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吸附法分离一氧化碳及乙烯的吸附剂.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207310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4109.5

申请日:

1989.09.19

公开号:

CN1050403A

公开日:

1991.04.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10K1/32; B01D53/02

主分类号:

C10K1/32; B01D53/02

申请人:

化学工业部西南化工研究院;

发明人:

朱爱民; 黄桂秋; 樊越; 崔吉成

地址:

646300四川省泸州市安富镇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变压吸附法分离一氧化碳和乙烯的吸附剂,属于净化和分离领域。将氯化铜水溶液真空浸渍于比表面中等特定孔结构活性炭载体上,加热脱水、冷却而制成。该吸附剂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中等(0.4-1.6)毫摩尔/克,但常温下易于脱附,0.09MPa真空下吸附量为0.4-0.7毫摩尔/克,氢、氮、甲烷平衡吸附量≤0.2毫摩尔/克。吸附系数(CO/CO2)>2.4,(C2H4/CH4)>5,(C2H6/CH4)>5,吸附气体经加热或减压即可脱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吸附分离一氧化碳用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以氯化铜为主的原料制成,载体为比表面不高的特定孔结构的活性炭。
2: 按权利要求1的吸附剂,其特征是氯化铜中还可以混以Ⅱ价氯化铁、氯化镁等金属盐。
3: 按权利要求1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载体活性炭具有如下孔结构:比表面300-900m 2 /克,细孔最可几半径2-10nm,中、大孔孔容为0.1-0.8毫升/克。
4: 按权利要求1的吸附剂,其制备特征在于,采用真空浸渍方法,真空度为0.05-0.095MPa。
5: 按权利要求1的吸附剂,浸渍后只需在150-300℃温度下干燥(还原),就能制得一氧化碳吸附,解吸性能好的吸附剂。
6: 按权利要求1-5的吸附剂,其应用特征在于,在室温下有较好的一氧化碳解吸性能,真空0.09MPa下吸附系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2.4。(乙烯/甲烷)>5,(乙烷/甲烷)>5,吸附气体经加热或减压即可脱附,可以从混合气中分离一氧化碳或乙烯,可以从天然气中净化乙烷,作为变压吸附特用吸附剂。
7: 按权利要求1-5的吸附剂,其应用特征是可以作为气体色谱分离地担体。对氧+氮-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混合气和甲烷-乙烷-乙烯混合气进行分离。柱温100℃,活化温度120℃。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转炉气、高炉气、水煤气等富含一氧化碳的气源中,提取纯一氧化碳的固体吸附剂。

    该吸附剂主要应用于常温-真空-变压吸附(psa)分离,提纯或富集一氧化碳、乙烯等不饱和烃,净化饱和烃,还可以作色谱分离担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条经济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中国专利CN  86  102838、CN  106219提出一氧化碳固体吸附剂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多采用一价铜盐,或高比表面载体,使用还原介质、或采用较高的温度(>300℃)。

    本发明制备特征在于:采用二价铜盐、水为溶剂;比表面不高;不采用还原介质,还原温度较低(<300℃)。

    为满足变压吸附常温工业分离的要求,本发明选用特定孔结构国产活性炭载体。比表面300-900米2/克,细孔最可几半径2-10nm,中孔、大孔孔容0.1-0.8毫升/克。

    本发明吸附剂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①.载体脱水

    在150-300℃温度下通氮或氩惰性气体或减压干燥,

    ②.真空浸渍

    采用工业纯氯化铜浸渍液,或者混以氯化铁、氯化镁等盐,载带量为1-10毫摩尔/克。将上述浸液引入已被抽空的载体中,(真空度0.05~0.095MPa),搅拌均匀。

    ③.脱水还原

    在150-300℃温度下通氮等惰性气体脱水或者减压干燥。与此同时,进行了还原。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降至室温,制得特种固体吸附剂。

    ④.使用赋活

    在开车前,需经150-300℃通氮活化。

    本发明吸附剂可按如下方法进行检测。

    测定各纯气体的平衡吸附数据及系数,从而判定吸附选择性;测定混合气组份的热导色谱分离性能判定实际动态分离性能。

    本发明吸附剂,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中等(0.4~1.6毫摩尔/克),但在0.09MPa工业真空度条件下,可抽出量较大(0.4~0.7毫摩尔/克),常温、常压下两种气体平衡吸附量之比,即吸附系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2.4,氢、氮、甲烷平衡吸附量≤0.2毫摩尔/克,从而可用变压吸附分离方法提取纯一氧化碳。

    本发明吸附剂吸附系数(乙烷/甲烷)>5,可从天然气中净化乙烷。吸附系数(乙烯/甲烷)>5,可从含乙烯气源中浓缩或分离乙烯。

    本发明吸附剂在120℃通氮活化后可作色谱分离担体。

    制备方法和分离应用的实例及比较例如下所述。

    实施例(1)

    取特定孔结构活性炭载体10克,浸渍液氯化铜(CuCl2.2H2O)2.6克、水15ml,采用真空浸渍方式,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0.59毫摩尔/克。

    比较例(1)

    条件均同于实施例(1),但浸渍在空气中进行。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为0.39毫摩尔/克。

    实施例(2)

