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轮圈的制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209058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8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00105.X

申请日:

2003.01.02

公开号:

CN1515370A

公开日:

2004.07.2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21H1/10; B21C23/06; B21D53/30

主分类号:

B21H1/10; B21C23/06; B21D53/30

申请人:

钰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健正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朝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铝合金轮圈的制法,主要是以铝合金材料直接利用挤压成型方式,依所需的轮圈断面形状,制作出一铝合金的板材;再利用一组压合面与该轮圈断面形状相同,且沿该板材长度方向呈一适当弯弧角度的上下模具,对该板材沿其长度方向分段逐一施压,并在该板材形成圆形的轮圈形状,且两端逐渐靠合形成一接缝后,再将该接缝处焊接在一起,即完成铝合金轮圈的半成品,再对该半成品依序进行退火处理、整型处理、热处理及车削处理,制作完成一铝合金轮圈的成品。具有降低辊压机的机具成本、减少加工程序、节约能源、重量分布均匀及提高使用寿命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 (1)直接利用挤压成型方式,将一铝合金材料依所需的轮圈断面形状,制 作出一铝合金的板材; (2)再利用一组压合面与该轮圈断面形状相同,且沿该板材长度方向呈一 适当弯弧角度的上下模具,对该板材沿其长度方向分段逐一施压; (3)在该板材形成圆形的轮圈形状,且两端逐渐靠合形成一接缝后,再将 该接缝处焊接在一起,完成该铝合金轮圈的半成品; (4)对该半成品依序进行退火处理、整型处理、热处理及车削处理,制作 完成一铝合金轮圈的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该铝合金材料包 括直接利用挤压成型方式,依所需的轮圈断面形状制作出一内缘具有肋骨的铝 合金板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该上、下模具是 分别安装至一油压机的油压杆上所连接的上、下固定座上,该二模具上的对应 压合面恰形成所欲制造的轮圈断面形状,令该板材安装于该二模具的对应压合 面间,该二对应的压合面并沿该板材长度方向呈一适当弯弧角度,驱动该油压 机,令该二模具对该板材施压,于其上形成一弯弧形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该弯弧角度的大 小在15-60度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该弯弧角度的半 径相当于所欲制造的铝合金轮圈半径。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邻近该上模具的 二侧位置,分别加装有一辅助轮,该等辅助轮的轮架是固定安装至该油压机的 上固定座上,该等辅助轮在该上模具对该下模具上所置放的该板材施压时,同 步动作,令该板材上邻近被施压的部份,沿该弯弧角度产生连续变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该二模具是先对 该板材沿其长度方向邻近二端的位置分别施压,令该板材的二端分别形成一预 定的弯弧形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在对该板材的二 端完成一预定的弯弧形状后,利用锯床将该铝合金板材二端面所形成的不均匀 变形量予以去除。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在去除该板材二 端所形成的不均匀变形量后,通过铣床于该板材的二端面形成一预定的导角, 该板材被压合成圆形轮圈时,其两端靠合形成一V字型接缝。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在该板材压合 成圆形轮圈后,再于该接缝处施以局部点焊,令该板材定型成圆形轮圈。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在该板材定型 成圆形轮圈后,再对该V字型接缝进行熔焊处理,令铝合金焊料在该接缝内与 该板材的二端面熔接在一起,形成一铝合金轮圈的半成品。

说明书


铝合金轮圈的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铝合金轮圈的制法,特指一种先以铝合金材料,直接利用挤压成型方式,依所需的轮圈断面形状,制作出铝合金的板材,再利用一组压合面与该轮圈断面形状相同,且沿板材长度方向呈一适当弯弧角度的上下模具,对板材沿其长度方向分段逐一施压,以形成圆形轮圈的制法。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图所示,一般传统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如美国4,589,177号及4,185,370号发明专利,均是将一铝合金的平板1,如图1所示;先弯曲成圆形,参阅图2所示,再将铝合金平板两端的接缝2,通过焊接方式,接合成一圈体3;再通过装设有不同形状辊压模具的压模机,对该圈体的断面依序进行不同形状辊压成型,参阅图3所示,令其逐渐形成所需断面形状的铝合金轮圈4。其主要缺陷在于:

    1、由于,在传统的制造加工过程中,是令断面呈平板状的铝合金圈体,被辊压成所需的铝合金轮圈的断面形状,必须利用许多组具有不同形状辊压模具的辊压机,分别对圈体进行不同形状的辊压成型,以逐渐形成所需的断面形状,故在其辊压成型程序中,需配置多数组昂贵的辊压机,造成其机具成本过高,而不同形状的辊压成型作业,不仅令加工程序繁杂,造成时间及人工上极大的浪费,多数组辊压机地运作,亦造成能源上极大的浪费,导致铝合金轮圈的整个生产成本高居不下。

