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法及测规.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21037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85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0694.7

申请日:

1990.02.16

公开号:

CN1054034A

公开日:

1991.08.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41F15/00; B41F16/02; B41F33/00; D06P7/00; D06P3/00

主分类号:

B41F15/00; B41F16/02; B41F33/00; D06P7/00; D06P3/00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特种颜料厂;

发明人:

王在春; 孟声; 徐莲

地址:

100022北京市东郊九龙山北京工业大学内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楼艮基;张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法及测规是用于针、纺织品上进行三原色印花质量的控制用的,它也可用于木材、塑料等材质的加网印花工艺上。本发明提出了纱线密度网点再现法及相应的网点测试规解决了织物三原色印花时保证不丢点的问题;又提出了色相及其层次变化的网点密度分布再现法及相应的印花色相测试规解决了印花时原稿图案中自然过渡色彩的返真还原问题,保证了印花结构从传统的多版多色拼凑套印法向现代化的织物三原色印花法的过渡。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针纺织品加网印花的织物三原色(黄色、品红色或青色)印花色相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四个相互衔接的方法(或步骤)组成: (1)为了在织物加网印花时使油墨墨点在织物上具有最大重现几率(俗称“不丢点”,即使油墨墨点用最大的几率落在织物经、纬线上)的织物纱线密度再现法,这是一种借助于网点再现测试规作出直觉选择的、用以反映出网点百分数(在织物加网印花时所用的丝网版上,由构成图象深浅层次的要素一网点一组成的矩阵中,网点面积所占的百分比)、网屏线数(网屏上单位长度内网线的根数)与织物纱线密度(每10厘米长度内经、纬线的根数)的匹配范围(最大几率地进行匹配)的方法; (2)单色油墨颜色层次的网点密度分布再现法,这是一种借助于一个色相测试规来目测的、在网屏线数相同但网点百分数按同一比例变化的多个拼接而成的网屏上涂以单色油墨后用多个不同大小的网点百分数来反映单色油墨颜色层次的方法,其目的是要在一色一版印刷后的固定网屏线数的织物中通过直观比较去查出其反映最佳原稿单色色彩的网点百分数以指导制版和印刷时的色彩选择; (3)三原色中各单色油墨两两交叉叠加后其色相及其层次变化的网点密度分布(叠加后的)再现法,这是一种借助于二个不同的色相测试规叠加实现的,于它们之间在屏线数、网屏总面积、网屏几何形状和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比例上都相同但组成丝网印刷板的各个子网屏间的面积可以不同或相同、或其排列方式(纵向或横向)可以不同或相同、或其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方式可以不同(如可按比例递增或递减,也可以 按比例循环往复式递增或递减)或相同(但它们不能都相同)的三块丝网印刷版上各涂上黄、品红和青色的油墨两两交叉叠印后用二组不同的网点密度分布数据来反映任意两种不同的单原色油墨叠印后其色相及其层次变化的方法,其目的是要在二色二版叠印后的固定纱线密数的织物中通过直观比较去查出其反映最佳原稿图案中自然过渡色彩的两组网点百分数数据去指导制版和印刷时的色相选择; (4)三种单色油墨共同叠加后其灰色或黑色色相及其层次变化的网点密度分布(共同叠加后的)再现法,这是借助于三个不同的色相测试规共同叠加实现的、是一种在上述的网屏线数、网屏总面积和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比例上都相同但组成丝网印刷版的各个子网屏间的面积不同、或其排列方式不同,或其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方式不同的、三组丝网版上各涂上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油墨共同叠印后用三组不同的网点密度分布数据来反映灰色或黑色色相及其层次变化的方法,其目的是在三色三版共同叠印后的固定纱线密度的织物上通过直观比较去确定印花织物最佳原稿图案的灰色或黑色色相以指导制版和印刷中的色相选择。
2: 一种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规,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四种作用相关的测试规组成: (1)网点再现测试规 它是一块由多种常用规格的加网印花网屏拼接而成的阳片,各个网屏的几何形状及面积都相等,在一个网屏中网点间的距离也相等,但是各个网屏之间,从横向看,从左到右(也可以从右到左)各网屏的网屏线数有规律的递增,可用单位长度内单向透明平行线的数量即 网屏线数(线数/英寸)表示,从纵向看,从上到下(也可以是由下而上)各网屏之间的网点百分数也有规律地递增,因而可以用网屏线数和网点百分数来分别表示该测规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2)单色油墨色相测试规 它是一块由若干个面积相同、网屏线数相同但网点百分数按一定比例或/和一定方式(递增或递减,或循环往复式递增或递减)变化的网屏纵向或横向地拼接而成的阳片,黄、品红和青色三种单色各可任取一块,但应互不相同; (3)印花色相测试规 它是一组由黄、品红或青色三种单色油墨的色相测试规两两交叉叠印而成的网屏,组成一组(有三块阳片),各块之间的几何形状、网屏总面积、网屏线数和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比例都相同,但是各块相互之间各个子网屏的面积、排列方式及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方式可以不相同或相同,但不能都相同; (4)灰色或黑色的色相测试规 它是一块由上述三种单色色相测试规任选一套共同叠印而成的网屏,也是一块阳片,其内各个子网屏之间在几何形状、面积、网屏线数和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比例上都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点再现测试规,共有6×7共计42个子网屏,横向从左到右各个子网屏的网屏线数分别为30,50,60,70,80,90,100(线数/英寸)共七个等级,纵向从上到下各个子网屏的网点百分数分别为10,20,30,70,80,90,(%)共六个等级。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个单色色相测试规其均呈长方形,它们相互之间的总面积相等,网屏线数相同都是50,网点百分数都按10,30,50,70,90,(%)分布,子网屏(即色区)的个数也都是五个,但其排列方式不同,一个是纵向排列,网点百分数从上到下按上述比例递增,其他二个是横向排列,其中一个的网点百分数从左到右按上述比例递增,另一个则是从左到右循环往复式地递增即只在每个子网屏之内网点百分数都按上述比例从左到右递增,每个测规有25个长条色块(层次)、黄、品红或青色可以从这三种单色色相测试规中任选一种。

