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的盖子 本发明涉及把文字组合式锁机构装在内部的盖子。所谓文字组合式锁是指通过把多个显示文字、数字、记号等的文字盘形成规定的组合就能开锁的锁,被称为Keyless combination lock。
文字组合式锁机构除了被用作小铁锁或自行车用链子锁紧等的锁以外,还能作为不使用钥匙就能将保险柜等上锁、开锁用的机构而被普遍使用。文字组合式锁的原理是在一定场所、通过把文字盘上的预定的记号组合,使开锁用的切口对齐、通过使爪等突起状构件从对齐的切口部拔出而开锁的。
以前的利用文字组合式锁机构的盖子有本发明人发明的、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7-215356号公开的。这个盖子是把多个在下端部的一部分上设置开锁用地切口的锁紧圈配置成同心圆状,由嵌在这些开锁用的切口里、能沿放射方向移动地支承着的锁紧构件构成的。在这锁紧构件上设置着多个锁紧沟,使这锁紧沟与各个锁紧圈的开锁用切口以外的部分结合而使这锁紧构件保持在上锁位置上的。如上所述、开锁是通过转动各个锁紧圈、将给定的记号排列、在各个开锁用的切口被排成直线状后,使锁紧沟形成的结合解除,使锁紧构件从上锁位置移动而进行的。
另外,这个发明还公开了把锁紧圈分割成拨号圈和钩搭圈,通过这分割就能变更进行开锁时的锁紧圈的记号的排列。这样,使用者就能任意地设定暗号,在别人发觉暗号或者有这类问题时,能重新设定更正,因而能防止锁紧机能的破灭。
任意变更暗号的结构有把拨号圈和钩搭圈改变到新的位置上将它们嵌装的方法。但是,用这个方法必须分解锁紧机构,暗号的变更极麻烦,好容易具有的功能变得不能使用了。为了解决这问题,有借助把拨号圈和钩搭圈做成能沿动地嵌接的结构,不分解锁紧机构就使暗号变更的方法。但用这个方法有暗号被简单地变更的缺点。这是因为这种结构是通过使拨号圈相对于钩搭圈转动就变更了暗号,必须较轻地使拨号圈相对于钩搭圈转动。因此,若在不小心地改变暗号的状态下上了锁,则连续使用者都不能开锁。
一般,在那种不把锁紧构件从锁紧圈部分拔出,使其在这部分上往复移动就进行上锁、开锁的锁紧机构的场合下,虽然在上锁时,锁紧圈当然同时处在能转动状态,但在开锁时则处在不能转动的固定状态。即,为了从开了锁的状态开始,使锁紧构件移动而进行上锁,必须把锁紧圈形成按照暗号排列的状态,而在开锁时丝毫不须使锁紧圈转动。因此,暗号变更是被做成在钩搭圈的转动被固定的开锁状态时进行的结构。这样,即使是在开锁时只为了开盖子而根本不想变更暗号的情况下,由于开锁位置和暗号变更位置是相同的,因而提高了无意中变更了暗号的可能性。即使暗号改变了,但由于开锁位置没改变,则仍能与以前同样地开锁,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将各个锁紧圈随机地回转,则再也不能开锁,这样,锁紧机构本身或者利用这个锁紧机构的整个装置就变成完全不能使用。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问题,进行了精心研究,结果作出了本发明的带锁的盖子,它是通过嵌入在开口部上,利用文字组合式锁机构的锁紧机构钩搭这开口部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锁紧圈、锁紧构件和旋钮构成的;上述锁紧圈由上面附设着多个记号的拨号圈和能滑动地与其嵌合、在下端部的钩搭壁的一部分上设置开锁用切口的钩搭圈构成;上述锁紧构件是能沿放射方向移动地支承在上述锁紧圈的下方,设置着与上述各个钩搭圈的钩搭壁周面相接触、在上述开锁用切口部分通过的多个锁紧部的;上述旋钮是使上述锁紧构件沿放射方向往复移动的,至少在开锁位置和上锁位置时,上述锁紧构件的各个锁紧部是不妨碍各个钩搭圈转动的,而且上述锁紧构件是设置着多个钩搭圈保持体的,这些钩搭圈保持体是在上述开锁位置和上锁位置以外的规定位置上,与钩搭圈的钩搭壁的开锁用切口部侧端部结合的。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谓“锁紧机构”是指利用文字组合式锁机构,能上锁和开锁的结构。在本发明中,作为锁紧机构是由同心圈地配设多个锁紧圈、锁紧构件和使这锁紧构件沿锁紧圈的放射方向往复移动的旋钮构成。这些构件的材料用一般的塑料就可以,但最好用撬锁时不容易裂的聚碳酸酯、杜拉康(Duracon)、ABS树脂等机械强度较高的材料。
