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4938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4938ACN102304938A21申请号201110158219022申请日20110614E03C1/122200601E03C1/29200601E03C1/29820060171申请人江南大学地址214122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物联网学院72发明人屈百达54发明名称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57摘要为实现在有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况下防止下水受堵,并兼顾无耗能、无耗水,本发明提供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它是在出户下水管与下水直立总管之间加装一段强力喉吸装置。该装置由外腔。
2、体和内腔体构成,在外腔体底部装有单向阀结构,在内腔体内部装有浮子提拉结构,以此结构的液体动力配合工作,完成积水浮拉开阀急下水抽吸的连锁过程,实现下水强力喉吸效果。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304944A1/1页21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在出户下水管与下水直立总管之间加装一段强力喉吸装置;该装置由外腔体和内腔体构成,在外腔体底部装有底阀结构,在内腔体顶部装有顶阀结构,在内腔体内部装有浮子提拉结构,以此结构的液体动力配合工作,完成积水浮拉开阀急下水抽吸的连锁过程,实现下水强力喉吸效果;在椭球柱形外腔胆壳1的中段偏。
3、上部,有直立板形内胆支撑筋2支撑冠柱形内腔胆壳3,并将外腔胆壳1与内腔胆壳3连接一体;在外腔胆壳1的底端,有底阀支撑筋4支撑圆柱筒形滑道筒5,并将外腔胆壳1与滑道筒5连接一体;在外腔胆壳1的底端,贯通连接有出水管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在滑道筒5的圆柱筒形滑道孔内,装配有与滑道筒5上下滑动配合的底阀塞9;底阀塞9为一椭球盘锥形塞盖圆柱形塞杆圆柱形限位卡头的空竹形构型;滑道筒5、底阀塞9与外腔胆壳1底端出水管道8的连接口,构成强力喉吸装置B底部的阀结构;在外腔胆壳1与内腔胆壳3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与出户下水管道A连通的上外腔室6;在外腔胆壳1的底部与内腔胆壳3的下口平。
4、面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下外腔室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在内腔胆壳3内,有浮子11将内腔胆壳3内部腔室分隔成相对封闭的内腔室14和下口开放的连通腔15;浮子11的底部中心与拉簧10的一端连接,拉簧10的另一端与底阀塞9的塞盖顶部中心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在内腔胆壳3的顶端,开有顶阀孔13,顶阀孔13内装配有顶阀塞12;顶阀孔13与顶阀塞12为上下滑动配合,二者构成上通下阻式近似单向阀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顶阀塞12为塞盖121塞杆124限位瓣125的空竹形构型;在椭球冠形塞盖121的下凹面中心,垂直连接有圆柱形。
5、塞杆124;塞盖121与塞杆124的连接处圆周外围,挖有十字辐射气槽122。在塞杆124的下端,配制有椭圆十字截面的柱形限位瓣125;限位瓣125的十字与辐射气槽122的十字上下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水强力喉吸方法,其特征是在塞杆124的圆柱侧面,刻有四根下行右旋的螺旋气槽123;每个螺旋气槽123的上端与一个辐射气槽122沟通,每个螺旋气槽123的下端与一个限位瓣125的凹沟沟通。权利要求书CN102304938ACN102304944A1/3页3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水道节能、节水、防堵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公知的浴室、卫生间、厨房等的下水道。
6、管道会经常出现堵塞或流通不畅甚至反流现象。虽然现行的弯波喉管,具有一定的下水吸力,并起到一定的防止气味倒灌作用,但只有在经常、大流量、急流速的下水情况下,该优势才能显现。而绝大多数应用情况是下水不经常,且下水流量细小而流速缓慢,这样,就使得污浊并带有杂物的下水有机会将污物沉淀到弯波喉管的弯兜部,进而使得弯波喉管逐渐由松散堵塞到严实堵塞。因此,如何在有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况下防止下水受堵,并兼顾无耗能、无耗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0003为实现在有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况下防止下水受堵,并兼顾无耗能、无耗水,本发明提供一种下水强力喉吸方法。。
7、它是在出户下水管与下水直立总管之间加装一段强力喉吸装置。该装置由外腔体和内腔体构成,在外腔体底部装有底阀结构,在内腔体顶部装有顶阀结构,在内腔体内部装有浮子提拉结构,以此结构的液体动力配合工作,完成积水浮拉开阀急下水抽吸的连锁过程,实现下水强力喉吸效果。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出户下水管道通过强力喉吸装置与下水直立总管道连通。0006强力喉吸装置由外腔胆壳、内胆支撑筋、内腔胆壳、底阀支撑筋、滑道筒、上外腔室、下外腔室、出水管道、底阀塞、拉簧、浮子、顶阀塞、顶阀孔、内腔室和连通腔构成。0007在外腔胆壳的中段偏上部,有内胆支撑筋支撑内腔胆壳,并将外腔胆壳与内腔胆壳连。
