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芎清脑镇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206271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1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69117.7

申请日:

2014.07.31

公开号:

CN104138528A

公开日:

2014.11.12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88; A61K9/48; A61P25/00; A61P29/00; A61P25/20; A61P9/12; A61P1/00; A61P9/10; A61P11/06; A61P1/04; A61P25/22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申请人:

烟台恒迪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方旭; 修建东

地址:

264760 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航天路101号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园C-109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芎清脑阵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川芎25%、天麻10%~12%、细辛8%~10%、白芷10%~12%、田七10%~12%、葛根13%~15%、白芍18%~20%为原料,经过粉碎、萃取、混合制备出清脑阵痛胶囊,服用1次会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有点疗效,连续服用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坚持服用,可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依赖性,对于焦虑状态、神经抽动症、神经衰弱、高血压、结肠炎、冠心病、哮喘、胃溃疡等心身疾病也有显著疗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川芎清脑阵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中药组分为川芎25%、天麻10%~12%、细辛8%~10%、白芷10%~12%、田七10%~12%、葛根13%~15%、白芍18%~20%。

2.
  一种川芎清脑阵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制备步骤:
⑴备料 :将中药组分分别进行除杂,烘干、粉碎,过 60 目筛,取筛下物,得中药粉;
⑵萃取:采用超临界萃取设备装置,将中药粉分别放入超临界 CO2萃取设备的萃取釜中,加入超临界 CO2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 30℃~50℃,萃取压力 15Mpa~30Mpa,萃取时间为 4h~6h,然后采用升温、降压进行分离,收集分离釜内产品得萃取粉;
⑶混合 :将各中药组分的萃取粉按比例装入V型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内,搅拌转速12转/ min,混合时间8 min~10 min,即得混合粉;
⑷制囊:将混合粉加入胶囊填装机内制成每颗质量为0.5g止鼾中药胶囊;
⑸灭菌包装:将止鼾中药胶囊剂置入紫外线下照射20min后及时包装。

说明书

一种川芎清脑镇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胶囊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川芎清脑镇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血管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患者常有头涨、失眠、记忆力下降表现,并且有未老先衰之感。颅内占位性病变头痛脑瘤或颅内其他病变引起的头痛通常是近期才发生,呈间歇性头痛,每日持续数小时,并且可能随体位改变而引起或消失。开始阶段,头痛可局限于肿瘤所在部位,但随着颅内压的增高可变成弥漫性的。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中最常的症状,剧烈的头痛往往搅得人坐立不安,痛苦不堪,一般人们都习惯服用止痛片进行止痛,病情严重的需要还需要使用血管收缩剂、钙桔抗剂、镁制剂、抗焦虑及镇静剂连续治疗,虽然西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一定的疗效,但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中药是经过几千年的人体实验得出的结果,同时对神经性头痛病症的认识从黄帝内经就有记载。虽然中药治疗神经性头痛病症可以标本兼治,而且副作用小;但中药在使用过程中比较繁琐,需要煎煮加工,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便;因此,如何能方便快捷使用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病症,成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川芎清脑阵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川芎辅以天麻、细辛、白芷、田七、葛根、白芍6味中药为原料,经过粉碎、萃取、混合制备出清脑阵痛胶囊,可实现中药治疗止鼾之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川芎清脑阵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的中药组分:川芎25%、天麻10%~12%、细辛8%~10%、白芷10%~12%、田七10%~12%、葛根13%~15%、白芍18%~20%。 
制备步骤如下: 
⑴备料 :将中药组分分别进行除杂,烘干、粉碎,过 60 目筛,取筛下物,得中
药粉;
⑵萃取:采用超临界萃取设备装置,将中药粉分别放入超临界 CO2萃取设备的萃取釜中,加入超临界 CO2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 30℃~50℃,萃取压力 15Mpa~30Mpa,萃取时间为 4h~6h,然后采用升温、降压进行分离,收集分离釜内产品得萃取粉;
⑶混合 :将各中药组分的萃取粉按比例装入V型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内,搅拌转速12转/ min,混合时间8 min~10 min,即得混合粉;
⑷制囊:将混合粉加入胶囊填装机内制成每颗质量为0.5g止鼾中药胶囊;
⑸灭菌包装:将止鼾中药胶囊剂置入紫外线下照射20min后及时包装。
本发明经临床研究,早、中、晚服用1粒,服用本药后, 一般服用1次会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有点疗效,连续服用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坚持服用,可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依赖性,对于焦虑状态、神经抽动症、神经衰弱、高血压、结肠炎、冠心病、哮喘、胃溃疡等心身疾病也有显著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⑴中药组分:川芎25%、天麻10%、细辛10%、白芷10%、田七10%、葛根15%、白芍20g。
⑵制备步骤如下: 
①备料 :将中药组分分别进行除杂,烘干、粉碎,过 60 目筛,取筛下物,得中
药粉;
②萃取:采用超临界萃取设备装置,将中药粉分别放入超临界 CO2萃取设备的萃取釜中,加入超临界 CO2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 30℃,萃取压力 30Mpa,萃取时间为6h,然后采用升温、降压进行分离,收集分离釜内产品得萃取粉;
③混合 :将各中药组分的萃取粉按比例装入V型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内,搅拌转速12转/ min,混合时间8 min,即得混合粉;
④制囊:将混合粉加入胶囊填装机内制成每颗质量为0.5g止鼾中药胶囊;
⑤灭菌包装:将止鼾中药胶囊剂置入紫外线下照射20min后及时包装。
实施例2 
⑴中药组分:川芎25%、天麻11%、细辛9%、白芷11%、田七11%、葛根14%、白芍19%。
⑵制备步骤如下: 
①备料 :将中药组分分别进行除杂,烘干、粉碎,过 60 目筛,取筛下物,得中
药粉;
②萃取:采用超临界萃取设备装置,将中药粉分别放入超临界 CO2萃取设备的萃取釜中,加入超临界 CO2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 40℃,萃取压力 25Mpa,萃取时间为 5h,然后采用升温、降压进行分离,收集分离釜内产品得萃取粉;
③混合 :将各中药组分的萃取粉按比例装入V型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内,搅拌转速12转/ min,混合时间9min,即得混合粉;
④制囊:将混合粉加入胶囊填装机内制成每颗质量为0.5g止鼾中药胶囊;
⑤灭菌包装:将止鼾中药胶囊剂置入紫外线下照射20min后及时包装。
实施例3 
⑴中药组分:川芎25%、天麻12%、细辛8%、白芷12%、田七12%、葛根13%、白芍18%。
⑵制备步骤如下: 
①备料 :将中药组分分别进行除杂,烘干、粉碎,过 60 目筛,取筛下物,得中
药粉;
②萃取:采用超临界萃取设备装置,将中药粉分别放入超临界 CO2萃取设备的萃取釜中,加入超临界 CO2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 15Mpa,萃取时间为 4h,然后采用升温、降压进行分离,收集分离釜内产品得萃取粉;
③混合 :将各中药组分的萃取粉按比例装入V型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内,搅拌转速12转⑶/ min,混合时间10 min,即得混合粉;
④制囊:将混合粉加入胶囊填装机内制成每颗质量为0.5g止鼾中药胶囊;
⑤灭菌包装:将止鼾中药胶囊剂置入紫外线下照射20min后及时包装。
应用结果: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实施例一50473100%实施例二50437100%实施例三50455100%

