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206808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189657.3

申请日:

2011.07.07

公开号:

CN102304953A

公开日:

2012.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84合同备案号:2017130000016让与人:齐有月受让人:河南盛都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申请日:20110707申请公布日:20120104授权公告日:20130501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71115|||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4B 2/84登记生效日:20170703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李富厚变更后权利人:齐有月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和平东路运输公司家属院变更后权利人:252600 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金都庄乡夏庄村231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84申请日:20110707|||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84; E04B1/76; E04G21/00; E04G21/06

主分类号:

E04B2/84

申请人:

李富厚

发明人:

李富厚; 李天昊

地址: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和平东路运输公司家属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代理人:

孙廷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保温墙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外侧依次平行排列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内设置有内端插入所述承重墙本体、外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一外保护层的第一外模板顶丝。在浇筑混凝土时,保温网板、模板之间通过点荷载与面荷载相互转换的原理,内测混凝土与保护层各自独立施工,工艺简单,保障了质量,加快了施工速度,保温层与主体结构同时完成,减少了外挂的工期时间;防火效果明显,解决了外墙外保温层开裂、脱落等难题,延长了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 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包括承重墙, 所述承重墙包括带有混凝土剪力墙钢筋 的承重墙本体、 第一保温层、 第一保温层网架和第一外保护层, 所述第一保温层、 第一保温 层网架组成第一保温网板,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外侧依 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 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间隔一定距离, 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内设置有内端插入所述承重墙本体、 外端与所述第一固 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 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 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一外保护层的第一外模板顶丝。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其特征在于 : 在所述相邻承重 墙间带有非承重墙, 所述非承重墙包括内保护层、 位于中间的第二保温层、 第二保温层网架 和第二外保护层, 所述第二保温层、 第二保温层网架组成第二保温网板, 所述第二保温层网 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层内侧的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 保温层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 ; 所述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 网片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在所述第二固定 网片和第三固定网片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保温层的第二连接插丝 ; 在所述第二固定网 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二外保护层的第二外模板顶丝, 在所述第三固定 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内保护层的第三外模板顶丝。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保温层 和第二保温层为聚苯板或憎水岩棉板, 其厚度大于 30mm ; 所述第一外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 层浇筑材料为细石混凝土、 砂浆或发泡水泥等不燃材料, 其厚度当不低于 30mm。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其特征是 : 相邻第二保温层及 第一保温层交接处做成企口形相互搭接, 长度为 30— 60mm, 并在接缝处要用第二振动加强 网片搭接 , 长度为 150mm— 250mm。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振动加 强网片到第一外保护层外侧面的距离为 10mm— 30mm ; 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 网片的距离为 1.5mm— 4mm, 所述第一连接插丝按第一保温板架 100— 200 根 / 平方米。
6: 建造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该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步, 第一保温网板制作 : a、 第一保温网板设计 : 根据建筑物施工图纸进行编号, 设计保温网板尺寸及形状, b、 制作第一保温层网架 : 选取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通过第一外模板顶 丝焊接固定, 两层网片之间存在间隙, 第一外模板顶丝伸出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并将第一外 模板顶丝端头做防腐处理 ; c、 制成第一保温网板 : 用第一连接插丝将第一保温层网架和第一保温层连接, 第一保温层与第一固定网片接 触, 第一连接插丝伸出第一保温层 9cm— 20cm ; 第二步, 混凝土剪力墙钢筋连接 : 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钢筋连接, 及安装垫块 ; 第三步, 保温网架的安装 : 按图纸对保温网架位置进行放线, 逐块吊装就位, 同时与混凝土剪力墙钢筋做固定 ; 2 第四步, 支设模板 : 按模板位置线安装内外侧模板, 并且所述第一外模板顶丝一端支撑模板, 一端连接并 支撑第一固定网片 ; 第五步, 承重墙本体浇筑 连续浇筑内侧砼, 并振捣成型 ; 第六步, 浇筑第一外保护层 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 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和外模板 ; 第七步、 拆模及养护 : 当浇筑体达到规范标准后拆除模板, 同时按标准养护。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建造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第一步中, 制作第一保温网板和第二保温网板, 将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接合侧 制成企口形相互搭接, 搭接长度为 30mm— 60mm, 在第一保温网板和第二保温网板的接合处 搭接第一固定网片搭接, 长度为 150mm—— 250mm ; 在第五步中, 承重墙本体和内保护层同时浇筑, 并振捣成型 ; 在第六步中, 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 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第二振动加强网片和外模板。

