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分送塔 本申请是1993年1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08/004,529的部分继续再申请。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送饮料的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送饮料的装置,该装置远离冷却装置,或者是安装在冷却装置的壳体上,并用快速连接阀与饮料产品源连接,但本装置的用途并不限于此。
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
饮料零售业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利用售货面积。有效售货面积对小的便民商店、自助食堂、许可的摊位、快餐服务之类的商店尤其重要,因为根据所占据的总面积决定的房租是很昂贵的。因此,有效售货面积对于上述行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说,浪费售货面积将直接导致商家的开支增高。
传统的饮料分送装置一般是一个单独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容纳碳酸化装置的壳体,碳酸化装置和一个冷却装置(即,一个包括产品管线的冷却装置,或者是一块冷却板)连接,然后冷却装置又与连接在壳体外面的饮料分送阀相连。此外,碳酸化装置和水源和二氧化碳(CO2)源连接,而冷却装置和产品源连接。这种装置的主要缺点是结构庞大且占据的售货面积太大。如果装置小些,而且可以放置在不同地点,有效的售货面积就能增加,从而能更有效地利用售货面积。因此,饮料零售业需要一种适合放在柜台下,只占据很小的售货面积的饮料分送设备。
饮料零售业中关心的另一个热点是,饮料分送装置分送“即兴”饮料的温度(即,在低使用期所分送地饮料的温度,或者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不分送饮料之后,再开始分送饮料的温度)。一般都希望分送饮料在40°F以下。在40°F以上分送的饮料所起的泡沫过多,使得分送饮料即使不是不能进行,也会相当困难。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传统的饮料分送装置通常不可能分送40°F以下的“即兴”饮料,而其正常分送“即兴”饮料的平均温度为42°F。这样的“即兴”饮料的温度在饮料零售业中是不能被接受的,因此,饮料零售业需要一种能分送出更冷的“即兴”饮料的饮料分送装置。
因此,本发明用可以在40°F以下分送“即兴”饮料的分送塔,来满足饮料零售业的需要,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由于其只占据柜台上的最小的空间,所以除了组合式分送塔之外的其余所有装置都设计成可以放在柜台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料分送装置,它的第一实施例是一种带有组合式分送塔并位于柜台下的饮料分送装置,在该装置中,组合式分送塔远离冷却装置,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售货面积。或者,在第二实施例中,组合式分送塔安装在冷却装置的壳体上,并且通过快速连接阀与产品源和加入碳酸气的水源连接。此外,组合式分送塔设计成能让本发明的饮料分送装置在40°F以下的温度分送“即兴”饮料。因此,本发明的饮料分送装置确保所分送的“即兴”饮料的温度在40°F以下,而且,由于本发明的饮料分送装置设计成能放在柜台下操作,所以大大节省了售货面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饮料分送装置包括一个冷却装置外壳,该外壳包括一个冷却室和一个冷却室盖。冷却室和冷却室盖组合在一起用来容纳冷却装置,循环装置,送水和产品管路,以及一个碳酸化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一个致冷装置,该致冷装置由存贮在冷却室中的致冷液体(一般是水)形成一个冰库。该冰库为供水管路、产品管路,和循环装置的再循环管路提供所需要的冷却。产品管路的入口和产品源相接,其出口和安装在组合式分送塔上的分送阀相接。水管路的入口和水源相接,其出口和碳酸化装置相接。上述碳酸化装置还与CO2源相接,而且输入水和CO2,从而形成碳酸化的水。碳酸化水从安装在组合式分送塔上的分送管中和产品一道被分送出来,这样,就形成了碳酸化的饮料。