所谓“锁紧圈”是指由拨号圈和钩搭圈构成的结构,拨号圈是上面附设着多种文字、数字、记号等(下面称作“记号等”);钩搭圈是能与拨号圈相对转动地嵌入、在下端的一部分钩搭壁上设有开锁用切口的。通常把它们形成一体,作为一个锁紧圈,能转动地配设成多个同心圆状。通过使各个锁紧圈分别地转动,使各个钩搭圈的开锁用切口对齐成一列,构成在排成一列的开锁用切口部分,能沿放射方向往复移动的锁紧构件进行上锁、开锁。使开锁用切口对齐成一对的机构是通过使拨号圈的上面附设的记号等按规定的顺序排列来进行,这种记号等的顺序是暗号。
通过把锁紧圈分割成设有开锁用切口的钩搭圈和附设记号等的拨号圈这样2个构件,就能重新任意地设定开锁用的记号等组合(暗号)。在本发明中,必须使钩搭圈和拨号圈不分解,即,使它们不脱离地相对转动,但这转动要比构成一体的锁紧圈的转动稳固可靠。为此,除了提高拨号圈和钩搭圈的嵌合部分的摩擦阻力,用弹簧结构加以按压外,也可在拨号圈和钩搭圈的嵌合部分设置定位部。定位部可使转动不太容易,而且能使拨号圈的各个记号等相对于钩搭圈的开锁用切口位于一定位置上。可在拨号圈的上面部所设置的每个记号等部位的嵌合部上设置凹部,在钩搭圈上设置有弹簧效果的凸部,使其与凹部相结合而作为定位部。在凸部和凹部组合的场合,凸部不必设置成与凹部相同个数,只要在几个部位设置就可以。
锁紧圈也不一定是圆环状,也可是构成圆环一部分的圆弧状,这时形成使其往复转动的结构。在使锁紧圈转动的场合,最好是使设置在拨号圈上的记号等定位成能在规定位置停止的。例如在锁紧圈(拨号圈或钩搭圈)上,在几个部位设置有弹簧效果的突起,在能转动地支承这锁紧圈的构件上设置与锁紧圈上的记号等相同个数的孔或沟,通过使上述突起嵌入在这突起里,由这时的声音和感触来判断。
所谓“锁紧构件”是指在能转动地配设成同心圆状的多个钩搭圈的开锁用切口对齐成一列时,在一部分嵌入在这切口里的状态下,能沿放射方向往复移动的构件。通过使锁紧构件沿放射方向往复移动,使其钩搭在开口部上、或从开口部脱离地进行上锁、开锁。这些上锁位置和开锁位置被设定在通常旋钮的移动或转动的始点或终点,但也可设定在各个跟前部位。这种场合下,最好做成上述的由凹部和凸部的组合等定位的。
所谓开口部,是指设置在某物件上的孔,例如设在容器或管子上的孔,设置在壁面上的孔等。在容器等开口部场合下,使锁紧构件突出在这开口部里侧或中间部位的内壁面上所设置的孔里,由此进行上锁,或者使锁紧构件挂在开口部周围所设置的凸缘部上而上锁。
在锁紧构件上设置着锁紧部,它是分别与多个钩搭圈的钩搭壁的周面相接触,而且在钩搭壁上所设置的开锁用切口部分上通过的。即,锁紧部是通过使其与钩搭周面相接触而使锁紧构件保持成上锁状态的。但在本发明中,这锁紧部使锁紧构件位于开锁位置时,必须不会对锁紧圈转动形成障碍。可把下述结构作为上述这种机构,即,使开锁位置不处在各个钩搭圈的钩搭壁转动位置上,或者即使在转动位置上,在钩搭圈转动时,由钩搭壁的开锁用切口部的侧端部使其从转动位置移开的。锁紧部只要是突起或沟等能与钩搭壁结合的就可以。
所谓“钩搭圈保持体”是指设置在锁紧构件上的,在这锁紧构件处在上锁位置和开锁位置以外的位置时,与开锁用切口的侧端部相结合而阻止钩搭圈转动的构件。即,锁紧构件的这个位置是使暗号变更用的位置。虽然变更位置、一般是设定在上锁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的,但也可设置在这些位置的外侧。此外,这个钩搭圈保持体既可以是与锁紧部分开的,也可以是与锁紧部成一体的。
所谓“旋钮”是指使锁紧构件沿放射方向往复移动的构件。旋钮的结构只要是通过转动或者夹紧,能使锁紧构件联动的就可以。这种场合下,也可以用弹簧作用于旋钮或锁紧构件,使这锁紧构件沿上锁或开锁方向拉引或压的。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锁盖子的一个实施例的断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旋钮部分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表示把锁紧圈分成拨号圈和钩搭圈后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拨号圈和钩搭圈的定位机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其中的(a)是斜视图,(b)是横断面图,(c)是斜视图,
图5是表示锁紧构件处在上锁状态的简略顶视图,