    特种孔径活性炭载体,比表面828米2/克,最可几细孔半径2~10nm。制备条件同实施例(1)。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0.89毫摩尔/克,二氧化碳吸附量0.37毫摩尔/克,吸附系数(CO/CO2)=2.4。

    比较例(2)

    吸附型活性炭载体,比表面825米2/克,最可几半径<2nm,制备条件同实施例(1)。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0.54毫摩尔/克,二氧化碳吸附量0.87毫摩尔/克,吸附系数(CO/CO2)=0.62。

    实施例(3)

    实施例(2)特种活性炭载体9.433克,浸渍盐氯化铜6克,水24毫升,真空方式浸渍,250℃通氮干燥,冷却后测试。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1.04毫摩尔/克。

    比较例(3)

    同实施例(3),浸渍后先通氮250℃干燥,再通氢还原1小时,冷却后测试。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为1.01毫摩尔/克。

    按上述实例(1-3)和比较例(1-3)结果,优选如下制备条件进行实施例(4)。

    实施例(4)

    采用特种孔结构载体12.845克,氯化铜7.7克,水19毫升,真空浸渍后通氮干燥2小时,减压干燥2小时,然后通氮冷却。测得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1.51毫摩尔/克。在0.09MPa真空解吸条件下测得一氧化碳有效吸附量0.69毫摩尔/克,二氧化碳平衡吸附量0.46毫摩尔/克,吸附系数(CO/CO2)=3.4(>2.4),甲烷平衡吸附量0.2毫摩尔/克,氮平衡吸附量0.04毫摩尔/克,氢平衡吸附量0.01毫摩尔/克。

    实施例(5)

    实施例(4)载体446.7克,三批,制备条件同实施例(4),测得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34毫摩尔/克,1.37毫摩尔/克,1.44毫摩尔/克。0.09MPa真空下一氧化碳吸附量0.67毫摩尔/克,二氧化碳平衡吸附量0.45毫摩尔/克,小样(例4)和批量(例5)制备结果重复。

    实施例(6)

    一种特种活性炭载体14.6克,比表面587米2/克,最可几孔半径大于2nm,工业纯氯化铜8.8克,氯化铁(Fe.Cl2)1.5克,水22毫升,真空浸渍,通氮200℃1.5小时后冷却。

    测得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1.29毫摩尔/克,0.09MPa真空下一氧化碳有效吸附量0.62毫摩尔/克,二氧化碳平衡吸附量0.29毫摩尔/克,吸附系数(CO/CO2)=4.4。

    实施例(7)

    实施例(6)载体13.38克,工业纯氯化铜8克,氯化镁2.7克,水20毫升,真空浸渍,通氮200℃1.5小时,冷却至室温。

    测得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1.24毫摩尔/克,有效吸附量0.67毫摩尔/克,二氧化碳平衡吸附量0.22毫摩尔/克,吸附系数(CO/CO2)=5.7。

    实施例(8)

    铜吸附剂担体40-80目,色谱柱3毫米/2米,活化温度为120℃通氮脱水,柱温100℃,载气为氢,50毫升/分,电流150毫安。

    样品气组份:氧+氮5%,甲烷5%,二氧化碳5%,一氧化碳5%,其余为氢。

    色谱保留时间:氧+氮28秒,甲烷41秒,二氧化碳1分7秒,一氧化碳2分32秒。

    图(1)为O2+N2-CH4-CO2-CO的色谱分离图谱。

    实施例(9)

    吸附剂担体40-80目,条件同实施例(8)。

    样品气组份:甲烷5%,乙烷5%,乙烯5%,其余为氢。

    保留时间:甲烷38秒,乙烷2分55秒,乙烯5分55秒。

    图(2)是CH4-C2H6-C2H4的色谱分离图谱。

    实施例(10)

    实施例(6)吸附剂。甲烷吸附量0.09毫摩尔/克,乙烷吸附量0.59毫摩尔/克,吸附系数(C2H6/CH4)=6.47(>5)乙烷在加热或减压下解吸。

    实施例(11)

    实施例(2)吸附剂。甲烷平衡吸附量0.02毫摩尔/克,乙烯平衡吸附量1.25毫摩尔/克,吸附系数(C2H4/CH4)=6.2(>5)乙烯在加热或减压下解吸。

变压吸附法分离一氧化碳及乙烯的吸附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变压吸附法分离一氧化碳及乙烯的吸附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变压吸附法分离一氧化碳及乙烯的吸附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压吸附法分离一氧化碳及乙烯的吸附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压吸附法分离一氧化碳及乙烯的吸附剂.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变压吸附法分离一氧化碳和乙烯的吸附剂,属于净化和分离领域。将氯化铜水溶液真空浸渍于比表面中等特定孔结构活性炭载体上,加热脱水、冷却而制成。该吸附剂一氧化碳平衡吸附量中等(0.4-1.6)毫摩尔/克,但常温下易于脱附,0.09MPa真空下吸附量为0.4-0.7毫摩尔/克,氢、氮、甲烷平衡吸附量0.2毫摩尔/克。吸附系数(CO/CO2)2.4,(C2H4/CH4)5,(C2H6/CH4)5,吸附气体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石油、煤气及炼焦工业;含一氧化碳的工业气体;燃料;润滑剂;泥煤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