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205537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27303.4

申请日:

2014.07.10

公开号:

CN104082450A

公开日:

2014.10.0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23F 3/14申请公布日:2014100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14申请日:20140710|||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14; A61K36/899; A61P11/00; A61P37/04

主分类号:

A23F3/14

申请人:

汤泓

发明人:

汤泓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大学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感冒茶,尤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防风热感冒茶主要组成原料有:金银花、金莲花、贡菊、甘草、桑叶、玉竹、苦竹叶、薄荷和绿茶,原料的质量比为8:8:7:4:2:3:2:2:16;本发明采用药性温和的原料制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既可起到清热降火、清肝明目、预防风热感冒的作用,又可起到作保健养生的作用;饮用本发明制备的感冒茶有效解毒降火、提高抗病毒能力、提高免疫力,适合于炎热酷暑时期消暑防感冒之用;制备本发明成本低,来源广,药性不强且疗效显著,在养生的同时可预防天气原因造成的身体疾病,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年龄的群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热感冒茶的主要组成原料有:金银花、金莲花、贡菊、甘草、桑叶、玉竹、苦竹叶、薄荷和绿茶,原料的质量比为8:8:7:4:2:3:2:2:1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组分为:金银花16-24克、金莲花18-24克、贡菊14-22克、甘草7-14克、桑叶3-6克、玉竹5-9克、苦竹叶3-6克、薄荷3-6克、绿茶30-50克。

3.
  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风热感冒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金银花21克、金莲花21克、贡菊18.4克、甘草10.5克、桑叶5.3克、玉竹7.9克、苦竹叶5.3克、薄荷5.3克、绿茶42克放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去除杂质,然后用44~58℃的温度烘干;
2)烘干后使原料经微波灭菌,再将灭菌后的原料置于洗净的砂锅中,加入580-700克纯净水,开始用武火烧开;
3)液体烧开后转至文火,使液体保持微沸状态,继续煎1.6-1.8个小时后可煎得感冒茶,冷却后即可饮用。

