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206895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58219.0

申请日:

2011.06.14

公开号:

CN102304938A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3C 1/122登记生效日:20170615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南通玖伍捌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南通硕伦实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工业园变更后权利人: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街道建设路66号新瑞大厦14楼1402室|||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3C 1/12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江南大学变更后权利人:南通玖伍捌科技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变更后权利人: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镇工业园登记生效日:20130924|||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C 1/122申请日:20110614|||公开

IPC分类号:

E03C1/122; E03C1/29; E03C1/298

主分类号:

E03C1/122

申请人:

江南大学

发明人:

屈百达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为实现在有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况下防止下水受堵,并兼顾无耗能、无耗水,本发明提供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它是在出户下水管与下水直立总管之间加装一段强力喉吸装置。该装置由外腔体和内腔体构成,在外腔体底部装有单向阀结构,在内腔体内部装有浮子提拉结构,以此结构的液体动力配合工作,完成积水-浮拉-开阀-急下水-抽吸的连锁过程,实现下水强力喉吸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 其特征是 : 在出户下水管与下水直立总管之间加装一段强 力喉吸装置 ; 该装置由外腔体和内腔体构成, 在外腔体底部装有底阀结构, 在内腔体顶部 装有顶阀结构, 在内腔体内部装有浮子提拉结构, 以此结构的液体动力配合工作, 完成积 水 - 浮拉 - 开阀 - 急下水 - 抽吸的连锁过程, 实现下水强力喉吸效果 ; 在椭球柱形外腔胆壳 (1) 的中段偏上部, 有直立板形内胆支撑筋 (2) 支撑冠柱形内腔 胆壳 (3), 并将外腔胆壳 (1) 与内腔胆壳 (3) 连接一体 ; 在外腔胆壳 (1) 的底端, 有底阀支 撑筋 (4) 支撑圆柱筒形滑道筒 (5), 并将外腔胆壳 (1) 与滑道筒 (5) 连接一体 ; 在外腔胆壳 (1) 的底端, 贯通连接有出水管道 (8)。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 其特征是 : 在滑道筒 (5) 的圆柱筒形滑 道孔内, 装配有与滑道筒 (5) 上下滑动配合的底阀塞 (9) ; 底阀塞 (9) 为一椭球盘锥形塞 盖 - 圆柱形塞杆 - 圆柱形限位卡头的空竹形构型 ; 滑道筒 (5)、 底阀塞 (9) 与外腔胆壳 (1) 底端出水管道 (8) 的连接口, 构成强力喉吸装置 (b) 底部的阀结构 ; 在外腔胆壳 (1) 与内腔 胆壳 (3) 之间所形成的空腔, 为与出户下水管道 (a) 连通的上外腔室 (6) ; 在外腔胆壳 (1) 的底部与内腔胆壳 (3) 的下口平面之间所形成的空腔, 为下外腔室 (7)。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 其特征是 : 在内腔胆壳 (3) 内, 有浮子 (11) 将内腔胆壳 (3) 内部腔室分隔成相对封闭的内腔室 (14) 和下口开放的连通腔 (15) ; 浮子 (11) 的底部中心与拉簧 (10) 的一端连接, 拉簧 (10) 的另一端与底阀塞 (9) 的塞盖顶部中 心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 其特征是 : 在内腔胆壳 (3) 的顶端, 开有顶 阀孔 (13), 顶阀孔 (13) 内装配有顶阀塞 (12) ; 顶阀孔 (13) 与顶阀塞 (12) 为上下滑动配 合, 二者构成上通下阻式近似单向阀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 其特征是 : 顶阀塞 (12) 为塞盖 (12.1)- 塞 杆 (12.4)- 限位瓣 (12.5) 的空竹形构型 ; 在椭球冠形塞盖 (12.1) 的下凹面中心, 垂直连接 有圆柱形塞杆 (12.4) ; 塞盖 (12.1) 与塞杆 (12.4) 的连接处圆周外围, 挖有十字辐射气槽 (12.2)。在塞杆 (12.4) 的下端, 配制有椭圆十字截面的柱形限位瓣 (12.5) ; 限位瓣 (12.5) 的十字与辐射气槽 (12.2) 的十字上下对应。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下水强力喉吸方法, 其特征是 : 在塞杆 (12.4) 的圆柱侧 面, 刻有四根下行右旋的螺旋气槽 (12.3) ; 每个螺旋气槽 (12.3) 的上端与一个辐射气槽 (12.2) 沟通, 每个螺旋气槽 (12.3) 的下端与一个限位瓣 (12.5) 的凹沟沟通。

