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90707.2
2004.11.10
CN1602758A
2005.04.06
终止
无权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7.12.5|||地址不明的通知收件人:李祥麟文件名称:缴费通知书|||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A23L2/38; A61K9/48; A23L1/337; A23L1/28; A61K35/78
李祥麟;
李祥麟; 石玉洁; 王玉; 林文娴
215001江苏省苏州市北园路东蒋家场2栋306室
本发明为一种解酒营养液(饮料)、醒酒胶囊的制作方法,尤指一种应用食用藻类、食用菌类及药食两用食物的营养物质,经分解、萃取、合成制成一种解酒营养液(饮料)和醒酒胶囊的制作方法。
1、 一种解酒、醒酒保健食品,其中含有藻类、菌类和果蔬类提取物,藻类、菌类和药食两用食物提取物是由藻类、菌类和药食两用食物经蛋白酶或木瓜酶水解制成的。2、 权利要求1所述食品,其中藻类选自节旋藻、小球藻、紫菜、海带、海藻。3、 权利要求1所述食品,其中菌类选自蛹虫草、香菇、猴头菇。4、 权利要求1所述食品,其中药食两用食物选自淡竹叶、葛根、桑椹、沙棘、猕猴桃、荷叶、山楂、山药、枸杞、白果、马齿苋、胡罗卜、番茄等蔬菜、黄瓜等瓜类。5、 权利要求1至4所述食品,其可以是饮料,胶囊。6、 权利要求1所述食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取藻类、菌类及药食两用食物按一定重量比混合拌匀后,加水1000ml,加热至25-50℃,置25.3-30.4Mpa匀质调PH至6.7-7.0,加入适量的蛋白酶或木瓜酶,在25-55℃下保持温度2-3小时后加温至95℃保持20分钟杀活灭酶。待温度降至30℃左右,置3500转/15分钟离心。底层的沉淀物待用,取得上清液加入蔗糖、香精等调味剂适量→装瓶→121℃下杀菌。(2)将步骤(1)中的底层沉淀物→烘干→粉碎→过筛→装胶囊→包装→辐照杀菌消毒。7、 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藻类含量为15-32重量份,菌类含量为6-16.5重量份,总量为53-20.5重量%;药食两用食物为47-79.5重量%。8、 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藻类选自:节旋藻、小球藻、紫菜、海带、海藻,藻类间的重量比例为:节旋藻1-10、小球藻2-3.5、紫菜4-8、海带6-8、海藻2-2.5。9、 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菌类选自:蛹虫草、香菇、猴头菇。菌类间的重量比例为:蛹虫草0.5-1.5、香菇3.5-8.5、猴头菇2.0-6.5。10、 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药食两用食物选自淡竹叶、葛根、桑椹、沙棘、猕猴桃、荷叶、山楂、山药、枸杞、白果、马齿苋、胡罗卜、番茄等蔬菜、黄瓜等瓜类,它们之间的含量为:0.6-3.5重量份,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该食品制成胶囊、饮料。
解酒营养液(饮料),醒酒胶囊的制作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酒营养液(饮料)、醒酒胶囊的制作方法,尤指一种应用食用藻类、食用菌类及药食两用食物的营养物质,经分解、萃取、合成制成一种解酒营养液(饮料)和醒酒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背景 我国酒类的制造和消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能生产白酒;而酒曲(粗酶制剂)和黄酒则起源于5000-6000年前。应用藻菌植物作为药食两用食物也有千年的历程。历史源远流长的制酒是中国科学、文化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交活动的频繁,饮酒的机会也随之增多。现代医学证明,少量饮酒可加速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一些药酒还有治病的效果,但长期过量饮酒则会损害肝、肾、脾、心、脑等器官,造成胃溃疡、肝硬化等疾病。 