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用于供暖设备的 远程调整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调整装置,特别用于供暖设备的远程调整装置,该调整装置具有一个调整元件,该调整元件通过毛细管与操作元件相连接,在操作元件上形成一个用作安装和牵引装置的辅助装置。
当例如散热器的供暖设备不容易接近时,这样的远程调整装置用于地下对流供暖设备、被覆盖的散热器凹室中的对流供暖设备、或者安装在通风管道中的散热器。这种供暖设备有一个散热阀或类似的装置,通过操作元件能够对它进行调节。操作元件也通过毛细管与调整元件相连。调整元件通常包括调整设定点的装置以及一个恒温装置,恒温装置例如是一个填充有膨胀流体的高压室。
在许多情况下都希望在操作元件和调整元件之间隐蔽地安装毛细管。这不仅仅足视觉原因。与毛细管例如位于墙表面相比,隐蔽地安装能够更好地保护它免受损坏。因此毛细管例如是隐藏在空管中,正如同用于安装电线的情况一样。
另外,调整元件能够安装在不同于操作元件所处的空间内。那么毛细管需穿过将两个空间分隔开的墙壁。在地板供热系统或所有阀集中在一处的所谓″分配法(distributor solutions)″的情况下,通常也要使得热传感器和阀之间的连接穿过墙壁。
由于操作元件通常以密封方式与毛细管连接,该毛细管同样也以密封方式与调整元件相连接,通过一根铁丝或链条将操作元件拉过空管或墙壁中的开口。为此,正如由DE 2617325 B2所公开的,将呈牵引眼形式的链条的辅助装置安装在操作元件上。链条或铁丝穿过空管或开口,连结到牵引眼上,然后将操作元件连同栓在其上地毛细管一起拉过。
然而,在此操作中,相当大的外部机械力作用到操作元件上,这可能会引起变形因此使操作不精确或者更坏的情况是引起操作元件的损坏。
本发明就是以简化远程调整装置的安装这一问题为目的。
在引言中提到的这种远程调整装置中这一问题通过在操作元件的一端也是毛细管通向的这一端安装辅助装置而得到解决。
由于这样构成,辅助装置的牵引力不再通过操作元件的整个长度,而牵引力通过操作元件的整个长度将引起损坏操作元件的危险。牵引力仅仅作用到操作元件非常小的范围内。在成本不会明显增加而且实际上不影响操作元件的操作性能的同时,能够将该范围操作元件做的足够牢固以转移牵引力。因此,一定要确保操作元件穿过的空管或开口的直径足够大以致于操作元件和毛细管能并排装入,然而这通常总是会遇到的情况。当操作元件穿过时将遇到牵引的最大阻力。当穿过空管或墙壁中的开口安装操作元件时,毛细管能毫无困难地跟随。由于这种新的结构,只在预料到最大阻力出现之处才作用最大的牵引力。由于带有传感器的毛细管焊接点以及波纹管得到了保护,装配也比较安全。当然,同样的措施对于由外部温度传感器进行远距离控制的散热器恒温器阀也是适用的。
操作元件最好有一个外罩部件,毛细管与该部件相连,辅助装置作用于该部件。只需这个外罩部件做得足够坚固以吸收辅助装置的牵引力。这样的外罩部件能够相对地小些,以便将要涉及的外部力保持在最小限度。
辅助装置最好做成一个辅助罩,该辅助罩至少部分包围操作元件并且紧靠操作元件上形成的凸起下方啮合。辅助罩因此做成一个独立件,它只与操作元件或更准确地说与操作件上的凸起互锁啮合。不需要诸如由低温焊接(soldering)或焊接(welding)对固定眼装置进行焊接这样的复杂生产措施。当对例如能由塑料材料制成的辅助罩进行加工时,它能够具有这种固定眼(或其它的固定元件)。部件的成形变得相当容易。