说明书


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水道节能、 节水、 防堵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 公知的浴室、 卫生间、 厨房等的下水道管道会经常出现堵塞或流通不畅甚至 反流现象。虽然现行的弯波喉管, 具有一定的下水吸力, 并起到一定的防止气味倒灌作用, 但只有在经常、 大流量、 急流速的下水情况下, 该优势才能显现。而绝大多数应用情况是下 水不经常, 且下水流量细小而流速缓慢, 这样, 就使得污浊并带有杂物的下水有机会将污物 沉淀到弯波喉管的弯兜部, 进而使得弯波喉管逐渐由松散堵塞到严实堵塞。 因此, 如何在有 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 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况下防止下水受堵, 并兼顾无耗能、 无耗 水,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
     为实现在有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 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况下防止下水受 堵, 并兼顾无耗能、 无耗水,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它是在出户下水管与下水 直立总管之间加装一段强力喉吸装置。该装置由外腔体和内腔体构成, 在外腔体底部装有 底阀结构, 在内腔体顶部装有顶阀结构, 在内腔体内部装有浮子提拉结构, 以此结构的液体 动力配合工作, 完成积水 - 浮拉 - 开阀 - 急下水 - 抽吸的连锁过程, 实现下水强力喉吸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出户下水管道通过强力喉吸装置与下水直立总管道连通。
     强力喉吸装置由外腔胆壳、 内胆支撑筋、 内腔胆壳、 底阀支撑筋、 滑道筒、 上外腔 室、 下外腔室、 出水管道、 底阀塞、 拉簧、 浮子、 顶阀塞、 顶阀孔、 内腔室和连通腔构成。
     在外腔胆壳的中段偏上部, 有内胆支撑筋支撑内腔胆壳, 并将外腔胆壳与内腔胆 壳连接一体 ; 在外腔胆壳的底端, 有底阀支撑筋支撑滑道筒, 并将外腔胆壳与滑道筒连接一 体。在外腔胆壳的底端, 贯通连接有出水管道。在滑道筒的滑道孔内, 装配有底阀塞 ; 滑道 筒、 底阀塞与外腔胆壳底端出水管道的连接口, 构成强力喉吸装置底部的阀结构。 在内腔胆 壳内, 有浮子将内腔胆壳内部腔室分隔成相对封闭的内腔室和下口开放的连通腔 ; 浮子的 底部中心与拉簧的一端连接, 拉簧的另一端与底阀塞的塞盖顶部中心连接。在内腔胆壳的 顶端, 开有顶阀孔, 顶阀孔内装配有顶阀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能够有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 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 况下防止下水受堵, 并兼顾无耗能、 无耗水。另外, 由于系统整洁、 结构简单而极易标准化, 可以以不同形式, 作为浴室、 浴盆、 卫生间、 厨房等的配套, 予以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水强力喉吸方法连通安装结构示意图。图 2 是本实施例的强力喉吸装置结构主 ( 剖 ) 视图。
     图 3 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结构的 A-A 向剖视图。
     图 4 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结构的 B-B 向剖视图。
     图 5 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的内腔胆顶阀塞结构主视图。
     图 6 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的内腔胆顶阀塞结构仰视图。
     在图 1 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下水强力喉吸方法连通安装结构示意图中, a. 出 户下水管道, b. 强力喉吸装置, c. 下水直立总管道。
     在图 2 ~ 4 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结构视图中 : 1. 外腔胆壳, 2. 内胆支撑筋, 3. 内腔 胆壳, 4. 底阀支撑筋, 5. 滑道筒, 6. 上外腔室, 7. 下外腔室, 8. 出水管道, 9. 底阀塞, 10. 拉 簧, 11. 浮子, 12. 顶阀塞, 13. 顶阀孔, 14. 内腔室, 15. 连通腔。