换一种方式,冷却装置和再循环系统也可以是搁在冷却室底部的一块冷却板。该冷却板上有产品、水和碳酸化水的管路。产品管路的入口和产品源相接,其出口和安装在组合式分送塔上的分送管道相接。水管路的入口和水源相接,它的出口和碳酸化装置相接。碳酸化装置与CO2源相接,输入CO2和水,从而形成碳酸化水。碳酸化装置的出口和冷却板上的碳酸化水管路相接,向安装在组合式分送塔上的分送阀供应产品和碳酸化水,从而形成了碳酸化的饮料。
再循环系统包括位于冷却室内的再循环盘旋管,它的出口用一个“T”形接头和碳酸化水管路连接,而碳酸化水管路又与安装在组合式分送塔上的分送阀连接。再循环盘旋管的入口通过一根碳酸化水回程管路也与组合式分送塔连接。这样,当分送阀不开启时,碳酸化水从组合式分送塔穿过再循环盘旋管而返回到组合式分送塔而连续循环。再循环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介于组合式分送塔和再循环盘旋管之间的泵,以便在分送阀不开启时,用来连续地泵送碳酸化水通过再循环盘旋管。此外,当分送阀开启时,来自碳酸化装置的碳酸化水被引入组合式分送塔中,以便随时都有充足的碳酸化水来配制碳酸类饮料。
当设计成能搁在柜台下时,组合式分送塔可以远离冷却装置达25英尺之远。组合式分送塔和冷却装置之间的连接,也就是与碳酸化水/再循环管道,再循环回程管道和产品管道之间的连接,通过其一端以可拆卸的主管路与上述管路连接,该主管路的另一端与装在组合式分送塔内的多头分配管相接。然后,多头分配管又和安装在组合式分送塔上的多个分送阀连接。该多头分配管包括多个用热绝缘材料包起来的导管,用来防止碳酸化水、产品、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主管路本身也是热绝缘的,以进一步防止碳酸化水、产品和环境之间的热交换。
第二实施例布置成将组合式分送塔直接安装在冷却装置的外壳上。组合式分送塔和冷却装置之间的连接,也就是与碳酸化水/再循环管道,再循环回程管路和产品管道之间的连接,通过装在冷却装置壳体内的导管来实现。每根导管的入口和碳酸化水/再循环管道、再循环回程管路和产品管道中的一根连接。各导管的出口上分别装一个快速连接阀。此外,导管用热绝缘材料包封,以减少被冷却的产品和从冷却装置输送到组合式分送塔去的碳酸化水之间的热交换。
第二实施例中,组合式分送塔包括一个类似的包围导管的热绝缘多头分配管,以防止在环境和流过导管的碳酸化水和产品之间的热交换。但是,在每根导管的入口端,即在与各冷却装置导管的出口端安装的快速连接阀相反的位置上,安装有一个快速连接阀。另外,各导管的出口与安装在组合式分送塔上的分送阀连接。
这样,为了将组合式分送塔和冷却装置的外壳连接在一起,要将组合式分送塔导管和冷却装置的导管的快速连接阀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使产品和碳酸化水从冷却装置流入安装在组合式分送塔上的分送阀的交汇点。因此,通过把快速连接阀结合在一起,组合式分送塔便可放置在冷却系统外壳上,从而构成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饮料分送装置。
由于碳酸化水的再循环以及组合式分送塔的热绝缘多头分配管的独特设计,使得本发明的饮料分送装置能够在40°F温度以下分送“即兴”饮料。也就是说,由于在不使用期间是将碳酸化水从组合式分送塔再循环到冷却装置中去,从而使得碳酸化水能保持在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即接近34°F)。因此,输送出来的饮料中有极凉的碳酸化水。
此外,可将多头分配管设计成这样,即使产品导管和碳酸化水导管发生实际接触。这样,因为碳酸化水导管比产品导管冷得多,在它们之间会发生热交换。虽然碳酸化水吸收了热量,但它吸收的热量不足以将它的温度提高到40°F以上,而产品管道所散发的热量却足以使它的温度降低到40°F以下。因此,本发明的饮料分送装置分送的“即兴”饮料可达38°F或低于38°F。
此外,组合式分送塔的设计允许将其放在远离冷却装置的地方,从而节省了售货面积。因为放在柜台上的组合式分送塔要比带有装在柜台上的冷却装置的传统的饮料分送装置小得多。而且,组合式分送塔还可以包括一个固定架,从而使它能固定在柜台边缘上,这样,它所占据的空间就比传统的饮料分送装置更小了。本发明的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其冷却系统能与相隔很远的组合式分送塔中实现液体连通的饮料分送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输出其温度在40°F以下的“即兴”饮料的饮料分送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降低所分送的“即兴”饮料的温度而使碳酸化水在冷却装置和组合式分送塔之间连接循环的饮料分送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分送装置,这种装置带有可以减少经过预冷的产品和碳酸化水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的热绝缘多头分配管。