也会增多,为本发明的特点。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聚糖纳米粒-pcDNA3.1-hVEGF基因复合体,其特征是在体内质粒从复合
体中缓慢释放,转染周围细胞,产生hVEGF,促进血管增生,可以应用于心肌等大块软组
织的组织工程,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涉及需要改善局部血供的治疗,以提高组织的血管化程
度。
6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壳聚糖纳米粒-pcDNA3.1-hVEGF基因复合体加入构建的组织工程化组
织,其方法是在支架上接种心肌细胞。在心肌细胞悬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
pcDNA3.1-hVEGF-壳聚糖纳米粒,再与I型胶原支架材料混合使其终浓度为2×106
/ml左右。混合液加入环型槽中,60分钟后加入培养液(DMEM,含10%马血清)。心肌细
胞与胶原的混合液即可在环型槽中形成环型的心肌细胞-胶原条带。形成的环状心肌细胞-
胶原条带在环形槽中培养7天后植入体内。
7要求1中所述的提高组织的血管化水平,其特征是通过组织工程化组织内的基因-壳聚糖
纳米粒复合体缓慢释放pcDNA3.1-hVEGF质粒,转染周围的细胞,转染细胞表达hVEGF
基因,后者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使其长入到组织工程化组织内。

说明书

一种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属于组织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它作为
一个基本构成单元,呈三维立体排列。目前,在医学领域中,纳米材料已经得到成功的应用。
最引人注目的是作为药物载体、基因载体或制作人体生物医学材料,如人工肾脏、人工关节
等。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目前的热点是纳米粒基因转移载体和药物纳米载体技术。这种技术
是以纳米粒作为基因转移的载体,将DNA和RNA等基因分子包裹在纳米粒之中或吸附在其
表面,同时颗粒表面藕联特异性的靶向分子,如特异性配体、单克隆抗体等,通过靶向分子
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在细胞摄取作用下进入细胞内,实现安全有效的靶向性基因表
达。纳米粒作为基因载体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纳米粒能包裹、浓缩、保护核苷酸,使其免
遭核酸酶的降解;比表面积大,具有生物亲和性,易于在其表面藕联特异性的靶向分子,在
循环系统中的循环时间较普通颗粒明显延长,在一定时间内不会象普通颗粒那样迅速地被吞
噬细胞清除;让核苷酸缓慢释放,有效地延长作用时间;并维持有效的产物浓度,提高转染
效率和转染产物的利用度;代谢产物少,副作用小,无免疫排斥反应等。但在纳米粒作为载
体的研究中,多数将纳米粒作为药物的载体。然而,将壳聚糖纳米粒-pcDNA3.1-hVEGF重组
基因再负荷上I型胶原构成组织工程支架,接种上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到体内,在
体内继续培养促进心肌血管化却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其中所提的
组织可以是心肌组织,其特征是以壳聚糖纳米粒为载体与重组质粒基因(pcDNA3.1-hVEGF)
构建成复合体,后用I型胶原作为三维支架、接种心肌细胞、体外培养,体内植入,异位诱
导心肌组织血管生长等过程,包括:

1)重组质粒基因构建:用限制性内切酶可将BamHI和KpnI区域切开,然后用T4DNA
连接酶与同样经过BamHI和KpnI双酶切处理的外源基因连接,使其置于人巨细胞病毒CMV
启动子控制下,这样就构建成外源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载体采用T7和SP6引物双向测序,
证实无误后,在大肠杆菌DH5α中扩增,提取质粒。

2)制备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将质粒载体溶于75mM的硫酸钠溶液中,与一定浓度的
pH5.5壳聚糖溶液分别置于55℃水浴恒温20分钟。分别取200ul在旋涡混合器上迅速混合
30秒,即得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

3)组织工程化心肌的构建:在新分离的新生大鼠(1-2天)心肌细胞悬液中加入一定浓
度的pcDNA3.1-hVEGF-壳聚糖纳米粒,再与I型胶原支架材料混合使其终浓度为2×106
/ml左右。混合液加入环型槽中,60分钟后加入培养液(DMEM,含10%马血清)。心肌细胞
与胶原的混合液即可在环型槽中形成环型的心肌细胞-胶原条带。形成的环状心肌细胞-胶原
条带在环形槽中培养7天。然后植入体内。