图6是表示锁紧构件处在开锁状态的简略顶视图,
图7是表示锁紧构件位于号码变更位置的状态的简略顶视图,
图8是表示设置着钩搭圈保持体的锁紧构件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的(a)是上锁状态、(b)是开锁状态、(c)是号码变更状态的大致局部顶视图,
图9是表示设置着钩搭圈保持体的锁紧构件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的(a)是上锁状态、(b)是开锁状态、(c)是号码变更状态的简略局部顶视图,
图10是表示锁紧构件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是锁紧部和钩搭圈保持体成一体的简略局部顶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锁盖子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其中的(a)是侧视图、(b)是断面图。
下面,参照着附图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锁盖子1的一个实施例的断面图,在由上盖2和下盖3构成的盖子本体4的内部容纳着锁机构5。锁机构5由3个并排成同心圆的锁紧圈6、能回转地设置在这锁紧圈6的中心部上的旋钮7和随旋钮7回转而联动地沿放射方向移动的锁紧构件8构成。锁紧圈6由拨号圈61和能转动地嵌装在拨号圈61上的钩搭圈62构成,使这钩搭圈62能转动地支承在下盖3的底面上、呈同心圆地设置的导轨9上。锁紧构件8横切过这导轨9那样能沿放射方向滑动地支承在底面上。在上盖2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上开设着窗孔11,以便使附设在各个锁紧圈6上面的记号10露出。
在各个钩搭圈62的下端部设置着钩搭壁12,在这钩搭壁12的一部分上设置着开锁用的切口13。当把各个钩搭圈62的开锁用的切口13沿放射方向对齐时,锁紧部件8就能沿放射方向往复移动。因此,根据各个拨号圈61上面连续地附加的记号10的排列,开锁用的切口13可变成对齐。而开锁用的切口13对齐后,能移动的锁紧构件8的移动是通过使旋钮7回转来进行的。
在本图中,图的左侧表示上锁状态、右侧表示开锁状态,是通过使锁紧构件8向开口部21(参见图11(b))的里面侧突出,使带锁盖子1钩搭在开口部21(参见图11(b))处,从而使其锁上的。3个锁紧部81突出地设置在锁紧构件8的上面。通过使这锁紧构件8从盖子本体4突出地使各个锁紧圈6随机转动,使锁紧部81与钩搭圈62的钩搭壁12结合就能上锁。虽然在这上锁位置各个锁紧圈6不用说能自由转动,但在本发明中,即使在开锁位置,使各个锁紧圈6的转动部分也不存在锁紧部81或其他构件,将各个锁紧圈6做成能转动。暗号的变更是通过使锁紧构件8移动,从而使它的锁紧部81位于开锁用切口13的内部,在把钩搭圈62固定的状态下,使拨号圈61转动来进行的。
如图2所示,在旋钮7的旋钮本体71的下部设置着带有锁紧构件8的驱动沟14的动作板15。通过使旋钮本体71回转,使动作板15回转,与上述驱动沟14结合的锁紧构件8的突起82就受这驱动沟14导引而沿放射方向往复移动。在本实施例里,在动作板15的周围设置凹部16,使在上锁位置、开锁位置和暗号变更位置等3个部位上定位。此外,最好把旋钮本体71的旋钮部分做成手指易抠的形状,例如用将其基部挖进一点等方法。
如图3所示,锁紧圈6由拨号圈61和钩搭圈62构成,在拨号圈61的嵌入在钩搭圈62的部分上设置与记号10相同个数的沟17,由设置在钩搭圈62的外壁侧上的弹簧突起18使其定位。使整个锁紧圈6定位的场合是在钩搭圈62的内壁侧设置朝向中心突出的弹簧突起18的同时,在上盖2的壁面或隔壁上设置沟17后,使其配合就可以。这种场合下,最好把由拨号圈61和钩搭圈62构成的,作为锁紧圈6的转动的松紧程度做成较柔软,而拨号圈61和钩搭圈62之间的相对转动的松紧程度做成较紧,使记号的组合不容易改变。这通过如图4(a)、(b)、(c)所示地,改变钩搭圈62插通在拨号圈61里的部分,和设置在钩搭圈62与上盖2的壁面或隔壁之间的定位用的弹簧突起18和凹部16中的弹簧突起18的弹簧部分的粗细、凹部16的深度就可以。不过,当把拨号圈61和钩搭圈62的转动松紧程度做得过余紧时,会产生难变更暗号的问题。