说明书

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感冒茶,尤指一种在炎热天气可降火防感冒防中暑的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炎热夏天的特点是气温普遍持高,在人类的日常作息中,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活动导致人们肝火盛且容易头晕发热,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进步造成室内外温差极大而导致人们身体调节失衡,在温度多变的环境中极易身体由于不适应环境多变而突然生病,综合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可发现,在炎热夏天人们患风热感冒的几率很高,风热感冒与流行感冒由于性质不同而使得治疗方法不同,若是一直依靠药物治疗是不科学且对身体无益的,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感冒,人们应从生活习惯开始改变,合理地改善作息习惯与饮食习惯可有效预防风热感冒,使自己保持学习工作的最佳状态,由此,我们需要一种尤其适用于夏天可防止多种疾病的保健养生用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公开一种防感冒茶,尤指一种在炎热天气可降火防感冒防中暑的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风热感冒茶,所述防风热感冒茶的主要组成原料有:金银花、金莲花、贡菊、甘草、桑叶、玉竹、苦竹叶、薄荷和绿茶,原料的质量比为8:8:7:4:2:3:2:2:16。
所述的原料组分为:金银花16-24克、金莲花18-24克、贡菊14-22克、甘草7-14克、桑叶3-6克、玉竹5-9克、苦竹叶3-6克、薄荷3-6克、绿茶30-50克。
制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金银花21克、金莲花21克、贡菊18.4克、甘草10.5克、桑叶5.3克、玉竹7.9克、苦竹叶5.3克、薄荷5.3克、绿茶42克放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去除杂质,然后用44~58℃的温度烘干;
2)烘干后使原料经微波灭菌,再将灭菌后的原料置于洗净的砂锅中,加入580-700克纯净水,开始用武火烧开;
3)液体烧开后转至文火,使液体保持微沸状态,继续煎1.6-1.8个小时后可煎得感冒茶,冷却后即可饮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药性温和的原料制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既可起到清热降火、清肝明目、预防风热感冒的作用,又可起到作保健养生的作用;饮用本发明制备的感冒茶有效解毒降火、提高抗病毒能力、提高免疫力,适合于炎热酷暑时期消暑防感冒之用;制备本发明成本低,来源广,药性不强且疗效显著,在养生的同时可预防天气原因造成的身体疾病,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年龄的群众。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一种防风热感冒茶,所述防风热感冒茶的主要组成原料有:金银花、金莲花、贡菊、甘草、桑叶、玉竹、苦竹叶、薄荷和绿茶,原料的质量比为8:8:7:4:2:3:2:2:16;所述的原料组分为:金银花16-24克、金莲花18-24克、贡菊14-22克、甘草7-14克、桑叶3-6克、玉竹5-9克、苦竹叶3-6克、薄荷3-6克、绿茶30-50克。
制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金银花21克、金莲花21克、贡菊18.4克、甘草10.5克、桑叶5.3克、玉竹7.9克、苦竹叶5.3克、薄荷5.3克、绿茶42克放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去除杂质,然后用56℃的温度烘干; 2)烘干后使原料经微波灭菌,再将灭菌后的原料置于洗净的砂锅中,加入700克纯净水,开始用武火烧开; 3)液体烧开后转至文火,使液体保持微沸状态,继续煎1.8个小时后可煎得感冒茶,冷却后即可饮用。
本实施例适于平时生活中作保健茶饮用,饮用后可使人祛毒降火,清热防暑,对眩晕、头痛、耳鸣、感冒风热均有防治作用,同时有效治疗风热感冒初期患者,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例二:
一种防风热感冒茶,所述防风热感冒茶的主要组成原料有:金银花、金莲花、贡菊、桑叶、薄荷和绿茶,原料的质量可以为7:8:6:2:2:18;所述的原料组分为:金银花16-24克、金莲花18-24克、贡菊14-22克、桑叶3-6克、薄荷3-6克、绿茶30-50克。
制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金银花18.4克、金莲花21克、贡菊15.7克、桑叶5.3克、薄荷5.3克、绿茶47克放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去除杂质,然后用58℃的温度烘干; 2)烘干后使原料经微波灭菌,再将灭菌后的原料置于洗净的砂锅中,加入590克纯净水,开始用武火烧开; 3)液体烧开后转至文火,使液体保持微沸状态,继续煎1.8个小时后可煎得感冒茶,冷却后即可饮用。
本实施例适于平时生活中作养生茶饮用,饮用后可使人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对身体不适、头昏脑胀均有防治作用,同时可补充体力、舒缓压力,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情况发生。

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450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2450A21申请号201410327303422申请日20140710A23F3/14200601A61K36/899200601A61P11/00200601A61P37/0420060171申请人汤泓地址523000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大学路1号72发明人汤泓54发明名称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感冒茶,尤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防风热感冒茶主要组成原料有金银花、金莲花、贡菊、甘草、桑叶、玉竹、苦竹叶、薄荷和绿茶,原料的质量比为8874232216;本发明采。

2、用药性温和的原料制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既可起到清热降火、清肝明目、预防风热感冒的作用,又可起到作保健养生的作用;饮用本发明制备的感冒茶有效解毒降火、提高抗病毒能力、提高免疫力,适合于炎热酷暑时期消暑防感冒之用;制备本发明成本低,来源广,药性不强且疗效显著,在养生的同时可预防天气原因造成的身体疾病,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年龄的群众。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450ACN104082450A1/1页21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热感冒茶的主要组成原料有金银花、金莲花、贡菊、甘草、桑。

3、叶、玉竹、苦竹叶、薄荷和绿茶,原料的质量比为88742322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组分为金银花1624克、金莲花1824克、贡菊1422克、甘草714克、桑叶36克、玉竹59克、苦竹叶36克、薄荷36克、绿茶3050克。3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风热感冒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金银花21克、金莲花21克、贡菊184克、甘草105克、桑叶53克、玉竹79克、苦竹叶53克、薄荷53克、绿茶42克放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去除杂质,然后用4458的温度烘干;2)烘干后使原料经微波灭菌,再将灭菌后的原料置于洗净的砂锅中,加入580700克纯。

4、净水,开始用武火烧开;3)液体烧开后转至文火,使液体保持微沸状态,继续煎1618个小时后可煎得感冒茶,冷却后即可饮用。权利要求书CN104082450A1/2页3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感冒茶,尤指一种在炎热天气可降火防感冒防中暑的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炎热夏天的特点是气温普遍持高,在人类的日常作息中,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活动导致人们肝火盛且容易头晕发热,另一方面由于科技进步造成室内外温差极大而导致人们身体调节失衡,在温度多变的环境中极易身体由于不适应环境多变而突然生病,综合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可发现,在炎热夏天人们患风热感冒的。

