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建筑板.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202066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58281.5

申请日:

2009.02.05

公开号:

CN101476369A

公开日:

2009.07.0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C 2/34申请日:20090205授权公告日:20101103终止日期:2013020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C2/34; E04C2/38; E04B2/56

主分类号:

E04C2/34

申请人:

李和麟

发明人:

李和麟; 何 泉; 陈 滔; 毛 宇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武侯棕竹街5号1栋1单元1-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冯忠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组合式建筑板,解决已有建筑板强度低,耗材多,保温隔音效果差,组装不便的问题。由若干空腹模块(1)并列组成,空腹模块(1)的下板(3)和上板(2)分别有可嵌合的凹槽(4)和凸条(5);或者空腹模块(1)的上板(2)为平板,下板(3)有凹槽(4);或者空腹模块(1)的下板(3)为平板,上板(2)有凸条(5);空腹模块(1)的左板(6)和右板(7)分别与上板和下板粘结构成空腹(8);第一空腹模块的上板上的凸条(5)与第二空腹模块的下板上的凹槽(4)相嵌合。

权利要求书

1、  组合式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由若干空腹模块(1)并列组成,空腹模块(1)的下板(3)和上板(2)分别有可嵌合的凹槽(4)和凸条(5);或者空腹模块(1)的上板(2)为平板,下板(3)有凹槽(4);或者空腹模块(1)的下板(3)为平板,上板(2)有凸条(5);空腹模块(1)的左板(6)和右板(7)分别与上板和下板粘结构成空腹(8);第一空腹模块的上板上的凸条(5)与第二空腹模块的下板上的凹槽(4)相嵌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建筑板,其特征在于上板有第二凸条(10),下板有第二凹槽(11)与左、右板上的凹槽嵌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建筑板,其特征在于左板和右板的外露面上粘合有第五面板(9);下板(3)的两侧面粘结有边板(12)与第五面板(9)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空腹模块(1)的至少一端的上、下板上有第三凹槽(13)与第一立柱(14)嵌合或/和第二立柱(15)上的凸条(16)嵌合,空腹模块端部有楔块(26)封闭空腹,第一、二立柱与空腹模块(1)的端部楔块之间有框形连接件(17)通过螺栓(18)与立柱和楔块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第二立柱(15)由槽钢(19)及其外包面板构成,第一、二面板(20)粘结于槽钢(19)的两侧壁面上,第三、四面板(21)分别复盖槽钢(19)的底面和开口,并分别与第一、二面板(20)连接,第三、四面板(21)上有凸条(16)。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14)由木材制成,嵌合于左右连接的两空腹模块的上、下板的上的第三凹槽(13)对称组成的框内。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第二立柱(15)的下端两侧面通过螺栓(25)与横梁(24)连接,空腹模块位于横梁(24)上组合成建筑板,建筑板上边缘的空腹模块的上板为平板,建筑板下边缘的空腹模块的下板为平板。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建筑板,其特征在于第五面板(9),边板(12),第一、二面板(24),第三、四面板(21),立柱(14)由炭化高密度竹材制成。