8、接一体;在外腔胆壳的底端,有底阀支撑筋支撑滑道筒,并将外腔胆壳与滑道筒连接一体。在外腔胆壳的底端,贯通连接有出水管道。在滑道筒的滑道孔内,装配有底阀塞;滑道筒、底阀塞与外腔胆壳底端出水管道的连接口,构成强力喉吸装置底部的阀结构。在内腔胆壳内,有浮子将内腔胆壳内部腔室分隔成相对封闭的内腔室和下口开放的连通腔;浮子的底部中心与拉簧的一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底阀塞的塞盖顶部中心连接。在内腔胆壳的顶端,开有顶阀孔,顶阀孔内装配有顶阀塞。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防止气味倒灌的同时,更能有效地在任何下水情况下防止下水受堵,并兼顾无耗能、无耗水。另外,由于系统整洁、结构简单而极易标准化,可以以不同。
9、形式,作为浴室、浴盆、卫生间、厨房等的配套,予以批量生产。附图说明0009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下水强力喉吸方法连通安装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304938ACN102304944A2/3页40011图2是本实施例的强力喉吸装置结构主剖视图。0012图3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结构的AA向剖视图。0013图4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结构的BB向剖视图。0014图5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的内腔胆顶阀塞结构主视图。0015图6是本强力喉吸装置的内腔胆顶阀塞结构仰视图。0016在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下水强力喉吸方法连通安装结构示意图中,A出户下水管道,B强力喉吸。
10、装置,C下水直立总管道。0017在图24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结构视图中1外腔胆壳,2内胆支撑筋,3内腔胆壳,4底阀支撑筋,5滑道筒,6上外腔室,7下外腔室,8出水管道,9底阀塞,10拉簧,11浮子,12顶阀塞,13顶阀孔,14内腔室,15连通腔。0018在图5、6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内腔胆顶阀塞结构视图中,121塞盖,122辐射气槽,123螺旋气槽,124塞杆,125限位瓣。具体实施方式0019在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下水强力喉吸方法连通安装结构示意图中,出户下水管道A通过强力喉吸装置B与下水直立总管道C连通。0020在图1、24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结构视图中在椭球柱形外腔胆壳1的中段偏上部,有直立。
11、板形内胆支撑筋2支撑冠柱形内腔胆壳3,并将外腔胆壳1与内腔胆壳3连接一体;在外腔胆壳1的底端,有底阀支撑筋4支撑圆柱筒形滑道筒5,并将外腔胆壳1与滑道筒5连接一体。在外腔胆壳1的底端,贯通连接有出水管道8。在滑道筒5的圆柱筒形滑道孔内,装配有与滑道筒5上下滑动配合的底阀塞9;底阀塞9为一椭球盘锥形塞盖圆柱形塞杆圆柱形限位卡头的空竹形构型;滑道筒5、底阀塞9与外腔胆壳1底端出水管道8的连接口,构成强力喉吸装置B底部的阀结构。在外腔胆壳1与内腔胆壳3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与出户下水管道A连通的上外腔室6;在外腔胆壳1的底部与内腔胆壳3的下口平面之间所形成的空腔,为下外腔室7。在内腔胆壳3内,有浮子1。
12、1将内腔胆壳3内部腔室分隔成相对封闭的内腔室14和下口开放的连通腔15;浮子11的底部中心与拉簧10的一端连接,拉簧10的另一端与底阀塞9的塞盖顶部中心连接。在内腔胆壳3的顶端,开有顶阀孔13,顶阀孔13内装配有顶阀塞12;顶阀孔13与顶阀塞12为上下滑动配合,二者构成上通下阻式近似单向阀结构。0021在图1、5、6所示的强力喉吸装置内腔胆顶阀塞结构视图中,顶阀塞12为塞盖121塞杆124限位瓣125的空竹形构型;在椭球冠形塞盖121的下凹面中心,垂直连接有圆柱形塞杆124;塞盖121与塞杆124的连接处圆周外围,挖有十字辐射气槽122。在塞杆124的下端,配制有椭圆十字截面的柱形限位瓣125。
13、;限位瓣125的十字与辐射气槽122的十字上下对应。在塞杆124的圆柱侧面,刻有四根下行右旋的螺旋气槽123;每个螺旋气槽123的上端与一个辐射气槽122沟通,每个螺旋气槽123的下端与一个限位瓣125的凹沟沟通。0022工作时,如果出户下水管道A和强力喉吸装置B当前已是排空状态,或强力喉吸装置B的下外腔室7内只有少量废水,则浮子11已下落到最低位,使拉簧10放松,或浮子11尚未上浮到使拉簧10拉紧的位置,1底阀塞9受重力而落实,使出水管道8关闭,2顶阀说明书CN102304938ACN102304944A3/3页5塞12受重力而落实,使顶阀孔13上面冠形塞盖121的外沿低于顶阀孔13上口。如。
14、果有废水从出户下水管道A滴、流或泻下,必通过上外腔室6进入下外腔室7,并逐渐、较快或迅速充满下外腔室7,进而进入连通腔15,使浮子11受液压而上浮。同时,内腔室14受浮子11上浮而缩容,内腔室14内空气受推压而从顶阀孔13溢出,溢出过程为内腔室14位瓣125的十字交叉凹沟螺旋气槽123辐射气槽122上外腔室6。气流冲击螺旋气槽123的作用,使得顶阀塞12绕其轴右旋,从而避免顶阀孔13赌塞。随着废水继续增加而使浮子11继续上浮,拉簧10被拉长。一旦拉力超过底阀塞9本身及其所受废水的重力,底阀塞9便被弹性拉起使底阀打开。底阀一旦打开,1底阀塞9所受废水的重力迅速减小,进而底阀塞9被进一步拉起;2废水受重力下泻而使外腔室受负压,负压抽吸出户下水管道A和外腔室内的后续废水,冲刷强力喉吸装置B内附着物,并使得强力喉吸装置B迅速排空。在废水迅速排下过程中,顶阀孔13受顶阀塞12的下沉和浮子11下沉造成的内腔室14负压作用而趋近阻塞,这种近似单向阀作用使得空气不能很快倒灌到内腔室14,内腔室14不能与外腔室同步扩容,浮子11只能缓慢下沉,底阀塞9不能很快关闭底阀,从而为强力喉吸装置B排空留的时间。说明书CN102304938ACN102304944A1/2页6图1图2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04938ACN102304944A2/2页7图6说明书附图CN10230493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