经150例患者应用本品临床治疗三个月,用药后症状即可得到很好的缓解,应用患者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综合治愈率达95%,总有效率达100%。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川芎清脑镇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川芎清脑镇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川芎清脑镇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川芎清脑镇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川芎清脑镇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8528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38528A21申请号201410369117722申请日20140731A61K36/8988200601A61K9/48200601A61P25/00200601A61P29/00200601A61P25/20200601A61P9/12200601A61P1/00200601A61P9/10200601A61P11/06200601A61P1/04200601A61P25/2220060171申请人烟台恒迪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64760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航天路101号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园C109室72发明人。

2、刘方旭修建东54发明名称一种川芎清脑镇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芎清脑阵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川芎25、天麻1012、细辛810、白芷1012、田七1012、葛根1315、白芍1820为原料,经过粉碎、萃取、混合制备出清脑阵痛胶囊,服用1次会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有点疗效,连续服用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坚持服用,可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依赖性,对于焦虑状态、神经抽动症、神经衰弱、高血压、结肠炎、冠心病、哮喘、胃溃疡等心身疾病也有显著疗效。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

3、N104138528ACN104138528A1/1页21一种川芎清脑阵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中药组分为川芎25、天麻1012、细辛810、白芷1012、田七1012、葛根1315、白芍1820。2一种川芎清脑阵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制备步骤备料将中药组分分别进行除杂,烘干、粉碎,过60目筛,取筛下物,得中药粉;萃取采用超临界萃取设备装置,将中药粉分别放入超临界CO2萃取设备的萃取釜中,加入超临界CO2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3050,萃取压力15MPA30MPA,萃取时间为4H6H,然后采用升温、降压进行分离,收集分离釜内产品得萃取粉;混合将各中药组分的萃取粉按比例装入V。

4、型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内,搅拌转速12转/MIN,混合时间8MIN10MIN,即得混合粉;制囊将混合粉加入胶囊填装机内制成每颗质量为05G止鼾中药胶囊;灭菌包装将止鼾中药胶囊剂置入紫外线下照射20MIN后及时包装。权利要求书CN104138528A1/3页3一种川芎清脑镇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胶囊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川芎清脑镇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血管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患者常有头涨、失眠、记忆力下降表现,并且有未老先衰之感。颅内占位性病变头痛脑瘤或颅内。

