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形成物.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07881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7056.8

申请日:

1997.10.13

公开号:

CN1179618A

公开日:

1998.04.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6.5|||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1J29/30; H01J29/20; C09D5/22; C09K9/00

主分类号:

H01J29/30; H01J29/20; C09D5/22; C09K9/00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丁海法

地址:

韩国汉城市

优先权:

1996.10.14 KR 1996-4566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维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在于提供可提高荧光膜浆料的灵敏度,缩短曝光时间,没有对环境有害的铬成分,增加荧光面的发光亮度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形成物。其特征是在屏面玻璃上形成黑色基质膜,借助于穿过荫罩孔,而照射的紫外线光在上述黑色基质膜间形成荧光膜,在上述荧光膜上形成有机薄膜后,形成金属反射膜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结构中,形成上述荧光膜的浆料,是将荧光体、纯水、SPP及分散剂混合形成的。

权利要求书

1: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浆料形成物,其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 光面的结构包括一屏面、在液屏面玻璃上所形成的黑色基质膜、借助于 穿过荫罩孔所照射的紫外线而在上述黑色基质膜间所形成的荧光膜、在 上述荧光膜上所形成的有机薄膜以及其后所形成的金属反射膜,其特征 在于,形成上述荧光膜的浆料是将荧光体、纯水、SPP及分散剂混合而 形成的。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浆料形成物,其特 征在于上述SPP的分子量是500-4,000。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浆料形成物,其特 征在于用下述式表示的上述SPP的成分中l∶m∶n的摩尔比是(1.0~
4: 5)∶(70.0~98.0)∶(1.0~20.0)。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浆料形成物,其特 征是在SPP 10%基准时上述固形分散剂的量是0.3~1.5%。

说明书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形成物

    本发明涉及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特别涉及适用形成荧光体的荧光面时高灵敏度的感光剂的SPP制品,可缩短荧光膜的曝光时间,提高阴极射线管的高度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浆料形成物。

    以往,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如图1所示,在屏面玻璃(1)的内侧面上,以一定间隔涂敷黑色基质膜(2),在其上面涂敷可由电子束射击的红色(3R)、绿色(3G)、兰色(3B)的荧光膜。附图标号4表示金属氧化膜。

    该荧光面的制造方法是在屏面玻璃(1)上均匀地被覆光致抗蚀膜液,插入荫罩,进行相当绿色、兰色、红色的三色曝光后,用纯水显影后曝光的部分,由于感光性高分子和光交联剂的光硬化反应,成为不溶性而不能显像地残留下来。

    因此,形成不发光的吸收物质的黑色基质层后,用氧化剂水溶液等进行处理,通过曝光发生光反应地光致抗蚀膜膨胀,用纯水显影后,可制成相当红色(R)、绿色(G)、兰色(B)三色的黑色基质膜(2)。

    将绿荧光体和感光性高分子的聚乙烯醇(PVA)和增减剂的重铬酸钠(SDC)或重铬酸铵(ADC)和表面活性剂等,与纯水搅拌12小时以上,作成浆料,将该浆料注入到屏面玻璃(1)的内面,在该膜的上面,进行展开、回收、干燥工序后进行曝光。

    曝光时通过荫罩孔,选择来自曝光器光源的紫外线光,照射到荧光膜上。此时,只是照射部分进行光硬化反应,通过高分子和增感剂间的交联连结,对于水具有不溶性。接着,在纯水中显影后,不发生光硬化的部分从屏面玻璃(1)的内面除去,所以形成了所希望的绿荧光膜(3G),用相同方法也可形成兰荧光膜(3B)和红荧光膜(3R)。