     在图 5、 6 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内腔胆顶阀塞结构视图中, 12.1. 塞盖, 12.2. 辐射 气槽, 12.3. 螺旋气槽, 12.4. 塞杆, 12.5. 限位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 1 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下水强力喉吸方法连通安装结构示意图中, 出户 下水管道 a 通过强力喉吸装置 b 与下水直立总管道 c 连通。 在图 1、 2 ~ 4 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结构视图中 : 在椭球柱形外腔胆壳 1 的中段偏 上部, 有直立板形内胆支撑筋 2 支撑冠柱形内腔胆壳 3, 并将外腔胆壳 1 与内腔胆壳 3 连接 一体 ; 在外腔胆壳 1 的底端, 有底阀支撑筋 4 支撑圆柱筒形滑道筒 5, 并将外腔胆壳 1 与滑 道筒 5 连接一体。在外腔胆壳 1 的底端, 贯通连接有出水管道 8。在滑道筒 5 的圆柱筒形滑 道孔内, 装配有与滑道筒 5 上下滑动配合的底阀塞 9 ; 底阀塞 9 为一椭球盘锥形塞盖 - 圆柱 形塞杆 - 圆柱形限位卡头的空竹形构型 ; 滑道筒 5、 底阀塞 9 与外腔胆壳 1 底端出水管道 8 的连接口, 构成强力喉吸装置 b 底部的阀结构。在外腔胆壳 1 与内腔胆壳 3 之间所形成的 空腔, 为与出户下水管道 a 连通的上外腔室 6 ; 在外腔胆壳 1 的底部与内腔胆壳 3 的下口平 面之间所形成的空腔, 为下外腔室 7。在内腔胆壳 3 内, 有浮子 11 将内腔胆壳 3 内部腔室分 隔成相对封闭的内腔室 14 和下口开放的连通腔 15 ; 浮子 11 的底部中心与拉簧 10 的一端 连接, 拉簧 10 的另一端与底阀塞 9 的塞盖顶部中心连接。在内腔胆壳 3 的顶端, 开有顶阀 孔 13, 顶阀孔 13 内装配有顶阀塞 12 ; 顶阀孔 13 与顶阀塞 12 为上下滑动配合, 二者构成上 通下阻式近似单向阀结构。
     在图 1、 5、 6 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内腔胆顶阀塞结构视图中, 顶阀塞 12 为塞盖 12.1- 塞杆 12.4- 限位瓣 12.5 的空竹形构型 ; 在椭球冠形塞盖 12.1 的下凹面中心, 垂直连 接有圆柱形塞杆 12.4 ; 塞盖 12.1 与塞杆 12.4 的连接处圆周外围, 挖有十字辐射气槽 12.2。 在塞杆 12.4 的下端, 配制有椭圆十字截面的柱形限位瓣 12.5 ; 限位瓣 12.5 的十字与辐射 气槽 12.2 的十字上下对应。 在塞杆 12.4 的圆柱侧面, 刻有四根下行右旋的螺旋气槽 12.3 ; 每个螺旋气槽 12.3 的上端与一个辐射气槽 12.2 沟通, 每个螺旋气槽 12.3 的下端与一个限 位瓣 12.5 的凹沟沟通。
     工作时, 如果出户下水管道 a 和强力喉吸装置 b 当前已是排空状态, 或强力喉吸装 置 b 的下外腔室 7 内只有少量废水, 则浮子 11 已下落到最低位, 使拉簧 10 放松, 或浮子 11 尚未上浮到使拉簧 10 拉紧的位置, 1) 底阀塞 9 受重力而落实, 使出水管道 8 关闭, 2) 顶阀
     塞 12 受重力而落实, 使顶阀孔 13 上面冠形塞盖 12.1 的外沿低于顶阀孔 13 上口。如果有 废水从出户下水管道 a 滴、 流或泻下, 必通过上外腔室 6 进入下外腔室 7, 并逐渐、 较快或迅 速充满下外腔室 7, 进而进入连通腔 15, 使浮子 11 受液压而上浮。同时, 内腔室 14 受浮子 11 上浮而缩容, 内腔室 14 内空气受推压而从顶阀孔 13 溢出, 溢出过程为 : 内腔室 14 →位 瓣 12.5 的十字交叉凹沟→螺旋气槽 12.3 →辐射气槽 12.2 →上外腔室 6。气流冲击螺旋 气槽 12.3 的作用, 使得顶阀塞 12 绕其轴右旋, 从而避免顶阀孔 13 赌塞。随着废水继续增 加而使浮子 11 继续上浮, 拉簧 10 被拉长。一旦拉力超过底阀塞 9 本身及其所受废水的重 力, 底阀塞 9 便被弹性拉起使底阀打开。底阀一旦打开, 1) 底阀塞 9 所受废水的重力迅速 减小, 进而底阀塞 9 被进一步拉起 ; 2) 废水受重力下泻而使外腔室受负压, 负压抽吸出户下 水管道 a 和外腔室内的后续废水, 冲刷强力喉吸装置 b 内附着物, 并使得强力喉吸装置 b 迅 速排空。在废水迅速排下过程中, 顶阀孔 13 受顶阀塞 12 的下沉和浮子 11 下沉造成的内腔 室 14 负压作用而趋近阻塞, 这种近似单向阀作用使得空气不能很快倒灌到内腔室 14, 内腔 室 14 不能与外腔室同步扩容, 浮子 11 只能缓慢下沉, 底阀塞 9 不能很快关闭底阀, 从而为 强力喉吸装置 b 排空留的时间。

