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10966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39742.4

申请日:

2014.09.02

公开号:

CN104147489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2申请日:20140902|||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2; A61P9/06; A61K35/32(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2

申请人:

郑升法

发明人:

郑升法

地址:

276826 山东省日照市泰安路126号日照市人民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以解决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干预问题。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山姜、红花寄生、穿破石、苇茎、金荞麦茎叶、益母草、薏苡仁、葛根、金银花、九里香、鹿角胶、葱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具有效果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山姜10~30份、红花寄生6~12份、穿破石3~9份、苇茎6~12份、金荞麦茎叶15~20份、益母草6~12份、薏苡仁6~12份、葛根6~12份、金银花6~12份、九里香1~5份;鹿角胶15~20份、葱白10~2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山姜20份、红花寄生10份、穿破石6份、苇茎10份、金荞麦茎叶16份、益母草10份、薏苡仁10份、葛根10份、金银花10份、九里香2份;鹿角胶16份、葱白20份。

说明书

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发生异常。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率不齐、窦性停搏。异位心律包括逸搏心律、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室扑、室颤。冲动传到异常的心律失常有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室内阻滞、预激综合征。
麻醉期间心脏和非心脏手术心律失常发生率很高,文献报道,既往有心律失常病史患者即使一年内并未发作,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仍为83.54%,而既往无心律失常病史的非心脏手术,发生率为18.77%,而年龄>70岁的老人,发生率为26.83%。麻醉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与电解质紊乱、麻醉用药、手术及麻醉操作等因素有关,但心律失常出现情况多样,频率增加、频率减少、异位起搏、传导阻滞在麻醉期间均有发生,心律失常类别与手术、麻醉并无明确相关性,导致目前对于麻醉期间心律失常而言,仅仅是对症施治,也即麻醉期间出现后根据症状类别进行相应的干预,除了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并无其他预防措施,使麻醉医生的工作无比被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山姜10~30份、红花寄生6~12份、穿破石3~9份、苇茎6~12份、金荞麦茎叶15~20份、益母草6~12份、薏苡仁6~12份、葛根6~12份、金银花6~12份、九里香1~5份、鹿角胶15~20份、葱白10~25份。
本发明中药是由下述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山姜20份、红花寄生10份、穿破石6份、苇茎10份、金荞麦茎叶16份、益母草10份、薏苡仁10份、葛根10份、金银花10份、九里香2份、鹿角胶16份、葱白20份。
其中所述的:山姜,为姜科山姜属植物山姜Alpinia japonica Miq.,以根状茎入药。红花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红花寄生Scurrula parasitica L. [ Loranthusparasiticus(L.) Merr.的带叶茎枝。穿破石,为桑科柘属植物构棘Cudrania cochin chinensis (Lour.) Kudo et Masam.,以根入药。苇茎,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嫩茎。金荞麦茎叶,为蓼科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D.Don)Hara的茎叶。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 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葛根,为豆科植物粉葛的根。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九里香,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和千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L.)xJack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鹿角胶,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煎熬而成的胶块。葱白,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葱的假茎。
麻醉期间心律失常为麻醉常见并发症,麻醉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与电解质紊乱、麻醉用药、手术及麻醉操作等因素有关,但心律失常出现情况多样,频率增加、频率减少、异位起搏、传导阻滞在麻醉期间均有发生,心律失常类别与手术、麻醉并无明确相关性,导致目前对于麻醉期间心律失常而言,仅仅是对症施治,也即麻醉期间出现后根据症状类别进行相应的干预,除了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并无其他预防措施,使麻醉医生的工作无比被动。
发明人临床研究发现,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内在机理与下述原因直接相关:①儿茶酚胺浓度:麻醉可致全身应激,表现为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增加及对其清除减少,导致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从而增加心律的自律性、激惹性与传导性、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②致痛介质的参与:组织损伤或炎症产生的许多炎性介质,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感觉神经传入纤维膜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影响感觉纤维的代谢和兴奋性,从而改变伤害感受器热和机械刺激所产生的疼痛;麻醉阻断了感觉神经的疼痛反应,但是上述的炎性介质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平衡失常,如增强迷走神经兴奋作用,病人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等。因此,适度降低儿茶酚胺浓度和稳定自主神经是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途径。而中医药的双向调节则给维持该平衡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使得在降低儿茶酚胺的浓度的同时不会产生新的平衡上的偏移,导致血压变化。
本组方中采用通阳、通络并进,辅以活血解毒。
