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方法及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201064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24395.0

申请日:

2000.09.12

公开号:

CN1342510A

公开日:

2002.04.0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01D61/16; B01D61/18; B01D25/00

主分类号:

B01D61/16; B01D61/18; B01D25/00

申请人:

周立綮;

发明人:

周立綮

地址:

100089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路31号华澳中心嘉慧苑705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先形成滤层、再用滤层过滤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由内框、外框和集水框共同构成了一个滤舱,滤料与水或待滤液料形成的混合浆被压入滤舱后可形成滤层,滤层可对被压入内舱的待滤液料进行过滤;本发明可形成过滤孔径在微滤和超滤之间可调的滤层,且滤层更换方便,从而部分地解决了微滤和超滤中的抗污染和再生等问题;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的过滤要求,操作简单,有效过滤面积大,适用范围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一密封滤舱,由内框 (7)、外框(6)和集水框(5)共同构成密封滤舱(13),内框(7)和集 水框(5)的外面设有滤材,滤料与水或待滤液料形成的混合浆被压入滤舱 (13)后,由滤材进行过滤以形成滤层,待滤液料被压入内框(7)里的内 舱(14)由前次过滤形成的滤层进行过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是滤布 或不锈钢丝网。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采用不 同粒径或级配可对滤层的过滤孔径进行调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框厚度是可调 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内框(7)是可 拆卸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紧板(4) 和尾板(11)间安装多个内框(7)、外框(6)和集水框(5)以增加过滤 面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对滤料的混合 浆进行过滤从而形成滤层后,滤层能将内框及其里面的内舱完全包住。
8: 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在头、 尾部的机架(12)上,前后机架间有园形导轨(3)相连,外框(6)和集 水框(5)两侧有支架(8),滑动支承在导轨上,头板(2)和尾板(11) 固定在机架前部和尾部,压紧板(4)置于前部,至少一组外框和集水框交 替置于尾板和压紧板之间,内框(7)在外框中间;在机架前部有液压缸(1), 缸体活塞与压紧板相连,活塞推动压紧板,将外框和集水框压紧在尾板和 压紧板之间,液压缸用一定的压力顶住压紧板不回退,在内框、外框和集 水框之间形成密封滤舱(13);内框外的滤材将内框完全包住,在内框内形 成内舱(14),集水框的外面设有滤材,压紧时被固定。

说明书


过滤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的方法及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内、外框形成的滤舱先对滤料进行过滤从而形成滤层后,再用滤层对需分离的液体进行固液分离的压力过滤方法及装置。

    微滤和超滤都是在压差推动力作用下进行的筛孔分离过程。通常微滤膜提供的孔径为100-10000nm,超滤膜提供的孔径为1-100nm。然而微滤和超滤膜在使用中存在着膜组件价格较高、极易被污染、需要再生而使其应用领域受到限制等问题。

    在现有的微滤和超滤设备中,主要由有机膜和无机膜两大类构成,有机膜可以提供较小的孔径,但对高温、高pH及污染较严重的流体适应性极差,无机膜虽可以耐高温和酸碱,但孔径只能到100nm,同时为提高过滤面积,一般都加工成内径较小的园柱形,使得设备数量增多,难以操作。另外,对于污染程度较高的流体,无论是有机膜还是无机膜的再生问题一直没能有效的解决。

    另外,微滤和超滤对于污水处理有着很好的效果,但由于以上问题的制约还难以广泛开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形成的均匀滤膜,其孔径和厚度根据需要可以调整,具有较大的过滤面积,滤料在设备外部再生或不再生的过滤方法及装置。并使它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机械化程度高、能减轻劳动强度等特点,尤其是能够符合污水处理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过滤方法,使滤料与水或待滤液料形成的混合浆由滤材进行过滤以形成滤层之后,将待滤液料在压力地作用下通过前次过滤形成的滤层,完成对待滤液料的过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过滤装置,由内框、外框和集水框共同构成了密封滤舱,内框和集水框的外面有滤材,滤料与水或待滤液料形成的混合浆被压入滤舱后由滤材进行过滤以形成滤层之后,待滤液料被压入内框里的内舱由前次过滤形成的滤层进行过滤。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及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内容有: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装置的上视图。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坐在头、尾部的机架12上,前后机架间有园形导轨3相连。外框6和集水框5两侧有支架8,滑动支承在导轨上。