引起急性酒精中毒(即俗称“醉酒”)的现象,开始表现为:面发红;语无伦次;意识模糊;或悲或喜;或哭或吵;步履蹒跚;行动笨拙;继而呕吐;沉睡......若中毒过深则麻痹呼吸,循环中枢,使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长期饮酒所引起的慢性酒精中毒,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导致智力记忆力下降。 数千年来因酒丧权辱国,由于贪杯误事,酗酒伤身等不胜枚举。而到了现代酒后驾车肇事伤人事件频频发生。 因此,加速酒精在人体内分解,迅速排除,寻觅解酒(毒)的良方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 各种解酒的药品、方法,已见诸报导,但应用藻菌植物制成食品用于解酒、醒醉的方法,至今尚未见报导。 发明内容 一、本发明的特点 1.全部采用藻菌食品或国家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植物为原料,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经分解、萃取、合成制成的新型特种解酒饮料和醒酒胶囊,它内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生物活性物质等。 2.本产品内含较多的丙氨酸和亮氨酸,能迅速的进入体(液)内,这既不是使身体吸收乙醇的速度减慢,也不是减慢乙醇从胃中的释放,而是促进酒精的代谢,减少其对人体的毒性。 3.本产品为健康食品。不含任何其它化学添加剂或药物,与市场出售的传统解酒、醒酒药物不同,其安全性很高,即使多喝,多吃,也不会损害健康。 4.本产品系新型食品,对那些嗜酒或不善节制自己饮酒量的人;或那些被动饮酒而饮入过量(酒)的人,可缓减、降低酒精中毒的程度,迅速地解酒、醒醉、从而改善酒后不适状态。 二、本发明的试验 1.动物实验 取体重20-25g小鼠30只,分成3组,每组10只,按常规喂养。给每组都灌喂58°度白酒3ml后即时采血检测其中酒精浓度。分别再给: (1)组(对照): 灌喂清水3ml (2)组(饮料): 灌喂解酒饮料3ml (3)组(饮料+胶囊):灌喂解酒饮料3ml;0.25/粒解酒胶囊2粒。并分别在灌喂解酒饮料解酒胶囊服用后的45分钟、90分钟、135分钟、180分钟采血检测各组小鼠血液中酒精浓度(平均值mg/1.0ml)结果如下表1。 表1.各组小鼠血液中酒精浓度变化(mg/1.0ml平均) 开始 时间 45分钟90分钟135分钟180分钟降解率组1 0.27 0.29 0.33 0.34 0.34* --组2 0.25 0.26 0.23 0.21 0.20 20%组3 0.26 0.25 0.23 0.20 0.18 30.7%*有3只小鼠昏睡,其中1只死亡。 从表1可见,灌喂清水组的小鼠(对照组)经历了3小时后它们血液中的酒精浓度逐渐上升趋势,大多数小鼠出现酒精中毒症状。先躁动不安后,瘫倒昏睡,其中有只没有能苏醒而死亡。而灌喂解酒饮料和胶囊的二组小鼠,它们的行为虽有不同程度的异常,但它们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单纯灌喂解酒饮料的降解率为20%;灌喂解酒饮料加胶囊的降解率达30.7%。由此可见,解酒饮料和胶囊对小鼠血液中酒精浓度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其降解率又随饮服解酒饮料和胶囊的时间呈线性关系,即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解酒(降解率)而加大。 2.临床试验 在动物实验取得明显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自愿者的临床试验。 饮酒时,当酒精占胃内容物总量(深度)不超过5%时,酒会对胃产生一种良性刺激,增加胃液分泌,增加胃的消化功能,提高食欲。有人认为:少量饮酒对心脏有益,降低冠心病发病率。但过量饮酒的危害,则已众所周知。 首先,酒被吸收进入血液运行到全身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的升高,人体表现出各种症状;当血液中酒精浓度在0.05%时,人感到漂漂然,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欣快感;当血中酒精浓度达到0.1%时,人一般就会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这时说话口齿不清,走路头重脚轻。