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太阳能集热管材料配方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管的多种组份塑胶材料的配方。
(2)背景技术
已有的太阳能集热管大多采用玻璃或金属材料,CN1349076号专利申请提供一种新颖的聚光式玻璃真空太阳能集热管。包括玻璃真空集热管内胆、外层和反射板。CN1150236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管,是由用镀锌钢管制成的芯管,其外侧分别设有用铝屑充填而成的烟丝结构层、换能吸收薄膜和有真空夹层的全透明玻璃管筒体所构成。其中换能吸收膜用铝箔制成,其外侧镀黑成为全黑吸收膜,吸收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其内侧仍保持其原来镜面状态,以防止芯管里材质的热能二次透射损失。常用的玻璃或金属材料太阳能集热管,由于集热管的结构及其制造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而且玻璃集热管易碎,而金属材料集热管耐蚀性较差,影响其产品寿命。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大家都在开发一种耐蚀性较好,加工和使用又方便的塑胶太阳能集热管。目前国外生产的塑胶太阳能集热管,其主体是三元乙丙橡胶,运输和使用都很方便,但成本较高,且传热效率不高。国内有高密度聚乙烯太阳能集热管的相关专利CN87200237,但其耐热性差,传热效率也很低。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效率较高,成本低廉,且质地较软又能伸缩,便于加工、运输和使用的太阳能集热管的材料配方。
为此,本发明采用多种成分的塑胶组份。
本发明的组份及按重量份的含量为:
三元乙丙橡胶:100,聚烯烃:1~50,增溶剂:2~30,传热剂:5-50,吸热剂:1~10,滑剂:0.5~5。
所说的聚烯烃可优选自聚乙烯和聚丙烯等中的至少1种。
所说地增溶剂可优选自氯化聚乙烯和SBS树脂(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等中的至少1种。
所说的传热剂可选自红泥、石英粉、碳酸钙粉、金属粉(例如铝粉,铜粉等)等中的至少1种。
所说的吸热剂可优选碳黑。
所说的滑热剂可优选硬脂酸,硬脂酸盐(例如硬脂酸钠,硬脂酸钡,硬脂酸镁,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等)或低分子蜡类(例如低分子聚乙烯蜡等)。
三元乙丙橡胶使材质具有弹性,不易折断;聚烯烃能提高产品强度;增溶剂使乙丙橡胶与聚烯烃更好地相溶;传热剂具有较高的传热性能;吸热剂碳黑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吸热性,同时也可以提高材料的耐候性;滑剂便于加工成型。因此本发明不仅具有良好的性能,能达到产品使用要求,而且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宜于推广应用。
(4)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管的塑胶组份为:
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聚烯烃选用聚乙稀20份,增溶剂选用氯化聚乙烯20份和SBS树脂30份,传热剂选用石英粉30份,滑剂选用硬脂酸1份和PE蜡1份,吸热剂选用碳黑3份。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管的塑胶组份为:
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聚烯烃选用聚丙稀20份,增溶剂选用氯化聚乙烯20份,传热剂选用石英粉20份,滑剂选用硬脂酸1.5份,吸热剂选用碳黑2份。
经过对上述实施例1和2所得的太阳能集热管进行吸热和传热实验,其结果如下:
将实验所需要对比材料做成厚度为1mm,规格为15cm×15cm的测试片材,在晴天将实验片材水平放置在平滑干燥的木板上,然后在太阳光下暴晒,暴晒时间3h以上,在中午阳光最强时测试片材正反两面温度。现场测试时,天气晴朗,最高气温25℃,风级2~3级,测试片材在上午9:30开始实验,在日光下暴晒4h以后,于中午13:30测试。测试结果见下表: 片材 片材正面温度(℃) 片材反面温度(℃) A 49.8 49.2 B 49.8 49.3 C 51.1 51.0 D 51.3 51.2
表中,A为台橡生产的TPV材料,B为新加坡进口的TPV材料,C为实施例1的开发材料,D为实施例2的开发材料。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管的塑胶组份为:
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聚烯烃选用聚乙稀50份,增溶剂选用SBS树脂15份,传热剂选用铝粉5份,滑剂选用硬脂酸锌2份和PE蜡2份,吸热剂选用碳黑10份。
实施例4:
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管的塑胶组份为:
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聚烯烃选用聚乙稀1份,增溶剂选用氯化聚乙烯2份,传热剂选用铜粉10份,滑剂选用硬脂酸镁5份,吸热剂选用碳黑8份。
实施例5:
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管的塑胶组份为:
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聚烯烃选用聚丙稀10份,增溶剂选用氯化聚乙烯15份,传热剂选用铝粉5份和红泥10份,滑剂选用硬脂酸钙3份,吸热剂选用碳黑5份。
实施例6:
一种用于太阳能集热管的塑胶组份为:
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聚烯烃选用聚丙稀30份,增溶剂选用SBS树脂30份,传热剂选用石英粉50份,滑剂选用低分子聚乙烯蜡0.5份,吸热剂选用碳黑1份。
实施例7:
将实施例1中的各组份即:三元乙丙橡胶100份,聚丙烯20份,氯化聚乙烯20份,SBS树脂30份,石英粉(800目)30份,硬脂酸1份,低分子聚乙烯蜡(分子量2000-3000)1份,碳黑3份等放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高速搅拌至90-100℃,然后卸入冷却缸冷却至60℃以下备用。
将上述冷却后的混合料放入平行双螺杆挤出造粒机进行造粒,造粒机各段温度如下:模段一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七段八段机头物料温度℃ 70 80 90100110110115115125140
将上述粒料放入平行单向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