说明书


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温墙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具体的讲涉及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 墙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的工程剪力墙结构中, 外墙保温技术, 主要采用下述两种技术 : 其一, 大 多数采用粘贴钉挂的方式与墙体连接, 表面做 3— 6mm 厚的砂浆保护层, 实践证明, 该技术 中的保温层及保护层由于风吹日晒、 雨淋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使用周期较短时间内普遍 出现开裂、 脱落现象, 影响了保温效果和使用年限。保温层多采用聚苯板属可燃性材料, 施 工期间外露时间长, 保护较薄, 易受破坏而长期裸漏, 遇明火极易引起火灾, 如: 北京央视新 址附属文化中心、 上海胶州教师公寓等地建筑大楼着火, 都是引燃外墙保温出现的火灾事 故, 造成重大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 其二, 采用夹芯保温技术, 但工艺复杂, 施工难度大, 工程 质量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 保温效果好, 使用寿命长, 防火性能好, 保温层选择多样性、 施工方便、 简捷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 包括承重墙, 所述承重墙包括带 有混凝土剪力墙钢筋的承重墙本体、 第一保温层、 第一保温层网架和第一外保护层, 所述第 一保温层、 第一保温层网架组成第一保温网板, 所述第一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第一保温层 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 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 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 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内设置有内端插入所述承重墙本体、 外端与所述 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 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 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一外保护层的第一外模板顶丝。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 在所述相邻承重墙间带有非承重墙, 所述非承重墙包括内保护层、 位于中间的第二保 温层、 第二保温层网架和第二外保护层, 所述第二保温层、 第二保温层网架组成第二保温网 板, 所述第二保温层网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层内侧的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 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层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 ; 所述第三固定 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之间间隔一定 距离, 在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三固定网片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保温层的第二连接插 丝; 在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二外保护层的第二外模板 顶丝, 在所述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内保护层的第三外模板顶 丝; 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为聚苯板或憎水岩棉板, 其厚度大于 30mm ; 所述第一外 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浇筑材料为细石混凝土、 砂浆或发泡水泥等不燃材料, 其厚度当不
     低于 30mm ; 相邻第二保温层及第一保温层交接处做成企口形相互搭接, 长度为 30— 60mm, 并在接 缝处要用第二振动加强网片搭接 , 长度为 150mm— 250mm ; 所述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到第一外保护层外侧面的距离为 10mm— 30mm ; 所述第一固定 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的距离为 1.5mm— 4mm, 所述第一连接插丝按第一保温板架 100— 200 根 / 平方米。
     本发明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建造上述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 墙的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步, 第一保温网板制作 : a、 第一保温网板设计 : 根据建筑物施工图纸进行编号, 设计保温网板尺寸及形状, b、 制作第一保温层网架 : 选取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通过第一外模板顶 丝焊接固定, 两层网片之间存在间隙, 第一外模板顶丝伸出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并将第一外 模板顶丝端头做防腐处理 ; c、 制成第一保温网板 : 用第一连接插丝将第一保温层网架和第一保温层连接, 第一保温层与第一固定网片接 触, 第一连接插丝伸出第一保温层 9cm— 20cm ; 第二步, 混凝土剪力墙钢筋连接 : 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钢筋连接, 及安装垫块 ; 第三步, 保温网架的安装 : 按图纸对保温网架位置进行放线, 逐块吊装就位, 同时与混凝土剪力墙钢筋做固定 ; 第四步, 支设模板 : 按模板位置线安装内外侧模板, 并且所述第一外模板顶丝一端支撑模板, 一端连接并 支撑第一固定网片 ; 第五步, 承重墙本体浇筑 连续浇筑内侧砼, 并振捣成型 ; 第六步, 浇筑第一外保护层 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 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和外模板 ; 第七步、 拆模及养护 : 当浇筑体达到规范标准后拆除模板, 同时按标准养护。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 在第一步中, 制作第一保温网板和第二保温网板, 将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接合侧 制成企口形相互搭接, 搭接长度为 30mm— 60mm, 在第一保温网板和第二保温网板的接合处 搭接第一固定网片搭接, 长度为 150mm—— 250mm ; 在第五步中, 承重墙本体和内保护层同时浇筑, 并振捣成型 ; 在第六步中, 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 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第二振动加强网片和外模板。