    2、此外,由于传统铝合金轮圈的制法,是通过辊压机组对断面呈平板状的铝合金圈体,进行不同形状的辊压成型作业,以逐渐形成所需的断面形状,故在整个辊压成型过程中,极易令平板状的铝合金圈体,因辊压不均匀,而发生变薄或变形,导致所制成的铝合金轮圈,发生重量分布不均匀,或硬度偏低的情况,严重影响传统铝合金轮圈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发明人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轮圈的制法,主要是先以铝合金材料,直接利用挤压成型方式,依所需的轮圈断面形状,制作出铝合金的板材,再利用一组压合面与该轮圈断面形状相同,且沿该板材长度方向呈一适当弯弧角度的上下模具,对该板材沿其长度方向分段逐一施压,以形成圆形轮圈形状,且两端逐渐靠合形成一接缝后,再将该接缝处焊接在一起,完成铝合金轮圈的半成品,再对该半成品依序进行退火处理、整型处理、热处理及车削处理,制作完成一铝合金轮圈的成品,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达到降低辊压机的机具成本、减少加工程序及节约能源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轮圈的制法,直接利用挤压成型方式,将铝合金材料依所需的轮圈断面形状,制作出一与轮圈断面形状相同,且其内侧具有肋骨的铝合金板材,再通过压合模具对其分段施压,形成一圆形的轮圈形状,再将两端所形成的一接缝焊接在一起,完成一内侧具有肋骨的铝合金轮圈半成品,再对半成品依序进行加工处理,制作完成一内侧具有肋骨的铝合金轮圈,克服辊压不均匀,而发生变薄或变形,达到重量分布均匀及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合金轮圈的制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

    (1)直接利用挤压成型方式,将一铝合金材料依所需的轮圈断面形状,制作出一铝合金的板材;

    (2)再利用一组压合面与该轮圈断面形状相同,且沿该板材长度方向呈一适当弯弧角度的上下模具,对该板材沿其长度方向分段逐一施压;

    (3)在该板材形成圆形的轮圈形状,且两端逐渐靠合形成一接缝后,再将该接缝处焊接在一起,完成该铝合金轮圈的半成品;

    (4)对该半成品依序进行退火处理、整型处理、热处理及车削处理,制作完成一铝合金轮圈的成品。

    该铝合金材料包括直接利用挤压成型方式,依所需的轮圈断面形状制作出一内缘具有肋骨的铝合金板材。该上、下模具是分别安装至一油压机的油压杆上所连接的上、下固定座上,该二模具上的对应压合面恰形成所欲制造的轮圈断面形状,令该板材安装于该二模具的对应压合面间,该二对应的压合面并沿该板材长度方向呈一适当弯弧角度,驱动该油压机,令该二模具对该板材施压,于其上形成一弯弧形状。该弯弧角度的大小在15-60度之间。该弯弧角度的半径相当于所欲制造的铝合金轮圈半径。邻近该上模具的二侧位置,分别加装有一辅助轮,该等辅助轮的轮架是固定安装至该油压机的上固定座上,该等辅助轮在该上模具对该下模具上所置放的该板材施压时,同步动作,令该板材上邻近被施压的部份,沿该弯弧角度产生连续变形。该二模具是先对该板材沿其长度方向邻近二端的位置分别施压,令该板材的二端分别形成一预定的弯弧形状。在对该板材的二端完成一预定的弯弧形状后,利用锯床将该铝合金板材二端面所形成的不均匀变形量予以去除。在去除该板材二端所形成的不均匀变形量后,通过铣床于该板材的二端面形成一预定的导角,该板材被压合成圆形轮圈时,其两端靠合形成一V字型接缝。在该板材压合成圆形轮圈后,再于该接缝处施以局部点焊,令该板材定型成圆形轮圈。在该板材定型成圆形轮圈后,再对该V字型接缝进行熔焊处理,令铝合金焊料在该接缝内与该板材的二端面熔接在一起,形成一铝合金轮圈的半成品。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铝合金轮圈制法中的铝合金平板的示意图;

    图2是传统铝合金轮圈制法中的铝合金轮圈半成品的示意图;

    图3是传统铝合金轮圈制法中所制成的铝合金轮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铝合金板材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铝合金平板的压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铝合金轮圈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弯折的铝合金平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铝合金板材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制成的铝合金轮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铝合金轮圈的端面焊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铝合金轮圈半成品的整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铝合金轮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阅图4-图6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铝合金轮圈的制法,主要是以铝合金材料,直接利用挤压成型方式,依所需的轮圈断面形状先制作出一铝合金板材10,参阅图4所示;

    再利用一组上、下模具20、30,参阅图5所示,对该板材10沿其长度方向邻近二端的位置分别施压,令该板材10的二端分别形成一预定θ弧度的形状,参阅图6所示。

    参阅图5所示,该上、下模具20、30是分别安装至一油压机的油压杆(图中未示)上所连接的上、下固定座28、38(图中虚线部份所示)上,该二模具20、30上的对应压合面21、32恰可形成所欲制造的轮圈断面形状,令该板材10可安装于该二模具20、30的对应压合面21、32间,该二对应的压合面21、32并沿该板材10长度方向呈一适当弯弧角度θ,驱动该油压机,令该二模具20、30对该板材10施压后,可于其上形成一θ角度的弯弧形状,该弯弧角度θ的大小,可视实际作业的需要,以设计在15-60度间为最佳,该弯弧角度θ的半径则相当于所欲制造的铝合金轮圈半径。

