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捻线的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09702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6931.9

申请日:

1995.08.31

公开号:

CN1132272A

公开日:

1996.10.0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D01H4/04; D01H1/00

主分类号:

D01H4/04; D01H1/00

申请人:

帕利特克斯计划有限公司;

发明人:

U·巴尔豪森; G·斯皮克斯; W·吕藤

地址:

联邦德国克雷费尔德

优先权:

1994.08.31 DE P4430917.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辛;蔡民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生产捻线的方法,其中藉至少两个在一锭子转子(7)中相邻设置的纺纱装置(8)各自产生其单纱,它们一同被引到位于锭子转子轴延伸线上的一个中心点(13)上,并在中心点后续的卷绕装置中作为捻线卷绕在筒子上,其特征在于:在容纳有纺纱装置(8)的锭子转子(7)的负压腔室(20)内建立起一负压、藉助它通过锭子转子(7)的空心轴(6)和接在此空心轴上并通向纺纱装置的纤维材料喂入通道(6.2,6.3)来输送开松的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是藉一连接在空心轴上的纤维材料喂送装置而喂入空心轴的。

权利要求书

1: 生产捻线的方法,其中藉助至少两个在一锭子转子(7)中 相邻地并与静止的圆筒形外壳(2)的轴对称设置的纺纱装置(8), 利用负压输入开松的纤维材料而产生各自的单纱,并一同引到位 于锭子转子空心轴延伸线上的中心点(13),然后在中心点后面的 卷绕装置中作为捻线卷绕在筒子上,其特征在于:在容纳有纺纱 装置(8)的锭子转子(7)的负压腔室(20)内建立一负压,藉助于负 压把开松的纤维材料通过锭子转子(7)的空心轴(6)和连接在此 空心轴上并通到纺纱装置的纤维材料喂入通道(6.2,6.3)而输入 纺纱装置(8),纤维材料是通过接在空心轴上的纤维材料喂送装 置而喂入空心轴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纺纱装置是自由端纺纱杯 (纺纱涡轮),而纤维材料喂入通道通入其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负压腔室(20)内的 负压是通过一连通的至少部分地包围着锭子转子(7)并连接到一 负压源上的负压室(21)经过自由端纺纱杯(8)的空心轴(8.1)而 建立的。
4: 用以实施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的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相邻 地设置在一锭子转子(7)内的自由端纺纱装置(8),其中藉助负压 输入开松的纤维材料,在纺纱装置中所产生的单纱(a)一同被引 导到位于锭子转子轴延伸线上的一个中心孔(13),并藉助中心孔 后续的卷绕装置把捻线卷绕在筒子上,其特征在于:锭子转子(7) 具有一空心轴(6),其外部端头连接到一纤维材料喂入装置,而其 内部端头连接到通向纺纱杯(8)的纤维材料喂入通道(6.2,6.3); 锭子转子(7)至少有一部分位于一连接到负压源的负压室(21) 内,负压室(21)同容纳有纺纱装置(8)的负压腔室(20)相通,以便 在空心轴(6)和纤维材料喂入通道(6.2,6.3)内部建立一负压。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纺纱装置(8)最好是 与锭子转子(7)相反方向驱动的自由端纺纱杯(8),其空心轴 (8.1)同负压室(21)和负压腔室(2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锭子转子(7)由 一包围着负压室(21)的外壳(2)所围绕,外壳上面至少具有一个 能接到负压源的开孔(14)和一个构成中心点的导纱口,它最好为 一中心孔或导纱孔(13)的形式。
6: 2,6.3)而输入 纺纱装置(8),纤维材料是通过接在空心轴上的纤维材料喂送装 置而喂入空心轴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纺纱装置是自由端纺纱杯 (纺纱涡轮),而纤维材料喂入通道通入其内。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负压腔室(20)内的 负压是通过一连通的至少部分地包围着锭子转子(7)并连接到一 负压源上的负压室(21)经过自由端纺纱杯(8)的空心轴(8.1)而 建立的。 4.用以实施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的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相邻 地设置在一锭子转子(7)内的自由端纺纱装置(8),其中藉助负压 输入开松的纤维材料,在纺纱装置中所产生的单纱(a)一同被引 导到位于锭子转子轴延伸线上的一个中心孔(13),并藉助中心孔 后续的卷绕装置把捻线卷绕在筒子上,其特征在于:锭子转子(7) 具有一空心轴(6),其外部端头连接到一纤维材料喂入装置,而其 内部端头连接到通向纺纱杯(8)的纤维材料喂入通道(6.2,6.3); 锭子转子(7)至少有一部分位于一连接到负压源的负压室(21) 内,负压室(21)同容纳有纺纱装置(8)的负压腔室(20)相通,以便 在空心轴(6)和纤维材料喂入通道(6.2,6.3)内部建立一负压。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纺纱装置(8)最好是 与锭子转子(7)相反方向驱动的自由端纺纱杯(8),其空心轴 (8.1)同负压室(21)和负压腔室(2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锭子转子(7)由 一包围着负压室(21)的外壳(2)所围绕,外壳上面至少具有一个 能接到负压源的开孔(14)和一个构成中心点的导纱口,它最好为 一中心孔或导纱孔(13)的形式。

说明书


生产捻线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和装置,藉助于它能够以一道工序由开松的纤维材料直接在其加工成单纱之后生产最终的捻线。