     本发明提供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 下优点 : 其一, 由于包括承重墙, 所述承重墙包括带有混凝土剪力墙钢筋的承重墙本体、 第一保温层、 第一保温层网架和第一外保护层, 所述第一保温层、 第一保温层网架组成第一保 温网板, 所述第一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 第 一振动加强网片, 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 在所述第一保温 层内设置有内端插入所述承重墙本体、 外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 的第一连接插丝, 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一外保护层 的第一外模板顶丝, 在第一保温层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网片, 并通过第一连接插丝与承重 墙本体连接, 提高了第一保温层的强度, 将保温板与钢筋网有机结合做成保温网板, 在浇筑 混凝土时, 保温网板、 模板之间通过点荷载与面荷载相互转换的原理, 保温网板起模板的作 用, 内测混凝土与保护层各自独立施工, 构造、 方法简易行, 保障了质量, 加快了施工速度, 保温层与主体结构同时完成, 减少了目前通长采用外墙主体结构完成后再粘贴, 外挂的工 期时间 ; 降低了火灾发生的概率, 防火效果明显 ; 其二, 由于在所述相邻承重墙间带有非承 重墙, 所述非承重墙包括内保护层、 位于中间的第二保温层、 第二保温层网架和第二外保护 层, 所述第二保温层、 第二保温层网架组成第二保温网板, 所述第二保温层网架包括位于所 述第二保温层内侧的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层外侧设 置有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 ; 所述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之间以及 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在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三固 定网片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保温层的第二连接插丝 ; 在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 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二外保护层的第二外模板顶丝, 在所述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 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内保护层的第三外模板顶丝, 非承重墙重量轻, 保温性能好, 而 且在浇筑内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时, 晃动第二振动加强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 使得 内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更加密实, 而且不容易脱落 ; 其三, 由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 温层为聚苯板或憎水岩棉板, 其厚度大于 30mm ; 所述第一外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浇筑材 料为细石混凝土、 砂浆或发泡水泥等不燃材料, 其厚度当不低于 30mm, 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 温层的材料要求不高, 聚苯板的耐燃性差, 但保温性能高, 采用该方法建造的夹芯保温钢筋 混凝土剪力墙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 解决了聚苯板耐燃性差的问题, 而憎水岩棉板 耐火性能强, 但普通方法粘接时容易脱落, 而该方法将承重墙本体、 第一保温层或第二保温 层以及外保护层连为一体, 解决了第一保温层或第二保温层开裂脱落问题, 保温层外侧保 护层施工选用混凝土、 砂浆、 发泡水泥均为不燃材料、 耐久性好、 环保的材料。 为解决保护层 中间用第一层钢筋网片做保护层配筋, 配筋率按相关规范得出。 用插丝与主体连接, 保证保 温层与结构的牢靠性与整体性, 解决了开裂, 脱落的难题 ; 其四, 由于相邻第二保温层及第 一保温层交接处做成企口形相互搭接, 长度为 30— 60mm, 并在接缝处要用第二振动加强网 片搭接 , 长度为 150mm— 250mm ; 防止了内侧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漏至第一外保护层一侧, 而 且防止了第二保温层及第一保温层交接处裂开, 提高了保温效果 ; 其五, 由于所述第一振动 加强网片到第一外保护层外侧面的距离为 10mm— 30mm ; 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 强网片的距离为 1.5mm—4mm, 所述第一连接插丝按第一保温板架 100—200 根 / 平方米, 可 以有效地防止第一外保护层外的脱落和第一保温板在振捣时变形。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承重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承重墙未浇筑混凝土前支设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 图 3 为非承重墙的结构示意图 ; 图 4 为非承重墙未浇筑混凝土前支设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 图 5 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结合部位的横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出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的结构 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为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承重墙的结构示意图。其结 构包括承重墙 1, 承重墙 1 包括带有混凝土剪力墙钢筋 2 的承重墙本体 3、 第一保温层 4、 第 一保温层网架 5 和第一外保护层 6, 第一保温层 4 和第一保温层网架 5 组成第一保温网板 41, 第一保温网架 5 包括在第一保温层 4 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 51、 第一振动加 强网片 52, 第一固定网片 51 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52 间隔一定距离, 在第一保温层 4 内设 置有内端插入承重墙本体 3、 外端与第一固定网片 51 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52 固定的第一 连接插丝 71, 在第一固定网片 51 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52 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一外保护层 6 的第一外模板顶丝 72, 在第一保温层 4 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网片 51, 并通过第一连接插丝 71 与承重墙本体的钢筋 2 连接, 提高了第一保温层 4 的强度, 在浇筑时, 可以先连续浇筑承 重墙本体 3, 并振捣成型, 然后浇筑第一外保护层 6, 整体结构更加牢固, 工序更加简单 ; 第 一外模板顶丝 72 顶在第一外模板 9 上, 便于第一外模板 9 的支设 ; 而且在浇筑第一外保护 层 6 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52, 使得第一外保护层 6 更加密实, 不容易脱落。