    在该荧光膜上形成有机薄膜后,平滑地形成金属反射膜(4)。将该有机薄膜在高温(450℃)下热分解,以气体放出。以便平滑地形成金属反射膜(4)。

    可是,聚乙烯醇(PVA)是具有与光硬化反应时光的强度和曝光时间的乘积成比例的特性的物质,由于与SDC或ADC交联结合,对于水具有不溶性,光硬化反应速度慢,需要曝光时间长,必须使用能量强的光源,因此,在产品的生产率和费用上存在问题,另外,对于SDC和ADC,由于在荧光膜上残留公害物质铬成分,阻碍荧光体发光,存在着阴极射线管的高度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荧光膜浆料的灵敏度,缩短曝光时间,没有对环境有害物质的铬成分,增加荧光表面的发光高度的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形成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形成物是在屏面玻璃上形成黑色基质膜,借助于穿过荫罩孔而照射的紫外线,在上述黑色基质膜间形成荧光膜,在上述荧光膜上形成有机薄膜后,形成金属反射膜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结构中,形成上述荧光膜的浆料是将荧光体、纯水、SPP及分散剂混合而形成的。

    图1是一般的荧光面的断面结构图。

    图2是涂敷荧光膜的荧光面的结构图。

    图3是适用于本发明的SPP的化学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反应机理的图。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并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荧光膜浆料形成中,是使用水溶性感光性树脂SPP[化学名:乙烯醇-醋酸乙烯的共聚物和4-{2-(4-甲醛)苯基}-1-甲基吡啶鎓盐缩醛花物质]取代以往所使用的PVA-Cr系列中的PVA(聚乙烯醇)和现有的增感剂,如重铬酸钠(SDC)或重铬酸铵(ADC),与荧光体、纯水、分散剂等混合,在屏面玻璃(1)内面形成的涂敷的荧光膜浆料。

    SPP化学结构式如图3所示,结构式中l∶m∶n的摩尔比是(1.0~4.5)∶(70.0~98.0)∶(1.0~20.0)。

    即,在形成黑色基质膜(2)的屏面玻璃(1)内面上,以SPP和丙烯酸乳化液和荧光体的固形分比为2∶1∶30组合成浆料,搅拌24小时后,数次注入到屏面玻璃(1)的内面,完成干燥、曝光显影工序后,可确认在如图2所示的荧光面上形成不含铬成分的荧光膜。评价荧光膜曝光时间和白色亮度,得到如下的结果。

    *曝光量=照度(μA)×时间(秒)   试样       以往产品      本发明产品   照度   时间   照度   时间  试样1    70    75    55    45  试样2    80    70    50    50  试样3    75    70    55    45  试样4    85    65    55    40  试样5    80    70    50    45   平均    78    70    53    45*白色亮度(FL)   试样   以往产品  本发明产品  试样1     26.5     27.9  试样2     27.0     28.2  试样3     26.8     28.0  试样4     26.4     28.5  试样5     27.3     28.3   平均     26.8     28.2

    [测定条件]一评价的阴极射线管:14英寸

    外加电压:24KV

    外加电源:300μA

    本发明中,使用分子量是500~4,000,皂化度是88%的SPP。若分子量为500以下,存在着粘度低、消耗量大,操作性低的问题。若为4,000以上,粘度变高,分散性低,混入荧光膜,产生残丝。

    另外,添加在SPP中的丙烯酸乳化液或表面活性剂的固形量,以0.3~1.5%为适宜(SPP 10%基准)。若在0.3%以下,分散性低,膜粗,多发生残丝,若在1.5%以上,膜胀率降低,不能显影,荧光膜混入杂质,发生混色,膜质量降低。

    形成本发明的荧光膜的反应机理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对于SPP的光硬化反应,不生成无机物,仅由有机物构成,在制造工序中通过熔烧工序(350~450℃)热分解放出,所以在荧光膜中不残留铬成分,可防止亮度降低及环境污染。

    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专业人员而言,显而易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对于本发明的荧光膜浆料组成可以进行多种变更和改变。所以,本发明包括属于权利要求书之保护范围或其等同物的这些变更和改变。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形成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形成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形成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形成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形成物.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在于提供可提高荧光膜浆料的灵敏度,缩短曝光时间,没有对环境有害的铬成分,增加荧光面的发光亮度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膜形成物。其特征是在屏面玻璃上形成黑色基质膜,借助于穿过荫罩孔,而照射的紫外线光在上述黑色基质膜间形成荧光膜,在上述荧光膜上形成有机薄膜后,形成金属反射膜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荧光面结构中,形成上述荧光膜的浆料,是将荧光体、纯水、SPP及分散剂混合形成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