图5是表示带锁盖子1的上锁状态的顶视图,由动作板15的转动而使锁紧构件8从盖子本体4突出。在这状态下,锁紧构件8的各个锁紧部81位于各个锁紧圈6转动的导轨9的外侧,与钩搭圈62的钩搭壁12结合、即使欲转动旋钮7,也处于不能转动的锁紧状态。
图6表示带锁盖子1的开锁状态,通过把各个锁紧圈6的记号10按照暗号排列,使各个钩搭圈62的开锁用切口13对齐,将锁紧部81和钩搭壁12的结合解除,使动作板15转动,从而将锁紧构件8拉入盖子本体4里。在这种场合下,各个锁紧部81位于导轨9的内侧,不会妨碍各个锁紧圈6的转动。
暗号的变更是如图7所示地、通过使旋钮7位于号码变更位置来进行的。这个位置也是使设置在动作板15的周围的凹部16与弹簧突起18结合而定位。在这位置上,锁紧部81位于导轨9部分上,而且在各个开锁用的切口13内部。在这种状态下,若使锁紧圈6转动,则锁紧部81就在开锁用切口13部分里与侧端部配合,阻止钩搭圈62的转动,只使拨号圈61转动,就能变更成任意的号码(记号10)。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用锁紧部81阻止钩搭圈62的转动,但也可如图8所示,在锁紧构件8上设置与锁紧部81不一体的钩搭圈保持体83。图8(a)是上锁状态,锁紧部81位于各个导轨9的外侧,将钩搭圈保持体83设置成在各锁紧部81的外侧空有钩搭壁12能通过的间隔。
如图8(b)所示,在开锁状态下,各锁紧部81位于各导轨9内侧,各个钩搭壁12能在锁紧部81和钩搭圈保持体83之间通过地转动。暗号变更是如图8(c)所示,使锁紧部拉入,通过使钩搭圈保持体83位于各个开锁用切口13的内部来进行的。这样,能把号码变更位置设置在上锁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的经常使用部分以外的部位上。
如图9所示,还可把钩搭圈保持体83设置在各个锁紧部81的内侧,其间空开钩搭壁12能通过的间隔。图9(a)表示上锁状态、图9(b)表示开锁状态、图9(c)表示号码变更状态。在本实施例场合下,号码变更位置不在上锁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而是在使锁紧构件8从上锁位置进一步突出的位置。在不是用锁紧部81阻止钩搭圈62上转动、由钩搭圈保持体83阻止的场合下,最好使开锁用的切口13的侧端部与锁部81难结合地使两者结合部分上带圆角或削尖。
把锁紧圈6做成在开锁位置上是能转动的,这是为了在开锁状态下,即使不小心而使锁紧圈6转动,也不会使暗号变更。为了达到这目的,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在开锁位置上,使锁紧部81或钩搭圈保持体83位于钩搭圈62的转动位置。在本发明中,只要在开锁位置上钩搭圈62不成为不能转动,则无论怎样的机构都可以,也可以如图10所示地,即使把锁紧部81或钩搭圈保持体83位于钩搭圈62的转动位置上,只要做成不钩挂开锁用的切口13部分,可使其从转动位置排除的形状都可以。若形成这种形状,即使锁紧构件8不确实位于开锁位置上时,对不妨碍的钩搭圈62的转动也是极有效的。
作为使带锁盖子1合在开口部19上的机构,除了如上述各实施例那样地使锁紧构件8突出在开口部19的里面侧外,也可如图11(a)所示地,使锁紧构件8挂在设置在开口部19周围的凸缘部20上,还可如图11(b)所示地,使锁紧构件8的前端插在开口部19的中间部位的内壁面上所设置的孔21里而钩搭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带锁盖子是由附加上记号的拨号圈和能转动地嵌装在其上的钩搭圈构成多个配设成同心圆的锁紧圈,通过用设置在中央部位的旋钮,使锁紧构件沿放射方向往复移动而使其进行上锁、开锁的,通过把锁圈做成在这锁紧构件的上锁位置和开锁位置上能转动,在锁紧构件上设置钩搭圈保持体,在上锁位置和开锁位置以外的位置上、使其与钩搭圈的钩搭壁的开锁用的切口的侧端部结合上,由于在开锁位置上不阻止锁紧圈转动,因而能消除因不小心而改变暗号的危险性。
而且,由于把变更暗号的号码变更位置设置在上锁位置和开锁位置以外的位置上、即不经常通过并使其停止的位置,或者是通常的使用范围以外的上锁和开锁以外的位置,因而使用者能有意识地变更暗号,而且能较确实地防止无意识的号码变更,能极有效地防止锁机构或使用这机构的容器等装置变成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