在浇筑混 凝土时, 第一保温网板 41、 第一外模板 9 之间通过点荷载与面荷载相互转换的原理, 第一保 温网板 41 起模板的作用, 内测混凝土与保护层各自独立施工, 构造、 方法简易行, 保障了质 量, 加快了施工速度, 第一保温层 4 与主体结构同时完成, 减少了目前通长采用外墙主体结 构完成后再粘贴, 外挂的工期时间 ; 降低了火灾发生的概率, 防火效果明显。 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在相邻承重墙 1 间带有非承重墙 8, 非承重墙 8 包括内保护层 81、 位于中间的第二保温层 82、 第二保温层网架 83 和第二外保护层 84, 第二保温层 82 和第 二保温层网架 83 组成第一保温网板 42, 第二保温层网架 83 包括位于第二保温层 82 内侧的 第三固定网片 85 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 86 以及位于第二保温层 82 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网 片 87 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 88 ; 第三固定网片 85 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 86 之间以及第二固 定网片 87 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 88 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在第二固定网片 87 和第三固定网片 85 之间连接有穿过第二保温层 82 的第二连接插丝 89 ; 在第二固定网片 87 和第二振动加强 网片 88 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二外保护层 84 的第二外模板顶丝 90, 在第三固定网片 85 和第三 振动加强网片 86 之间连接有贯穿内保护层 81 的第三外模板顶丝 91, 非承重墙重量轻, 保温 性能好, 而且在浇筑内保护层 81 和第二外保护层 84 时, 晃动第二振动加强网片 88、 第三振 动加强网片 86 和外侧的模板, 使得内保护层 81 和第二外保护层 84 更加密实, 而且不容易 脱落 ; 第二外模板顶丝 90 和第三外模板顶丝 91 分别顶在第二外模板 92 和内模板 93 上。
     第一保温层 4 和第二保温层 82 可以为聚苯板或憎水岩棉板, 其厚度大于 30mm ; 所 述第一外保护层 6 和第二外保护层 84 浇筑材料为细石混凝土、 砂浆或发泡水泥等不燃材 料, 其厚度当不低于 30mm, 第一保温层 4 和第二保温层 82 的材料要求不高, 保温层外侧保
     护层施工选用混凝土、 砂浆、 发泡水均为不燃材料、 耐久性好、 环保的材料。 用第一连接插丝 71 与主体连接, 保证保温层与结构的牢靠性与整体性, 解决了开裂, 脱落的难题。
     如图 5 所示, 相邻第二保温层 82 及第一保温层 4 交接处做成企口形相互搭接, 长 度为 30— 60mm, 并在接缝处要用第二振动加强网片 88 搭接 , 长度为 150mm— 250mm ; 防止 了内侧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漏至第一外保护层一侧, 而且防止了第二保温层及第一保温层交 接处裂开, 降低保温效果。
     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52 到第一外保护层外侧面的距离为 10mm— 30mm ; 第一固定网 片 51 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52 的距离为 1.5mm— 4mm, 第一连接插丝 71 按第一保温板架计 算, 100— 200 根 / 平方米, 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外保护层外的脱落和第一保温板在振捣时 变形。
     建造上述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步, 第一保温网板制作 : a、 第一保温网板设计 : 根据建筑物施工图纸进行编号, 设计保温网板尺寸及形状, b、 制作第一保温层网架 : 选取第一固定网片 51 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52, 通过第一外模 板顶丝 71 焊接固定, 两层网片之间存在间隙, 第一外模板顶丝 71 伸出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52, 并将第一外模板顶丝 71 的端头做防腐处理 ; c、 制成第一保温网板 : 用第一连接插丝 71 将第一保温层网架 5 和第一保温层 4 连接, 第一保温层 4 与第一固 定网片 51 接触, 第一连接插丝 71 伸出第一保温层 4 9cm— 20cm ; 第二步, 混凝土剪力墙钢筋连接 : 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钢筋连接, 及安装垫块 ; 第三步, 保温网架的安装 : 按图纸对第一保温网架 5 位置进行放线, 逐块吊装就位, 同时与混凝土剪力墙钢筋做 固定 ; 第四步, 支设模板 : 按模板位置线安装内外侧模板, 并且所述第一外模板顶丝一端支撑第一外模板 9, 一端 连接并支撑第一固定网片 51 ; 第五步, 承重墙本体浇筑 连续浇筑内侧砼, 并振捣成型 ; 第六步, 浇筑第一外保护层 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 6, 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52 和第一外模板 9 ; 第七步、 拆模及养护 : 当浇筑体达到规范标准后拆除模板, 同时按标准养护。
     如果在承重墙之间设计有非承重墙, 施工方法做如下改动, 在第一步中, 制作第一保温网板 41 和第二保温网板 42, 将第一保温层 4 与第二保温层 82 接合侧制成企口形相互搭接, 搭接长度为 30mm—60mm, 在第一保温网板 41 和第二保温网 板 42 的接合处搭接第一固定网片 51 搭接, 长度为 150mm—— 250mm ; 在第五步中, 承重墙本体 3 和内保护层 81 同时浇筑, 并振捣成型 ; 在第六步中, 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 6 和第二外保护层 84, 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 52、 第二振动加强网片 88 和内模板 93 和第二外模板 92。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只要结构与本发明夹芯保温钢筋混 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结构相同, 就落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04953A43申请公布日20120104CN102304953ACN102304953A21申请号201110189657322申请日20110707E04B2/84200601E04B1/76200601E04G21/00200601E04G21/0620060171申请人李富厚地址053000河北省衡水市和平东路运输公司家属院72发明人李富厚李天昊74专利代理机构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13119代理人孙廷玉54发明名称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保温墙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在所述第。