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组合式分送塔的饮料分送装置,这种分送塔有一个使产品管路和其中具有再循环碳酸化水的碳酸化饮料管路接触的热绝缘多头分配管,以便于产品管路和碳酸饮料管路之间的热交换。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饮料分送装置,它的组合式分送塔安装在冷却装置外壳上,并用快速连接阀与冷却装置连接。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一些特征和优点。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具有适合安装在平面上的结构的组合式分送塔后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具有适合安装在平面的边缘上的组合式分送塔后部的立体图;
图3是立体分解图,表示本发明的组合式分送塔的前部;
图4是本发明的多头分配管的俯视图,表示液体导管在多头分配管内部的位置;
图5是本发明的多头分配管的局部横断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饮料分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组合式分送塔位于柜台上,而冷却装置、产品源、和CO2源安装在柜台下;
图7是本发明的饮料分送装置的立体图,其中,组合式分送塔安装在柜台的前沿,而冷却装置、产品源、和CO2源安装在柜台下;
图8是一个侧视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将组合式分送塔安装在冷却装置的外壳上的饮料分送装置;
图9表示了第二实施例组合式分送塔的多头分配管,其中包括快速连接阀和放在冷却装置中的相对应的构件;
图10是部分剖开的侧视图,表示组合式分送塔安装在冷却装置的壳体上,和快速连接阀的连接;
图11是一个立体图,表示多头分配管的快速连接阀和冷却系统外壳的另一种结构;以及
图12是部分剖开的侧视图,表示组合式分送塔安装在冷却装置的外壳上和快速连接阀的另一种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5,下面描述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分送塔。组合式分送塔10包含外壳11,顶盖13,多头分配管14,面板16(参见图6和图7),分送阀15A-E,和滴水托盘17。外壳11包括互相平行的侧壁18和19,它们通过壁20连接。外壳11包围并支承着多头分配管14。多头分配管14放在外壳11内,并用螺钉21和22(见图3)固定在外壳上。然后,将面板16安装在外壳11的前部,并用诸如螺钉之类的适当的手段固定。面板16的顶部有开口(图中未示出),以便能将分送阀连接在装入多头分配管14中的导管上(将参照图4和图5描述)。此外,面板16支承分送阀15A-E,用诸如螺钉、螺母、螺帽之类的适当手段将分送阀15A-E安装在面板16上。在将分送阀15A-E固定在多头分配管14上并安装在面板16上之后,再将顶盖13用诸如螺钉之类的适当装置安装在外壳11上,以便遮挡住多头分配管14和分送阀15A-E的后部。用诸如螺钉之类的常规装置将托盘17与面板16的底部连接,托盘17位于分送阀15A-E的下方,用来收集溅出的产品和冰。用一根软管(图中未示出)将托盘17与下水道连通从而将溅出的饮料和溶化的冰水排出。此外,在滴水托盘17上有一杯子搁架23,当用杯子接分送阀15A-E中放出的饮料时,可用杯子搁架支承杯子。
组合式分送塔10可以安装在柜台上,这样,它就全部搁在柜台上(见图6),或者,也可以安装在柜台的一条边缘上(见图7)。为了能将组合式分送塔10安装在柜台的边缘上,在壁20的后部设置了一个支架24。支架24用诸如螺钉或焊接等适当手段安装在壁20的背面。用紧固螺钉25和26固定支架24,这样,即可方便地将组合式分送塔10安装在柜台的边缘上(下面描述)。如果组合式分送塔是设计成装在柜台顶面的话,就要设置一个用诸如螺钉之类的手段安装在外壳11的背面的后盖12,以便盖住支架24,使其具有美学上令人愉快的外观。
