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205812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36444.X

申请日:

2014.08.29

公开号:

CN104147706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N 5/06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N 5/06申请日:20140829|||公开

IPC分类号:

A61N5/06

主分类号:

A61N5/06

申请人:

重庆邮电大学

发明人:

李章勇; 张海涛; 冉鹏; 谭海燕; 任斌斌; 王伟; 庞宇; 刘圣蓉; 林金朝

地址:

400065 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崇文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代理人:

赵荣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胶囊型外壳、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所述胶囊型外壳用于隔绝装置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同时便于使用者进行吞服;微型电池用于为装置进行供电;PH传感器用于探测胃酸并启动装置进行工作;蓝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出蓝光进行杀菌;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安装于胶囊型外壳内部,当所述装置被吞入人体内以后,PH传感器开始工作,当PH传感器检测到胃酸时PH传感器会产生微电压输出,从而启动蓝光发射装置发出蓝光进行杀菌。本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独立等优点,适用于在胃肠道等特殊环境下的蓝光照射用途,是一种无污染的一次性微型医疗器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型外壳、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所述胶囊型外壳用于隔绝装置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同时便于使用者进行吞服;所述微型电池用于为装置进行供电;所述PH传感器用于探测胃酸并启动装置进行工作;所述蓝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出蓝光进行杀菌;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安装于胶囊型外壳内部,当所述装置被吞入人体内以后,PH传感器开始工作,当PH传感器检测到胃酸时PH传感器会产生微电压输出,从而启动蓝光发射装置发出蓝光进行杀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形外壳采用双层设计,中间圆柱体形部位的内层为硬质塑胶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粘性的材料;胶囊形外壳的两端部位用于放置蓝光发射装置,其内层采用硬质透明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粘性的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发射装置采用蓝光LED芯片,分别为两颗SL-NBIP0200蓝光LED芯片,两个蓝光LED芯片分别安置于胶囊型外壳的两端,作为蓝光杀菌的光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池采用纽扣电池,为2颗CR1025纽扣电池,其尺寸均为Φ10.0*2.5mm,总电压6V,位于胶囊型外壳的两端,靠近两端的蓝光LED芯片。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采用微型双层PCB电路板,位于胶囊型外壳的中部,所述微型双层PCB电路板集成了电源控制电路、恒流源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放大器和单向可控硅,其功能在于,放大器将传感器输出电压放大,作为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输入,通过单向可控硅控制纽扣电池对恒流源电路进行供电。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可控硅控制极接入放大器输出电压,阳极接入纽扣电池正电压,阴极接入恒流源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为蓝光LED芯片提供恒定电流,避免LED伏安特性中,电流随电压的非线性变化,从而使得装置稳定工作。