4)结果检测:脱颈处死动物,取植入组织作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血
管生长状况,从中看出,实验组动物的心肌组织血管生长旺盛,血运丰富、心肌生长活跃,
心肌组织增厚等生长趋势,而只植入未载基因的壳聚糖纳米粒的对照动物其心肌血管生长一
般化,两者呈明显对比。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是壳聚糖纳米粒粒径在70-160nm之间,比表面积大,携带的重组质粒基因数量
多,体内停留时间长,转染细胞基因表达量高,能够显著提高构建组织内部的血管化水平,有
助于再造心肌组织的成活和功能发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重组pcDNA3.1-hVEGF质粒的构建

质粒pcDNA3.1是一种真核表达载体,该质粒构建有人巨细胞病毒启动子,可以对插入
的外源基因进行表述调控。该质粒自身载有hVEGF的基因编码序列,在自身表达调控元件的
作用下可以表达产生hVEGF。质粒多克隆位点上有17个酶切位点。用限制性内切酶可将
BamHI和KpnI区域切开,然后用T4DNA连接酶与同样经过BamHI和KpnI双酶切处理的外
源基因连接,使其置于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控制下,这样就构建成外源基因的真核表
达载体(见附图)。

实施例2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的构建

采用凝聚法制备,全部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先配制0.03%壳聚糖(Sigma)溶液,
用1N HCl调成pH5.5,用0.22um滤膜过滤除菌,用75μM硫酸钠(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溶液(用0.22um滤膜过滤除菌)溶解pcDNA3.1-hVEGF重组质粒,使其终浓度为200ug/ml。
从中取200ul0.03%壳聚糖溶液和200ul内含重组质粒pcDNA3.1-hVEGF的75mM Na2SO4
分别置于55℃水恒温20分钟。准确吸取200ul Na2SO4溶液加到壳聚糖溶液中,迅速在旋涡
混合器上混合30秒,制成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混悬液。

实施例3组织工程化心肌的构建

制备I型胶原支架:取体重250克左右大鼠一只,从尾根部切断鼠尾,置75%酒精中浸
泡30分钟;无菌条件下将鼠尾切成1.5cm的小段,剔除皮毛,抽出尾腱置平皿,浸入150ml
醋酸溶液(0.01-0.25M)中,10磅10分钟高压灭菌后,置4℃冰箱,48小时后移入灭菌离心
管中,以4000转/分离心30分钟,吸取上清液分装小瓶,-20℃冰箱保存备用

构建组织工程化心肌:以I型胶原作为支架,接种上大鼠乳鼠(1-2天)的心肌细胞。
其心肌细胞的制备法是取乳鼠的心肌组织,切碎研磨均匀成细胞悬液,过滤除去未分散的组
织凝块,制成完全均匀的心肌细胞混悬液,其制备全过程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在心肌细胞
悬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pcDNA3.1-hVEGF-壳聚糖纳米粒,再与I型胶原支架材料混合使其
终浓度为2×106/ml左右。混合液加入环型槽中,60分钟后加入培养液(DMEM,含10%
马血清)。心肌细胞与胶原的混合液即可在环型槽中形成环型的心肌细胞-胶原条带。形成的
环状心肌细胞-胶原条带在环形槽中培养7天。

实施例4体内植入

选用150-250g雄性、健康大鼠,1.5%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0.4ml全身麻醉,开腹部,暴
露腹膜,将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心肌植入腹膜内,并以未复合壳聚糖纳米粒-pcDNA3.1-hVEGF
基因复合体的组织工程化心肌作为对照。

结果:体内培养14天后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制成切片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血管生长
趋势。实验组动物心肌组织内可见,心肌组织内血管生长旺盛,在一视野内大小血管生长数
十个、血运丰富,心肌组织增生活跃,组织增厚,而对照组在一个视野内心肌血管生长和组
织增生状况一般,两者呈明显对比。

附图说明

附图重组pcDNA3.1-hVEGF质粒

一种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组织血管化的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属于组织工程领域。本发明用pcDNA3.1hVEGF基因壳聚糖纳米粒复合体负荷上I型胶原,接种心肌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到有损伤的心肌组织中,经体内缓释后转染周围的心肌细胞,实现靶向性基因表达。表达产物hVEGF能促进血管组织的新生。因纳米粒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基因携带量高,对心肌血管生长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