参见图3-5,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多头分配管14。多头分配管14包括产品导管26A-E和碳酸化水导管27,所有导管均用诸如泡沫橡胶之类的热绝缘材料包裹。产品导管26A-F的入口稍稍伸出热绝缘材料的下端部分之外,并且设有倒刺,这样,可便于将产品导管26A-F与最终和产品源连接的其它产品管路连接起来。每个产品导管26A-F的出口都用诸如带螺纹的盖之类的适当的装置和分送阀15A-E之一相应入口连接。碳酸化水导管27也延伸超过热绝缘材料的下部,并且有带倒刺的入口,以便于和最终通向碳酸化装置的碳酸化水管路连接。碳酸化水导管27通过出口28A-F向分送阀15A-E输送碳酸化水,各出口28A-F用诸如带螺纹的盖之类的适当装置分别与相应的分送阀15A-E连接。然而,碳酸化水导管27不象产品管路26A-F那样在出口28A-F处终止,而是进行一个循环,形成也向多头分配管14的热绝缘材料下方延伸的回程管路。碳酸化水导管27的回程管路部分和装在冷却装置内的再循环盘管的入口连接,并使碳酸化水能够再循环,从而为碳酸化水提供了增强而且恒定的冷却。碳酸化水导管27的入口不仅通过碳酸化水管路与碳酸化装置连接,而且还与再循环盘旋管的出口连接。碳酸化装置和再循环盘旋管通过“T”型接头与碳酸化水管路连接。这样,碳酸化水的恒定循环有助于降低所分送的“即兴”饮料的温度。碳酸化水导管27是这样包在热绝缘材料内的,即它包围着产品导管26A-F,并与热绝缘泡沫材料的入口管柱部分50和出口部分51中的那些导管相接触,热绝缘泡沫材料包裹产品管道26A-F和碳酸化水管道27并形成多头分配管14(参见图3)。产品导管26A-F和碳酸化水导管27之间的接触导致流过产品导管26A-F的产品和流过碳酸化水导管的碳酸化水之间的热交换,从而有利于降低碳酸化饮料的分送温度。产生热交换是因为碳酸化水的恒定循环,它使其能保持低于产品的温度(接近34°F)。流过多头分配管14的碳酸化水带走了产品中的热量,并把它带回再循环盘旋管中,在碳酸化水通过碳酸化水管道流回去之前,在冷却装置中产生热交换而收集到的热量都被盘旋管散发掉了。这样,随着碳酸化水的循环,在碳酸化水和产品之间不断的热交换使产品的温度始终保持在40°F以下,而碳酸化水的温度仍然保持在40°F以下。此外,用来制作多头分配管14的热绝缘材料大大减少了产品导管26A-F和碳酸化水导管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减少从大气中吸收热量直接导致分送饮料的温度降低,尤其是,导致降低所分送的“即兴”饮料的温度。这样,当使用组合式分送塔10时,本发明的饮料分送装置所输出的“即兴”饮料的温度可以在38°F左右,因为冷却了的碳酸化水循环流过高度热绝缘的多头分配管而降低了产品温度,从而使得所分送饮料的温度大大低于传统饮料分送装置的温度。
在第一实施例中,产品导管26A-F和碳酸化水导管27可以用任何普通的金属管或铜管制作,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很容易地认识到,用铝包裹这种管子或直接用铝管制做这些导管,会增强产品导管和碳酸化水导管之间的热交换。
参见图6和图7,下面描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饮料分送装置的结构和工作。由于组合式分送塔10虽然和饮料分送装置的其余部分分开,但可以分送饮料,所以这种装置可以搁在诸如柜台下面那种不碍事的地方。饮料分送装置的其余部分包括冷却装置30,CO2源31,产品源32和主管道33。冷却装置30包含一个用来冷却未碳酸化的水、碳酸化水和产品的水槽。该水槽包括一个充满冷却液体,特别是水的冷却室,一个致冷装置装在该冷却室上方,它的蒸发蛇管浸入水中,从而在冷却室中很容易地形成了冰库。在冷却室中心,即在冰库内部,有一根其入口和水源相连的水管,它的出口与在冷却室前部的碳酸化装置连接。产品管路也在冷却室的前部,这些管路的入口和产品源32相接,出口通过主管道33与产品导管的26A-F连接(在下面描述)。碳酸化装置还有一个入口与CO2源31连接,以使碳酸化装置能将水和CO2制成碳酸化水。在产品管路后面有一个再循环盘旋管,它和碳酸化装置一道通过主管道33与碳酸化水导管27连接。一个“T”型接头使碳酸化装置和再循环管路都能连接在碳酸化水导管27上。再循环盘旋管的入口也通过主管道33与碳酸化水导管27的出口连接。致冷装置所形成的冰库起到在水管路中流动的水,产品管路中流动的产品,和在再循环盘旋管中的循环碳酸化水之间进行热交换的作用。