辅助罩益于由至少两部件构成,这些部件在相应的部分包围操作元件的环形。结果是辅助罩与操作元件的固定也非常简单。辅助罩的这些部件能从几个侧面安装在操作元件上,然后彼此相连。因此,这些部件能平行于凸起移动。在凸起与辅助罩之间因此能够有一个比较长的啮合长度,该啮合长度就转移作用力来说也有着积极的效果。辅助罩将同操作元件相分离的危险因此得到减小。
这些部件最好通过咬接锁连接彼此啮合。这样只需要将它们从不同侧面放在操作元件上,然后将它们压在一起。然后它们锁在一起并确保简单且足以满足要求的连接。因为只是非常少量的加载,在此情况下不需要咬接锁连接非常坚固。实际上牵引力在垂直于咬接锁连接的有效方向起作用。
在特别优选实施形式中,所有部件都做得相同。这简化了组装。不需要对彼此装配的这些部分预先进行挑选。组装操作者或自动化生产机械能够随机取两个或更多的部件并将它们装配为辅助罩。只要两个部件形成辅助罩实际形式是非常简单的。因为只需要一种生产模具,所以产品比较便宜。
辅助罩最好有一个穿过所有部件共同形成的牵引眼。该牵引眼能打开或关闭。因为牵引眼穿过所有部分共同形成,当牵引铁丝或牵引链条、或一般的安装和牵引装置穿过牵引眼时,在辅助罩的各部件之间形成了额外的连接。因此辅助罩将与操作元件相分离的危险保持在最小限度。
辅助罩最好覆盖毛细管和操作元件间的整个连接部分。因此在安装期间损坏这个连接部件的危险保持在最小限度。
在特别优越的实际形式中,操作元件安装在外罩上部,该外罩上部有一个端面开口,操作元件插入此端面开口中,端面开口由至少一个孔中断的环形凸起所包围,辅助装置的啮合部件数与孔的个数相应,啮合数件的宽度至多是孔的宽度。因此辅助装置不仅用于通过空管或墙壁开口牵引操作元件,它也用于在外罩上部固紧操作元件。外罩上部同样也将操作元件保持在散热器阀或另外用来控制散热器热输出的装置上。甚至不需移动辅助装置就能安装操作元件。相反,辅助装置另外也用于将操作元件可靠地保持在外罩上部。为此使啮合部件穿过孔,然后转动操作元件或辅助装置以便啮合位于凸起下方。这样以卡口锁合的方式将操作元件保持在外罩上部。结果是可以实现在外罩上部操作元件快速、可靠的安装以及相对准确地定位。如果将压缩弹簧安装在外罩上部和辅助装置之间,甚至可以得到更好的防扩效果。那么,在相对于外罩上部转动辅助装置之前首先一定要克服弹簧的作用力。
凸起也最好在其面向外罩上部内的侧面上具有的凹陷数与啮合部件数相对应。那么啮合部件能锁进这些凹陷处以便辅助装置意外分离开的危险相对减小。
下面结合附图参考优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经过具有操作元件和辅助装置的外罩上部进行剖面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辅助罩的平面图和部分剖视图,
图4是部分辅助罩的主视图,
图5是部分剖开的辅助罩的侧视图,
图6是经过部分辅助罩的剖视图。
供暖设备(没有图示)的远程调整1有一个调整元件2,只是示意性表示了该调整元件2通过毛细管3与操作元件4相连。操作元件4安装在外罩上部5内,它作用于散热器(没有图示)的阀6,或者更准确地说作用于阀的推杆7。
为此,操作元件4通常有一个高压室8,高压室8至少部分由波纹管或膜盒9包围。高压室8中的流体体积变化时,流体通过毛细管3流入或流出,波纹管9通过受到弹簧11偏压的中间部件10使推杆7移位。然而,例如由DE 2617325 B2最初提出的这样的结构通常是众所周知,因此不再进行讨论。
