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207273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5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20486.9

申请日:

1996.11.15

公开号:

CN1182816A

公开日:

1998.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8.5.27||||||公开

IPC分类号:

D21B1/32; B02C17/00

主分类号:

D21B1/32; B02C17/00

申请人:

刘忠文;

发明人:

刘忠文

地址:

050091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区振三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河北省科技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羡民;郭绍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由驱动电机、变速器、废纸粉碎部分、进料口和出料口等部分组成,其中,构成废纸粉碎部分的外套筒和内套筒的工作面上布满凸起,利用这些凸起间的相互运动,达到挤压、摩擦、撕裂废纸成碎片而又保留大块复膜的目的,以便于将复膜从纸浆中分离出来,复膜排除率可达99.9%以上。本发明碎纸及分离复膜省时省力,效率高,结构简单,是造纸工业中利用废纸制浆的理想设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它包括驱动电机[11]、变速器[10]、废 纸粉碎部分、进料口[1]和出料口[6]等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废纸粉碎部分由外 套筒[5]和内套筒[7]组成,其中,外套筒固定在机架上,其内侧面布满凸起[3], 内套筒[7]安装于外套筒[5]内,它与主轴[9]相连接,内套筒为圆台状,直径上小 下大,其外侧面上也布满凸起[4],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的间隙自上而下逐渐变小 ,其下端间隙为2-10毫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7]和进料口[1]的 上部安装淋水管[8],淋水管与水源相接,在淋水管上布满喷水小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7]的上部相应于 进料口[1]的位置加接一圆台,该圆台直径下小上大,其外侧面也布满凸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由锥度不同的 两个圆台筒组成,所述两圆台筒对接成束腰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上的凸起 [3]和[4]为球形、类球形,或是类贝壳形,类贝壳形的截面曲率半径较小的一端在 下方,较大的一端在上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7]上部的凸起为 弧形长方体[2]。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上的凸起按螺旋线 方式排列,螺旋线与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5-20度,其中,弧形长方体[2]以单行沿螺 旋线排列,凸起[4]则以双行排列,并沿螺旋线逐渐放射张开。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碎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的凸起按螺旋 线排列,螺旋线与中心轴线的夹角为8-12度。

说明书


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地碎纸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碎纸机,特别是一种专用于废纸粉碎的设备,属粉碎装置技术领域。

    在造纸工业中,废纸再生在实际生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的工艺是将废纸经碎纸机粉碎后再制成纸浆。然而由于当前在印刷业大量采用复膜技术,粉碎时,废纸中的塑料薄膜、不干胶纸等杂质也被一同粉碎为细碎的小块,而在制浆过程中,这些粉碎的塑料复膜、不干胶纸等很难被分离,从而严重地影响了纸浆的质量。因此,如何简便、有效地将塑料薄膜等轻杂质从碎纸机中分离出来是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关注的研究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它可使塑料薄膜和不干胶纸等轻杂质在碎纸过程中不被粉碎,从而很容易与纸浆分离,以提高纸浆的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它包括驱动电机11、变述器10、废纸粉碎部分、进料口1和出料口6等部分,其基本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废纸粉碎部分由外套筒5和内套筒7组成,其中,外套筒固定在机架上,其内侧面布满凸起3,内套筒7安装于外套筒5内,它与主轴9相连接,内套筒为圆台状,直径上小下大,其外侧面上也布满凸起4,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的间隙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其下端间隙为2-10毫米。

    上述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在内套筒7和进料口1的上部安装淋水管8,淋水管与水源相接,在淋水管8上布满喷水小孔。

    上述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所述内套筒的上部相应于进料口的位置加接一圆台,该圆台直径下小上大,其外侧面也布满凸起。

    上述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其外套筒由锥度不同的两个圆台筒组成,所述两圆台筒对接成束腰状。

    上述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上的凸起3和4为球形、类球形,或是类贝壳形,类贝壳形的截面曲率半径较小的一端在下方,较大的一端在上方。