2、一保温层外侧依次平行排列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内设置有内端插入所述承重墙本体、外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一外保护层的第一外模板顶丝。在浇筑混凝土时,保温网板、模板之间通过点荷载与面荷载相互转换的原理,内测混凝土与保护层各自独立施工,工艺简单,保障了质量,加快了施工速度,保温层与主体结构同时完成,减少了外挂的工期时间;防火效果明显,解决了外墙外保温层开裂、脱落等难题,延长了使用寿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

3、5页CN102304959A1/2页21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包括承重墙,所述承重墙包括带有混凝土剪力墙钢筋的承重墙本体、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网架和第一外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网架组成第一保温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第一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内设置有内端插入所述承重墙本体、外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一外保护层的第一外模板顶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

4、征在于在所述相邻承重墙间带有非承重墙,所述非承重墙包括内保护层、位于中间的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网架和第二外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网架组成第二保温网板,所述第二保温层网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层内侧的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层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三固定网片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保温层的第二连接插丝;在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二外保护层的第二外模板顶丝,在所述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

5、贯穿内保护层的第三外模板顶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为聚苯板或憎水岩棉板,其厚度大于30MM;所述第一外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浇筑材料为细石混凝土、砂浆或发泡水泥等不燃材料,其厚度当不低于3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是相邻第二保温层及第一保温层交接处做成企口形相互搭接,长度为3060MM,并在接缝处要用第二振动加强网片搭接,长度为150MM2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到第一外保护层外侧面的距离为10MM30MM;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

6、加强网片的距离为15MM4MM,所述第一连接插丝按第一保温板架100200根/平方米。6建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第一保温网板制作A、第一保温网板设计根据建筑物施工图纸进行编号,设计保温网板尺寸及形状,B、制作第一保温层网架选取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通过第一外模板顶丝焊接固定,两层网片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外模板顶丝伸出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并将第一外模板顶丝端头做防腐处理;C、制成第一保温网板用第一连接插丝将第一保温层网架和第一保温层连接,第一保温层与第一固定网片接触,第一连接插丝伸出第一保温层9CM20CM;第二步,混凝土。

7、剪力墙钢筋连接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钢筋连接,及安装垫块;第三步,保温网架的安装按图纸对保温网架位置进行放线,逐块吊装就位,同时与混凝土剪力墙钢筋做固定;权利要求书CN102304953ACN102304959A2/2页3第四步,支设模板按模板位置线安装内外侧模板,并且所述第一外模板顶丝一端支撑模板,一端连接并支撑第一固定网片;第五步,承重墙本体浇筑连续浇筑内侧砼,并振捣成型;第六步,浇筑第一外保护层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和外模板;第七步、拆模及养护当浇筑体达到规范标准后拆除模板,同时按标准养护。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造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