这样,在工作时,主管道33首先将组合式分送塔10与产品盘旋管,碳酸化装置,和再循环盘旋管连接。主管道33是一根热绝缘管,有多根导管穿过。在图6中,主管道33穿过柜台上的一个洞(图中未示出)与组合式分送塔10连接。每根产品导管26A-F以及碳酸化水导管的入口和出口均与装在主管道33内的一根单独的导管连接(主管道33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为26英尺)。导管之间的连接是靠用力将主管道33中的导管套在多头分配管14中的导管末端的倒刺上,向下卷曲主管道中的导管,并用夹子将它们固定。然后,将正确的相应的主管道中的导管与在再循环盘旋管的出口和碳酸化装置之间的“T”型接头的一端连接,再循环盘旋管的入口和产品管路使用与上述方法完全相同的方法连接。在上述结构中,为美学目的,将后盖12连接在外壳11上,而只有组合式分送塔10位于柜台上。
图7所示的结构中,用图2所示的支架24将组合式分送塔10连接在柜台的边缘上。组合式分送塔10是这样安装在柜台边缘上的,即柜台边缘紧靠后壁20,而外壳11的伸出在后壁20上方的部分则搁在柜台上。然后,用紧固螺钉25和26紧紧地固定在柜台的底面,从而将组合式分送塔10固定在柜台的前面。在这种结构中,除了组合式分送塔位于柜台的前方外,主管道33和组合式分送塔10的连接与上述完全一样。
在工作时,来自产品源32的产品被泵送流过位于水槽中的产品管路进行冷却,然后再泵入分送阀15A-E,由其根据需要进行分送。水先从水源泵入水管路中,进行归初的冷却,然后再进入碳酸化装置。此外,CO2从CO2源31压入碳酸化装置中。碳酸化装置将CO2溶解形成碳酸化水,然后将碳酸化水泵入分送阀15A-E,也根据需要和产品一起分送出去。然而,在使用率很低的期间,没有碳酸化水从碳酸化装置中泵出,而已经处在碳酸化水管路中的碳酸化水则连续不断地流过碳酸化水导管27,流入再循环盘旋管中,然后再通过主管道33流回碳酸化水导管27。这样,碳酸化水可以连续地和冰库进行热交换,使它在被泵回碳酸化水导管27时已经很凉了,因此,就可以和产品导管26A-F中的产品进行热交换。然而,在使用的高峰期,碳酸化装置将足够的碳酸化水泵入碳酸化水导管27内,以保证碳酸化水在产品中的正确比例。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能够将大部分装置搁在如柜台下等不碍事的地方,而同时仍能分送清凉饮料。此外,组合式分送塔由于有一个能在再循环系统中进行热交换的热绝缘的多头分配管,所以它所制成的饮料,尤其是“即兴”饮料比通常分送装置中流出的饮料温度要低得多。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能分送温度为38°F或低于38°F的“即兴”饮料。
参见图8-10,下面描述本发明的饮料分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如图8所示,组合式分送塔110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组合式分送塔10类似,包括一个同样的外壳111,后盖112,顶盖113,面板116,滴水托盘117和多个分送阀。多头分配管114和多头分配管14一样,但多头分配管114还包括一个热绝缘的附件,该附件包住快速连接阀的凸出件,其中,上述快速连接阀是用来连接多头分配管114和冷却装置中的产品管路和碳酸化装置的。此外,多头分配管114要装在外壳111内,与第一实施例中多头分配管14安装在外壳11内一样。
参见图9,多头分配管114包括6根产品导管和碳酸化水导管,这些导管均用诸如泡沫橡胶之类的热绝缘材料包裹。包在多头分配管114的热绝缘材料内的产品导管和碳酸化水导管的结构与图3-5中所描述的多头分配管14一样。也就是说,碳酸化水管路包围着产品管路,使得热量能从产品管路中的产品传给碳酸化水管路中的碳酸化水。此外,各产品导管的出口和碳酸化水导管的六个出口与组合式分送塔110的分送阀之一连接,其方式与上面描述的组合式分送塔10的连接方式相同。
然而,产品管路的入口不象图3所示的那样聚扰在一起,相反,产品导管是从筒柱130呈扇头张开而形成一排入口,其末端位于快速连接阀凸形构件121-126中。碳酸化水导管27也从筒柱130呈扇头张开,它有一个入口和出口,该入口的末端位于快速连接阀的凸形构件120处,其出口的末端位于快速连接阀的凸形构件127处。此外,多头分配管114还包括和筒柱130整体成形的附件131,用来包住扇形张开的产品导管和碳酸化水导管。但是,快速接头阀的凸形构件120-127没有被包住,因此,它们是从附件131突出来的。同样,多头分配管114有与筒柱130整体成形的头部132,用来包住产品导管和碳酸化水导管。
碳酸化水导管通过从头部132伸出的六个出口将碳酸化水输送到组合式分送塔的分送阀。然而,与产品管路不同,碳酸化水管路并未终止于出口28A-F,相反,它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如上所述,该回路的两端接到快速连接阀的凸状构件127。碳酸化水导管的回路部分与装在冷却室内的循环装置的入口连接,以使碳酸化水能够循环,这样,就能增强碳酸化水的冷却,并保持稳定的冷却。碳酸化水导管的入口不仅通过碳酸化水管路与碳酸化装置连接,还与再循环系统的出口连接。用一个“T”型接头将碳酸化装置和再循环系统的出口连接到碳酸化水管路上。这样,与上面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类似,恒定的碳酸化水循环有助于降低所分送的“即兴”饮料的温度。