说明书

组合式建筑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建筑材料有关,尤其与构成墙体,地板和顶板的建筑模块有关。
背景技术
已有的建筑物的墙体、地板和顶板由木板或竹板固定在框架上制成。耗费材料多,重量大,强度差,隔音、保温效果差,抗冲击性能差。安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资源,减少污染,结构强度高,整体质量轻,保温、隔音效果好,防潮、防腐,可工业化生产,组装效率高的组合式建筑板。
本发明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组合式建筑板,由若干空腹模块1并列组成,空腹模块1的下板3和上板2分别有可嵌合的凹槽4和凸条5;或者空腹模块1的上板2为平板,下板3有凹槽4;或者空腹模块1的下板3为平板,上板2有凸条5;空腹模块1的左板6和右板7分别与上板和下板粘结构成空腹8;第一空腹模块的上板上的凸条5与第二空腹模块的下板上的凹槽4相嵌合;。
上板有第二凸条10,下板有第二凹槽11与左、右板上的凹槽嵌合。
左板和右板的外露面上粘合有第五面板9;下板3的两侧面粘结有边板12与第五面板9连接。
空腹模块1的至少一端的上、下板上有第三凹槽13与第一立柱14嵌合或/和第二立柱15上的凸条16嵌合,空腹模块端部有楔块26封闭空腹,第一、二立柱与空腹模块1的端部楔块之间有框形连接件17通过螺栓18与立柱和楔块连接。
第二立柱15由槽钢19及其外包面板构成,第一、二面板20粘结于槽钢19的两侧壁面上,第三、四面板21分别复盖槽钢19的底面和开口,并分别与第一、二面板20连接,第三、四面板21上有凸条16。
第一立柱14由木材制成,嵌合于左右连接的两空腹模块的上、下板的上的第三凹槽13对称组成的框内。
第二立柱15的下端两侧面通过螺栓25与横梁24连接,空腹模块位于横梁24上组合成建筑板,建筑板上边缘的空腹模块的上板为平板,建筑板下边缘的空腹模块的下板为平板。
第五面板9,边板12,第一、二面板24,第三、四面板21,立柱14由炭化高密度竹材制成。
本发明由标准的空腹模块组装而成,模块为由炭化高密度竹、木材料制成的空心体,可在现场方便地组成隔墙,地板和顶板。墙体的支柱可由型钢和包复的炭化高密度竹材制成,整体结构强度高,质量轻、保温隔音性能好,防潮防腐、抗冲击,减震,减少建筑垃圾,减少污染,节约竹、木资源。可实现标准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便于运输和组装,组装效率高,外形美观。不需二次装修。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图之一。
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之一。
图5为图1的俯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空腹模块1的横截面为矩形。下板3有两凹槽4和两凹槽11。上板2有两凸条5和两凸条10。左板6和右板7各有两凹槽与凹槽4和凸条10嵌合。上、下板和左、右板均为木板,相互粘结构成空腹8。左、右板外露面上粘合有竹面板9。下板3的两侧面粘结有竹边板12。组合时,下面空腹模块的凸条5与上面空腹面模块的凹槽4嵌合。
立柱15由槽钢19及其外包的面板20、21组成。面板9、20、21、边板12为炭化高密度竹材制成。炭化高密度竹材的加工方法见中国专利200610021013.2。面板21上有凹槽与面板20上的凸块22嵌合,面板、槽钢之间用粘结剂粘结。面板21上有凸条16与空腹模块1的端口处的上、下板上的凹槽13嵌合。
立柱14为由木材料或炭化高密度竹材制成,截面为矩形,立柱14与空腹模块的端口处的上、下板上的凹槽13嵌合。
立柱14、15可共同或分别出现在组合式建筑板中。立柱14、15与空腹模块1的端部楔块之间有框形连接件17通过螺栓18与立柱和空腹模块端部连接。
立柱15的凸条16可为间断位于同一轴线上的数块凸块,每个凸块与一个框形连接件17连接。与立柱15的无凸块处连接的空腹模块的端部没有凹槽13。
立柱15的下端有底板23,立柱下端两侧与横梁24通过螺栓25连接,组合式建筑板的空腹模块1位于横梁24上组合成平隔墙板。

组合式建筑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组合式建筑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组合式建筑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合式建筑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式建筑板.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组合式建筑板,解决已有建筑板强度低,耗材多,保温隔音效果差,组装不便的问题。由若干空腹模块(1)并列组成,空腹模块(1)的下板(3)和上板(2)分别有可嵌合的凹槽(4)和凸条(5);或者空腹模块(1)的上板(2)为平板,下板(3)有凹槽(4);或者空腹模块(1)的下板(3)为平板,上板(2)有凸条(5);空腹模块(1)的左板(6)和右板(7)分别与上板和下板粘结构成空腹(8);第一空腹模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