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4938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4938ACN102304938A21申请号201110158219022申请日20110614E03C1/122200601E03C1/29200601E03C1/29820060171申请人江南大学地址214122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72发明人屈百达54发明名称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57摘要为实现在有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况下防止下水受堵,并兼顾无耗能、无耗水,本发明提供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它是在出户下水管与下水直立总管之间加装一段强力喉吸装置。该装置由外腔。

2、体和内腔体构成,在外腔体底部装有单向阀结构,在内腔体内部装有浮子提拉结构,以此结构的液体动力配合工作,完成积水浮拉开阀急下水抽吸的连锁过程,实现下水强力喉吸效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304944A1/1页21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在出户下水管与下水直立总管之间加装一段强力喉吸装置;该装置由外腔体和内腔体构成,在外腔体底部装有底阀结构,在内腔体顶部装有顶阀结构,在内腔体内部装有浮子提拉结构,以此结构的液体动力配合工作,完成积水浮拉开阀急下水抽吸的连锁过程,实现下水强力喉吸效果;在椭球柱形外腔胆壳1的中段偏。

3、上部,有直立板形内胆支撑筋2支撑冠柱形内腔胆壳3,并将外腔胆壳1与内腔胆壳3连接一体;在外腔胆壳1的底端,有底阀支撑筋4支撑圆柱筒形滑道筒5,并将外腔胆壳1与滑道筒5连接一体;在外腔胆壳1的底端,贯通连接有出水管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在滑道筒5的圆柱筒形滑道孔内,装配有与滑道筒5上下滑动配合的底阀塞9;底阀塞9为一椭球盘锥形塞盖圆柱形塞杆圆柱形限位卡头的空竹形构型;滑道筒5、底阀塞9与外腔胆壳1底端出水管道8的连接口,构成强力喉吸装置B底部的阀结构;在外腔胆壳1与内腔胆壳3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与出户下水管道A连通的上外腔室6;在外腔胆壳1的底部与内腔胆壳3的下口平。

4、面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下外腔室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在内腔胆壳3内,有浮子11将内腔胆壳3内部腔室分隔成相对封闭的内腔室14和下口开放的连通腔15;浮子11的底部中心与拉簧10的一端连接,拉簧10的另一端与底阀塞9的塞盖顶部中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在内腔胆壳3的顶端,开有顶阀孔13,顶阀孔13内装配有顶阀塞12;顶阀孔13与顶阀塞12为上下滑动配合,二者构成上通下阻式近似单向阀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顶阀塞12为塞盖121塞杆124限位瓣125的空竹形构型;在椭球冠形塞盖121的下凹面中心,垂直连接有圆柱形。

