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的模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施工工艺。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圆柱的建筑施工中,传统的圆柱模板是用窄木条拼成的圆弧或钢板煨焊拼装而成,拼装的模板使混凝土柱面不光滑,有许多接缝痕迹,而且拼装速度慢、费工、费时、费料,模板重复利用率低。已有的玻璃钢圆柱模板只有一种圆筒形状态,其制作及施工方法:a、模具胎心制作;b、圆筒形玻璃钢模板预制,用聚脂树脂作为胶结材料,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围合在模具胎心上,逐层粘贴成圆筒形玻璃钢模板;c、支模准备;d、柱模定位;e、垂直调整;f、混凝土浇筑;g、拆模。该方法需根据圆柱直径或高度的变化,制作不同的模具胎心,模具胎心制作成本高,对于较高的混凝土圆柱施工不便。其玻璃钢柱模的制作和围合是在工厂完成,出厂时是园柱形,不仅模具胎心制作费用高,而且在搬运时空间占据较大,运输极不方便,容易损坏,影响施工质量。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施工工艺,解决混凝土圆柱施工不便,质量不高、圆柱模板制作、安装复杂,速度慢,运输不便,重复利用率低,模具胎心制作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的技术方案:它具有开合韧性、厚度均匀的玻璃钢板体和连接螺栓,其特征在于:玻璃钢板体具有展开和闭合两种形态,即出厂时的平板形态和使用时的圆柱形态,其玻璃钢板体的两侧边、即闭合边是同向折边,折边的内侧面固定连接通长条片,折边外侧面固定连接角钢,折边上间隔分布有连接孔,并由闭口螺栓连接。
上述折边内侧的通长条片是金属条片或/和海绵条。
上述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地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的预制是以一个整体平台为制作底面,用不饱和聚脂树脂作为胶结材料,用低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作为骨架,逐层粘贴成平面板体,板体两侧边向上折起成直角翻边,直角翻边外面粘贴角钢,直角翻边通长间隔设有用以穿拧闭口螺栓的连接孔。
本发明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
a、支模准备
当浇筑混凝土底板时,在混凝土初凝前,沿柱网轴线在两柱间,预埋倒U型的钢筋锚环,并对柱根周圈的混凝土面上,抹平压出一个圆环带;上述柱根周圈圆环带的宽度是50~100mm,平整度≤4mm。
b、柱模定位
在柱筋上、下端的平面位置上,安置至少两个垫块,以内定位的方式防止圆柱模板平面位移;上述垫块呈十字交叉状,安置在距柱上、下端各50mm~100mm的平面位置上。
c、柱模围合
将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抬至柱筋侧旁,并竖立围裹柱筋,将两折边外侧面相对齐,逐个拧紧闭口螺栓闭合模板,将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围成圆筒状;上述圆柱模板对缝处,在闭口一侧的翻边上,粘贴通长海绵条用以封堵漏浆。
d、垂直调整
圆柱模板垂直度采用至少四根斜拉索调整,斜拉索由两段钢丝绳中间加花篮螺栓组成;斜拉索的一端钩住圆柱模上口的柱筋,另一端钩住底板上的锚环,从四个方向两两相对地用花篮螺栓调整圆柱模板的垂直度;上述斜拉索的角度40°-60°度,当混凝土的浇筑接近完成时,进行柱垂直度的最终精确调整。
e、混凝土浇筑;在将要浇筑柱混凝土时,在玻璃钢圆柱模板根部外围,周圈围抹干硬性水泥砂浆,当玻璃钢模板根部撑胀变圆时,二次抹压干硬性砂浆,弥合漏浆缝隙。
f、拆模。
有益效果:本发明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在安装施工现场,将厚度均匀、并具有一定韧性的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围裹成封闭的近似圆柱体,浇注混凝土后,在受到来自内部的混凝土流态浆体胀力的作用下,封闭的近似圆柱体的径向截面内部会受到大小相等的法向拉应力,必定会胀成标准的圆形柱体。本发明的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在折边处固定有角钢,沿折边通长按150~200mm的间距钻10~14的孔,用平机螺钉或螺栓相连接。圆曲精度高、表面光滑,整个柱子只有一条竖向接缝的痕迹。本发明的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出厂时是平板形,在现场围合、调直、组装,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圆柱模板加工时,在圆度控制上的误差,玻璃钢平板的长度就是圆柱的周长,其宽度也就是圆柱的高。