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的网状结构物.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207325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09833.0

申请日:

1995.08.21

公开号:

CN1143567A

公开日:

1997.02.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B29D 28/00申请日:19950821授权公告日:20000621终止日期:20100821|||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29D28/00; //B29K23:00

主分类号:

B29D28/00; //B29K23:00

申请人: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发明人:

施希弦; 吴建宗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元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系一种具有高强度及高延伸率的新颖网状结构物,该网状结构物系由包括新颖聚乙烯及/或聚乙烯共聚物及传统聚乙烯之掺合物经压出制网过程加工而得:其中该新颖聚乙烯或聚乙烯共聚物之特征为密度0.86~0.915g/cm3,熔融指数(I10)(依ASTMD-1238测量)0.5~7.5g/min,分子量分布(Mw/Mn)小于3.5;或密度0.86~0.915g/cm3,熔融指数比(I10/I2)(依ASTMD-1238测量)大于或等于5.63,分子量分布(Mw/Mn)大于或等于熔融指数比(I10/I2)减去4.63,且在1000个碳原子上有0.01至3个长链分枝。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网状结构物,系由包括下列成份之掺合物经压出机熔融 加工制得: (a)聚乙烯,其密度为0.86~0.915g/cm 3 ,熔融指数(l 10 )为0.5~    7.5g/10min,分子量分布(Mw/Mn)小于3.5;及/或 (b)聚乙烯共聚物,其密度为0.86~0.915g/cm 3 ,熔融指数比    (l 10 /1 2 )大于或等于5.63,分子量分布(Mw/Mn)大于或等于    熔融指数比(L 10 /l 2 )减去4.63(Mw/Mn≥l 10 /l 2 -4.63),且在        1000个碳原子上有0.01~3个长链分枝;及 (c)常用聚乙烯。
2: 权利要求1的网状结构物,其中成分(a)+(b)之量为掺合物 总重之3%~97%重量,成份(c)之量为掺合物总重之97%~3%重 量。 3.权利要求2的网状结构物,其中成分(a)+(b)之量为掺合物 总重之35~65%重量,成份(c)之量为掺合物总重之65~35%重量。 4.权利要求1的网状结构物,其中成分(c)为低密度聚乙烯 (LDPE)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5.权利要求1的网状结构物,系由该掺合物经压出后,经一可 形成网带之模头再经冷却而制得之网状结构物。
3: 5;及/或 (b)聚乙烯共聚物,其密度为0.86~0.915g/cm 3 ,熔融指数比    (l 10 /1 2 )大于或等于5.63,分子量分布(Mw/Mn)大于或等于    熔融指数比(L 10 /l 2 )减去
4: 63(Mw/Mn≥l 10 /l 2 -4.63),且在        1000个碳原子上有0.01~3个长链分枝;及 (c)常用聚乙烯。 2.权利要求1的网状结构物,其中成分(a)+(b)之量为掺合物 总重之3%~97%重量,成份(c)之量为掺合物总重之97%~3%重 量。 3.权利要求2的网状结构物,其中成分(a)+(b)之量为掺合物 总重之35~65%重量,成份(c)之量为掺合物总重之65~35%重量。 4.权利要求1的网状结构物,其中成分(c)为低密度聚乙烯 (LDPE)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5.权利要求1的网状结构物,系由该掺合物经压出后,经一可 形成网带之模头再经冷却而制得之网状结构物。
5: 63,分子量分布(Mw/Mn)大于或等于    熔融指数比(L 10 /l 2 )减去4.63(Mw/Mn≥l 10 /l 2 -4.63),且在        1000个碳原子上有0.01~3个长链分枝;及 (c)常用聚乙烯。 2.权利要求1的网状结构物,其中成分(a)+(b)之量为掺合物 总重之3%~97%重量,成份(c)之量为掺合物总重之97%~3%重 量。 3.权利要求2的网状结构物,其中成分(a)+(b)之量为掺合物 总重之35~65%重量,成份(c)之量为掺合物总重之65~35%重量。 4.权利要求1的网状结构物,其中成分(c)为低密度聚乙烯 (LDPE)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5.权利要求1的网状结构物,系由该掺合物经压出后,经一可 形成网带之模头再经冷却而制得之网状结构物。

