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防护棚的安全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高层建筑施工期间, 预防高空坠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建筑物周 边水平防护棚的安全施工方法, 属于建筑防护设施安全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市场的发展, 各种脚手架得到了广泛应用。原来普遍采用的落地式全封 闭钢管脚手架由于耗钢量大、 工人劳动强度高、 使用成本巨大而被逐渐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 附着升降脚手架, 其一次搭设四到五层架体, 通过设置在建筑物上的附墙装置附着在建筑 物上, 并设置有导轨和导向防倾装置, 随着建筑物的升高, 利用自身的设备比如电动葫芦等 对脚手架进行提升, 满足施工作业的防护需要。 到建筑封顶后, 附着升降脚手架可以沿着建 筑物逐层下滑, 工人可以以该脚手架为操作平台, 进行建筑物外墙的装修作业。 附着升降脚 手架因其突出的经济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但是, 这种脚手架也存在一个缺点, 由于只防护 4 到 5 层楼的范围, 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期间, 其架体下方的楼层因没有架体防护, 时常 有高空坠物伤人、 伤物的事故发生, 特别是临街建筑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通常的 做法是, 随着建筑物的升高, 在附着升降脚手架下方, 需要每隔 10 层左右就沿建筑物周边 作水平悬挑防护, 防止高空坠物体打击事故发生。一般是将钢管穿过外墙孔固定在预埋的 地锚环上, 并加横向锁杆, 钢管在墙内需要 1 ~ 1.2 米的固定距离, 然后钢管才悬挑出墙外 3 ~ 4 米, 在墙外工人需要搭设 2 ~ 3 根横杆, 横杆搭设完成后才拉钢丝绳并铺设竹跳板。 此种施工方法存在着以下不足 : 1, 工人在搭设防护棚时属于高空操作, 没有安全作业平台, 工人只能依靠安全绳作为安全防护措施, 在钢管上进行作业, 对工人的技术技能和心理素 质要求较高, 并且作业期间, 工具或钢管扣件等容易掉落, 同时施工速度很慢, 工作效率受 到极大影响 ; 2, 由于钢管在墙内需要 1 ~ 1.2 米的固定距离, 钢管使用量较大。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借助于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安装, 节约钢材、 安全系数高的水平防护棚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防护棚的安全施工方法, 包括有如 下步骤 :
1) 预埋连接装置 : 建筑物主体施工时, 在需要安装防护棚的外墙上预埋穿墙管或 螺帽, 以安装用来固定翻折式水平防护棚的铰支座和反拉索支座 ;
2) 受力支座的安装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爬升至需要安装防护棚的位置后, 工人以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为操作平台, 将铰支座和反拉索支座通过螺栓固定到预埋的连接装置 上;
3) 防护框架的安装 : 工人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为操作平台, 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和建筑物之间用普通脚手钢管和扣件搭建一个纵横交错的防护框架, 防护框架的底部横杆 铰接到铰支座上, 防护框架顶部连接反拉索, 反拉索的另一端固定到反拉索支座上 ;4) 调整反拉索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继续爬升, 离开搭设的防护框架顶端时, 调整 反拉索的长度, 使防护框架绕底部的铰支座旋转至与水平面夹角为 10 ~ 20°的位置 ;
5) 安装防护材料 : 工人从建筑物上将板状防护材料沿防护框架紧密排列并固定, 然后在防护框架外侧搭设防护围栏, 防护围栏的外倾角为 20 ~ 60°。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用翻折式水平防护棚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 特点 : 1, 整个安装过程, 工人以防护良好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为操作平台, 安全系数高, 避 免工人产生恐惧心理, 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 2, 由于防护棚采用了铰接的连接方式, 相比 于传统的悬挑式安装方式, 由于取消了墙内的钢管固定部分, 节约了钢管的使用量。
作为优选方式, 为了便于工程现场的施工, 限定板状防护材料为常用的竹跳板、 胶 合板或钢笆片。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在安装防护框架时的示意图 ;
图 2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护框架搭建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 实施例 1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防护棚的安全施工方法, 具体包括有如下步骤 : 1) 预埋连接装置 : 建筑物 7 主体施工时, 在需要安装防护棚的承重外墙上预埋穿 墙管, 以便于通过螺栓将翻折式水平防护棚的铰支座 3 和反拉索支座 5 固定到建筑物 7 上, 安装反拉索支座 5 的穿墙管与安装铰支座 3 的穿墙管上下间距应大于或等防护棚的外展宽 度;
2) 受力支座的安装 : 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9 爬升至需要安装防护棚的位置后, 工 人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9 为操作平台, 用穿墙螺栓穿过穿墙管将反拉索支座 5 和铰支座 3 固定到建筑物 7 外墙上, 反拉索支座 5 应安装在铰支座 3 的上方 ;
3) 防护框架的安装 : 工人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9 为操作平台, 在附着式升降脚手 架 9 和建筑物 7 之间用普通脚手钢管 1 和扣件 6 搭建一个纵横交错的片状防护框架, 防护 框架的底部横杆 2 铰接到铰支座 3 上, 防护框架顶部连接反拉索 4, 反拉索 4 的另一端固定 到反拉索支座 5 上 ;
4) 调整反拉索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9 继续爬升, 离开搭设的防护框架顶端后, 通过 调整反拉索 4 的长度, 使防护框架绕底部的铰支座 3 外翻并旋转至与水平面夹角为 15°的 位置 ;
5) 安装防护材料 : 工人从建筑物 7 上将竹跳板沿防护框架紧密排列并固定, 然后 在防护框架外侧搭设防护围栏网, 防护围栏网的外倾角为 40°。
根据实际情况, 板状防护材料也可以选用胶合板或钢笆片。
在步骤 1) 中, 预埋的连接装置还可以是螺母或者其他带有螺母的连接件。
在步骤 4) 中,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 调整防护框架与水平面的夹角, 选择 10 ~
20°中的其他角度的。
在步骤 5) 中, 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求, 调整防护围栏网的外倾角为 20 ~ 60°中的 其他角度。
对于翻折式水平防护棚的拆装 : 当做完防护棚上方的外墙施工后, 此时需要拆除 防护棚, 只需要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9 往下移动前, 拆除防护棚上的防护材料, 然后向上翻 转收起防护棚。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9 移动到防护棚的位置时, 工人可以以附着式升降脚 手架 9 为操作平台, 安全快速的拆除翻折式水平防护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施工方法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 比如 : 用焊接成整体的防护框架 代替钢管和扣件组装的防护框架、 用预埋的竖向钢环代替铰支座、 或者仅改变反拉索的数 量和连接位置 ;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 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