说明书


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法及测试规(简称测规)是一种在针、纺织品上进行三原色加网印花时采用的方法和测试工具,它也可用于木材、塑料等材质的加网印花上。

    在织物上印花这道工艺传统上是采用实体色块拼凑的方法,即用多版多色拼凑套色的方法来解决图案的色彩问题,其缺点是:由于这样印出的图案没有深浅层次变化的自然过渡色,因而它缺乏真实感和立体感,其次,多版多次印花既增加了成本也加重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如果图案有二十多种色彩的话,则根本无法实现。为此,有人设想是否可以把照相制版印刷工艺和纺织印染工艺结合起来,把现在使用的印花结构由实体印花转变为丝网加网印花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它称之为三原色加网印花方法,其原理是这样的:以照相制版印刷工业中阳片上体现黑白深浅层次的要素-网点-所组成的网点矩阵中网点所占的那一部份矩阵面积的百分数(即网点密度)的分布来体现图案颜色的深浅层次;其次,由于任何色彩都可分解为黄、品红和青色这三种颜色,因此就可以通过上述三个单原色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并叠加起来去反映图案色彩的各种色相。这样,印花图案的色彩及其变化层次(即自然过渡色)都可以得到解决。这种技术方案所设想的步骤如下:第一步,用现代化的电子分色机把原稿图案色彩分解为体现黄、品红和青色的三张底片,底片上的黑白深浅层次即不同的灰度反映了上述三种颜色的各自变化层次,原稿图案中黄、品红和青色以外 的各种自然过渡色可以通过三原色的各种不同的灰度交叉叠加而得。第二步,以网点密度分布去再现底片上的灰度分布并通过传统的制版工艺去制出由各种不同网点密度的网屏拼接而成的阳片以指导电子分色的色相选择;第三步,由以上阳片再制成丝网印刷版(黄、品红和青色共三块)进行叠印。但是,由于遇到了以下技术难题,使这种三原色加网印花方法长期不能实现,1、由于织物种类是随着其纱线密度而异的,在加网印花时如何才能使油墨的墨点以最大的几率落在纱支的经纬线上,而不落在线间的空隙之中,即如何保证最大限度地“不丢点”。实质上就是一个如何选择一个恰当的网屏问题,具体说来就是如何使网屏线数(网屏上单位长度内网线的根数)和网点百分数(在织物加网印花时所用的丝网版上,由构成图案深浅层次的要素-网点-组成的网点矩阵中,网点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这二个参数以最大的几率与纱线密度相匹配的问题,其中“匹配”二字就是使它们尽可能一致之意。2在织物已经确定的条件下,如何才能在“不丢点”的同时,在织物上尽可能地再现原稿图案中各种色彩的色相及其层次变化。实质上,这就是一个在网屏线数固定的条件下,如何用一组网点密度分布数据去最大限度地反映原稿图案中三个单原色的色彩及其层次变化以及如何用二组或三组相交叉的网点密度分布数据去最大限度地反映原稿图案中自然过渡色的相及其层次变化问题。以上内容请见“纺织品印花”(英国C·W·C迈尔斯主编,岑东衍等译,纺织出版社1986·3第一版)第二章P·32~68,“织物印花”(上海纺织局七·二-工人大学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5版)P35照相雕刻。 3、由于织物有其厚度,在加网印花时一般的油墨膜厚要达到30~100微米,如果采用一般的油墨,由于其透明度差,在叠加印花时,下层油墨的颜色向上反映时由于受到了上层油墨的阻挡或吸收而无法反映。实质上这就是一个如何研制一种具有高透明度、高饱和度和高色纯度的三原色水溶性荧光油墨的问题。由于不属于本专利申请的范围,故不予叙述。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三个难题中前二个技术关键而提出的。它提出了一种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方法及其相应的测试规,以便利用它再通过直觉选择或比较的途径去实现其自己的目的。