方中取山姜、红花寄生为君,山姜性味辛、温,相比较其他通阳药物而言,兼有通络止痛之功效,红花寄生通络,兼有活血解毒之功效,二者搭配使用更适合于对抗致痛介质产生的连锁反应。基础药理试验证实,山姜、红花寄生2:1水煎剂,大鼠5g生药/kg体重剂量下灌胃5d后,异氟醚腹腔注射麻醉下行开胸手术,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分别为78.30±18.61ng/g、21.79±4.52 ng/g,低于未进行术前干预的对照组(NE 112.34±23.78ng/g、E 39.71±3.32 ng/g,P<0.05),接近没有进行麻醉的空白组(NE 61.66±14.64ng/g、E 12.59±4.74 ng/g,P>0.05)。证实该药对可以下调麻醉引发的儿茶酚胺高释放。
穿破石、苇茎、金荞麦茎叶、薏苡仁行走上焦,通胸络,清肺解毒、散瘀止痛,降低致痛介质对于心肌的不良刺激。
益母草活血不动血,归心包经。
葛根、金银花、葱白走表通阳。
取小剂量九里香,芳香疾走,行气活络,剑走偏锋。
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益精养血,固护正气。即达到了活、化的目的,又避免了上述药物药性峻烈。
本方阴阳平和,通阳温热与清热解毒并用,辛而走散,温而气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原料药重量配比:山姜20g、红花寄生10g、穿破石6g、苇茎10g、金荞麦茎叶16g、益母草10g、薏苡仁10g、葛根10g、金银花10g、九里香2g、鹿角胶16g、葱白20g。
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是:将山姜、红花寄生、穿破石、苇茎、金荞麦茎叶、益母草、薏苡仁、葛根、金银花、九里香、鹿角胶、葱白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继续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分成两份早晚服用。
实施例2,原料药重量配比:山姜10份、红花寄生6份、穿破石3份、苇茎6份、金荞麦茎叶15份、益母草6份、薏苡仁6份、葛根6份、金银花6份、九里香1份、鹿角胶15份、葱白10份。
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
(1)葱白煎煮0.5小时,煮液滤过,煮液中加入粉碎后的鹿角胶粗粉,加热80℃至鹿角胶完全熔化,浓缩至相对密度1.2,乘热逐滴滴入冷水中冷却,取出阴干成为制胶珠备用;
(2)将九里香、金荞麦茎叶粉碎成粉,过20目筛,混合,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逆流萃取1小时,萃取压力5Mpa,萃取温度30℃,得混合挥发油;
(3)山姜、穿破石、苇茎、益母草、金银花、葛根、薏苡仁、红花寄生,水煮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加热80℃搅拌下加入步骤1所得制胶珠研磨使之溶解;冷却至40℃时搅拌下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挥发油,混匀成初料;
(4)将步骤3所得初料干燥粉碎,得活性颗粒。
实施例3,原料药重量配比:山姜20份、红花寄生10份、穿破石6份、苇茎10份、金荞麦茎叶16份、益母草10份、薏苡仁10份、葛根10份、金银花10份、九里香2份、鹿角胶16份、葱白20份。
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
(1)葱白煎煮1小时,煮液滤过,煮液中加入粉碎后的鹿角胶粗粉,加热90℃至鹿角胶完全熔化,浓缩至相对密度1.3,乘热逐滴滴入冷水中冷却,取出阴干成为制胶珠备用;
(2)将九里香、金荞麦茎叶粉碎成粉,过20目筛,混合,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逆流萃取4小时,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得混合挥发油;
(3)山姜、穿破石、苇茎、益母草、金银花、葛根、薏苡仁、红花寄生,水煮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1.1,加热90℃搅拌下加入步骤1所得制胶珠研磨使之溶解;冷却至50℃时搅拌下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挥发油,混匀成初料;
(4)将步骤3所得初料干燥粉碎,得活性颗粒。
实施例4,原料药重量配比:山姜30份、红花寄生12份、穿破石9份、苇茎12份、金荞麦茎叶20份、益母草12份、薏苡仁12份、葛根12份、金银花12份、九里香5份、鹿角胶20份、葱白25份。
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 
(1)葱白煎煮1小时,煮液滤过,煮液中加入粉碎后的鹿角胶粗粉,加热100℃至鹿角胶完全熔化,浓缩至相对密度1.3,乘热逐滴滴入冷水中冷却,取出阴干成为制胶珠备用;
(2)将九里香、金荞麦茎叶粉碎成粉,过20目筛,混合,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逆流萃取6小时,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70℃,得混合挥发油;
(3)山姜、穿破石、苇茎、益母草、金银花、葛根、薏苡仁、红花寄生,水煮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1.2,加热120℃搅拌下加入步骤1所得制胶珠研磨使之溶解;冷却至50℃时搅拌下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挥发油,混匀成初料;
(4)将步骤3所得初料干燥粉碎,得活性颗粒。
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协调,有效达到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之目的,且副作用较少。上述结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
1.1.1 病例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择期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301例,其中恶性肿瘤278例,纵隔良性肿瘤12例,肺大疱8例,贲门失驰缓症3例。
1.1.2 排除标准:①入院前6个月内有心律失常发作的;②术前存在未能纠正的电解质紊乱;③安装有心内起搏器的。
1.1.3 分组:301例患者年龄21~76(47.8±13.09)岁,男176例,女125例。分为对照组100例、汤剂组101例和颗粒组100例。三组患者干预前在性别、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干预方法:术前7d开始,汤剂组以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得汤剂口服,2次/d。颗粒组以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得颗粒口服,6g/次,2次/d。三组患者麻醉前均给予长托宁1mg、鲁米那0.1g,术前30min肌注。采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司可林快速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术中静脉复合麻醉维持。
1.2.2 观察指标:记录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类型、治疗措施及效果。切皮后 30 分钟采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含量。
1.2.3 统计学分析: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麻醉状态下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25%(25/100)、汤剂组12.87%(13/101)和颗粒组10%(10/100),前者明显高于后二者(χ2=4.82,P<0.05;χ2=4.79,P<0.01)。
2.2 三组切皮后 30 分钟血浆NE、E含量比较:见下表,