8、于在第一步中,制作第一保温网板和第二保温网板,将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接合侧制成企口形相互搭接,搭接长度为30MM60MM,在第一保温网板和第二保温网板的接合处搭接第一固定网片搭接,长度为150MM250MM;在第五步中,承重墙本体和内保护层同时浇筑,并振捣成型;在第六步中,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第二振动加强网片和外模板。权利要求书CN102304953ACN102304959A1/6页4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保温墙及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建筑的工程剪。

9、力墙结构中,外墙保温技术,主要采用下述两种技术其一,大多数采用粘贴钉挂的方式与墙体连接,表面做36MM厚的砂浆保护层,实践证明,该技术中的保温层及保护层由于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使用周期较短时间内普遍出现开裂、脱落现象,影响了保温效果和使用年限。保温层多采用聚苯板属可燃性材料,施工期间外露时间长,保护较薄,易受破坏而长期裸漏,遇明火极易引起火灾,如北京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上海胶州教师公寓等地建筑大楼着火,都是引燃外墙保温出现的火灾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及财产损失;其二,采用夹芯保温技术,但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

10、种构造简单,保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防火性能好,保温层选择多样性、施工方便、简捷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承重墙,所述承重墙包括带有混凝土剪力墙钢筋的承重墙本体、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网架和第一外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网架组成第一保温网板,所述第一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第一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内设置有内端插入所述承重墙本体、外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

11、第一外保护层的第一外模板顶丝。0005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所述相邻承重墙间带有非承重墙,所述非承重墙包括内保护层、位于中间的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网架和第二外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网架组成第二保温网板,所述第二保温层网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层内侧的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层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三固定网片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保温层的第二连接插丝;在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二外保护层的第二外模板顶丝。

12、,在所述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内保护层的第三外模板顶丝;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为聚苯板或憎水岩棉板,其厚度大于30MM;所述第一外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浇筑材料为细石混凝土、砂浆或发泡水泥等不燃材料,其厚度当不说明书CN102304953ACN102304959A2/6页5低于30MM;相邻第二保温层及第一保温层交接处做成企口形相互搭接,长度为3060MM,并在接缝处要用第二振动加强网片搭接,长度为150MM250MM;所述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到第一外保护层外侧面的距离为10MM30MM;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的距离为15MM4MM,所述第一连接插丝按第一保温板。

13、架100200根/平方米。0006本发明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建造上述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方法。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第一保温网板制作A、第一保温网板设计根据建筑物施工图纸进行编号,设计保温网板尺寸及形状,B、制作第一保温层网架选取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通过第一外模板顶丝焊接固定,两层网片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外模板顶丝伸出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并将第一外模板顶丝端头做防腐处理;C、制成第一保温网板用第一连接插丝将第一保温层网架和第一保温层连接,第一保温层与第一固定网片接触,第一连接插丝伸出第一保温层9CM20CM;第。

14、二步,混凝土剪力墙钢筋连接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钢筋连接,及安装垫块;第三步,保温网架的安装按图纸对保温网架位置进行放线,逐块吊装就位,同时与混凝土剪力墙钢筋做固定;第四步,支设模板按模板位置线安装内外侧模板,并且所述第一外模板顶丝一端支撑模板,一端连接并支撑第一固定网片;第五步,承重墙本体浇筑连续浇筑内侧砼,并振捣成型;第六步,浇筑第一外保护层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和外模板;第七步、拆模及养护当浇筑体达到规范标准后拆除模板,同时按标准养护。0008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第一步中,制作第一保温网板和第二保温网板,将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接合侧制成企口形相互搭接,搭接长度。

15、为30MM60MM,在第一保温网板和第二保温网板的接合处搭接第一固定网片搭接,长度为150MM250MM;在第五步中,承重墙本体和内保护层同时浇筑,并振捣成型;在第六步中,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第二振动加强网片和外模板。0009本发明提供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同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包括承重墙,所述承重墙包括带有混凝土剪力墙钢筋的承重墙本体、第说明书CN102304953ACN102304959A3/6页6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网架和第一外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温层、第一保温层网架组成第一保温网板,所述第一保温网架包括在所述第一。