    一种三原色(黄色、品红色或青色)印花色相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四个相互衔接的方法(或步骤)组成:

    1、为了在织物加网印花时使墨点在织物上具有最大重现几率的织物纱线密度再现法。这是一种借助于网点再现测试规作出直觉选择的、用以反映出网点百分数和网屏线数与织物纱线密度(每10厘米长度内径、纬线的根数)的匹配范围(最大几率地)的方法;

    2、单色油墨颜色层次地网点密度分布再现法,这是一种借助于一个色相测试规来目测的、在网屏线数相同但网点百分数按同一比例变化的多个拼接而成的网屏上涂以单色油墨后用多个不同大小的网点百分数来反映单色油墨颜色层次的方法,其目的是要在一色一版印刷后的固定网屏线数的织物中通过直观比较去查出其反映最佳原稿单色色彩的网点百分数以指导制版和印刷时的色彩选择;

    3、三原色中各单色油墨两两交叉叠加后其色相及其层次变化的 网点密度分布(叠加后的)再现法,这是一种借助于二个不同的色相测试规叠加后实现的、(可有许多组,每组三块,且它们之间)在网屏几何形状、网屏总面积、网屏线数和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比例都相同但组成丝网印刷板的各个子网屏间的面积可以不同或相同、或其排列方式(纵向或横向)可以不同或相同、或其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方式可以不同(如可以按比例递增或递减,也可以按比例循环往复式递增或递减)或相同(但这些因素不能都相同)的三块丝网印刷版上各涂上黄、品红和青色油墨两两交叉叠印后用二组不同的网点密度分布(网点百分数)数据来反映任意两种不同的单色油墨叠印后其色相及其层次变化的方法,其目的是要在二色二版叠印后的固定纱线密度的织物中通过直观比较去查出反映其最佳原稿图案中自然过渡色彩的两组网点百分数数据去指导制版和印刷时的色相选择;

    4、三种单色(黄色、品红色和青色)共同叠加后其灰色或黑色色相及其层次变化的网点密度分布(共同叠加后的)再现法,这是借助于三个不同的色相测试规共同叠加实现的,是一种在上述的网屏线数、网屏总面积和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比例上都相同但组成丝网印刷版的各个子网屏间的面积不同、或其排列方式不同、或其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方式不同的三组丝网版上各涂上上述三种油墨共同叠印后用三组不同的网点密度分布数据来反映灰色或黑色色相及其层次变化的方法,其目的是在三色三版共同叠印后的固定纱线密度的织物上通过直观比较去确定印花织物最佳原稿图案的灰色或黑色色相以指导制版和印刷时的色相选择。

    一种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规,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四种作 用相关的测试规组成:

    1、网点再现测试规:

    它是一块由多种常用规格的加网印花网屏拼接而成的阳片,各个网屏的几何形状及面积都相等,在一个网屏中网点间的距离也相等,但是在各个网屏之间,从横向看,从左到右(也可以从右到左)各网屏的网屏线数有规律地递增,可用单位长度内单向透明平行线即网线的数量(网屏线数)来表示,单位是线数/英寸;从纵向看,从上到下(也可以是由下而上)各网屏之间的网点百分数也有规律地递增,可以用网屏线数和网点百分数来分别表示其横坐标和纵坐标。

    2、单色油墨色相测试规:

    它是一块由若干个面积相同、网屏线数相同但网点百分数按一定比例或/和一定方式(递增或递减或循环往复式递增或递减)变化的网屏纵向或横向地拼接而成的阳片,上述三种单色(黄、品红或青色)可任选一种,但应互不相同;

    3、印花色相测试规:

    它是一组由黄、品红或青色三种单色油墨的色相测试规两两交叉叠印而成的网屏,也是一组阳片,各块之间的几何形状、网屏总面积、网屏线数和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比例都相同,但是各块相互之间各个子网屏的面积、排列方式及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方式可以不相同或相同,但不能都相同。

    4、灰色或黑色的色相测试规:

    它是一块由上述三种单色色相测试规任选一套共同叠印而成的网屏,也是一块阳片,其中各个子网屏之间在几何形状、面积、网屏线 数和网点百分数的变化比例上都相同。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测试规再加上另行申请的三原色水溶性荧光油墨的发明专利彻底地解决了织物三原色加网印花方法上长期未能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为三原色加网印花的制版、印刷和油墨操作工艺提供了检测方法、手段和必要的质量控制数据,保证了三原色加网印花法的质量,既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自然过渡色彩的印花问题又节省了许多丝网版和染料,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它确保了所印的织物具有原稿图案的自然过渡色彩和真实感,彻底废除了传统的实体色块拼凑印花法。

    为了下面便于结合实施例进行更为详细的叙述,现把本申请文件所用的附图编号及名称简述于下:

    图1、网点再现测试规;

    图2、第一种色相测试规;

    图3、第二种色相测试规;

    图4、第三种色相测试规;

    图5、灰色或黑色的色相测试规。

    实施例:

    1、网点再现测试规

    该规设计有6×7共42个子网屏,横向有7个,纵向有6个,构成一个网点再现测试规,横向从左到右各个子网屏的网屏线数分别为30,50,60,70,80,90,100(线数/英寸)共7个等级,纵向从上到下各子网屏的网点百分数分别为10,20,30,70,80,90(%)共6个等级,如图1所示。

    在制作时先找出上述42个设计数据的网屏,每个放大10倍制出阴片,再将这42个放大后的网屏按上述设计要求拼合固定,再缩小10倍得到另一张阴片,最后将该阴片翻拷成阳片即得到所设计的网点再现测试规。

    使用本发明提出的纱线密度网点再现法时,要先把这种阳片式的网点测试规用传统的丝网印刷制版工艺制成加网印花版再印在要印花的织物上,用直觉选择的方法,通过目测从这42个子网屏中查找出图象最清晰、最完整、色彩层次最好的一个子网屏,它所对应的网屏线数和网点百分数这就是与该织物的纱线密度最匹配的一组数据,可以用它通过电子分色机对原稿图案的三原色底片加网,然后再用这个加网后的底片制版即可印花了。例如,所印织物密度(纱线根数/10厘米)为经纱204.5,纬纱204.5,经纱20支,纬纱20支(英制,“支数”就是每磅重的纱长度有几个840码,就叫几支纱,一磅重的纱,总长度越长,则纱越细,如果用公制计量,就是29Tex,特克斯就是每1000米纱重几克,就叫多少特克斯,号数越大则纱越粗),测试结果其网屏线数为40线/英寸,网点百分数为30%,如果按照这组数据制版,就能不丢点地把原稿图案印在该织物上。

    2、(单色)色相测试规

    这种测试规有黄、品红和青色三种。它们均呈长方形,它们相互之间各自的总面积相等,子网屏(即色区)的个数相同,都是5个,网屏线数相同,都是50根线/英寸,网点百分数都按10,30,50,70,90(%)分布,但每个测试规中子网屏的排列方式不同,第一种是纵向排列,见图2,网点百分数从上到下按上述规律递增分布,其 他二种是横向排列,其中一个的网点百分数从左到右按上述规律递增分布,见图3,另一个则是按上述规律从左到右循环往复式地递增,即只在每个子网屏内从左到右按上述规律递增,见图4。由上可知,图2~4虽然都只包括5个子网屏,共有5个色区,一个色区代表一种颜色层次,不同的是,图4中的5个色区都相同,但在每个色区内分为5个长条色块,代表5种网点密度分布情况。