此时,医学上已诊断为酒精中毒了。如果继续饮酒,使酒精浓度达到0.2%时,人已酩酊大醉。当升高到0.3%时(300mg/100ml血液),人就会烂醉如泥,倒卧不起。此时如果再不停止饮酒,使浓度增加到0.4%时,人就会失去知觉,昏迷不醒。这个浓度一般在医学认为是极限。不能继续再喝了。如果仍有人不能节制自己继续喝,或被强行劝饮,则等于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5%时,则此人已危乎殆矣。 经7名自愿试验者(男性5名;女性2名。年龄在35-65岁之间),他们都有长期饮酒(含黄酒)的嗜好。给每位自愿者各服75ml的58度白酒。经过45分钟和90分钟后测试他们的酒精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不同时间内酒精浓度含量的变化(mg/1.0ml平均) 从上表可见,饮用者血液中酒精浓度是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的。 解酒饮料的试验 在试验者饮58度白酒75ml后,即时给他们饮本发明的解酒饮料100ml,经过45分钟和90分钟135分钟时分别检测他们血液中酒精浓度(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服解酒饮料100ml后酒精(含量)浓度变化(mg/100ml)(平均) 降解率=(起始浓度-末次浓度)/起始浓度×100%=% 从上表可见,服用解酒饮料后135分钟时,他们血液中酒精(含量)浓度,分别降解13.3%(男性);女性8.6%。在同样的条件下,男性降解率比女性大些。这是否表明女性容易醉?有待进一步试验,探讨。 在试验者饮用58度白酒75ml后,即时给他们各服用本发明的醒酒胶囊8粒(每粒含解酒制剂0.4g±0.01)。经过45分钟,90分钟,135分钟时,分别检测他们血液中的酒精浓度(mg/100ml),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服醒酒胶囊8粒(0.4g/粒)(mg/100ml) 从上表可见,醒酒胶囊降解酒精(含量)浓度的速度与解酒饮料相当。服食135分钟后的降解率,女性为16.6%;男性为12.3%。如以此为根据,则又表明男性容易醉?其机理有待进一步试验,探讨。 解酒饮料和醒酒胶囊,都具有一定的降解酒精浓度的作用。为提高效率,能否合并使用?我们做了合并试验。 让试验者饮用58度白酒75ml后,即时给他们各服用本发明的饮解酒饮料100ml、醒醉胶囊8粒。每隔45分钟,90分钟和135分钟检测一次血液中酒精(含量)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5.同时服用解酒饮料和醒酒胶囊后酒精浓度的变化(mg/100ml) 从上表可见,将解酒饮料和醒酒胶囊合并同时服用后,降解酒精浓度地作用,比仅服解酒饮料分别提高13.7%(女性)和6.2%(男性);又比仅服醒醉胶囊5.7%(女性)和6.7%(男性)。由此可见,同时饮服解酒饮料和醒酒胶囊降解酒精浓度效果较好。 3.解酒醒醉的机理 实验证实,狗或小鼠饮用大剂量的乙醇后在4-18小时内就可引起肝醣元显著降低,和肝中脂肪含量的增加,这是因为乙醇能阻止肝醣元在肝内合成;并促使周围组织中的脂肪进入肝脏,加速肝内脂肪合成,从而导致肝的实质损害,促使脂肪肝形成。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即酒精),当人饮酒后,乙醇很快就被胃肠道吸收,进入肝脏的酒精其中95%以上在肝脏内被氧化分解。 其过程是乙醇脱氢变成乙醛,继而乙醛氧化成乙酸,然后乙酸进入三羧循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如果乙醛不能即时迅速地被氧化而积蓄在肝脏内就可产生直接的毒害作用,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B族的缺乏,促使食欲减退,营养不良,进而发展成肝硬化;酒精能促进内源性(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升高,造成动脉硬化,同时引起心肌脂肪的沉积,心脏扩大,引起高血压和冠心病。酒精刺激消化道,可引起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4.