16、保温层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第一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第一保温层内设置有内端插入所述承重墙本体、外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在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一外保护层的第一外模板顶丝,在第一保温层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网片,并通过第一连接插丝与承重墙本体连接,提高了第一保温层的强度,将保温板与钢筋网有机结合做成保温网板,在浇筑混凝土时,保温网板、模板之间通过点荷载与面荷载相互转换的原理,保温网板起模板的作用,内测混凝土与保护层各自独立施工,构造、方法简易行,保障了质量,加快了施工速度,保温层。

17、与主体结构同时完成,减少了目前通长采用外墙主体结构完成后再粘贴,外挂的工期时间;降低了火灾发生的概率,防火效果明显;其二,由于在所述相邻承重墙间带有非承重墙,所述非承重墙包括内保护层、位于中间的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网架和第二外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网架组成第二保温网板,所述第二保温层网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层内侧的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保温层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所述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三固定网片之间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保温层的第二连接插丝;在所述。

18、第二固定网片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二外保护层的第二外模板顶丝,在所述第三固定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之间连接有贯穿内保护层的第三外模板顶丝,非承重墙重量轻,保温性能好,而且在浇筑内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时,晃动第二振动加强网片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使得内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更加密实,而且不容易脱落;其三,由于所述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为聚苯板或憎水岩棉板,其厚度大于30MM;所述第一外保护层和第二外保护层浇筑材料为细石混凝土、砂浆或发泡水泥等不燃材料,其厚度当不低于30MM,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的材料要求不高,聚苯板的耐燃性差,但保温性能高,采用该方法建造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第。

19、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解决了聚苯板耐燃性差的问题,而憎水岩棉板耐火性能强,但普通方法粘接时容易脱落,而该方法将承重墙本体、第一保温层或第二保温层以及外保护层连为一体,解决了第一保温层或第二保温层开裂脱落问题,保温层外侧保护层施工选用混凝土、砂浆、发泡水泥均为不燃材料、耐久性好、环保的材料。为解决保护层中间用第一层钢筋网片做保护层配筋,配筋率按相关规范得出。用插丝与主体连接,保证保温层与结构的牢靠性与整体性,解决了开裂,脱落的难题;其四,由于相邻第二保温层及第一保温层交接处做成企口形相互搭接,长度为3060MM,并在接缝处要用第二振动加强网片搭接,长度为150MM250MM;防止了内侧混凝土浇筑。

20、振捣时漏至第一外保护层一侧,而且防止了第二保温层及第一保温层交接处裂开,提高了保温效果;其五,由于所述第一振动加强网片到第一外保护层外侧面的距离为10MM30MM;所述第一固定网片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的距离为15MM4MM,所述第一连接插丝按第一保温板架100200根/平方米,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外保护层外的脱落和第一保温板在振捣时变形。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承重墙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CN102304953ACN102304959A4/6页7图2为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承重墙未浇筑混凝土前支设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非承重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非承重墙未浇筑混凝。

21、土前支设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结合部位的横向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出的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0012如图1和图2所示,为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承重墙的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承重墙1,承重墙1包括带有混凝土剪力墙钢筋2的承重墙本体3、第一保温层4、第一保温层网架5和第一外保护层6,第一保温层4和第一保温层网架5组成第一保温网板41,第一保温网架5包括在第一保温层4外侧依次平行排列的第一固定网片51、第一振动加强网片52,第一固定网片51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52间隔一定距离,在第一保温层4内设置有内端插入承重墙本体3。

22、、外端与第一固定网片51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52固定的第一连接插丝71,在第一固定网片51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52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一外保护层6的第一外模板顶丝72,在第一保温层4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网片51,并通过第一连接插丝71与承重墙本体的钢筋2连接,提高了第一保温层4的强度,在浇筑时,可以先连续浇筑承重墙本体3,并振捣成型,然后浇筑第一外保护层6,整体结构更加牢固,工序更加简单;第一外模板顶丝72顶在第一外模板9上,便于第一外模板9的支设;而且在浇筑第一外保护层6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52,使得第一外保护层6更加密实,不容易脱落。在浇筑混凝土时,第一保温网板41、第一外模板9之间通过点荷载与面。

23、荷载相互转换的原理,第一保温网板41起模板的作用,内测混凝土与保护层各自独立施工,构造、方法简易行,保障了质量,加快了施工速度,第一保温层4与主体结构同时完成,减少了目前通长采用外墙主体结构完成后再粘贴,外挂的工期时间;降低了火灾发生的概率,防火效果明显。0013如图3和图4所示,在相邻承重墙1间带有非承重墙8,非承重墙8包括内保护层81、位于中间的第二保温层82、第二保温层网架83和第二外保护层84,第二保温层82和第二保温层网架83组成第一保温网板42,第二保温层网架83包括位于第二保温层82内侧的第三固定网片85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86以及位于第二保温层82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网片87和第二。