5、塞杆124;塞盖121与塞杆124的连接处圆周外围,挖有十字辐射气槽122。在塞杆124的下端,配制有椭圆十字截面的柱形限位瓣125;限位瓣125的十字与辐射气槽122的十字上下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在塞杆124的圆柱侧面,刻有四根下行右旋的螺旋气槽123;每个螺旋气槽123的上端与一个辐射气槽122沟通,每个螺旋气槽123的下端与一个限位瓣125的凹沟沟通。权利要求书CN102304938ACN102304944A1/3页3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水道节能、节水、防堵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公知的浴室、卫生间、厨房等的下水道。

6、管道会经常出现堵塞或流通不畅甚至反流现象。虽然现行的弯波喉管,具有一定的下水吸力,并起到一定的防止气味倒灌作用,但只有在经常、大流量、急流速的下水情况下,该优势才能显现。而绝大多数应用情况是下水不经常,且下水流量细小而流速缓慢,这样,就使得污浊并带有杂物的下水有机会将污物沉淀到弯波喉管的弯兜部,进而使得弯波喉管逐渐由松散堵塞到严实堵塞。因此,如何在有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况下防止下水受堵,并兼顾无耗能、无耗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为实现在有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况下防止下水受堵,并兼顾无耗能、无耗水,本发明提供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

7、它是在出户下水管与下水直立总管之间加装一段强力喉吸装置。该装置由外腔体和内腔体构成,在外腔体底部装有底阀结构,在内腔体顶部装有顶阀结构,在内腔体内部装有浮子提拉结构,以此结构的液体动力配合工作,完成积水浮拉开阀急下水抽吸的连锁过程,实现下水强力喉吸效果。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出户下水管道通过强力喉吸装置与下水直立总管道连通。0006强力喉吸装置由外腔胆壳、内胆支撑筋、内腔胆壳、底阀支撑筋、滑道筒、上外腔室、下外腔室、出水管道、底阀塞、拉簧、浮子、顶阀塞、顶阀孔、内腔室和连通腔构成。0007在外腔胆壳的中段偏上部,有内胆支撑筋支撑内腔胆壳,并将外腔胆壳与内腔胆壳连。

8、接一体;在外腔胆壳的底端,有底阀支撑筋支撑滑道筒,并将外腔胆壳与滑道筒连接一体。在外腔胆壳的底端,贯通连接有出水管道。在滑道筒的滑道孔内,装配有底阀塞;滑道筒、底阀塞与外腔胆壳底端出水管道的连接口,构成强力喉吸装置底部的阀结构。在内腔胆壳内,有浮子将内腔胆壳内部腔室分隔成相对封闭的内腔室和下口开放的连通腔;浮子的底部中心与拉簧的一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底阀塞的塞盖顶部中心连接。在内腔胆壳的顶端,开有顶阀孔,顶阀孔内装配有顶阀塞。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况下防止下水受堵,并兼顾无耗能、无耗水。另外,由于系统整洁、结构简单而极易标准化,可以以不同。

9、形式,作为浴室、浴盆、卫生间、厨房等的配套,予以批量生产。附图说明0009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水强力喉吸方法连通安装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304938ACN102304944A2/3页40011图2是本实施例的强力喉吸装置结构主剖视图。0012图3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结构的AA向剖视图。0013图4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结构的BB向剖视图。0014图5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的内腔胆顶阀塞结构主视图。0015图6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的内腔胆顶阀塞结构仰视图。0016在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下水强力喉吸方法连通安装结构示意图中,A出户下水管道,B强力喉吸。

10、装置,C下水直立总管道。0017在图24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结构视图中1外腔胆壳,2内胆支撑筋,3内腔胆壳,4底阀支撑筋,5滑道筒,6上外腔室,7下外腔室,8出水管道,9底阀塞,10拉簧,11浮子,12顶阀塞,13顶阀孔,14内腔室,15连通腔。0018在图5、6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内腔胆顶阀塞结构视图中,121塞盖,122辐射气槽,123螺旋气槽,124塞杆,125限位瓣。具体实施方式0019在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下水强力喉吸方法连通安装结构示意图中,出户下水管道A通过强力喉吸装置B与下水直立总管道C连通。0020在图1、24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结构视图中在椭球柱形外腔胆壳1的中段偏上部,有直立。