酒精在人体内的吸收、代谢 酒精从口腔经食道进入胃中,再进入肠道被人体内的吸收,仍以原酒精性质进入血液,从门动脉到达肝脏→心脏→循环系统,渗入全身各体液(器官)其酒精量与各体液中水的含量成比例。 酒精被吸收后积聚在血液和(组织)器官中;脑组织中的酒精浓度是血液中酒精浓度的10倍。因此,酒精中毒者,首先表现为意识的改变。 酒精在人体内氧化和排泄速度较缓慢。有不到2%的酒精可通过未氧化的形式直接经肾脏从尿中排出,或经肺从呼吸道吐出,也可经皮肤的汗腺随出汗而排出体外,但剩余的98%酒精必须通过生物氧化而消除。肝脏是酒精氧化的主要部位。 大量的研究证实,氨基酸,维生素是促进酒精降解的基础物质。因此,给酒醉者补充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可缓解酒精之毒。 本品所用的主要原料之一,蛹虫草(内含的丙氨酸、亮氨酸)是促进酒精代谢的主要物质;含量很高,就是被喻为营养圣品的冬虫夏草也无法与其相比。现摘其中几项与解酒毒有关的物质列表如下: 表6.蛹虫草与冬虫夏草部分营养含量比较 单位:mg/100g丙氨酸亮氨酸VB1 VB6 VB12 VD3 VE蛹虫草 947 717 0.748 2.286 0.176 0.148 3.693冬虫夏草 90 148痕量痕量 0.014 痕量 0.037从上表可见,蛹虫草内含丙氨酸和亮氨酸分别超过冬虫夏草10多倍和5倍。其VB12VE也是冬虫夏草的12倍多和近100倍。因此蛹虫草可提高增加体内丙氨酸、亮氨酸、维生素的含量浓度,从而加速酒精在体内的氧化和排泄。 三、本发明的制作方法 1.选用原料及其成分、功能 藻类: 1、节旋藻: 我们自行选育并已获两项专利(专利公开号:CN1113716A、专利号:ZL94109259·X国际专利分类号C07K14/405)经国家卫生部批准的新食品资源。 ①节旋藻中含有主要营养成分: 下表所示每100克螺旋藻内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 植物性蛋白质: 50-70g 碳水化合物: 12-20g 脂肪: 6-9g 纤维: 2-4g 矿物质: 4-15g Ca 100-200mg Mg 200-400mg Fe 50-100mg K 1000-2000mg 水分: 2-5g 多糖: 3g 叶绿素: 800-2000mg β胡萝卜素: 200-4000mg 藻兰素: 7000-8500mg VB1 1.5-4mg VB2 3-5mg VB6 0.5-0.7mg VB12 0.1-20mg VC 0.8-20mg VE 10-20mg VK 0.5-1.2mg r亚麻酸 800-1300mg②节旋藻的营养生理功能 节旋藻的蛋白质含量较高,21种氨基酸且其组成配比平衡,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其蛋白质真消化率(TD)为84%,蛋白质功效比值(PER)为2.2-2.6%;生物价(BV)为60-70%。 节旋藻具有消除由于人体生物大分子的破坏和脂质氧化而造成正常细胞破坏与死亡的氧自由基的作用。节旋藻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辐射、抗疲劳、抗肿瘤、减肥、祛除白癜风、美容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其中尤以对高血压的降血压作用,由于其含组氨酸(3.25%)、蛋氨酸(1.95%)、维生素B6、叶绿素(Mg)可以合成胆碱。而胆碱可使血压降低;节旋藻含钾(K:1.79%)量是蔬菜的10倍,可以中和丙酮酸,防止由其引起的中毒。高血压患者如缺K,会使肾小球受损,造成高血压病恶化。因此食用节旋藻有显著的补钾健肾作用。 糖尿病患者体内缺VB6和镁(Mg),当人体缺乏时,所吸收的色氨酸不但对身体无益,反而转化为黄尿酸,黄尿酸在血液中含量过高时,就会使胰脏受损而不能分泌胰岛素,引起糖尿病。 节旋藻含高量的叶绿素(1.33%镁的烙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可促进体内胰岛素分泌,因此,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2、小球藻 50年代,我们就已从事小球藻的培养,并用其制成糖果,糕点营养品。“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为南京大学生物系缓解部分师生营养不良症而被载入1962年药典。 