说明书


新颖的网状结构物

    本发明系有关一种新颖网状结构物,其较由传统PE或PE/PVA所制得的网状结构物具较高强度及较高延伸倍率,因而可装载更重之物体。

    按传统网状结构物系利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EVA)之掺合物,经压出机熔融加热输送至旋转模头或其他可形成网状之模头,在刚出模头之瞬间二股熔融塑流粘合在一起,此种粘合动作周而复始而形成网状结构物。但由于此种压出制网过程中,熔融塑流系在刚出模头后粘合,因此接合点之处机械强度最弱,造成机械方向之机械强度(拉伸强度及延伸倍率)受此接合点之限制,而呈现较弱之拉伸强度及较小之延伸倍率及较小之横向展幅,且触感不良。

    本发明人即针对传统网状结构物之上述缺点进行研究而发展出本发明。

    本发明系提供一种新颖网状结构物,其具有高强度及高延伸倍率,因而较传统网状结构物可承载更重之物体。

    本发明系提供一种具高强度及高延伸倍率之新颖网状结构物,该网状结构物系由包括新颖聚乙烯及/或聚乙烯共聚物及传统聚乙烯之掺合物经压出制网过程加工而制得;其中该颖聚乙烯或聚乙烯共聚物之特征为密度0.86~0.915g/cm3,熔融指数(l10)(依据ASTMD-1238测量)0.5~7.5/10min,分子量分布(Mw/Mn)小于3.5;或密度0.86~0.915g/cm3,熔融指数比(l10/l2)(依据ASTM D-1238测量)大于或等于5.63,分子量分布(Mw/Mn)大于或等于熔融指数比(l10/l2)减去4.63,且在1000个碳原子上有0.01至3个长链分枝。

    由于本发明所用的新颖聚乙烯或聚乙烯共聚物(下文中分别表示为MPE-1或MPE-2)具有如下特性:低密度且具类似橡胶之柔软性,低的密封温度、高的热胶粘性及高的密封强度;本发明即利用具该等特性之新颖聚乙烯或聚乙烯共聚物与传统聚乙烯(PE)掺合,再令所得掺合物经传统压出制网过程制成网状结构物,由于本发明掺合物中之新颖聚乙烯或聚乙烯共聚物之如上特性,因而可改良掺合物在出模头结构物接合点机械强度可加以改良,而呈现较传统网状结构物高的拉伸强度及延伸倍率。

    本发明中所用之新颖聚乙烯或聚乙烯共聚物系由Exxon公司及Dow公司已商品化之产品。

    本发明针对传统网状结构物之缺点所设计调配之由前述新颖聚乙烯或聚乙烯共聚物与传统PE而成之掺合物,经传统网袋过程制成网状结构物,经测试具有比传统PE或PE/EVA掺合物制得之网状结构物更高的拉伸强度及延伸倍率。

    兹以下列实施例更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之范围。实施例1

    取50重量分之低密度聚乙烯(LDPE)与50重量分之MPE-1(购自Exxon公司之商品名Exact 4024)掺混均匀,置于温度约230℃之压出机中熔融掺合,并输送至旋转模头压出,使两股熔融塑流粘合而制成网状结构物。实施例2

    依实施例1之相同方法,但使用50重量分MPE-2(购自Dow公司之商品名Engate EG-8100)取代50重量份之MPE-1,制得网状结构物。比较例

    依实施例1之相同方法,但改变低密度聚乙烯之量为75重量分及以25重量分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取代50重量分之MPE-1,制得网状结构物。测试例

    取上述实施例1及2与比较例制得之网状结构物,各取5公分长样品,利用万能试验机之上下夹具各夹住样品上下1公分处,以5cm/min之速度拉伸,量取断裂点的拉伸强度及延伸倍率,结果示于下表。 实施例1  实施例2  比较例拉伸强度   250N   240N   156N延伸倍率   430%   350%   230%

    由上述测试结果,可明显看出本发明之掺合物,比传统网状结构物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及延伸倍率。

新颖的网状结构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颖的网状结构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颖的网状结构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颖的网状结构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颖的网状结构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系一种具有高强度及高延伸率的新颖网状结构物,该网状结构物系由包括新颖聚乙烯及/或聚乙烯共聚物及传统聚乙烯之掺合物经压出制网过程加工而得:其中该新颖聚乙烯或聚乙烯共聚物之特征为密度0.860.915g/cm3,熔融指数(I10)(依ASTMD-1238测量)0.57.5g/min,分子量分布(Mw/Mn)小于3.5;或密度0.860.915g/cm3,熔融指数比(I10/I2)(依ASTM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