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植墙体拉结钢筋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结钢筋的施工方法, 特别指施工中采取的后植墙体拉结钢筋的 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抗震规范要求, 有抗震要求的地区, 填充墙内必须设置墙体拉结筋。 以往 做法是在墙体与混凝土框架上预埋钢筋或埋件, 这个看似简单的构造措施, 在施工中增加 了许多难度。 预埋钢筋, 须凿柱子才能找出拉结筋, 不仅破坏柱子的外观质量, 且工效低 ; 如 设置预埋件, 其工效低, 且焊接质量难以保证, 同时振捣混凝土时容易把预埋件位置移动, 造成拉结筋位置不准。 当砌体材料发生改变, 预留拉结筋与砌体的模数不符, 打膨胀螺丝或 剔出柱箍筋焊接, 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是一个长期困扰砼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后植墙体拉结钢筋施工方法, 采用后植墙拉 结筋施工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 钢筋采用施工过程中的下角料, 保证了施工质量, 提高了抗 震性能和施工工效, 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来实现 : 一种后植墙体拉结钢筋施工方法, 其特征是 : 用电子钢筋扫描仪测定锚固部位原有钢筋的具体位置, 根据设计要求, 在框架 柱、 梁上标定植筋孔位, 按规定孔径钻孔, 清孔并从孔底向孔口方向后退方式均匀注胶, 待 近孔口 3 ~ 5mm 时停注, 凝胶前采用边旋转边插入的方式植入钢筋, 敲击钢筋顶部, 使钢筋 与胶、 胶与砼面结合固化 24 小时, 经检测锚固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所植钢筋与所相连钢筋 绑扎焊接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 : 本后植墙体拉结钢筋施工方法主要是实施拉结钢筋后锚植入, 可根据工程需要在指定位置钻孔锚固, 位置准确固定, 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原结构。其粘结 强度高, 可减少锚固长度 ; 其施工速度快, 减少了预埋件的留设, 节约工期, 提升了建筑施工 的整体工期效应。本施工方法具有设备轻、 操作简便、 造价低、 质量可靠等优点, 保证了填 充墙体的抗震性能, 可有效减少发生地震时的震害。用本施工方法平均每个定额工日可完 成 300 个拉结筋, 即每个定额工日完成 60-70m2 墙体拉结筋, 比传统预埋件方法节省成本 40% -50%。经多项工程实际应用,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 1 是后植墙体拉结钢筋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 1 及表 1、 表 2 举一实施例 :
如图 1 所示, 一、 标定孔位 : 利用电子钢筋扫描仪测定锚固部位原有钢筋的具体位置, 根据设计要求, 将植筋孔位在框架柱、 梁上用油漆标识出来。
二、 成孔 : 采用电锤 ( 冲击钻 ) 钻孔, 孔径及孔深设计有规定时依设计施工, 无依据 时根据所植钢筋直径确定, 见表 1。
三、 清孔 : 先采用细钢筋清理石屑, 再用毛刷子除灰尘, 再用电动风机清孔, 不应带 进油污, 要求孔内清洁干燥。
四、 注胶 : 采用枪头注射器, 注射前应将从混合器压出的首段胶料废弃, 注胶时必 须从孔底向孔口方向后退式均匀注入, 待近孔口 4mm 时停注。
五、 旋入植筋 : 凝胶前应及时植入合格的钢筋, 钢筋采用边旋转边插入的方式至孔 底, 并敲击钢筋顶部, 使钢筋与胶, 胶与砼面结合牢固, 严禁使用被油脂污染而未处理干净 的钢筋。
六、 等待固化 : 植筋未固化前严禁防止其受力或移动。此道工序完成后要求在于 24 小时内不得碰撞钢筋, 以防影响粘结力。固化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 见表 2。
七、 锚固力检测 : 砼植筋 3 天后按 10%抽样做拨力试验, 按设计拉拨力做抗拨力试 验。一般情况下尽量避免破坏性检验, 只要检测锚固力达到设计要求即可。
八、 植筋连接 : 所植钢筋与所相连钢筋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形式连接。
通过上述八个步骤即完成了墙体拉结钢筋的拉结过程。 表 1 是钻孔参数 ( 参数根据植筋胶的品种确定, 以下参数为 MYC-400 型注射式植筋胶 )
表 2 是胶固化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