再参见图8,冷却装置壳体140包括冷却室141和冷却室盖142。冷却室141和冷却室盖142容纳致冷装置(图中未示出),再循环系统(图中未示出),水管道(图中未示出),产品管道(图中未示出),和碳酸化装置(图中未示出)。致冷装置将存贮在冷却室141内的冷却液体(一般为水)变成冰库。该冰库为循环装置中的循环管路,水管路,和产品管路提供所需要的冷却。
另一种情况是,冷却室141和冷却室142容纳一块冷却板和如上所述的再循环系统,冷却板的作用相当于致冷装置。冷却板上装有一根水管路(图中未示出)、产品管道(图中未示出)和一根碳酸化水管路(图中未示出)。放在冷却室141里的冰为冷却板提供所需要的冷却。
冷却装置的壳体还包括6根产品导管、一根碳酸化水输出导管和一根碳酸化水回流导管。这些导管的大致轮廓示于图8,且总括起来用标号143表示。用热绝缘材料,诸如泡沫橡胶,包裹冷却系统导管以形成多头分配管144。热绝缘材料防止了周围环境和导管中循环的产品和水之间的热交换。多头分配管144用诸如螺钉之类的适当手段安装在冷却室的外壳140上。各产品导管、供应碳酸化水导管、和碳酸化水回流导管的入口都处在冷却室141内。产品导管的出口分别终止于快速连接阀中的凹形构件141-151中(见图9)。为了利用冷却板,各产品导管、供应碳酸化水导管、和碳酸化水回流导管的入口分别与冷却板的产品管路和碳酸化水管路连接。
此外,碳酸化水输入导管的末端位于快速连接阀的凹形构件145处,而碳酸化水回程导管的末端位于快速连接阀的凹形构件152处。用热绝缘材料包裹快速连接阀的凹形构件145-152,但是不要覆盖它们的开口。而且,尽管多头分配管144在冷却室的壳体141内,但热绝缘材料的顶部和凹形构件145-152都是暴露的(如图9所示),以便组合式分送塔110能安装在冷却室141上并与产品管路和碳酸化水管路连接。
冷却室141内的各产品管路的入口均与产品源连通,而它的出口则用诸如夹子或螺蚊连接件之类的适当的手段与安装在冷却室壳体内的相应一根产品导管连通。水管路的入口与水源连接,它的出口用诸如夹子或连接件之类的适当的手段与碳酸化装置连接。碳酸化装置还用诸如螺纹连接件和夹子之类适当的手段与CO2源连接,输入水和CO2,以形成碳酸化水。碳酸化装置的出口用夹子或螺蚊连接件之类适当的手段与碳酸化水管路连接,而碳酸化水管路的出口则用夹子或螺纹连接件之类的适当手段与供应碳酸化水导管的入口连接。
再循环系统包括位于冷却室141内的再循环盘旋管(图中未示出),它的出口用“T”型接头和碳酸化水管连接。再循环盘旋管的入口用螺纹连接件或夹子之类的适当的手段和碳酸化水的回程导管连接。这样,当组合式分送塔110安装在冷却室壳体140上时,如果分送阀未启动,碳酸化水就从组合式分送塔110流过再循环盘旋管,再回到组合式分送塔110,如此往复循环。再循环系统还包含一个介于组合式分送塔110和再循环盘旋管之间的泵(图中未示出),用于当分送阀未开启时,泵压碳酸化水流过再循环盘旋管。此外,当分送阀启动时,来自碳酸化装置的碳酸化水就流入组合式分送塔110中,以便随时有充足的碳酸化水供应以配制成要分送的碳酸化饮料。
参见图10,下面描述快速连接阀。快速连接阀160包括凸形构件161和凹形构件162。凸形构件161用诸如焊接等适当方式与导管163连接,它有一个中空的环形连接件。该连接件的外表面上有两圈凹槽,“O”形密封圈164和165分别卡在这两圈凹槽中。当凸形构件161插入凹形构件162中时,“O”形密封圈164和165用来形成液体密封,以防止产品或碳酸化水泄漏。凹形构件162包括用焊接之类的适当方法与导管166连接的一根环形管。这样,为了与快速连接阀160连接,只需将凸形构件161插入凹形构件162中即可,其中的“O”形密封圈164和165在凸形构件161和凹形构件162之间形成液体密封。
为将组合式分送塔110安装在冷却装置140的壳体上,先将组合式分送塔110放在多头分配管144的上方(见图9),然后,让组合式分送塔10落在多头分配管144上,使各个凸形构件120-127分别与相应的凹形构件145-152对准。将各凸形构件120-127分别压入相应的凹形构件145-152中,直至组合式分送塔110方方正正地座落在冷却室壳体140上(见图8)。此时,凸形构件120-127和凹形构件145-152之间就形成了紧凑的液体密封。此外,多头分配管114的附件131的底部方方正正地落在多头分配管144的顶部,把快速连接阀与周围环境完全隔绝(见图10)。将组合式分送塔110安装在冷却装置的壳体140上之后,产品和碳酸化水即可分别从产品源和碳酸化装置中流入安装在组合式分送塔上的分送阀,以便为使用者提供碳酸化饮料。