在整体平台的平面范围内,可以制作各种尺寸的玻璃钢平板,也就是说在同一平台上可以制作多种直径和高度的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在施工时实现柱模围合和调直,不必因圆柱直径或高度的变化制作不同的圆柱形模具胎心,与出厂时预制成圆柱形模板相比,具有运输方便、节省模具胎心制作费用,降低工程造价,重量轻、抗拉强度高、韧性适中、耐磨耐碱、厚度均匀、表面光滑、施工速度快、保障质量等优点。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出厂和平常存放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施工时圆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施工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是本发明施工时支立和垂直调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玻璃钢板体具有展开和闭合两种形态,即出厂时的平板形态和使用时的圆柱形态,其玻璃钢板体1的两侧边、即闭合边是同向折边2,折边的内侧面固定连接通长条片,折边外侧面固定连接角钢2,折边上间隔分布有连接孔4,并由闭口螺栓5连接。上述折边内侧的通长条片6是金属条片或/和海绵条。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在制作时是以一个整体平台为制作底面,用不饱和聚脂树脂作为胶结材料,用低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作为骨架,逐层粘贴而成平板形模板。平板玻璃钢折边外侧面与连接角钢2之间涂一层胶粘剂层7。
圆柱模板施工工艺流程:柱根清理→柱筋隐检→搭操作台→绑扎垫块→柱模就位→柱模围合,拧紧柱模闭口螺栓→安斜拉索→初调垂直→浇筑柱砼→复调垂直→柱砼养生→卸斜拉索→松闭口螺栓→拆模清理→刷脱模剂。
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现场安装工艺如图3、4、5所示:
a、支模准备:
当浇筑混凝土楼板(底板)时,在混凝土初凝前,沿柱网轴线大约在两柱间的中点,预埋倒U型的6钢筋锚环8。并对柱根周圈的混凝土面上,抹平压出一个50~100mm宽的圆环带,平整度≤4mm。
b、柱模定位:
在柱子钢筋上距柱上、下端各50mm~100mm的平面位置上,各安置四个呈十字交叉状的垫块9,以内定位的方式防止模板平面位移。
c、柱模围合
安装柱模时由2~4人将模板抬至柱筋侧旁,模板对缝处,可在闭口一侧的翻边上,粘贴通长海绵条用以封堵漏浆。将模板竖立围裹柱子钢筋,逐个拧紧闭口螺栓闭合模板。模板外侧面不做任何固定,以避免限制玻璃钢圆柱模板12的自由膨胀,影响混凝土将圆柱模板的自然胀圆,如图3所示。
d、垂直调整
柱子垂直度的调整采用斜拉的方式。斜拉索10由两段6钢筋(或细钢丝绳)中间加花篮螺栓11组成。当柱模就位后,斜拉索的一端钩着伸出柱模上口(约100mm)箍筋加密区内的圆柱钢筋(即:拉筋不拉板);另一端钩住楼(地)板上的锚环。此时,从四个方向两两相对地用花篮螺栓初步调整圆柱模板的垂直度,斜拉索的角度40°-60°度,当柱混凝土的浇筑接近完成时,进行柱垂直度的最终精确调整。如图5所示。
e、混凝土浇筑
将要浇筑柱混凝土时,在玻璃钢圆柱模板根部外围,周圈围抹干硬性水泥砂浆,当玻璃钢模板根部撑胀变圆时,二次抹压干硬性砂浆,弥合漏浆缝隙。
混凝土坍落度120-180mm,分层厚度500-700mm;每根柱的混凝土应在一小时内浇筑完毕;柱垂直度复核校正后,须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约500-1000mm再次振捣,使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良好的握裹。
f、拆模
当圆柱混凝土强度达到1Mp时即可拆模。在一般情况下,当气温20℃、历时10-12小时,每块平板玻璃钢模板一天内可周转2次。
拆模时,先旋松花篮螺栓,卸下斜拉索;拧开闭口螺栓后,模板会从闭口的接缝处自动弹开,将模板移开即可。
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的存放:因面板柔韧,折边刚硬,应避免卷曲放置,以免折断翻边。正确的做法是将其平铺放在空地上,严禁踩踏闭口折边。
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厚度的确定:
1、按照常规方法计算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2、选取任意圆心角的扇形,用定积分计算混凝土侧压力的合力。
3、依据扇形合力计算玻璃钢模板的内应力。
4、玻璃钢的安全应力取20Mpa,即可确定模板厚度(在2-6mm之间)。
平板玻璃钢圆柱模板的技术指标(单位:mm)内表面平滑,无微孔,无布纹,类似玻璃表面厚度大面-0.2 +0.5拐角处0 +2尺寸高度-2 +5宽度±2闭口平行≤2内面高差≤1对角方正3mm外表面无明显凸包,闭口角钢连接牢固抗拉强度≥178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