    这种联合的或者整体化的纺纱捻线方法,例如可从DD-78710以及JA 4-240 226 A1中获知。

    在以上文件中所述的方法中采用了在一锭子转子中相邻设置的两个自由端纺纱杯来生产各自的单纱,紧接着把它们一同引到位于锭子转子轴延伸线上的一个中心点上,然后通过一卷绕装置将加工完毕的捻线卷绕在一筒子卷装上。

    在上述两个文件中还包括把开松的纤维材料输送到纺纱杯中的有关问题,但在方法上和结构上没有说明具体的解决办法,而仅提出一般的指示,即特别是以气动的方式将纤维材料输送到纺纱杯,而其中一般是通过在转杯腔室内所产生的负压来实现,如在DE 26 15 505 A1中对单独的纺纱杯所描述的那样。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在开始时所提到地那种方法和装置中,在方法上和结构上提供一种把开松的纤维材料输送到纺纱装置的区域内的具体措施。

    本发明的任务在方法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在容纳有纺纱装置的锭子转子的负压腔室内建立一负压,藉助于负压把开松的纤维材料通过锭子转子的空心轴和连接在此空心轴上并通到纺纱装置的纤维材料喂入通道而输入纺纱装置,纤维材料是通过接在空心轴上的纤维材料喂送装置而喂入空心轴的。

    本发明的任务在装置方面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于,锭子转子具有一空心轴,其外部端头连接到一纤维材料喂入装置,而其内部端头连接到通向纺纱杯的纤维材料喂入通道;锭子转子至少有一部分位于一连接到负压源的负压室内,负压室同容纳有纺纱装置的负压腔室相通,以便在空心轴和纤维材料喂入通道内部建立一负压。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在其余的从属权利要求中予以说明。

    本发明将在下面按照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该图示出了本发明装置的一个轴向剖视图。

    根据附图,在作为除此之外别无表示的纺纱捻线机的一部分的锭轨1上装有一静止的圆筒形外壳2,它由一个上部外壳段2.1、一个下部外壳段2.2以及在它们之间的一个中间隔墙2.3所组成。下部外壳段2.2的下端由一筒底3所封闭。在中间隔墙2.3和筒底3的开口中设有轴承4和5用来支承锭子转子7的空心轴6。锭子转子7包围着一个筒体11,它是由一个与空心轴6连接的筒底11.1、一个圆筒形外罩11.2和一个端盖11.3所组成。为了形成一负压室21,圆筒形外壳2由一设置在上部外壳段2.1上的端盖2.4所封闭,端盖上在锭子转子7的转轴延伸线上开有一个中心孔或导纱孔13以形成一中心点,另外还开有一抽吸孔14。

    在锭子转子7中藉助轴承10譬如支承着两个能旋转的自由端纺纱杯(纺纱涡轮)式的纺纱装置8,纺纱杯的空心轴8.1向上而引到由端盖2.4所封闭的负压室21内。

    在纺纱杯8中,通过筒底11.1通入纤维材料喂入通道6.2和6.3,它们与经过锭子空心轴6的主通道6.1相连接。

    锭子转子7譬如可由电动机,例如由以概略示意的电动机定子部分17.1和转子部分17.2按箭头f1的方向进行驱动。

    与锭子转子7的旋转方向f1相反的方向而驱动(f2)的纺纱杯8同样也是由电气传动的,例如通过电动机定子9及同它在纺纱杯内面对面设置的相应的转子部分来驱动。电能的输送可采用一般的方法,例如通过一滑环装置18来实现。

    藉助于一接在抽吸孔14上的抽吸空气源或负压源(抽吸气流由箭头f3表示),能在由圆筒外壳2所包围的空间21内建立一负压,此负压通过纺纱杯8的空心轴8.1而伸展到纺纱杯中,同时还伸展到通入纺纱杯中的纤维材料喂入通道6.2和6.3以及主通道6.1中,因此,纤维材料能以箭头f4的方向被吸入纺纱杯中。

    如果在锭子转子7旋转过程中和纺纱杯8的反向旋转过程中,开松的纤维材料藉负压通过纤维材料喂入通道6.2和6.3而送入纺纱杯8,则在每一纺纱杯8的区域内便产生单纱a,这些单纱向上通过纺纱杯空心轴8.1而拉出,并一同在中心点区域内所形成的中心孔或导纱孔13上形成一捻线b,然后如同在倍捻锭子中所用的一般纱线牵引装置那样可卷绕在一捻线筒子上。

    如果不用两个纺纱杯8,也可在锭子转子7中设置更多的,例如3个或4个纺纱杯8。

    锭子空心轴6或主通道6.1的下端接到一图中未表示的纤维材料开松装置上。

生产捻线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产捻线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产捻线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捻线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捻线的方法和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生产捻线的方法,其中藉至少两个在一锭子转子(7)中相邻设置的纺纱装置(8)各自产生其单纱,它们一同被引到位于锭子转子轴延伸线上的一个中心点(13)上,并在中心点后续的卷绕装置中作为捻线卷绕在筒子上,其特征在于:在容纳有纺纱装置(8)的锭子转子(7)的负压腔室(20)内建立起一负压、藉助它通过锭子转子(7)的空心轴(6)和接在此空心轴上并通向纺纱装置的纤维材料喂入通道(6.2,6.3)来输送开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