    上述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所述内套筒7上部的凸起为弧形长方体2。

    上述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所述内套筒上的凸起按螺旋线方式排列,螺旋线与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5-20度,其中,弧形长方体2以单行沿螺旋线排列,凸起4则以双行排列,并沿螺旋线逐渐放射张开。

    上述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所述外套筒的凸起按螺旋线排列,螺旋线与中心轴线的夹角为8-12度。

    按照本发明制作的碎纸机,可以很方便地对废纸进行粉碎。操作时,进入机内的废纸首先为淋水管喷出的水所湿润,随后这些废纸进入内外套筒间的间隙中,并为其上的凸起或弧形长方体所挤压、摩擦、撕裂而成碎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塑料薄膜、不干胶纸等在水的作用下强度并无改变,且其本身塑性很大,因此并不能将其粉碎,而是整条整张的随纸浆排出,因此很容易在出料口被检出或再分离出来,复膜的排除率可达99.9以上。彻底解决了塑料薄膜、不干胶纸等轻杂质的分离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很低,也很容易与其它造纸设备相配套。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A剖视图;

    图3是内套筒上半部展开示意图;

    图4是淋水管的结构图;

    图5是内套筒下半部展开示意图;

    图6是外套筒上半部展开示意图;

    图7是外套筒下半部展开示意图;

    图8是凸起3和4的主视图;

    图9是凸起3和4的剖面图;

    图10是弧形长方体2的主视图;

    图11是弧形长方体2的左视图;

    在图1中,外套筒5的上方安装变速器10、电机11等,主轴9穿过其轴心,装于上下轴承上。外套筒5的上方一侧安置进料口1,下方一侧安置出料口6,内套筒的上部还装有淋水管8。工作时,淋水管8向机内喷水,水量约2-3吨/小时。外套筒5由两部分组成,上部是圆台状,上口直径大于下口直径,锥度为1∶10-20。下部也是一圆台,上口直径小于下口直径,锥度为1∶8-20。两圆台直径较小的一端在中部相接。上下圆台高度之比为1∶1-3。内外套筒的侧面凸起可以是球形或类球形,或是类贝壳状。依靠这些凸起的相互运动,达到挤压、摩擦、撕裂废纸而成碎片的目的。凸起按螺旋线排列,有利于废纸向下运动。

    图1中的内套筒7由主轴9带动转动,转速为80转-250转/分。内套筒7是也由两圆台组成的封闭的旋转体,之所以采用封闭的中空状是为了减轻内套筒的重量。所说内套筒的上圆台,其上口直径大于下口直径,锥度为1∶1-8,下圆台上口直径小于下口直径,锥度为1∶5-15,两圆台直径较小的一端在中部相接。上、下圆台高度之比是1∶3-9。内套筒7的外侧面上的凸起或弧形长方体也均按螺旋线方式排列,螺旋线与中心轴线夹角为15-20度。

    内套筒7与外套筒5之间的间隙最窄处在最下部,其最近点的间距为2-10毫米。

    在图5中,单行排列的弧形长方体2约占螺旋线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凸起4则约占三分之二。

    在图8、图9中,凸起呈类贝壳形,最高点高度为10-30mm,直径为30-80mm,本实施例选用的球体高度为15mm,直径为50mm。

    在图10、图11中,弧形长方体的长为40-80mm,宽为8-14mm,高为30-80mm,本实施例选长为60mm,宽为12mm,高为50mm,上部弧形部分的曲率半径为60mm。

    

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可分离废纸复膜的碎纸机,由驱动电机、变速器、废纸粉碎部分、进料口和出料口等部分组成,其中,构成废纸粉碎部分的外套筒和内套筒的工作面上布满凸起,利用这些凸起间的相互运动,达到挤压、摩擦、撕裂废纸成碎片而又保留大块复膜的目的,以便于将复膜从纸浆中分离出来,复膜排除率可达99.9%以上。本发明碎纸及分离复膜省时省力,效率高,结构简单,是造纸工业中利用废纸制浆的理想设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造纸;纤维素的生产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