在中间部件10的相反一端高压室8由外罩部分12密封,该外罩部分具有比波纹管9还大的直径。这样外罩部件12形成一个环形凸起13,在该凸起的后面连接一个辅助罩14,下面结合图3至图6将对它进行详细说明。毛细管3也正好穿过外罩部件12以便与高压室8相连。外罩部件12的结构比较稳定。很容看出在辅助罩14中通过牵引眼15被转移到外罩部分12的牵引力也能够被直接转移到毛细管3,而不会另外影响到操作元件4。在牵引期间,毛细管3与外罩12的连接以及波纹管9都能受到很好地保护。
图3至6是表示辅助罩14的部分剖视图,辅助罩14由两部件16、17组成,它们结构相同并能够由相对的两侧结合成外罩部件12的环形。当外罩部件16、 17被彼此压开时,外罩部件16上的弹性舌18插入到外罩部件17中的开口19内。弹性舌18具有一个三角形凸起20。相配的凸起21安装在开口19内,凸起20锁在凸起21的后面。具有凸起20的弹性舌18用开口19及它的凸起21一起形成一个咬接连接结构,当两部分彼此靠近时该结构锁紧。当然,部件17也有一个这样的弹性舌18,部件16也有相应的开口,因为部件16、17彼此完全相同。
因此辅助罩14的两部件16、17中的每一部分都包围部分环形的外罩部件12。外罩部件12放在由两部件16、17形成的腔22中。
靠近操作元件4腔22变得较窄以便构成一个环形台肩23,该台肩啮合在外罩部件12上的凸起13之后。台肩23形成凹槽24的一端。径向相对的啮合部件25、26分别安装在凹槽24另一端的部件16、17上,辅助罩14的一个部件16的啮合部件25与辅助罩14的另一部件17的另一个啮合部件26构成一个啮合件。
外罩上部5在其远离阀6的端面有一个开口27,该开口由环形凸起28包围。凸起28也有两个孔29、30。它们的开口比合在一起的啮合件25、26宽些。辅助罩14借助它的啮合件而被导入开口27并穿过孔29、30。当相对于外罩上部5将辅助罩14转动如90°时,两个啮合件25、26在凸起28下方啮合以便辅助罩14可靠地保持在外罩上部5内。因此,操作元件4也牢固地保持在外罩上部。此状态如图1所示。
凸起28在其面向外罩上部5的内侧上,即面向阀6的侧面上具有凹陷31,啮合件25、26能够锁入该凹陷31中。
这样的远程调整装置的组装十分简单。安装调整元件并提供了空管之后(没有图示),只需辅助罩14与远程调整装置1相连。为此辅助罩14的两个部件16、17从两侧与操作元件4的外罩部件12相啮合。如果需要,可以对它们进行预先安装。通过将两个部件16、17压在一起,它们彼此锁定然后在外罩部件12后面啮合。为了进行组装,可以将牵引铁丝或其它牵引装置穿过牵引眼。在此情况下在辅助罩14的两个部件16、17上都形成牵引眼15以便施加牵引力的装置使两个外罩部件16、17彼此进一步相互连接。通过使用牵引装置,将操作元件4连同栓在上面的毛细管3一起拉过空管直到它达到了希望的安装位置。构成辅助罩14以便它提供尽可能小的阻力以穿过空管。操作元件4不得不在其中定位的外罩上部已经是在安装位置。辅助罩14借助它的啮合件25、26穿过凸起28中的孔29、30。在旋转约90°之后,啮合件25、26锁在凸起28中的凹陷31内。在这之前或之后可以将牵引装置从牵引眼15中移去。
在牵件过程中,毛细管3和操作元件4之间的连接通过辅助罩14得以保护。此外,这个连接以后在安装位置上继续得以保护。毛细管3能够在辅助罩14的两部件16、17间引出。如果需要,为此能在部件16、17中形成孔32;同时,这些孔形成一个开口,即使当部件16、17彼此锁在一起时毛细管3也会穿过该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