11、板形内胆支撑筋2支撑冠柱形内腔胆壳3,并将外腔胆壳1与内腔胆壳3连接一体;在外腔胆壳1的底端,有底阀支撑筋4支撑圆柱筒形滑道筒5,并将外腔胆壳1与滑道筒5连接一体。在外腔胆壳1的底端,贯通连接有出水管道8。在滑道筒5的圆柱筒形滑道孔内,装配有与滑道筒5上下滑动配合的底阀塞9;底阀塞9为一椭球盘锥形塞盖圆柱形塞杆圆柱形限位卡头的空竹形构型;滑道筒5、底阀塞9与外腔胆壳1底端出水管道8的连接口,构成强力喉吸装置B底部的阀结构。在外腔胆壳1与内腔胆壳3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与出户下水管道A连通的上外腔室6;在外腔胆壳1的底部与内腔胆壳3的下口平面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下外腔室7。在内腔胆壳3内,有浮子1。

12、1将内腔胆壳3内部腔室分隔成相对封闭的内腔室14和下口开放的连通腔15;浮子11的底部中心与拉簧10的一端连接,拉簧10的另一端与底阀塞9的塞盖顶部中心连接。在内腔胆壳3的顶端,开有顶阀孔13,顶阀孔13内装配有顶阀塞12;顶阀孔13与顶阀塞12为上下滑动配合,二者构成上通下阻式近似单向阀结构。0021在图1、5、6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内腔胆顶阀塞结构视图中,顶阀塞12为塞盖121塞杆124限位瓣125的空竹形构型;在椭球冠形塞盖121的下凹面中心,垂直连接有圆柱形塞杆124;塞盖121与塞杆124的连接处圆周外围,挖有十字辐射气槽122。在塞杆124的下端,配制有椭圆十字截面的柱形限位瓣125。

13、;限位瓣125的十字与辐射气槽122的十字上下对应。在塞杆124的圆柱侧面,刻有四根下行右旋的螺旋气槽123;每个螺旋气槽123的上端与一个辐射气槽122沟通,每个螺旋气槽123的下端与一个限位瓣125的凹沟沟通。0022工作时,如果出户下水管道A和强力喉吸装置B当前已是排空状态,或强力喉吸装置B的下外腔室7内只有少量废水,则浮子11已下落到最低位,使拉簧10放松,或浮子11尚未上浮到使拉簧10拉紧的位置,1底阀塞9受重力而落实,使出水管道8关闭,2顶阀说明书CN102304938ACN102304944A3/3页5塞12受重力而落实,使顶阀孔13上面冠形塞盖121的外沿低于顶阀孔13上口。如。

14、果有废水从出户下水管道A滴、流或泻下,必通过上外腔室6进入下外腔室7,并逐渐、较快或迅速充满下外腔室7,进而进入连通腔15,使浮子11受液压而上浮。同时,内腔室14受浮子11上浮而缩容,内腔室14内空气受推压而从顶阀孔13溢出,溢出过程为内腔室14位瓣125的十字交叉凹沟螺旋气槽123辐射气槽122上外腔室6。气流冲击螺旋气槽123的作用,使得顶阀塞12绕其轴右旋,从而避免顶阀孔13赌塞。随着废水继续增加而使浮子11继续上浮,拉簧10被拉长。一旦拉力超过底阀塞9本身及其所受废水的重力,底阀塞9便被弹性拉起使底阀打开。底阀一旦打开,1底阀塞9所受废水的重力迅速减小,进而底阀塞9被进一步拉起;2废水受重力下泻而使外腔室受负压,负压抽吸出户下水管道A和外腔室内的后续废水,冲刷强力喉吸装置B内附着物,并使得强力喉吸装置B迅速排空。在废水迅速排下过程中,顶阀孔13受顶阀塞12的下沉和浮子11下沉造成的内腔室14负压作用而趋近阻塞,这种近似单向阀作用使得空气不能很快倒灌到内腔室14,内腔室14不能与外腔室同步扩容,浮子11只能缓慢下沉,底阀塞9不能很快关闭底阀,从而为强力喉吸装置B排空留的时间。说明书CN102304938ACN102304944A1/2页6图1图2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04938ACN102304944A2/2页7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0493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