5、几率很高,风热感冒与流行感冒由于性质不同而使得治疗方法不同,若是一直依靠药物治疗是不科学且对身体无益的,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感冒,人们应从生活习惯开始改变,合理地改善作息习惯与饮食习惯可有效预防风热感冒,使自己保持学习工作的最佳状态,由此,我们需要一种尤其适用于夏天可防止多种疾病的保健养生用茶。发明内容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公开一种防感冒茶,尤指一种在炎热天气可降火防感冒防中暑的一种防风热感冒茶及其制备方法。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风热感冒茶,所述防风热感冒茶的主要组成原料有金银花、金莲花、贡菊、甘草、桑叶、玉竹、苦竹叶、薄荷和绿茶,原料的质量比为887。

6、4232216。0005所述的原料组分为金银花1624克、金莲花1824克、贡菊1422克、甘草714克、桑叶36克、玉竹59克、苦竹叶36克、薄荷36克、绿茶3050克。0006制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金银花21克、金莲花21克、贡菊184克、甘草105克、桑叶53克、玉竹79克、苦竹叶53克、薄荷53克、绿茶42克放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去除杂质,然后用4458的温度烘干;2)烘干后使原料经微波灭菌,再将灭菌后的原料置于洗净的砂锅中,加入580700克纯净水,开始用武火烧开;3)液体烧开后转至文火,使液体保持微沸状态,继续煎1618个小时后可煎得感冒茶,冷却后即可饮用。00。

7、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药性温和的原料制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既可起到清热降火、清肝明目、预防风热感冒的作用,又可起到作保健养生的作用;饮用本发明制备的感冒茶有效解毒降火、提高抗病毒能力、提高免疫力,适合于炎热酷暑时期消暑防感冒之用;制备本发明成本低,来源广,药性不强且疗效显著,在养生的同时可预防天气原因造成的身体疾病,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年龄的群众。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4082450A2/2页40008具体实施例一一种防风热感冒茶,所述防风热感冒茶的主要组成原料有金银花、金莲花、贡菊、甘草、桑叶、玉竹、苦竹叶、薄荷和绿茶,原料的质量比为8874232216;所述的原料组分为金银花1。

8、624克、金莲花1824克、贡菊1422克、甘草714克、桑叶36克、玉竹59克、苦竹叶36克、薄荷36克、绿茶3050克。0009制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金银花21克、金莲花21克、贡菊184克、甘草105克、桑叶53克、玉竹79克、苦竹叶53克、薄荷53克、绿茶42克放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去除杂质,然后用56的温度烘干;2)烘干后使原料经微波灭菌,再将灭菌后的原料置于洗净的砂锅中,加入700克纯净水,开始用武火烧开;3)液体烧开后转至文火,使液体保持微沸状态,继续煎18个小时后可煎得感冒茶,冷却后即可饮用。0010本实施例适于平时生活中作保健茶饮用,饮用后可使人祛毒降火,。

9、清热防暑,对眩晕、头痛、耳鸣、感冒风热均有防治作用,同时有效治疗风热感冒初期患者,疗效显著。0011具体实施例二一种防风热感冒茶,所述防风热感冒茶的主要组成原料有金银花、金莲花、贡菊、桑叶、薄荷和绿茶,原料的质量可以为7862218;所述的原料组分为金银花1624克、金莲花1824克、贡菊1422克、桑叶36克、薄荷36克、绿茶3050克。0012制备一种防风热感冒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金银花184克、金莲花21克、贡菊157克、桑叶53克、薄荷53克、绿茶47克放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去除杂质,然后用58的温度烘干;2)烘干后使原料经微波灭菌,再将灭菌后的原料置于洗净的砂锅中,加入590克纯净水,开始用武火烧开;3)液体烧开后转至文火,使液体保持微沸状态,继续煎18个小时后可煎得感冒茶,冷却后即可饮用。0013本实施例适于平时生活中作养生茶饮用,饮用后可使人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对身体不适、头昏脑胀均有防治作用,同时可补充体力、舒缓压力,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情况发生。说明书CN10408245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