24、振动加强网片88;第三固定网片85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86之间以及第二固定网片87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88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在第二固定网片87和第三固定网片85之间连接有穿过第二保温层82的第二连接插丝89;在第二固定网片87和第二振动加强网片88之间连接有贯穿第二外保护层84的第二外模板顶丝90,在第三固定网片85和第三振动加强网片86之间连接有贯穿内保护层81的第三外模板顶丝91,非承重墙重量轻,保温性能好,而且在浇筑内保护层81和第二外保护层84时,晃动第二振动加强网片88、第三振动加强网片86和外侧的模板,使得内保护层81和第二外保护层84更加密实,而且不容易脱落;第二外模板顶丝90和第三。

25、外模板顶丝91分别顶在第二外模板92和内模板93上。0014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82可以为聚苯板或憎水岩棉板,其厚度大于30MM;所述第一外保护层6和第二外保护层84浇筑材料为细石混凝土、砂浆或发泡水泥等不燃材料,其厚度当不低于30MM,第一保温层4和第二保温层82的材料要求不高,保温层外侧保说明书CN102304953ACN102304959A5/6页8护层施工选用混凝土、砂浆、发泡水均为不燃材料、耐久性好、环保的材料。用第一连接插丝71与主体连接,保证保温层与结构的牢靠性与整体性,解决了开裂,脱落的难题。0015如图5所示,相邻第二保温层82及第一保温层4交接处做成企口形相互搭接,长度。

26、为3060MM,并在接缝处要用第二振动加强网片88搭接,长度为150MM250MM;防止了内侧混凝土浇筑振捣时漏至第一外保护层一侧,而且防止了第二保温层及第一保温层交接处裂开,降低保温效果。0016第一振动加强网片52到第一外保护层外侧面的距离为10MM30MM;第一固定网片51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52的距离为15MM4MM,第一连接插丝71按第一保温板架计算,100200根/平方米,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外保护层外的脱落和第一保温板在振捣时变形。0017建造上述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第一保温网板制作A、第一保温网板设计根据建筑物施工图纸进行。

27、编号,设计保温网板尺寸及形状,B、制作第一保温层网架选取第一固定网片51和第一振动加强网片52,通过第一外模板顶丝71焊接固定,两层网片之间存在间隙,第一外模板顶丝71伸出第一振动加强网片52,并将第一外模板顶丝71的端头做防腐处理;C、制成第一保温网板用第一连接插丝71将第一保温层网架5和第一保温层4连接,第一保温层4与第一固定网片51接触,第一连接插丝71伸出第一保温层49CM20CM;第二步,混凝土剪力墙钢筋连接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钢筋连接,及安装垫块;第三步,保温网架的安装按图纸对第一保温网架5位置进行放线,逐块吊装就位,同时与混凝土剪力墙钢筋做固定;第四步,支设模板按模板位置线安。

28、装内外侧模板,并且所述第一外模板顶丝一端支撑第一外模板9,一端连接并支撑第一固定网片51;第五步,承重墙本体浇筑连续浇筑内侧砼,并振捣成型;第六步,浇筑第一外保护层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6,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网片52和第一外模板9;第七步、拆模及养护当浇筑体达到规范标准后拆除模板,同时按标准养护。0018如果在承重墙之间设计有非承重墙,施工方法做如下改动,在第一步中,制作第一保温网板41和第二保温网板42,将第一保温层4与第二保温层82接合侧制成企口形相互搭接,搭接长度为30MM60MM,在第一保温网板41和第二保温网板42的接合处搭接第一固定网片51搭接,长度为150MM250MM;在第五。

29、步中,承重墙本体3和内保护层81同时浇筑,并振捣成型;在第六步中,连续浇筑第一外保护层6和第二外保护层84,并同时振动第一振动加强说明书CN102304953ACN102304959A6/6页9网片52、第二振动加强网片88和内模板93和第二外模板92。0019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结构与本发明夹芯保温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结构相同,就落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2304953ACN102304959A1/5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04953ACN102304959A2/5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304953ACN102304959A3/5页1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04953ACN102304959A4/5页13图4说明书附图CN102304953ACN102304959A5/5页1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30495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