最近日本藤原泽子等人的临床试验表明,小球藻具有降低人体血脂等多种功能,长期食用无任何副作用。 9名体院运动员(男4,女5)试验,每天除正常膳食外,加食9克小球藻胶囊(45粒,每粒含小球藻200mg),持续一年。结果: ①加小球藻1-4月后食9人的血清总胆固醇平均值由原的269.92±16.22mg/dl变为250.60±16.88;5-8月后为240.80±19.8。9-12个月后为238.83±18.91。 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原来平均194.00±26.77mg/dl,加食1-4个月后变为173.97±19.48;5-8个月后为168.24±26.48;9-12个月后为160.84±24.74。 ⑧消除疲劳,便秘和失眠等。 3、紫菜;海带;海藻 ①紫菜。营养成分,每100g含水10.3g,蛋白质28.2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48.5g,钙343mg;磷457mg;铁33.2mg;胡萝卜素1.23mg;维生素Bi0.44mg;VB22.07mg;尼克酸5.1g;维生素C1.0m;碘1.8mg。 据说2000多年前秦始皇令徐福去东海里寻求长生不老药,经研究,其实就是能消水肿,治瘿瘤,结核,脚气,清痰补气,延年益寿的海藻(含紫菜,海带,裾带菜,羊栖菜等)。这些海藻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又有很高的药用功能。 紫菜的应用始见于唐朝(食疗本草)能化痰软坚,清热利尿,治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咳嗽痰稠,水肿,脚气病,淋病等症。(随息居饮食谱)载紫菜“和血养心,清烦涤热,治不寐,利咽喉,除脚气瘿瘤等”。 现代研究证实,紫菜内维生素A的含量是牛奶的67倍,特别是碘的含量更高。既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又可除人体血管壁上的胆固醇。能预防心、脑、肾、血管硬化。常食紫菜,还可预防白发、秃发。 ②海带。除含有蛋白质、粗纤维、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1、B2、C等一般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藻胶酸、昆布素、甘露醇、丰乳聚糖、海带聚糖、海带氨酸、谷氨酸、胡萝卜素及碘等特殊营养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 海带入药始见于南朝梁人陶弘景<名医别录>。,,,,能去脂降压、水肿、高血压患者宜。<本草经疏>称其能软坚,其性润下,<外台秘要>、<三因方>、<医家金鉴>,<肘后方>、<疡医吕全>、<济生方>等多种古代医药典籍均记载了海带多种功用。 现代研究表明,海带中的褐藻酸钠盐,可预防白血病,骨痛病,对动脉出血有止血作用,减少放射性元素被肠道吸收。 日本学者证实,海带析出物—甘露醇为治疗冠心病的特效药。甘露醇被人体吸收后可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减轻脑水肿是高血压、水肿、小便不利、还可预防癌症,有助排除癌细胞对胃肠的影响,是病人的食疗佳品。 ③海藻。为马尾藻科,羊栖菜属。海藻食用历史已久,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周南》载:“于以采藻,于沼。”《神农本草经》、《别录》、《药性论》等典籍都记载了其功用。菌类: A)蛹虫草 应用我们选育的LS901蛹虫草菌株培育的蛹虫草—子座和蚕蛹尸体的干燥复合体。该蛹虫草已获2项专利公开号:CN1383897A;CN1480066A 非LS901蛹虫草菌培育的市场出售的蛹虫草子实体(菌丝)其内含物较差,作用(功能)不明显。不能用于本项发明中。 蛹虫草内含虫草素、甘露醇、麦角甾醇、β-谷甾醇、腺嘌呤、腺苷、游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研究表明,虫草素能激活巨噬细胞产生细胞毒,直接杀伤癌细胞;对胃、肝、鼻咽癌等多种癌症具有一定治疗缓解作用。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拮抗氧自由基;明显保护心脏细胞膜损伤作用。对链球菌、鼻疽杆菌、葡萄状球菌、癣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具有雄激素样作用,拮抗心律失常。 