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料平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卸料平台.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94516A43申请公布日20110615CN102094516ACN102094516A21申请号200910263332822申请日20091210E04G3/20200601E04G21/0020060171申请人顾晓刚地址213164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城中花苑6乙30172发明人顾晓刚54发明名称一种卸料平台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卸料平台,包括平台、围栏和牵引装置。平台包括主梁、次梁和面板。各根次梁与两根主梁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主梁与次梁形成平台框架。面板位于各次梁的上端面上。主梁的左端与本层建筑砼结构固定连接且位于本层建筑砼结构的地面的上方。围栏包括栏。
2、杆架和栏板。栏杆架固定在平台框架上且其主体位于平台框架上方的中右部;栏杆架包括依次相连的前侧栏杆、右侧栏杆和后侧栏杆。牵引装置包括斜拉吊环、压环、拉环和钢丝绳。本发明的卸料平台由主、次梁构成平台的主体,中右部的三侧设置有围栏,通过设置在建筑物上的牵引装置的拉环和压环,将承重传递给主建筑结构。这样能保证卸料平台在施工使用中牢固、安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2094522A1/1页21一种卸料平台,包括平台10、围栏20和牵引装置30;其特征在于平台10包括主梁11、次梁12和面板13;主梁11有两根,它们是前主梁11。
3、1和后主梁112,两根主梁11均沿横向设置;各根次梁12均沿纵向设置、且各次梁1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各次梁12被夹在两根主梁11之间,其中位于左侧的左侧次梁121位于两根主梁11的中部左侧,位于右侧的右侧第一次梁1221位于两根主梁11的最右端;各根次梁12与两根主梁11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主梁11与次梁12形成平台框架;面板13位于各次梁12的上端面上;主梁11的左端与本层建筑砼结构固定连接且位于本层建筑砼结构的地面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平台10还包括连接钢板14;各块连接钢板14的板体上开有连接孔141;连接钢板14的板面朝向左右方向;所述两根主梁11均为。
4、槽钢,两根主梁11按两根槽钢的槽口相互间相对的方式设置;连接钢板14分为两组;所述次梁12也均为槽钢,左侧次梁121的槽口向右,右侧第一次梁1221的槽口朝左,其余次梁12的槽口朝左或朝右;各次梁12的槽底板上开有连接孔123,由各紧固件通过相应次梁12的连接孔123以及相应连接钢板14的连接孔141而将该次梁12与该连接钢板14固定连接,从而使各次梁12与两根主梁11固定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平台10还包括两个角形档脚15;各角形档脚15焊接固定在相应一根主梁11的左部下端面上,且各角形档脚15的上端面与相应的主梁11的下端面相接触,各角形档脚15的左端面与本。
5、层建筑砼结构的右端面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0的面板13为满铺于次梁12上端面的木板;或者为等间距铺于次梁12上端面的木方及铺于木方上的满铺于次梁12上端面范围的厚胶合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斜拉吊环31按照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呈4560的角度设置,斜拉吊环31有两对,钢丝绳34有两根;每根钢丝绳34穿过相应一个拉环33后,一端与相应的主梁11上的靠右的一个斜拉吊环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左的一个斜拉吊环31固定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094516ACN102094522A1/3页3一种卸料平台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材。
6、料转运暂存的工作台,即卸料平台,也称为转料平台。背景技术0002高层建筑某一层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将施工楼层混凝土结构的模板、钢管等材料、设备提升到正在施工的楼层上,这些材料与设备在楼内无法运走,需要搭设卸料平台,以便将它们用塔吊吊运至卸料平台上,再转运至施工地点。作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供材料转运暂存的工作平台,卸料平台必须满足卸料存料运料用料的使用方便与安全。按照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能的要求,卸料平台必须单独设置,不得与外脚手架相连。同时,应自成受力体系,其载荷应直接传递给工程结构,而不得传递给脚手架。卸料平台的支承结构应为型钢制作的悬挑梁或悬挑桁架等,不得采用钢管。卸料平台的规格尺寸,应根据建。
7、筑物轴线间距离、施工要求、塔吊起升能力以及施工经验来确定,一般宽度为2540M,悬挑长度为46M。悬挑方式分为钢丝绳悬挑和型钢斜撑桁架,由于型钢三角形桁架操作平台安装比较困难,通常采用钢丝绳斜挂方案较多。0003中国专利文献CN201121415Y公开了一种卸料平台的专用装置,它包括一个由钢杆制成长方体框形有底构件的卸料专用箱,在卸料专用箱底部一端制成有规格的长方形突起,另一端上部有24只连接圈。在建筑物门口位置预埋钢件,在预埋钢件上用螺栓连接有与长方形突起配合的长方形凹陷。在建筑物门口位置的上方预埋24只连接圈。使用时将卸料专用箱的长方形突起套进长方形凹陷后,用钢丝连接建筑物及卸料专用箱上的。