说明书

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的消化道及肠胃中有很多细菌,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当属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集中于胃部幽门位置,属于微需氧型细菌,环境氧需求为5%到8%,在大气环境下和绝对缺氧的环境下都不能生存。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等疾病,现在主要是治疗方法还是靠药物治疗。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利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经常都会以失败告终,并且再次治疗会比初次治疗更加不易。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可能会不定时服药或减少服药,也使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失败。并且长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会产生强烈的副作用,容易引起食欲不振、呕吐等甚至更严重的症状。因此,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疾病,当思考其他方法。
在此形势下,利用光波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概念被引入。在光波杀菌的应用中,尤其被研究者们关注的蓝光杀菌和红光保健,而杀菌功能很强的紫外线由于对人体有较强危害,而暂不做考虑。通过一些科学实验,研究者们已经证实蓝光具有较强的杀菌功能。
蓝光波长为470±10nm,目前在临床应用上主要用于治疗痤疮等皮肤病。当有机污染物经过蓝光照射区域时,蓝光光线穿透病菌的细胞膜和细胞核,使DNA的分子键遭到破坏,使其失去活性,从而使病菌细胞不能复制,不久就会死亡。一种微生物被蓝光杀灭所需要的剂量取决于蓝光强度和照射时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该装置采用微型结构,可像服药一样整体吞入,并通过该装置对胃肠内壁进行蓝光照射,杀灭幽门螺杆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包括胶囊型外壳、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所述胶囊型外壳用于隔绝装置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同时便于使用者进行吞服;所述微型电池用于为装置进行供电;所述PH传感器用于探测胃酸并启动装置进行 工作;所述蓝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出蓝光进行杀菌;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安装于胶囊型外壳内部,当所述装置被吞入人体内以后,PH传感器开始工作,当PH传感器检测到胃酸时PH传感器会产生微电压输出,从而启动蓝光发射装置发出蓝光进行杀菌。
进一步,所述胶囊形外壳采用双层设计,中间圆柱体形部位的内层为硬质塑胶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粘性的材料;胶囊形外壳的两端部位用于放置蓝光发射装置,其内层采用硬质透明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粘性的材料。
进一步,所述蓝光发射装置采用蓝光LED芯片,分别为两颗SL-NBIP0200蓝光LED芯片,两个蓝光LED芯片分别安置于胶囊型外壳的两端,作为蓝光杀菌的光源。
进一步,所述微型电池采用纽扣电池,为2颗CR1025纽扣电池,其尺寸均为Φ10.0*2.5mm,总电压6V,位于胶囊型外壳的两端,靠近两端的蓝光LED芯片。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采用微型双层PCB电路板,位于胶囊型外壳的中部,所述微型双层PCB电路板集成了电源控制电路、恒流源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放大器和单向可控硅,其功能在于,放大器将传感器输出电压放大,作为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输入,通过单向可控硅控制纽扣电池对恒流源电路进行供电。
进一步,所述单向可控硅控制极接入放大器输出电压,阳极接入纽扣电池正电压,阴极接入恒流源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为蓝光LED芯片提供恒定电流,避免LED伏安特性中,电流随电压的非线性变化,从而使得装置稳定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独立等优点,适用于在胃肠道等苛刻特殊环境下的蓝光照射用途,该装置可像服药一样整体吞入,对胃肠内壁进行蓝光照射,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没有污染的一次性微型医疗器械,对胃肠组织及其他器官无任何创伤,且杀菌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口服药物对幽门螺杆菌杀灭效果差且副作用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结构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内部组件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装置包括胶囊型外壳、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所述胶囊型外壳用于隔绝装置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同时便于使用者进行吞服;所述微型电池用于为装置进行供电;所述PH传感器用于探测胃酸并启动装置进行工作;所述蓝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出蓝光进行杀菌;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安装于胶囊型外壳内部,当所述装置被吞入人体内以后,PH传感器开始工作,当PH传感器检测到胃酸时PH传感器会产生微电压输出,从而启动蓝光发射装置发出蓝光进行杀菌。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1和2位置为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两端,两端的外壳分为两层,内层采用硬质透明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粘性的材料,内置蓝光LED芯片;3位置为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中间部位,外壳分为两层,内层为硬质塑胶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粘性的材料;4位置为本发明所述装置内部的PH传感器,通过检测本发明装置外界环境PH值,控制该装置的工作启停;5和6位置为2颗CR1025纽扣电池,为本发明装置提供电源;7位置为本发明装置所述微型双层PCB电路板,电源控制电路、恒流源电路。在本实施例中,蓝光LED芯片采用士兰明芯公司生产的SL-NBIP0200蓝光LED芯片,其具有尺寸微小,焊接精密,抗ESD水平高,电极粘附可靠,有细致的色彩分档,高亮度,较小漏电流,品质控制稳定。
因为LED的伏安特性为电流随电压呈非线性指数型上升,若直接采用纽扣电池供电,电压会随着系统的能效而降低,相应的,电流会大幅度降低。并且温度系数对LED的伏安特性也是影响极大的,因此本发明装置采用恒流源对蓝光LED芯片供电。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装置采用一款微型PH传感器,当使用者将本发明装置吞服到达胃部时,接触到胃酸,PH传感器的探测电极会产生mv级微电压。PH传感器输出微电压用LM324等通用放大器调至V级,触发单向可控硅导通,可控硅阴极输出电压,经调制供应蓝光LED供电。
图3为本发明装置工作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装置内部组件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本装置为一次性使用设备,使用者将本发明装置包装拆开,取出本发明装置,将其吞入口中,该装置沿食道进入胃部,装置接触胃酸,装置内部PH传感器产生微电压,经放大处理,作为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输入,促使单向可控硅阳极和阴极导通,纽扣电池对恒流源电路供电,使蓝光LED芯片工作发光,最后本发明装置随肠道排出体外。
在本发明装置中,由于单向可控硅具有维持导通状态的性能,及控制极电压促使单向可控硅导通,导通之后,取消控制极电压,单向可控硅维持导通状态,因此,本发明装置没有工作关闭系统,装置将会在排出体外或纽扣电池电量耗尽的情况下才会停止对人体工作。
为了满足本发明装置的所有功能,本装置外壳尺寸为长半轴长度1.25cm,短半轴半径长度0.6cm;采用CR1025纽扣电池,尺寸均为Φ10.0*2.5mm,总电压6V;采用SL-NBIP0200蓝光LED芯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706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7706A21申请号201410436444X22申请日20140829A61N5/0620060171申请人重庆邮电大学地址400065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崇文路2号72发明人李章勇张海涛冉鹏谭海燕任斌斌王伟庞宇刘圣蓉林金朝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代理人赵荣之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胶囊型外壳、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所述胶囊型外壳用于隔绝装置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同时便于使。