B)香菇 现代分析,每100g香姑内含蛋白质20g,脂肪1.2g、纤维31.6g、碳水化合物30.9g、胡萝卜素20mg、维生素B10.19mg、B21.26mg、尼克酸20.5mg、VC5mg、钙83mg、p250mg、Fe10.5mg、Zn8.75mg、30多种酶和18种氨基酸。 医学研究证实,香姑中含干扰素诱生剂,可防止流感,核酸类物质,可使皮肤皱纹和色斑消退,抑制胆固醇增加,阻止血管硬化和降低血压的作用。日本学者研究发现,香姑可提高免疫力。临床试验表明香姑菌丝培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蛋白质,可治疗爱滋病(AID),效果较好。 C)猴头菇 营养丰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挥发油,多肽类及酰胺等。猴头菇入药始见于元代《饮膳正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猴头菇多糖,多肽及脂肪族酰胺类物质,可防止消化道癌和其它恶性肿瘤。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 药食两用食物: A)淡竹叶 《中药大词典》载:“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Amndoin)印白茅素(Cylindrin),蒲公英赛醇(Taraxerol),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等。功能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 B)葛根 葛根含异黄酮成份葛根素(Pueraria),葛根素木糖甙(Puerarin-Xyloside)大豆黄酮甙(Daidg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花生酸(Arachidicacid)及多量淀粉等。功能增加脑及冠状血管血流量,降血糖,解热等作用。 C)其他 山楂、山药、枸杞、白果、马齿苋、桑椹,猕猴桃,沙棘、荷叶、胡罗卜、番茄等蔬菜、黄瓜等瓜类。功效略。 2.原料组成配比(按重量分数计) 节(螺)旋藻1-10、小球藻2-3.5、紫菜4-8、海带6-8、海藻2-2.5、藻类共计15-32。 蛹虫草0.5-1.5、香菇3.5-8.5、猴头菇2.0-6.5、菌类共计6-16.5。 药食两用食物的重量比: 淡竹叶3.5,葛根2.5,山药或山楂或荷叶0.8,马齿苋或枸杞或白果0.6,黄瓜或其他瓜类1.0,胡罗卜或其他蔬菜1.6。将以上各物混合拌匀后磨成浆糊状。取浆糊状混合物47-79.5%加入到上述藻、菌食物中。 四、本发明制作要点及流程 本发明不使用酸或碱法提取氨基酸,而是应用冻融—浸提—酶解轮流交替法获得氨基酸等营养物。具体是: 取上述藻、菌、药食两用食物按比重混合拌匀磨成糊状100g-200g,取饮用水200-300ml,置-20C左右冰箱内速冻成冰,取出冰块,置室温下融解→再冻成冰→融解,如此循环三次后,加饮用水至1000ml,加热至25-50C,保持温度12-18小时,浸提取上清液后,沉渣内加入适量的蛋白酶或木瓜酶,在25C-45C下保持温度10-16小时后,置Mpa匀质,加温至95C,保持20分钟杀活灭酶,待温度降至30C左右,置3500转/分钟的离心机内离心。 合并上层清液和浸提液,加入适量蔗糖等调味剂→装瓶→121C下杀菌,即解酒营养液。 离心→底层沉淀物→烘干→粉碎→过筛→装胶囊→包装(瓶)→辐照杀菌,即醒酒胶囊。 五、本发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制备具体如下: 1、将藻类含量按15-32(重量份)、菌类含量按6-16.5(重量份)、药食两用食物含量按47-79.5%的重量比混合拌匀后,加水1000ml,加热至25-50℃,置25.3-30.4Mpa匀质调PH至6.7-7.0,加入适量的蛋白酶或木瓜酶,在25-55℃下保持温度2-3小时后加温至95℃保持20分钟杀活灭酶。待温度降至30℃左右,置3500转/15分钟离心。底层的沉淀物待用,取得上清液加入蔗糖、香精等调味剂适量→装瓶→121℃下杀菌。即解酒饮料。 2、将上述底层沉淀物→烘干→粉碎→过筛→装胶囊→包装(瓶)→辐照杀菌消毒后即成醒醉胶囊。 制作实施例1 以重量份计,取节旋藻2,小球藻1,紫菜4,海带、海藻各3,共13;蛹虫草0.5,香菇3.5,猴头菇2,共6;将上述的藻类和菌类混合磨细后即为藻菌混合物。