组别例数NE(ng/ml)E(ng/ml)对照组1001.34±0.370.37±0.15汤剂组1010.88±0.13*0.17±0.09*颗粒组1000.74±0.09*0.13±0.08*

* 汤剂组和颗粒组血浆NE、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三组患者心脏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三组均未出现干预相关的明显心肌缺血、血压等不良反应。
3.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服用本发明的汤剂组和颗粒组可以有效地降低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途径与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有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489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7489A21申请号201410439742422申请日20140902A61K36/9062200601A61P9/06200601A61K35/3220060171申请人郑升法地址276826山东省日照市泰安路126号日照市人民医院72发明人郑升法54发明名称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以解决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干预问题。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山姜、红花寄生、穿破石、苇茎、金荞麦茎叶、益母草、薏苡仁、葛根、金银花、九里香、鹿角胶。

2、、葱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具有效果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489ACN104147489A1/1页21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山姜1030份、红花寄生612份、穿破石39份、苇茎612份、金荞麦茎叶1520份、益母草612份、薏苡仁612份、葛根612份、金银花612份、九里香15份;鹿角胶1520份、葱白10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中药,。

3、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山姜20份、红花寄生10份、穿破石6份、苇茎10份、金荞麦茎叶16份、益母草10份、薏苡仁10份、葛根10份、金银花10份、九里香2份;鹿角胶16份、葱白20份。权利要求书CN104147489A1/4页3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发生异常。窦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率不齐、窦性停搏。异位心律包括逸搏心律、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室扑、室颤。冲动传到。

4、异常的心律失常有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室内阻滞、预激综合征。0003麻醉期间心脏和非心脏手术心律失常发生率很高,文献报道,既往有心律失常病史患者即使一年内并未发作,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仍为8354,而既往无心律失常病史的非心脏手术,发生率为1877,而年龄70岁的老人,发生率为2683。麻醉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与电解质紊乱、麻醉用药、手术及麻醉操作等因素有关,但心律失常出现情况多样,频率增加、频率减少、异位起搏、传导阻滞在麻醉期间均有发生,心律失常类别与手术、麻醉并无明确相关性,导致目前对于麻醉期间心律失常而言,仅仅是对症施治,也即麻醉期间出现后根。

5、据症状类别进行相应的干预,除了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并无其他预防措施,使麻醉医生的工作无比被动。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山姜1030份、红花寄生612份、穿破石39份、苇茎612份、金荞麦茎叶1520份、益母草612份、薏苡仁612份、葛根612份、金银花612份、九里香15份、鹿角胶1520份、葱白1025份。0006本发明中药是由下述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山姜20份、红花寄生。