    在本实施例1中,为避免前述压合成型的过程中,该板材10上被施压成型的部份与邻接的未被施压部份间,发生不连续的变形,特于邻近该上模具20的二侧位置,分别加装一辅助轮40,并将该等辅助轮40的轮架41固定安装至该油压机的上固定座28上,该等辅助轮40在该上模具20对该下模具30上所置放的该板材10施压时,可同步动作,令该板材10上该等邻接的未被施压部份,沿该弯弧角度θ,产生连续变形。

    参阅图7所示,在本发明对该板材10的二端完成一预定弧度θ的成形后,该铝合金板材10的二端面,将因其金属分子结构的挤压,而沿其长度方向发生不均匀的变形,令其中央部份的变形量ΔLC大于其两侧ΔLS,故本发明为令该板材10在后续的制程中,能被顺利地压合成圆形轮圈,且两端均匀靠合形成一接缝,必需先将该铝合金板材10二端面所形成的不均匀变形量ΔL,参阅图8所示,利用锯床将其去除。

    此外,为令该板材10被顺利压合成圆形轮圈时,其两端均匀靠合的接缝,是呈一外缘间隙较大,但内缘紧密靠合的V字型接缝,尚可通过铣床,于该铝合金板材10的二端面形成一预定的导角。

    再将该铝合金板材10置放于该上、下模具20、30间,沿其长度方向,对尚未被压合成型的部份,分段逐一进行压合作业,并在该板材被压合成圆形轮圈,参阅图9所示,且两端逐渐靠合形成一V字型接缝51后,再将该接缝51处,施以局部点焊60,即可将该铝合金板材10定型成圆形轮圈。

    参阅图10所示,本发明再对该V字型接缝51进行熔焊处理,令铝合金焊料61在该V字型接缝51内与该铝合金板材的二端面熔接在一起,即形成本发明的铝合金轮圈的半成品50。

    在完成该轮圈半成品50后,本发明为消除其接缝51处,因焊接所造成的热应力集中,并令其分子结构均匀排列,可再对该半成品50进行退火处理,完成退火处理后,可将该轮圈半成品50置放于另一油压机(图中未示)的上、下整形模具81、82间,参阅图11所示,该上、下整形模具81、82是分别安装至该油压机的油压杆及固定座上,该二整形模具81、82上的对应压合面的形状,恰与所欲制造的轮圈内缘两侧的形状完全相同,故当该二整形模具81、82对该半成品50的内缘两侧施压时,可校正该半成品50形状在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令经整型处理后的该半成品50,获得与所欲制造的轮圈完全相同的内缘形状。

    本发明再对该半成品50依序进行热处理,通过一连串的热处理,令其材料固化,以增加其结构强度,并利用车削处理,削除该半成品50外缘表面的不均匀突出,以形成一均匀且光滑的外缘表面,如此,即制作完成一铝合金轮圈的成品。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再参阅图4所示,在以铝合金材料,直接利用挤压成型方式,制作出一铝合金板材10时,可依所需的轮圈断面形状,制作出一与轮圈断面形状相同,且其内缘具有一肋骨11的铝合金板材10。

    实施例2

    参阅图5-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当该铝合金板材10在进行压合成型时,该油压机上所安装的该二模具20、30中,对应于该肋骨11的下模具30的压合面32上,设有一恰可容置该肋骨11的凹沟31,该具有肋骨11的铝合金板材10再被该等压合模具20、30分段施压,形成一圆形轮圈,并完成后续焊接、退火、整型、热处理及车削等加工处理程序后,可制作出一内侧具有肋骨11的铝合金轮圈,参阅图6所示,。

    实施例3

    参阅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通过于该肋骨11上开设多数个对称的孔洞13,锁固元件90将一可与汽车轮毂相配接的轮盘70,锁固至该等孔洞13上,而令该铝合金轮圈50与其内缘所设的该轮盘70稳固地结合成一体,其间完全无需繁杂的焊接程序,且可通过该肋骨11,有效增加该铝合金轮圈50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发明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铝合金轮圈的制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铝合金轮圈的制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铝合金轮圈的制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合金轮圈的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合金轮圈的制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铝合金轮圈的制法,主要是以铝合金材料直接利用挤压成型方式,依所需的轮圈断面形状,制作出一铝合金的板材;再利用一组压合面与该轮圈断面形状相同,且沿该板材长度方向呈一适当弯弧角度的上下模具,对该板材沿其长度方向分段逐一施压,并在该板材形成圆形的轮圈形状,且两端逐渐靠合形成一接缝后,再将该接缝处焊接在一起,即完成铝合金轮圈的半成品,再对该半成品依序进行退火处理、整型处理、热处理及车削处理,制作完成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