    头板2和尾板11固定在机架前部和尾部,压紧板4置于前部,至少一组外框和集水框交替置于尾板和压紧板之间,内框7在外框中间,内框是可拆卸的,内框厚度是可调的,从而可以调节滤层厚度。

    在机架前部有液压缸1,缸体活塞与压紧板相连,活塞推动压紧板,将外框和集水框压紧在尾板和压紧板之间,液压缸用一定的压力顶住压紧板不回退,在内框、外框和集水框之间形成了密封滤舱13。

    所述的内框外的滤材将内框完全包住,在内框内形成内舱14,集水框的外面设有滤材,压紧时被固定。滤材可以是滤布或不锈钢丝网。在压紧板和尾板间安装多组内框、外框和集水框可以增加过滤面积。

    一个过程开始时,首先,液压缸推动压紧板将外框和集水框压紧在尾板和压紧板之间;然后,滤料泵以一定的压力将滤料与水或待滤液料形成的混合浆从进滤料管9输入密封滤舱,滤料靠滤料泵的压力和液压缸传导给外框和集水框的压力在滤舱内由滤材进行过滤进行固液分离,滤材的功能在于截留滤料,滤液经滤材、集水框至出液管15流出,部分滤液被留在内舱,呈固体颗粒状的滤料留在滤舱内,至滤料完全充满滤舱形成滤层后,停止进料,关闭进料阀。滤料采用不同粒径或级配可对滤层的过滤孔径进行调节。

    先对滤料的混合浆进行过滤从而形成滤层后,滤层能将内框及其里面的内舱完全包住,待滤液料被压入内舱后必须通过滤层,不会出现过滤短路。

    然后,打开进液阀,液料泵以一定的压力将液料从进液料管10输入内舱,液料靠液料泵的压力通过前次过滤形成的滤层经过过滤进行固液分离,此时滤材对液料的过滤不起主要作用,滤液经滤层流进集水框,汇入出液管流出,固体颗粒留在内舱,至滤液流量低于设计流量后,停止进液料,关闭进液料阀,液压缸带动压紧板退回,再将每组外框和集水框相继拉开,脱落的滤层被下面的输送设施运走。滤料使用一个周期后可在设备外集中再生或直接抛弃。

    根据以上的方法及装置就可以在同一装置上实现两次过滤,前一次过滤所产生的滤饼作为后一次过滤的滤层。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同一装置上实现两次过滤,前一次过滤所产生的滤饼作为后一次过滤的滤层。采用不同粒径级配的滤料可以在装置内形成孔径和厚度可调的滤层,该滤层具有微滤和超滤膜的过滤功能且抗污染、耐高温、耐酸碱等,可满足不同液料、不同过滤特点的要求。滤料使用一个周期后可在设备外集中再生,滤料成本较低时可直接抛弃,在用于杂质较多液体过滤时,这就使有机膜和无机膜经常发生的再生比较难的问题得以避免。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及装置还允许使用者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调整膜的孔径和过滤距离,满足使用者的不同过滤要求。

    本发明的成本低、机械化程度高、有效过滤面积大、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污水处理,也可用于其他需固液分离的行业。与有机膜相比其突出优点是:抗污染、耐高温、耐酸碱、强度好、无需复杂再生等;与无机膜相比其突出优点是:现场加工、孔径可调、无须复杂再生、密封简单、设备小、运营管理方便等。

过滤方法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过滤方法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过滤方法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滤方法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滤方法及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先形成滤层、再用滤层过滤的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由内框、外框和集水框共同构成了一个滤舱,滤料与水或待滤液料形成的混合浆被压入滤舱后可形成滤层,滤层可对被压入内舱的待滤液料进行过滤;本发明可形成过滤孔径在微滤和超滤之间可调的滤层,且滤层更换方便,从而部分地解决了微滤和超滤中的抗污染和再生等问题;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的过滤要求,操作简单,有效过滤面积大,适用范围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