2、用者进行吞服;微型电池用于为装置进行供电;PH传感器用于探测胃酸并启动装置进行工作;蓝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出蓝光进行杀菌;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安装于胶囊型外壳内部,当所述装置被吞入人体内以后,PH传感器开始工作,当PH传感器检测到胃酸时PH传感器会产生微电压输出,从而启动蓝光发射装置发出蓝光进行杀菌。本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独立等优点,适用于在胃肠道等特殊环境下的蓝光照射用途,是一种无污染的一次性微型医疗器械。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770。

3、6ACN104147706A1/1页21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型外壳、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所述胶囊型外壳用于隔绝装置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同时便于使用者进行吞服;所述微型电池用于为装置进行供电;所述PH传感器用于探测胃酸并启动装置进行工作;所述蓝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出蓝光进行杀菌;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安装于胶囊型外壳内部,当所述装置被吞入人体内以后,PH传感器开始工作,当PH传感器检测到胃酸时PH传感器会产生微电压输出,从而启动蓝光发射装置发出蓝光进行杀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

4、征在于所述胶囊形外壳采用双层设计,中间圆柱体形部位的内层为硬质塑胶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粘性的材料;胶囊形外壳的两端部位用于放置蓝光发射装置,其内层采用硬质透明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粘性的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发射装置采用蓝光LED芯片,分别为两颗SLNBIP0200蓝光LED芯片,两个蓝光LED芯片分别安置于胶囊型外壳的两端,作为蓝光杀菌的光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池采用纽扣电池,为2颗CR1025纽扣电池,其尺。

5、寸均为10025MM,总电压6V,位于胶囊型外壳的两端,靠近两端的蓝光LED芯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采用微型双层PCB电路板,位于胶囊型外壳的中部,所述微型双层PCB电路板集成了电源控制电路、恒流源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放大器和单向可控硅,其功能在于,放大器将传感器输出电压放大,作为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输入,通过单向可控硅控制纽扣电池对恒流源电路进行供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可控硅控制极接入放大器输出电压,阳极接入纽扣电池正电压,阴极接入恒流源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为蓝光LED。

6、芯片提供恒定电流,避免LED伏安特性中,电流随电压的非线性变化,从而使得装置稳定工作。权利要求书CN104147706A1/3页3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背景技术0002人体的消化道及肠胃中有很多细菌,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当属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集中于胃部幽门位置,属于微需氧型细菌,环境氧需求为5到8,在大气环境下和绝对缺氧的环境下都不能生存。0003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等疾病,现在主要是治疗方法还是靠药物治疗。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7、利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经常都会以失败告终,并且再次治疗会比初次治疗更加不易。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可能会不定时服药或减少服药,也使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失败。并且长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会产生强烈的副作用,容易引起食欲不振、呕吐等甚至更严重的症状。因此,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疾病,当思考其他方法。0004在此形势下,利用光波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概念被引入。在光波杀菌的应用中,尤其被研究者们关注的蓝光杀菌和红光保健,而杀菌功能很强的紫外线由于对人体有较强危害,而暂不做考虑。通过一些科学实验,研究者们已经证实蓝光具有较强的杀菌功能。0005蓝光波长为47010NM,目前在临床应用上主要用于。

8、治疗痤疮等皮肤病。当有机污染物经过蓝光照射区域时,蓝光光线穿透病菌的细胞膜和细胞核,使DNA的分子键遭到破坏,使其失去活性,从而使病菌细胞不能复制,不久就会死亡。一种微生物被蓝光杀灭所需要的剂量取决于蓝光强度和照射时间。发明内容000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该装置采用微型结构,可像服药一样整体吞入,并通过该装置对胃肠内壁进行蓝光照射,杀灭幽门螺杆菌。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8一种基于蓝光杀菌的微型胃病治疗装置,包括胶囊型外壳、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所述胶囊型外壳用于隔绝装置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同时便。

9、于使用者进行吞服;所述微型电池用于为装置进行供电;所述PH传感器用于探测胃酸并启动装置进行工作;所述蓝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出蓝光进行杀菌;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安装于胶囊型外壳内部,当所述装置被吞入人体内以后,PH传感器开始工作,当PH传感器检测到胃酸时PH传感器会产生微电压输出,从而启动蓝光发射装置发出蓝光进行杀菌。0009进一步,所述胶囊形外壳采用双层设计,中间圆柱体形部位的内层为硬质塑胶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粘性的材料;胶囊形外壳的两端部位用于放置蓝光发射装置,其内层采用硬质透明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说明书CN10414770。