5、其他病变引起的头痛通常是近期才发生,呈间歇性头痛,每日持续数小时,并且可能随体位改变而引起或消失。开始阶段,头痛可局限于肿瘤所在部位,但随着颅内压的增高可变成弥漫性的。0003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中最常的症状,剧烈的头痛往往搅得人坐立不安,痛苦不堪,一般人们都习惯服用止痛片进行止痛,病情严重的需要还需要使用血管收缩剂、钙桔抗剂、镁制剂、抗焦虑及镇静剂连续治疗,虽然西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有一定的疗效,但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中药是经过几千年的人体实验得出的结果,同时对神经性头痛病症的认识从黄帝内经就有记载。虽然中药治疗神经性头痛病症可以标本兼治,而且副作用小;但中药在使用过程中比较繁琐,需要煎煮。

6、加工,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便;因此,如何能方便快捷使用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病症,成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所关注的热点。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一种川芎清脑阵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川芎辅以天麻、细辛、白芷、田七、葛根、白芍6味中药为原料,经过粉碎、萃取、混合制备出清脑阵痛胶囊,可实现中药治疗止鼾之目的。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川芎清脑阵痛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的中药组分川芎25、天麻1012、细辛810、白芷1012、田七1012、葛根1315、白芍1820。0006制备步骤如下备料将中药组分分别进行除杂,烘干、粉碎,过60目筛,取筛下物,得中药粉;萃取采用超临界萃取设备装置,将。

7、中药粉分别放入超临界CO2萃取设备的萃取釜中,加入超临界CO2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3050,萃取压力15MPA30MPA,萃取时间为4H6H,然后采用升温、降压进行分离,收集分离釜内产品得萃取粉;混合将各中药组分的萃取粉按比例装入V型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内,搅拌转速12转/MIN,混合时间8MIN10MIN,即得混合粉;制囊将混合粉加入胶囊填装机内制成每颗质量为05G止鼾中药胶囊;灭菌包装将止鼾中药胶囊剂置入紫外线下照射20MIN后及时包装。0007本发明经临床研究,早、中、晚服用1粒,服用本药后,一般服用1次会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有点疗效,连续服用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坚持服用,可达到治标治本的效。

8、果,说明书CN104138528A2/3页4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和依赖性,对于焦虑状态、神经抽动症、神经衰弱、高血压、结肠炎、冠心病、哮喘、胃溃疡等心身疾病也有显著疗效。具体实施方式0008实施例1中药组分川芎25、天麻10、细辛10、白芷10、田七10、葛根15、白芍20G。0009制备步骤如下备料将中药组分分别进行除杂,烘干、粉碎,过60目筛,取筛下物,得中药粉;萃取采用超临界萃取设备装置,将中药粉分别放入超临界CO2萃取设备的萃取釜中,加入超临界CO2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为6H,然后采用升温、降压进行分离,收集分离釜内产品得萃取粉;混合将各中药组分的萃取粉。

9、按比例装入V型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内,搅拌转速12转/MIN,混合时间8MIN,即得混合粉;制囊将混合粉加入胶囊填装机内制成每颗质量为05G止鼾中药胶囊;灭菌包装将止鼾中药胶囊剂置入紫外线下照射20MIN后及时包装。0010实施例2中药组分川芎25、天麻11、细辛9、白芷11、田七11、葛根14、白芍19。0011制备步骤如下备料将中药组分分别进行除杂,烘干、粉碎,过60目筛,取筛下物,得中药粉;萃取采用超临界萃取设备装置,将中药粉分别放入超临界CO2萃取设备的萃取釜中,加入超临界CO2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为5H,然后采用升温、降压进行分离,收集分离釜内产品得萃取。

10、粉;混合将各中药组分的萃取粉按比例装入V型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内,搅拌转速12转/MIN,混合时间9MIN,即得混合粉;制囊将混合粉加入胶囊填装机内制成每颗质量为05G止鼾中药胶囊;灭菌包装将止鼾中药胶囊剂置入紫外线下照射20MIN后及时包装。0012实施例3中药组分川芎25、天麻12、细辛8、白芷12、田七12、葛根13、白芍18。0013制备步骤如下备料将中药组分分别进行除杂,烘干、粉碎,过60目筛,取筛下物,得中药粉;萃取采用超临界萃取设备装置,将中药粉分别放入超临界CO2萃取设备的萃取釜中,加入超临界CO2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15MPA,萃取时间为4H,然后采用升温、降压进行。

11、分离,收集分离釜内产品得萃取粉;混合将各中药组分的萃取粉按比例装入V型高效不对称混合机内,搅拌转速12转/MIN,混合时间10MIN,即得混合粉;制囊将混合粉加入胶囊填装机内制成每颗质量为05G止鼾中药胶囊;说明书CN104138528A3/3页5灭菌包装将止鼾中药胶囊剂置入紫外线下照射20MIN后及时包装。0014应用结果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总有效率实施例一50473100实施例二50437100实施例三50455100经150例患者应用本品临床治疗三个月,用药后症状即可得到很好的缓解,应用患者中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综合治愈率达95,总有效率达100。0015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13852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