6、10份、穿破石6份、苇茎10份、金荞麦茎叶16份、益母草10份、薏苡仁10份、葛根10份、金银花10份、九里香2份、鹿角胶16份、葱白20份。0007其中所述的山姜,为姜科山姜属植物山姜ALPINIAJAPONICAMIQ,以根状茎入药。红花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红花寄生SCURRULAPARASITICALLORANTHUSPARASITICUS(L)MERR的带叶茎枝。穿破石,为桑科柘属植物构棘CUDRANIACOCHINCHINENSIS(LOUR)KUDOETMASAM,以根入药。苇茎,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COMMUNISTRIN的嫩茎。金荞麦茎叶,为蓼科植物金荞麦FAG。

7、OPYRUMDIBOTRYSDDONHARA的茎叶。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葛根,为豆科植物粉葛的根。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九里香,为芸香科植说明书CN104147489A2/4页4物九里香MURRAYAEXOTICAL和千里香MURRAYAPANICULATA(L)XJACK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鹿角胶,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煎熬而成的胶块。葱白,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葱的假茎。0008麻醉期间心律失常为麻醉常见并发症,麻醉期间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与电。

8、解质紊乱、麻醉用药、手术及麻醉操作等因素有关,但心律失常出现情况多样,频率增加、频率减少、异位起搏、传导阻滞在麻醉期间均有发生,心律失常类别与手术、麻醉并无明确相关性,导致目前对于麻醉期间心律失常而言,仅仅是对症施治,也即麻醉期间出现后根据症状类别进行相应的干预,除了术前纠正电解质紊乱并无其他预防措施,使麻醉医生的工作无比被动。0009发明人临床研究发现,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内在机理与下述原因直接相关儿茶酚胺浓度麻醉可致全身应激,表现为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增加及对其清除减少,导致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从而增加心律的自律性、激惹性与传导性、诱发和加重心律失常;致痛介质的参与组织损伤或炎症产生的许多。

9、炎性介质,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感觉神经传入纤维膜离子通道的通透性,影响感觉纤维的代谢和兴奋性,从而改变伤害感受器热和机械刺激所产生的疼痛;麻醉阻断了感觉神经的疼痛反应,但是上述的炎性介质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平衡失常,如增强迷走神经兴奋作用,病人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等。因此,适度降低儿茶酚胺浓度和稳定自主神经是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途径。而中医药的双向调节则给维持该平衡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使得在降低儿茶酚胺的浓度的同时不会产生新的平衡上的偏移,导致血压变化。0010本组方中采用通阳、通络并进,辅以活血解毒。0011方中取山姜、红花寄生为君,山姜性味辛、温,相比较其他通阳药物而言,兼有通络止痛之功效,红花寄。

10、生通络,兼有活血解毒之功效,二者搭配使用更适合于对抗致痛介质产生的连锁反应。基础药理试验证实,山姜、红花寄生21水煎剂,大鼠5G生药/KG体重剂量下灌胃5D后,异氟醚腹腔注射麻醉下行开胸手术,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分别为78301861NG/G、2179452NG/G,低于未进行术前干预的对照组(NE112342378NG/G、E3971332NG/G,P005)。证实该药对可以下调麻醉引发的儿茶酚胺高释放。0012穿破石、苇茎、金荞麦茎叶、薏苡仁行走上焦,通胸络,清肺解毒、散瘀止痛,降低致痛介质对于心肌的不良刺激。0013益母草活血不动血,归心包经。0014葛根、。

11、金银花、葱白走表通阳。0015取小剂量九里香,芳香疾走,行气活络,剑走偏锋。0016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益精养血,固护正气。即达到了活、化的目的,又避免了上述药物药性峻烈。0017本方阴阳平和,通阳温热与清热解毒并用,辛而走散,温而气行。具体实施方式0018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说明书CN104147489A3/4页50019实施例1,原料药重量配比山姜20G、红花寄生10G、穿破石6G、苇茎10G、金荞麦茎叶16G、益母草10G、薏苡仁10G、葛根10G、金银花10G、九里香2G、鹿角胶16G、葱白20G。0020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是将山姜、红花寄生、穿破石、。

12、苇茎、金荞麦茎叶、益母草、薏苡仁、葛根、金银花、九里香、鹿角胶、葱白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继续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分成两份早晚服用。0021实施例2,原料药重量配比山姜10份、红花寄生6份、穿破石3份、苇茎6份、金荞麦茎叶15份、益母草6份、薏苡仁6份、葛根6份、金银花6份、九里香1份、鹿角胶15份、葱白10份。0022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1)葱白煎煮05小时,煮液滤过,煮液中加入粉碎后的鹿角胶粗粉,加热80至鹿角胶完全熔化,浓缩至相对密度12,乘热逐滴滴入冷水中冷却,取出阴干成为制胶珠备用;(2)将九里香、金荞麦茎叶粉碎成粉,过20目筛,混合,以超临界二氧化。