10、6A2/3页4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粘性的材料。0010进一步,所述蓝光发射装置采用蓝光LED芯片,分别为两颗SLNBIP0200蓝光LED芯片,两个蓝光LED芯片分别安置于胶囊型外壳的两端,作为蓝光杀菌的光源。0011进一步,所述微型电池采用纽扣电池,为2颗CR1025纽扣电池,其尺寸均为10025MM,总电压6V,位于胶囊型外壳的两端,靠近两端的蓝光LED芯片。0012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采用微型双层PCB电路板,位于胶囊型外壳的中部,所述微型双层PCB电路板集成了电源控制电路、恒流源电路;所述电源控制电路包括放大器和单向可控硅,其功能在于,放大器将传感器输出电压放大,作为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

11、输入,通过单向可控硅控制纽扣电池对恒流源电路进行供电。0013进一步,所述单向可控硅控制极接入放大器输出电压,阳极接入纽扣电池正电压,阴极接入恒流源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为蓝光LED芯片提供恒定电流,避免LED伏安特性中,电流随电压的非线性变化,从而使得装置稳定工作。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独立等优点,适用于在胃肠道等苛刻特殊环境下的蓝光照射用途,该装置可像服药一样整体吞入,对胃肠内壁进行蓝光照射,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没有污染的一次性微型医疗器械,对胃肠组织及其他器官无任何创伤,且杀菌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口服药物对幽门螺杆菌杀灭效果差且副作用。

12、大的问题。附图说明001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装置结构模型示意图;0017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0018图3为本发明装置工作流程图;0019图4为本发明装置内部组件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0021图1为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结构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装置包括胶囊型外壳、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所述胶囊型外壳用于隔绝装置内部结构与外界环境,同时便于使用者进行吞服;所述微型电池用于为装置进行供电;所述PH传感器用于探测胃酸并启动装置进行工。

13、作;所述蓝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出蓝光进行杀菌;微型电池、PH传感器、蓝光发射装置及控制电路安装于胶囊型外壳内部,当所述装置被吞入人体内以后,PH传感器开始工作,当PH传感器检测到胃酸时PH传感器会产生微电压输出,从而启动蓝光发射装置发出蓝光进行杀菌。0022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1和2位置为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两端,两端的外壳分为两层,内层采用硬质透明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粘性的材料,内置蓝光LED芯片;3位置为本发明所述装置的中间部位,外壳分为两层,内层为硬质塑胶材料,外层采用具有良好抗酸性、密封性、透光性以及低表面说明书CN104147706A3。

14、/3页5粘性的材料;4位置为本发明所述装置内部的PH传感器,通过检测本发明装置外界环境PH值,控制该装置的工作启停;5和6位置为2颗CR1025纽扣电池,为本发明装置提供电源;7位置为本发明装置所述微型双层PCB电路板,电源控制电路、恒流源电路。在本实施例中,蓝光LED芯片采用士兰明芯公司生产的SLNBIP0200蓝光LED芯片,其具有尺寸微小,焊接精密,抗ESD水平高,电极粘附可靠,有细致的色彩分档,高亮度,较小漏电流,品质控制稳定。0023因为LED的伏安特性为电流随电压呈非线性指数型上升,若直接采用纽扣电池供电,电压会随着系统的能效而降低,相应的,电流会大幅度降低。并且温度系数对LED的。

15、伏安特性也是影响极大的,因此本发明装置采用恒流源对蓝光LED芯片供电。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装置采用一款微型PH传感器,当使用者将本发明装置吞服到达胃部时,接触到胃酸,PH传感器的探测电极会产生MV级微电压。PH传感器输出微电压用LM324等通用放大器调至V级,触发单向可控硅导通,可控硅阴极输出电压,经调制供应蓝光LED供电。0024图3为本发明装置工作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装置内部组件工作流程图,如图所示,本装置为一次性使用设备,使用者将本发明装置包装拆开,取出本发明装置,将其吞入口中,该装置沿食道进入胃部,装置接触胃酸,装置内部PH传感器产生微电压,经放大处理,作为单向可控硅的控制极输入,促使。

16、单向可控硅阳极和阴极导通,纽扣电池对恒流源电路供电,使蓝光LED芯片工作发光,最后本发明装置随肠道排出体外。0025在本发明装置中,由于单向可控硅具有维持导通状态的性能,及控制极电压促使单向可控硅导通,导通之后,取消控制极电压,单向可控硅维持导通状态,因此,本发明装置没有工作关闭系统,装置将会在排出体外或纽扣电池电量耗尽的情况下才会停止对人体工作。0026为了满足本发明装置的所有功能,本装置外壳尺寸为长半轴长度125CM,短半轴半径长度06CM;采用CR1025纽扣电池,尺寸均为10025MM,总电压6V;采用SLNBIP0200蓝光LED芯片。002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说明书CN104147706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47706A2/2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4770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