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11404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41201.2

申请日:

2004.06.09

公开号:

CN1582861A

公开日:

2005.02.2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B18/14; A61F7/00

主分类号:

A61B18/14; A61F7/00

申请人:

南京恒埔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根华

地址:

210016江苏省南京市黄埔路2号黄埔大厦15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柏尚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包括热疗床、电极和功率射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由2-6对交叉安装的电极组成,电极与功率射频源之间连接有控制电极交替工作的切换开关。本发明的优点是:患者置于某一对电极下的脂肪层只有在该对电极被加功率时才被加热,且由于脂肪层的热容比较低,故该脂肪层处在快速降温状态。即在该对电极加功率期间,脂肪层的的温度被快速升高,在不加功率期间又被快速地降下来,使患者皮下脂肪的温度只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上下快速波动,而治疗区组织的温度,在经一定时间加热后达到治疗所需温度,从而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包括热疗床(1)、电极(2)和功率 射频源(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2)交叉设置,电极(2)与功率射频源(3) 之间连接有由控制电路(5)控制电极交替工作的切换开关(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其特征在于电极(2) 由2-6对电极组成。

说明书


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多电极分时工作的射频热疗设备,可适用于治疗各种对热疗有效的疾病。

    二、背景技术

    射频热疗设备是利用射频功率产生的热量对某些疾病进行治疗的医用设备,但现有的射频热疗设备在对人体的深部病灶进行有效加热时,存在脂肪层过热而深部病灶达不到治疗温度的问题,如单对电极电容加热法射频热疗设备,日本YamamotoVinyter公司的Thermotron-RF热疗仪和国内深圳先科集团生产的SR-1000型热疗机均使用此种工作方式。这种方式的热疗设备因以下两个原因而使治疗时电极下脂肪层的温度比人体内部其它组织的温升快很多,致使当治疗区温度尚未达到治疗温度时,脂肪层温度已经升高到使人无法忍受地温度,甚至使人体产生烫伤。原因一是脂肪组织吸收的射频能量比其它组织如肌肉组织多;原因二是脂肪组织的热容比远小于其它组织,脂肪组织既使吸收的热量低于肌肉组织,但其温升仍会比其它组织快。为了改善脂肪组织过热问题,多源多电极方式射频热疗设备也被采用,如国内吉林省迈达科技发展公司制造的热疗仪,即为使用双源两对电极同时工作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电极下脂肪组织获得的热量较第一种方式虽然少一些,对其存在的问题有所改善,但改善效果有限,即这种方式仍然存在较严重的脂肪过热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深部组织疾病进行治疗,同时不会烫伤人体其他组织的射频热疗设备,以改善脂肪过热问题,提高热疗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包括热疗床、电极和功率射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交叉设置,电极与功率射频源之间连接有由控制电路控制电极交替工作的切换开关。其中电极可以由2-6对电极组成。

    所述的射频源产生需要的射频功率并被馈送到电控射频大功率切换开关,切换开关负责分时地把射频源产生的功率馈送到各对电容电极上。

    躺在热疗床上接受热疗的患者,将需治疗的部位置于各对电容电极产生的同一电磁场中,在同一时刻,只有一对电容电极有射频电磁场产生,其它电极无射频功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在患者接受热疗期间,每对电极的主场区均应覆盖患者需治疗的部位,在治疗的某一时刻,只要有一对电极上有功率,则治疗部位都有射频电场的作用,即病灶始终处于加热状态。而某一对电极下的脂肪层只有在该对电极被加功率时,才被加热,在其它电极有功率时,这一对电极无功率,脂肪层不被加热,且由于脂肪层的热容比较低,故该脂肪层处在快速降温状态。即在该对电极加功率期间,脂肪层的的温度被快速升高,在不加功率期间又被快速地降下来,使患者皮下脂肪的温度只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上下快速波动,而治疗区组织的温度,在经一定时间加热后达到治疗所需温度,从而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两对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切换开关不切换状态下对活猪进行测试所得温度变化曲线图。其中:a-病灶部位温度变化曲线;b-脂肪层温度变化曲线。

    图3是利用本发明对活猪进行测试所得温度变化曲线图。其中:c-病灶部位温度变化曲线;d-脂肪层温度变化曲线;

    图4是本发明三对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两电极为例,如图1所示。该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包括热疗床1、二对电容电极2、功率射频源3和双刀双掷开关4。二对电极中,一对垂直设置,一对水平设置,其交叉点正好能落在躺在热疗床上的患者的病灶上,当某一对电极被施加射频功率时,其电极之间产生射频场作用于患者需治疗部位。电极通过双刀双掷开关4与功率射频源3连接,其中射频源3的频率为40.68MHz,最大功率为1500W。双刀双掷开关由控制电路5的控制,实现射频功率在两对电极间进行切换的功能,而控制电路5为现有技术。

    利用上述热疗设备对体重为48Kg的活猪进行测试得到温度曲线图2、图3。图2中曲线是热疗设备工作在不切换状态下,使上下电极对猪进行加热,使用功率为800W。在实验中使用高阻抗抗干扰Bowman温度传感器实时连续测温,曲线a测温点在距皮肤10cm左右的腹腔内,曲线b测温点在皮下1.5cm左右的脂肪层中,且靠近肌肉层。

    比较曲线a与b可知,脂肪层的温度比腔内组织温度升得快,在腔内组织刚达38℃时,脂肪层已快达48℃,很容易出现脂肪层及周边组织烫伤。

    图3中,在自动定时切换状态时,切换时间为每对工作一分钟,比较曲线c与d,可见腔内组织的温升无大变化,而脂肪层温升慢了许多,较好地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实施例2:以三对电极为例,如图4所示,该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电极的数量。在本例中,电极为三对。功率射频源3的使用频率为40.68MHz,最大功率为1500W。切换开关4为双刀三掷开关,实现使射频功率在三对电极间进行切换的功能,切换位置及切换时间受控制电路5的控制。电极2为三对电极,治疗时三对电极的加热中心均应对准患者的病灶部位。

    同样,本发明还可设计成四对电极、五对电极、六对电极,甚至更多电极,但都是本发明所述的交替工作的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

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所述的射频多电极分时工作热疗设备,包括热疗床、电极和功率射频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由26对交叉安装的电极组成,电极与功率射频源之间连接有控制电极交替工作的切换开关。本发明的优点是:患者置于某一对电极下的脂肪层只有在该对电极被加功率时才被加热,且由于脂肪层的热容比较低,故该脂肪层处在快速降温状态。即在该对电极加功率期间,脂肪层的的温度被快速升高,在不加功率期间又被快速地降下来,使患者皮下脂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