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虫驱避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飞虫驱避贴.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334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8CN104082334A21申请号201410322486022申请日20090605200910142188220090605A01N53/06200601A01N25/34200601A01P17/0020060171申请人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225009江苏省扬州市文峰路39号申请人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72发明人戚明珠赵建伟贾炜张斌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30代理人刘俊玲张亚军54发明名称飞虫驱避贴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飞虫驱避贴,含有00110重量的式1的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其中R。
2、为氢原子,甲基或甲氧甲基;以及一种或多种可与化合物1相混合的载体材料。这种飞虫驱避贴能有效防止飞虫靠近。62分案原申请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82334ACN104082334A1/1页21一种飞虫驱避贴,包括药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层含有00110重量的式1的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其中R为氢原子,甲基或甲氧甲基;以及一种或多种可与化合物1相混合的载体材料;在所述的药物层的上面粘贴有一层用于印刷图文信息的表面层,在所述的药物层的下面有一层胶粘剂层,在所述的胶粘剂层。
3、下面有一层硅树脂涂层,在所述的硅树脂涂层下面有一衬纸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虫驱避贴,其特征在于当R为甲氧基甲基时,式1表示的化合物为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3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虫驱避贴,其特征在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当菊酸部分三元环的立体结构为1R构型,双键部分为Z构型时,化合物为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1RZ3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虫驱避贴,其特征在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当菊酸部分三元环的立体结构为1R,反式,双键部分为Z构型时,化合物为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1。
4、R,反式Z3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虫驱避贴,其特征在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当菊酸部分三元环的立体结构为1R,顺式,双键部分为Z构型时,化合物为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1R,顺式Z3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虫驱避贴,其特征在于可与化合物1混合的载体包括,纸张,合成化纤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聚丙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等,人造纤维粘胶纤维、硝酸酯纤维、醋酯纤维、铜铵纤维、人造蛋白质纤维、高湿模量纤维、超强粘胶纤维、永久卷曲粘胶纤维等丝绸,棉布,PE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
5、二醇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VC聚氯乙烯、SBS丁苯橡胶、NR天然橡胶、ACM丙烯酸酯、PUR聚氨酯、Q硅橡胶,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权利要求书CN104082334A1/5页3飞虫驱避贴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6月5日、申请号为2009101421882、发明名称为“飞虫驱避贴”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式1所示拟除虫菊酯的新型飞虫驱避贴。背景技术0003目前人们使用的驱蚊产品有蚊香、气雾剂、驱蚊花露水等等,这些剂型只能趋避室内环境飞虫或保护个人不受飞虫侵害,但实际生活中我们还面临着晚间飞虫趋光习性的困扰,窗户、玻璃门、商店橱窗、广告。
6、箱等等在夜间能透光的地方会吸引很多飞虫,既让人难以接近,又影响了美观,而且飞虫的粪便、尸体、分泌物等还影响了卫生,当然也增加了飞虫进入室内的几率,因此本发明人通过研究经过悉心研究,发现通过某具有极好的蒸气压和对害虫的高活性,在常温挥下能挥发出一定量的有效成分,达到驱避飞虫的效果。将某化合物混合在一种载体中并加上胶粘剂,便可以贴在窗户、玻璃门、商店橱窗、广告箱等上,起到驱避飞虫的效果。发明内容0004一种飞虫驱避贴,包括药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层含有00110重量的式1的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其中R为氢原子,甲基或甲氧甲基;以及一种或多种可与化合物1相混合的载体材料。00050006本发明中,化。
7、合物1包含式1所示结构的各化合物以及它们所有的因环丙烷平面不对称及烯烃双键不对称所引起的立体异构体或它们的混合物,具体实例包括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3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1RZ3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1R,反式Z3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1R,顺式Z3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这些化合物是已知的,或者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0007可以与化合物混合的载体包括,纸张,合成化纤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