参见图11和12,下面描述快速连接阀的另一种结构。虽然图中未表示,但多头分配管180内的导管的结构与参照图3-5所描述的多头分配管14内的导管完全相同。而且,多头分配管180放在一个外壳内形成组合式分送塔,也和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3所描述的组合式分送塔完全一样。
在这一变型结构中,冷却装置壳体内的产品导管、供应碳酸化水导管、和碳酸化水回程导管的出口末端位于快速连接阀的凸形构件170-177处,而多头分配管180内的产品导管的入口以及碳酸化水管路的入口和出口末端位于快速连接阀的凹形构件处。此外,多头分配管180内的产品导管和碳酸化水导管不象多头分配管114那样扇头分散成一排,而是将产品导管和碳酸化水导管扇头分散成两排。这样,多头分配管114的附件131对于多头分配管180来说就不需要了,因为多头分配管180的筒柱181就足以包围住快速连接阀的凹形构件。
为将包括多头分配管180的组合式分送塔安装在冷却装置的壳体上,首先将组合式分送塔置于多头分配管182的上方(见图11)。然后,将组合式分送塔落在多头分配管182上,使各凸形构件170-177分别与相应的凹形构件对准。用力将凸形构件170-177压入相应的凹形构件中,直至组合式分送塔方方正正地座在冷却室的壳体上。此时,各凸形构件170-177和它的相应凹形构件之间就形成了紧密的液体密封。此外,多头分配管180的筒柱181的一部分靠在多头分配管182内,筒柱181的底部完全搁靠在多头分配管182的顶部,从而把快速连接阀完全与外部环境隔离(见图12)。将组合式分送塔安装在冷却装置壳体之后,产品和碳酸化水即可从产品源和碳酸化装置流入安装在组合式分送塔上的分送阀中,以便为使用者提供碳酸化的饮料。
从以上本发明的描述和附图中可知,通过重新组合和连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因此,本申请并不限于说明书中所包含的对本发明的说明,而只受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限制。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饮料分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外壳;
安装在上述外壳内用来冷却从饮料源输送过来的饮料的冷却装置;
和上述冷却装置连接用来容纳冷却了的饮料的第一组导管,上述第一组导管具有分别终止于快速连接器的第一构件处的出口端;第二组导管,该第二组导管包括分别终止于快速连接器的第二构件处的入口端;
一个分送塔,该分送塔具有包裹上述第二组导管的热绝缘材料,其中,上述热绝缘材料引导上述分送塔中的第二组导管的方向,使得快速连接器的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结合,从而易于将上述分送塔安装在上述外壳上和拆下来;以及
安装在上述分送塔上的分送阀,该分送阀与上述第二组导管的出口连接,以便分送从上述冷却装置中输送出来的上述饮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的上述快速连接器的第二构件各有一安装在所述第二组导管的入口端的中空的管状附件,其中,所述中空管状附件包含一条容纳“O”形密封圈的凹槽,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液体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快速连接器的第一构件各有一个安装在第一组导管的出口端的中空圆筒,用来容纳上述第二构件的中空管状附件,以便在它们之间形成液体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组导管包裹在热绝缘材料里,以形成安装在上述外壳上的多头分配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有一个致冷装置,用于与所述外壳内的饮料管中的饮料进行热交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快速连接阀的第一构件各有一个安装在第一组导管的出口端的中空管状附件,其中,所述中空管状附件包括一条容纳形成液体密封的“O”形密封圈的凹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快速连接器的第二构件各有一安装在所述第二组导管的入口端的中空圆筒,用来容纳所述第一构件的中空管状附件,从而形成液体密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块冷却板。
