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202002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64090.X

申请日:

2009.01.19

公开号:

CN101476460A

公开日:

2009.07.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B 43/28公开日:20090708|||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B 43/28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齐铁新 任保祥 董峰 任钱云 刘九喜 王上行 张少宇 张健变更后:齐铁新 任保祥 董峰 任钱云 刘二明 刘九喜 王上行 张少宇 张建|||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28; E21B43/26

主分类号:

E21B43/28

申请人:

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齐铁新; 任保祥; 董 峰; 任钱云; 刘九喜; 王上行; 张少宇; 张 健

地址:

474775河南省桐柏县安棚镇桐柏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李保平收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杨士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藏较深、且矿层较薄的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其主要特征是利用地面1200米以下的地层裂缝,垂直裂缝及垂直裂缝虽然向不同方向延伸,但以主裂缝方向延伸较长的特点,以及矿层的走向、地应力和裂缝方向测试技术,把井距扩大到400-500米左右,在适当的时间内实现连通,以提高采卤井的寿命和采卤的经济性。同时利用碱矿层夹石和顶底板的水溶性远小于碱层,利用多次压裂把矿层和顶底板撕裂,使得裂缝两傍的天然碱层都能和注井杂水有效接触而被溶解出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碱资源。使用该工艺,对埋藏较深、且矿层较薄的深薄层天然碱、盐、硝进行开采,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为:
a、由于碱矿层太薄,井距太近控制的储量太小,碱井未到使用寿命期就需报废,所以要利用地面以下1200米处的地层裂缝是垂直裂缝及垂直裂缝会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特点,把井距扩大到400—500米左右;
b、由于碱矿层夹石和顶底板的水溶性远小于碱层,利用多次压裂把矿层和顶底板撕裂,使得裂缝两傍的碱层都能和注井杂水有效接触而被溶解出来,最大限度地利用碱资源;
c、当溶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众多的垂直裂缝会不断向四方扩展,并且在一个主要方向和数个次要方向上扩展的更远,最终裂缝会相互交错而实现对井的连通;本发明采用矿层的走向、地应力和裂缝方向测试技术,确定井组的主要裂缝延伸方向后,在较远400—500米的距离处布置对井井组,以便在适当的时间内实现连通;
d、在对井实现连通后,由于溶解通道的不断扩大,溶质的扩散距离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采出卤的浓度或采卤量也开始下降,所以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就要再进行压裂,以提高裂缝的长度和高度,增加溶质的接触面积,把能够采出来的碱矿层都溶解出来,以增加采卤浓度或数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其特征在于各对井开始压裂建槽的控制指标是:注水6小时,注水量为40m3/h,压力30MPa,闷井4小时,注水量为0m3/h,压力20Mpa;循环返水2小时,返水量为40—100m3/h,压力12—20MPa,,如此往复循环压裂和泄压,不断扩大溶腔,延长裂缝,直到两井的延长裂缝相交连通为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两井连通后,在正常生产压力12—15MPa下,稳定生产一段时间;当卤水浓度或采卤量有所下降后,再把两井关井注水,提高压力至20—25MPa进行压裂,以便将矿层再次压开裂缝。