    这种色相测试规制作方法与网点再现测试规大致相同,但其子网屏线数都是50,网点百分数要按上述数据选取罢了。当按图4制作时,排列方式也略有不同。

    其使用方法是:通过用这种色相测试规按上述同样方法制成的加网印花版把单色油墨涂在要印的织物上,用目测比较的方法找出一个最能反映原稿图案中色彩的色块,它所相对应的一个或一组(两个)网点百分数即是将来用于指导制版和印刷的加网数据。

    3、印花色相测试规

    这是一组用于反映自然过渡色彩(复合色的色相及其变化层次)的测试规。它是由图2~4三种(单色)色相测试规两两交叉叠印而成。图2和图3叠印可以得到第一种色相(复合色)和25种色彩(即层次变化)。图3和图4叠印可以得到第二种复合色和25种色彩,图2和图4叠印可以得到第三种复合色和另外25种色彩。这是当黄、品红和青三种颜色和图2、3、4具有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的情况,本色相测试规可以提供共75种色彩的网点分布数据,叠印后都可用两个网点百分数来表示一种色彩。根据下列表1,黄、品红和青色三种颜色和图2、3、4可以分别有6组互不相同对应关系,则本色相测试 规经两两交叉叠印后可表达6×75种色彩,但其中有相互复盖的部份,把这部份去掉,则为3×25种色彩,这在工业上已够用了。

    

    如果要求在油墨叠印后能出现与原稿图案中大红、绿及蓝色相符的三种色相而且还要求它们的层次变化更为丰富些,则可以把图2作为品红色阳片,把图3及图4分别作为黄色及青色阳片。制成的网版然后,先将品红色油墨印在相应的白色织物上,这时会出现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由浅至深的5个色区,然后对准位置再将黄色阳片制成的网版叠上并再印上黄色油墨,则可得到25个深浅不同层次的大红色色条。同理,把由图3和图4制成的网版叠印可得到25个深浅不同的绿色色条,把图2和图4制成的网版叠印后可得到25个深浅不同的蓝色色条。通过目测直观比较可从以上三种色条中找出三个与 原稿中大红、绿及蓝色最相匹配的色条并记录其相应的三组网点百分数数据就可以用以指导制版和印刷时的色相及层次变化的选择了。

    4、灰色或黑色的色相测试规

    这是一块用以反映灰色或黑色色相及层次变化的色相测试规,它是由图2~4三种(单色)色相测试规制成的网版叠印而成,如图5所示。其网屏线数是50根线/英寸,从左到右有5个色区,每个色区有25个色条,共有125个色条,每个色条要用一组网点百分数来表示,它们分别由黄、品红及青色三种相应的网点百分数组成,故共有三个数。这125个色块由灰色至黑色逐渐变化,可以用它们来控制灰色或黑色油墨的彩色丰满程度。可以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求出与原稿图案上灰色或黑色色彩相应的一组网点百分数并用它来指导制版和印刷时的色彩选择。

    由此可见,这种织物三原色加网印花法可以完全代替传统的实体色块拼凑套色法,同时又解决了自然过渡色的色彩还原问题;它又以三版三色印刷代替了多版多色印刷,在一般情况下,印灰色或黑色色彩时可不必加灰或黑色的油墨,既降低了成本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保证了织物图案的真实感及自然立体感。

    

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法及测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法及测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法及测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法及测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法及测规.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织物三原色印花色相测试法及测规是用于针、纺织品上进行三原色印花质量的控制用的,它也可用于木材、塑料等材质的加网印花工艺上。本发明提出了纱线密度网点再现法及相应的网点测试规解决了织物三原色印花时保证不丢点的问题;又提出了色相及其层次变化的网点密度分布再现法及相应的印花色相测试规解决了印花时原稿图案中自然过渡色彩的返真还原问题,保证了印花结构从传统的多版多色拼凑套印法向现代化的织物三原色印花法的过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印刷;排版机;打字机;模印机〔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