15.一种组合式分送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外壳;
安装在上述外壳上的分送装置;
若干产品导管,每根导管有一个进入导管的入口,和从导管中出去的出口,上述出口和分送装置连接;
一根混合液体导管,该导管有一个进入导管的入口,和一个从导管中出去的出口,以使上述混合液体循环,以及多个和所述分送装置连通的出口,其中,所述混合液体导管和各产品导管接触,在它们之间直接进行热交换;以及
一根布置在所述外壳内的多头分配管,所述多头分配管有包裹所述多个产品导管和混合液体导管的热绝缘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合式分送塔,其中所述外壳包括与前、后壁和顶盖整体成形的侧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式分送塔,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一个与后壁连接的托架,用来将外壳安装在平的表面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合式分送塔,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可安装在所述后壁和所述托架上方的后盖。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组合式分送塔,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一个安装在所述前壁上并带有一个杯架的滴水托盘。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合式分送塔,其中所述分送装置有若干分送阀。
21.一种饮料分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产品源和一个混合液体源;
与上述产品源和混合液体源连通的冷却装置,用来冷却产品和混合液体;以及
一个远地冷却装置和与之连通的分送塔,用来分送上述产品和混合液体,所述分送塔包括:
一个外壳;
安装在上述外壳上的分送装置;
多根产品导管,每根产品导管有一个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的入口和一个与所述分送装置连通的出口;
一根混合液体导管,该导管有一个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的入口,一个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的出口,以使所述混合液体循环,以及多个与所述分送装置连通的出口,其中,所述混合液体导管和所述多根产品导管的每根导管接触,在它们之间直接进行热交换;以及
一根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多头分配管,所述多头分配管有包裹所述多个产品导管和所述混合液体导管的热绝缘材料。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个混合液体的循环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多头分配管中的多个产品导管和混合液体导管利用多个包在热绝缘的主管内的导管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多头分配管的混合液体导管和所述混合液体循环装置相通。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分送塔的外壳包括和前、后壁和顶盖整体成形的侧壁。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分送塔的外壳还包括一个与后壁连接,用来将所述外壳固定在平的表面上的支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分送塔的外壳还包括一个可安装在后壁和所述托架上方的后盖。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分送塔的外壳还包括一个带杯架的滴水托架,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壁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饮料分送装置,其中所述分送塔的分送装置有分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