8、、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聚丙烯纤维、聚氯乙烯纤维等,人造纤维粘胶纤维、硝酸酯纤维、醋酯说明书CN104082334A2/5页4纤维、铜铵纤维、人造蛋白质纤维、高湿模量纤维、超强粘胶纤维、永久卷曲粘胶纤维等丝绸,棉布,PE聚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VC聚氯乙烯、SBS丁苯橡胶、NR天然橡胶、ACM丙烯酸酯、PUR聚氨酯、Q硅橡胶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0008可以用于飞虫驱避贴的胶粘剂包括,烯类聚合物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过氯乙烯、聚异丁烯等、聚苯乙烯、聚酰胺、聚丙烯酸酯、A氰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缩醛、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环氧树脂、丙烯酸树。
9、脂、酚醛聚酰胺、硅橡胶、酚醛丁腈胶、酚醛氯丁胶、酚醛聚氨酯胶、环氧丁腈胶、环氧聚硫胶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0009硅树脂涂层主要包括甲基苯基硅树脂、甲基硅树脂、自干型有机硅树脂、氨基硅树脂、氟硅树脂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0010化合物1在飞虫驱避贴中有效含量为00110重量,这里所说的百分量指以含有化合物1的药物层2的重量为基础计。每100CM2飞虫趋避贴,每小时自然挥发000110MG化合物1。在常温下这个剂量一般足以让挥发出有效量的化合物1来驱避飞虫。0011飞虫驱避贴可以制成透明,半透明状,也可以在表面1层印刷各种图案、字体,或在表面层1,药物层2添加染料,制成各种颜色和形状。0012飞。
10、虫包括卫生害虫和骚扰性飞虫。这里特别提到的卫生害虫有苍蝇,例如家蝇MUSCADOMESTICA和粪蝇MUSCAINASTABULANS,黄腹厕蝇FANNIACANICULARIS,果蝇DROSOPHILIDAE等蝇类,蚊虫,例如淡色库蚊CULEXPIPIENSPALLENS,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HYNCHUS,致倦库蚊CULEXQUINQUEFASCIATUS,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等等,特别提到的骚扰性害虫包括蠓CHIRONMIDAE,毛蠓PSYCHODIDAE,蚂蚁FORMICIDAE,虻TABANIDAETABANUS,蚜虫ADELGOIDEA,飞虱D。
11、ELPHACIDAE等等。0013所述的飞虫驱避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药物层的上面粘贴有一层用于印刷图文信息的表面层,在所述的药物层的下面有一层胶粘剂层,在所述的胶粘剂层下面有一层硅树脂涂层,在所述的硅树脂涂层下面有一衬纸层。附图说明0014图1是本发明的飞虫驱避贴示意图。0015本发明图1是一种飞虫驱避贴,在所述的药物层2的上面粘贴有一层用于印刷图文信息的表面层1,在所述的药物层2的下面有一层胶粘剂层3,在所述的胶粘剂层3下面有一层硅树脂涂层4,在所述的硅树脂涂层4下面有一衬纸层5。所述的药物层2为化学式1代表的某类化合物与载体混合制成,所述的硅树脂涂层4用于确保驱避贴与衬纸容易分开,衬纸层。
12、5保护驱避贴在使用前不被粘污,衬纸层5还有支撑的作用,保证在处理驱避贴的过程中不会弯曲或卷曲。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用实施例的形式详细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0017制剂实施例116说明书CN104082334A3/5页50018表面层1不印刷,药物层2为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1R,反式Z3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以下简称化合物A按表1所列的量与载体PE聚乙烯、PP聚丙烯均匀混合制成的薄膜,胶粘剂层3为聚苯乙烯为主的胶粘剂,硅树脂涂层4为自干型有机硅树脂,衬纸层5为白色衬纸,最终制成透明不干胶状便成了飞虫驱避贴制剂116。001。
13、9表100200021制剂实施例17320022用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1R,顺式Z3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以下称为化合物B替代化合物A,按制剂实施例116的方式制备飞虫驱避贴制剂1732。0023制剂实施例33480024用顺反比为28的2,3,5,6四氟4甲氧甲基苄基1RZ33,3,3三氟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替代化合物A,按制剂实施例116的方式制备飞虫驱避贴制剂3348。说明书CN104082334A4/5页60025比较实施例10026用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代替化合物A,按制剂实施例7的方式制备对比飞虫驱避贴制剂1。0027测试实施例1002。
14、8采用强迫接触器进行强迫接触试验,将制剂实施例7的飞虫驱避贴,贴在试验玻璃板上,设立空白对照,和3个重复试验组。将靶标昆虫淡色库蚊20头放入强迫接触器中,使试虫强迫接触于飞虫驱避贴,立即计时,并开始记录,每隔一定时间记录被击倒的试虫数。60分钟后,将全部供试昆虫转移至清洁的养虫笼中,并用5糖水棉球喂养,24H时检查死试虫数。空白测试的击倒率和死亡率如大于20,整个测试须重新进行。试后,贴有制剂实施例7的飞虫驱避贴的试验玻璃板25常温放置,每间隔二周测试一次,共测试三次。0029进而,采用制剂实施例15,比较实施例1将上述试验各重复一次,结果在表2中。0030表200310032测试实施例200。
15、33制剂实施例5,6,13,14,21,22,23,29,30和31中的任何一种飞虫驱避贴代替制剂实施例7的飞虫驱避贴,按测试实施例1所述方法都可以产生击倒作用。0034测试实施例30035在长宽高为40CM30CM30CM的蚊笼中放入300头雌淡色库蚊成虫,在手背暴露4CM4CM大小的皮肤,其余部分严密遮蔽,将手伸入蚊笼停留2分钟,前来停落的试虫多于30只者视为攻击合格,此人及此笼试虫可以用于趋避试验。00363名攻击力合格的人将人手背面用制剂实施例7的飞虫驱避贴覆盖,仅留下4CM4CM大小的皮肤外露,其余部分严密遮蔽,伸入攻击力合格的蚊笼中观察2分钟,有库蚊来吸血则说明驱避失败为无效,无库蚊来吸血则说明有效,设立空白。试后,制剂实施例7的飞虫驱避贴25常温放置,每间隔二周测试一次,共测试三次。0037进而,采用制剂实施例15,比较实施例1将上述试验各重复一次,结果在表3中。0038表30039说明书CN104082334A5/5页70040测试实施例40041制剂实施例5,6,13,14,21,22,23,29,30和31中的任何一种飞虫驱避贴代替制剂实施例7的飞虫驱避贴,按测试实施例3所述方法都可以产生驱避作用。说明书CN104082334A1/1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823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