说明书

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埋藏较深的天然碱、盐、硝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埋藏在地下的可溶性天然盐、碱、硝的开采技术已经研究了很多年,并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目前通行的方法是:埋藏较浅时就采用机械旱采技术,把矿石用机械挖出后再溶解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如美国的绿河碱矿等);埋藏较深而矿层较厚时,可采用水平井技术连通两井(目前国内大多数井盐矿的方法),从而达到经济有效的开采目的;但对于埋藏较深而矿层较薄的天然碱、盐、硝可溶性盐碱矿来说,由于矿层太薄(每层总碱层厚度只有1—4米,其中的岩石夹层占一半以上,而且呈千层饼状),埋藏太深(埋深2200—2600米),这两种方法都不可能实施;首先是如果碱矿石埋藏很深,如超过200米,旱采从经济和技术上都不可行;其次是碱层较薄,而且还是千层饼状,水平对井连通法不仅造价太高,甚至在技术上还不能有效连通,即使连通后,因矿层太薄及水平段距离太小,使得矿山的回采率太小而浪费资源,达不到经济、有效的开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一开采难题,本发明总结了历年来的生产经验和安棚碱矿的实际采矿情况,综合分析了钻井水溶开采的问题,本发明为此提供一种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可以对埋藏较深的天然碱、盐、硝进行经济、有效的开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由于碱矿层太薄,井距太近控制的储量太小,碱井未到使用寿命期就需报废,所以要利用地面以下1200米处的地层裂缝是垂直裂缝及垂直裂缝会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特点,把井距扩大到400—500米左右;
2、由于碱矿层夹石和顶底板的水溶性远小于碱层,利用多次压裂把矿层和顶底板撕裂,使得裂缝两傍的碱层都能和注井杂水有效接触而被溶解出来,最大限度地利用碱资源;
3、当溶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众多的垂直裂缝会不断向四方扩展,并且在一个主要方向和数个次要方向上扩展的更远,最终裂缝会相互交错而实现对井的连通;本发明采用矿层的走向、地应力和裂缝方向测试技术,确定井组的主要裂缝延伸方向后,在较远(400—500米)的距离处布置对井井组,以便在适当的时间内实现连通;
4、在对井实现连通后,由于溶解通道的不断扩大,溶质的扩散距离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采出卤的浓度(或采卤量)也开始下降;所以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就要再进行压裂,以提高裂缝的长度和高度,增加溶质的接触面积,把能够采出来的碱矿层都溶解出来,以增加采卤浓度或数量。
本发明为对井远距离(400—500米)多层压裂连通法开采薄层天然碱矿。
根据以上方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生产,采取以下的相关技术指标达到经济采矿和生产的目的:
1、当井组位置确定并完井后,每对井都开始压裂建槽,生产指标是:注水6小时(注水量为40m3/h,压力30MPa),闷井4小时(注水量为0m3/h,压力20MPa左右),循环返水2小时(返水量为40—100m3/h,压力12—20MPa),如此往复循环压裂和泄压,使碱层顶板在膨胀和缩小的过程中出现破碎,从而使溶腔不断扩大,裂缝不断延长,直到两井的延长裂缝相交连通为止。
2、两井连通后,在正常生产压力(12—15MPa)下,稳定生产一段时间。当卤水浓度或采卤量有所下降后,再把两井关井注水,提高压力至20—25MPa进行压裂,以便将矿层再次压开裂缝,从而扩大碱层和溶剂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卤水产量。
自本发明以来,安棚碱矿的采卤生产已经达到正常稳定的生产,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裂缝延伸情况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裂缝延伸情况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一种埋藏较深(埋深大于2000米),且矿层较薄(每个碱矿层厚度只有1—4米,其中的岩石夹层占一半以上,而且呈千层饼状)的天然碱矿床经济有效的开采工艺。
本发明采取的工艺如下:
1、由于碱矿层太薄,井距太近控制的储量太小,碱井未到使用寿命期就需报废,所以要利用地面以下1200米处的地层裂缝是垂直裂缝及垂直裂缝会向不同方向延伸的特点,把井距扩大到400—500米左右;
2、由于碱矿层夹石和顶底板的水溶性远小于碱层,利用多次压裂把矿层和顶底板撕裂,使得裂缝两傍的碱层都能和注井杂水有效接触而被溶解出来,最大限度地利用碱资源;
3、当溶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众多的垂直裂缝会不断向四方扩展,并且在一个主要方向和数个次要方向上扩展的更远,最终裂缝会相互交错而实现对井的连通;本发明采用矿层的走向、地应力和裂缝方向测试技术,确定井组的主要裂缝延伸方向后,在较远(400—500米)的距离处布置对井井组,以便在适当的时间内实现连通;
4、在对井实现连通后,由于溶解通道的不断扩大,溶质的扩散距离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采出卤的浓度(或采卤量)也开始下降。所以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就要再进行压裂,以提高裂缝的长度和高度,增加溶质的接触面积,把能够采出来的碱矿层都溶解出来,以增加采卤浓度或数量。
为了说明压裂连通和溶解采卤情况,将裂缝延伸和碱矿溶解情况:
如图1所示,在压裂过程中,裂缝在注井水压力推动下,向不同方向扩展延伸,其中主裂缝向着另一口对井方向不断延伸,而向其它方向的次裂缝则延伸较短。
如图2所示,裂缝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是随着压裂压力和注水量的增加而增加,为了控制裂缝的长度,注水量和压力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在本专利的范围内,注水量和注井压力的范围:注水量为∽40m3/h,压力∽30MPa。
实例:某对井,井深均为2500米左右,井距425米,首先钻探注水井,在基本确定地层走向和测定主应力方向后,开始单压裂及测定裂缝方向,然后开始正常的生产建槽。根据地层走向和主应力方向,确定了采卤井的井位。在采卤井完井后,也开始生产建槽。
生产建槽的操作指标是;注水6小时(注水量为∽40m3/h,压力∽30MPa),闷井4小时(注水量∽0m3/h,压力∽20MPa左右),循环返水2小时(返水量为40—100m3/h,压力12—20MPa),如此往复循环压裂和泄压,在8个月的时间两井实现连通;
2、两井连通后,在正常生产压力(12—15MPa)下,稳定生产约1年时间后,在一定的采卤量的条件下,卤水浓度有所下降。此时再把两井关井注水,提高到注井压力至25MPa进行压裂,再开井后,浓度和流量都恢复正常。如此反复进行压裂和开采,直到设计矿量采完后,该井或者封闭,或者作为回采余矿的补充井。

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藏较深、且矿层较薄的深薄层天然碱、盐、硝对井多层连通开采工艺。其主要特征是利用地面1200米以下的地层裂缝,垂直裂缝及垂直裂缝虽然向不同方向延伸,但以主裂缝方向延伸较长的特点,以及矿层的走向、地应力和裂缝方向测试技术,把井距扩大到400-500米左右,在适当的时间内实现连通,以提高采卤井的寿命和采卤的经济性。同时利用碱矿层夹石和顶底板的水溶性远小于碱层,利用多次压裂把矿层和顶底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