13、碳循环逆流萃取1小时,萃取压力5MPA,萃取温度30,得混合挥发油;(3)山姜、穿破石、苇茎、益母草、金银花、葛根、薏苡仁、红花寄生,水煮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加热80搅拌下加入步骤1所得制胶珠研磨使之溶解;冷却至40时搅拌下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挥发油,混匀成初料;(4)将步骤3所得初料干燥粉碎,得活性颗粒。0023实施例3,原料药重量配比山姜20份、红花寄生10份、穿破石6份、苇茎10份、金荞麦茎叶16份、益母草10份、薏苡仁10份、葛根10份、金银花10份、九里香2份、鹿角胶16份、葱白20份。0024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1)葱白煎煮1小时,煮液滤过。

14、,煮液中加入粉碎后的鹿角胶粗粉,加热90至鹿角胶完全熔化,浓缩至相对密度13,乘热逐滴滴入冷水中冷却,取出阴干成为制胶珠备用;(2)将九里香、金荞麦茎叶粉碎成粉,过20目筛,混合,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逆流萃取4小时,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得混合挥发油;(3)山姜、穿破石、苇茎、益母草、金银花、葛根、薏苡仁、红花寄生,水煮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11,加热90搅拌下加入步骤1所得制胶珠研磨使之溶解;冷却至50时搅拌下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挥发油,混匀成初料;(4)将步骤3所得初料干燥粉碎,得活性颗粒。0025实施例4,原料药重量配比山姜30份、红花寄生12。

15、份、穿破石9份、苇茎12份、金荞麦茎叶20份、益母草12份、薏苡仁12份、葛根12份、金银花12份、九里香5份、鹿角胶20份、葱白25份。0026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1)葱白煎煮1小时,煮液滤过,煮液中加入粉碎后的鹿角胶粗粉,加热100至鹿角胶完全熔化,浓缩至相对密度13,乘热逐滴滴入冷水中冷却,取出阴干成为制胶珠备用;(2)将九里香、金荞麦茎叶粉碎成粉,过20目筛,混合,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逆流萃取6小时,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70,得混合挥发油;(3)山姜、穿破石、苇茎、益母草、金银花、葛根、薏苡仁、红花寄生,水煮提取2次,每次0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12,加热12。

16、0搅拌下加入步骤1所得制胶珠说明书CN104147489A4/4页6研磨使之溶解;冷却至50时搅拌下加入步骤2所得混合挥发油,混匀成初料;(4)将步骤3所得初料干燥粉碎,得活性颗粒。0027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协调,有效达到预防麻醉期间心律失常之目的,且副作用较少。上述结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00281对象与方法。002911对象。0030111病例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择期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301例,其中恶性肿瘤278例,纵隔良性肿瘤12例,肺大疱8例,贲门失驰缓症3例。0031112排除标准入院前6个月内有心律失常发作的;术前存在未能纠正的电解质紊乱;安装有心内。

17、起搏器的。0032113分组301例患者年龄2176(4781309)岁,男176例,女125例。分为对照组100例、汤剂组101例和颗粒组100例。三组患者干预前在性别、年龄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003312方法。0034121干预方法术前7D开始,汤剂组以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得汤剂口服,2次/D。颗粒组以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得颗粒口服,6G/次,2次/D。三组患者麻醉前均给予长托宁1MG、鲁米那01G,术前30MIN肌注。采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芬太尼、司可林快速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术中静脉复合麻醉维持。0035122观察指标记录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类型、治疗措施及效。

18、果。切皮后30分钟采血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含量。0036123统计学分析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00372结果。003821三组麻醉状态下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对照组25(25/100)、汤剂组1287(13/101)和颗粒组10(10/100),前者明显高于后二者(2482,P005;2479,P001)。003922三组切皮后30分钟血浆NE、E含量比较见下表,组别例数NE(NG/ML)E(NG/ML)对照组100134037037015汤剂组101088013017009颗粒组100074009013008汤剂组和颗粒组血浆NE、E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4023三组患者心脏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三组均未出现干预相关的明显心肌缺血、血压等不良反应。00413结论。0042本研究结果显示,服用本发明的汤剂组和颗粒组可以有效地降低麻醉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途径与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有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书CN10414748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