8、连接圈即将卸料专用箱悬挑固定在建筑物外侧。这种卸料平台虽然能装卸一定的材料,但是它存在的缺陷一是没有提到该钢杆构成的卸料专用箱的周围是否设置栏板,若未设置则不符合安全的要求;二是整个平台由钢杆制成,则制作成本较高;三是由于平台四周都有栏杆,使用时无法放置长度大于卸料平台长度的材料。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中安全可靠且可以放置较长的材料的卸料平台。0005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卸料平台,包括平台、围栏和牵引装置。平台包括主梁、次梁和面板。主梁有两根,它们是前主梁和后主梁,两根主梁均沿横向设置。各根次梁均沿纵向设置、且各次梁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各次梁被夹在两根主梁之间。
9、,其中位于左侧的左侧次梁位于两根主梁的中部左侧,位于右侧的右侧第一次梁位于两根主梁的最右端。各根次梁与两根主梁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主梁与次梁形成平台框架。面板位于各次梁的上端面上。0006平台还包括连接钢板。各块连接钢板的板体上开有连接孔。连接钢板的板面朝向左右方向。所述两根主梁均为槽钢,两根主梁按两根槽钢的槽口相互间相对的方式设置。连接钢板分为两组,一组连接钢板由其前端部位焊接固定在前主梁的槽底板的后侧面上,说明书CN102094516ACN102094522A2/3页4另一组连接钢板由其后端部位焊接固定在后主梁的槽底板的前侧面上。所述次梁也均为槽钢,左侧次梁的槽口向右,右侧第一次梁的槽口朝。
10、左,其余次梁的槽口朝左或朝右。各次梁的槽底板上开有连接孔,由各紧固件通过相应次梁的连接孔以及相应连接钢板的连接孔而将该次梁与该连接钢板固定连接,从而使各次梁与两根主梁固定连接在一起。0007平台还包括两个角形档脚。各角形档脚焊接固定在相应一根主梁的左部下端面上,且各角形档脚的上端面与相应的主梁的下端面相接触,各角形档脚的左端面与本层建筑砼结构的右端面相接触。0008所述平台的面板为满铺于次梁上端面的木板;或者为等间距铺于次梁上端面的木方及铺于木方上的满铺于次梁上端面范围的厚胶合板。0009斜拉吊环按照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呈4560的角度设置,斜拉吊环有两对,钢丝绳有两根。每根钢丝绳穿过相应一个拉。
11、环后,一端与相应的主梁上的靠右的一个斜拉吊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左的一个斜拉吊环固定连接。00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卸料平台由主、次梁构成平台的主体,中右部的三侧设置有围栏,通过设置在建筑物上的牵引装置的拉环和压环,将承重传递给主建筑结构。这样能保证卸料平台在施工使用中牢固、安全。2当本发明的右侧栏杆呈“凹”形时,建筑用的材料如长钢管可以倾斜搁置在本发明的卸料平台上,长钢管的一端倾斜搁置于平台的左部台面上,另一端搁置在右侧栏杆的下陷部位上,这样可以使材料的放置更加稳定,而且可以放置比较长的材料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图1的。
12、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实施例10014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卸料平台包括平台10、围栏20和牵引装置30。0015一种卸料平台,包括平台10、围栏20和牵引装置30;平台10包括主梁11、次梁12和面板13;主梁11有两根,它们是前主梁111和后主梁112,两根主梁11均沿横向设置;各根次梁12均沿纵向设置、且各次梁1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各次梁12被夹在两根主梁11之间,其中位于左侧的左侧次梁121位于两根主梁11的中部左侧,位于右侧的右侧第一次梁1221位于两根主梁11的最右端;各根次梁12与两根主梁11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主梁11与次梁12形成平台框架;面板13位于各次梁。
13、12的上端面上;主梁11的左端与本层建筑砼结构固定连接且位于本层建筑砼结构的地面的上方。平台10还包括连接钢板14;各块连接钢板14的板体上开有连接孔141;连接钢板14的板面朝向左右方向;两根主梁11均为槽钢,两根主梁11按两根槽钢的槽口相互间相对的方式设置;连接钢板14分为两组;次梁12也均为槽钢,左侧次梁121的槽口向右,右侧第一次梁1221的槽口朝左,其余次梁12的槽口朝左或朝右;各次梁12的槽底板上开有连接孔123,由各紧固件通过相应次梁12的连接孔123以及相应连接钢板14的连接孔141而将该次梁12与该连接钢板14固定连接,从而使各次梁12与两根主梁11固定连接在一起。平台10还。
14、包括两说明书CN102094516ACN102094522A3/3页5个角形档脚15;各角形档脚15焊接固定在相应一根主梁11的左部下端面上,且各角形档脚15的上端面与相应的主梁11的下端面相接触,各角形档脚15的左端面与本层建筑砼结构的右端面相接触。平台10的面板13为满铺于次梁12上端面的木板;或者为等间距铺于次梁12上端面的木方及铺于木方上的满铺于次梁12上端面范围的厚胶合板。斜拉吊环31按照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呈4560的角度设置,斜拉吊环31有两对,钢丝绳34有两根;每根钢丝绳34穿过相应一个拉环33后,一端与相应的主梁11上的靠右的一个斜拉吊环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左的一个斜拉吊环31固定连接。说明书CN102094516ACN102094522A1/1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945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