再取番茄50%、冬瓜35%、马齿苋15%混合磨成浆,取47%的该混合浆,与53%的藻菌混合物合并搅匀后按上述的制作要点及流程萃取。 制作实施例2 以重量份计,取节旋藻1,海带、紫菜各8,共17;蛹虫草1.5,香菇、猴头菇各6.5,共14.5;将上述的藻类和菌类混合磨细后即为藻菌混合物。再取黄瓜35%,桃35%,胡萝卜30%混合后磨成浆,取79.5%的该混合浆与20.5%的藻菌混合物合并搅匀后按上述的制作要点及流程萃取。 制作实施例3 以重量份计,取节旋藻、海带、紫菜各5,海藻3,共18;蛹虫草1,香菇、猴头菇各5,共11;将上述的藻类和菌类混合磨细后即为藻菌混合物。再取丝瓜15,荷叶10,枸杞子5,韭菜7混合后磨成浆;取68%的该混合浆与32%的藻菌混合物合并搅匀后按上述的制作要点及流程萃取。 制作实施例4 以重量份计,取节旋藻2,海带8,紫菜13.5,藻类植物共23.5;蛹虫草1,香菇8.5,猴头菇6.5,菌类植物共16; 淡竹叶3.5,葛根2.5,沙棘1,马齿苋0.8,桑椹0.8,胡罗卜1.4,药食两用植物共10;将上述三类植(食)物分别磨成浆,取藻类植物浆38.5%,菌类植物浆26.8%,药食两用食物浆34.7%,搅拌匀后,按上述流程萃取氨基酸等营养物。 制作实施例5 以重量份计,,取节旋藻3.5,海带6.5,紫菜5.8,藻类植物共计15.8;蛹虫草1.5,香菇12.5,猴头菇12,菌类植物共计26;淡竹叶2.8,葛根3.8,沙棘1.5,桑椹2.5,猕猴桃1.4,山楂2.5枸杞1.5,药食两用植物共计16;将上述三类植(食)物分别磨成浆,取藻类植物浆42.3%,菌类植物浆32.8%,药食两用食物浆24.9%,搅拌匀后,按上述流程萃取氨基酸等营养物。 临床实施例: 1、石××男65岁自幼喝酒,每晚需饮黄酒二两。给予58°白酒75mml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解酒饮料,经135分钟后,测其血液中酒精浓度,结果如下: 不同数量解酒饮料的解酒率(%) 起始浓度 饮服解酒饮料数量 血液中酒精浓度 解酒率 (mg/100ml) (ml) (mg/100ml) (%) 120 50 126 - 120 100 104 13.3 120 150 100 16.6 120 200 95 20.8 从上述分析可见,50ml的解酒饮料,尚不能解酒,当给100ml解酒饮料时,其解酒率为13.3%,当剂量加大至200ml时,其解酒率为20.8%;实验提示,饮服解酒饮料需要一定的量,少量不起作用,但也不是饮用量也大越好。 2、张××,男,35岁,平时不喝酒,应酬时常过量饮至不适。其在饮酒前服胶囊4~12粒,饮酒后服饮料50~200ml,经135分钟分别测试其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结果如下: 不同数量饮酒饮料、胶囊的解酒率(%) 起始浓度 饮酒前服胶囊数量 饮酒后服饮料数量 血液中酒精浓度 解酒率 (mg/100ml) (粒) (ml) (mg/100ml) (%) 130 4 50 126 3 130 8 100 114 12.3 130 12 200 105 19.2 自觉症状摘录:胃疼、呕吐、头(重)昏脚轻等症,都比前(没服醉酒饮料、胶囊时)轻些,次日头疼现象也缓解许多。 3、张××,女,45岁,经常喝酒,宴会时常达200~300ml。饮酒前后,分别给予胶囊8~24粒,结果血液中酒精浓度如下: 起始浓度 饮酒前后各服胶囊数量 血液中酒精浓度 解酒率 (mg/100ml) (粒) (mg/100ml) (%) 132 8 110 16.6 132 24 98 25.7 自觉症状摘录:胃胀(疼)、头昏、口干等症状较轻,次日晨头疼现象基本没有。 实践结果提示:应用解酒饮料、胶囊时需适量,恰如其分的数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
《解酒营养液(饮料)、醒酒胶囊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酒营养液(饮料)、醒酒胶囊的制作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解酒营养液(饮料)、醒酒胶囊的制作方法,尤指一种应用食用藻类、食用菌类及药食两用食物的营养物质,经分解、萃取、合成制成一种解酒营养液(饮料)和醒酒胶囊的制作方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