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200310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4586.2

申请日:

2010.09.03

公开号:

CN101967984A

公开日:

2011.02.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D 11/00申请日:20100903授权公告日:20121128终止日期:20160903|||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D 11/0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蒋欣源变更后权利人:安徽理工大学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类0802变更后权利人: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号登记生效日:20130311|||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D 1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蒋欣源 韩金行变更后:谢广祥 常聚才|||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21D 1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安徽理工大学变更后权利人:蒋欣源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舜耕中路168号变更后权利人: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类0802登记生效日:20121012|||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21D 1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谢广祥 常聚才变更后:蒋欣源 韩金行|||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D 11/00申请日:20100903|||公开

IPC分类号:

E21D11/00; E21D11/10; E21D20/00; E21D21/00

主分类号:

E21D11/00

申请人:

安徽理工大学

发明人:

谢广祥; 常聚才

地址: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舜耕中路1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代理人:

何梅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其特征是首先按巷道断面的形状开挖巷道,在开挖形成的断面围岩表面喷射混凝土;及时采用钢筋网及高强预应力锚杆支护巷道围岩;在巷道顶部中央及两拱肩处实施高强预应力锚索;对巷道围岩表面进行复喷混凝土;待巷道掘出15~20d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上安装注浆锚管,向巷道围岩破裂区内注入水泥浆;在巷道掘出后25~30天后,开挖巷道底板,并安装注浆锚管,向底板岩层内注入水泥浆液;最后用混凝土回填平巷道底板。本发明解决了深井巷道变形大、底臌严重的问题,避免了巷道的返修工作,经济效益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 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 行: a、 按巷道断面 (1) 的形状开挖巷道, 在开挖形成的断面围岩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初喷 混凝土层 (2), 以封闭围岩 ; 随即用钢筋网 (3) 及锚杆 (4) 支护巷道围岩 ; b、 在巷道围岩的顶部中央及两侧拱肩处实施锚索 (5) ; 再在巷道围岩的表面复喷混凝 土形成复喷混凝土层 (6) ; c、 巷道掘出 15 ~ 20 天后, 在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上施工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 (7), 然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 (7) 内安装注浆锚杆, 向所述注浆锚杆内注入水泥 浆; d、 巷道掘出 25 ~ 30 天后, 在底板水平面 (8) 上, 向下开挖 800mm 的厚度, 在开挖后的 底板岩体表面喷射 150mm 厚的混凝土层形成止浆层 (9) ; e、 在形成止浆层 (9) 的底板岩体上施工底板注浆孔 (10), 在底板注浆孔 (10) 中安装底 板注浆锚管, 并向所述底板注浆锚管注入水泥浆, 最后用混凝土回填形成巷道底板上的平 整的混凝土回填层 (11)。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步骤 a 中初喷混凝土层的厚度为 50mm, 强度为 C20 ; 所述预应力锚杆采用建筑用 V 级钢, 预应力锚杆的杆体外螺纹为无纵筋左旋 螺纹, 预应力锚杆的屈服强度 δb ≥ 700MPa、 延伸率 δs ≥ 10% ; 所述钢筋网的钢筋直径为 6.5mm, 钢筋网长 × 宽为 1700mm×1000mm, 网格大小为 100mm×1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步骤 b 中预应力锚索的直径为 17.8mm, 长度 8.3m ; 所述复喷混凝土层的厚度为 100mm、 强度为 C2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步骤 c 中注入水泥浆的注浆浆液为 Po32.5 级硅酸盐水泥配制成的单液浆, 按重量份其水灰比为 0.7 ~ 1.0, 孔深为 3.0m, 孔径 Φ42mm, 注浆终压为 2 ~ 3Mpa。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步骤 d 中锚管的长度为 2.5m, 间排距为 2m×2.5m, 锚管有端部车丝, 注浆完毕时用托盘上紧, 所述回填用混凝土的强度为 C40。
6: 5mm, 钢筋网长 × 宽为 1700mm×1000mm, 网格大小为 100mm×1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步骤 b 中预应力锚索的直径为 1
7: 8mm, 长度
8: 3m ; 所述复喷混凝土层的厚度为 100mm、 强度为 C2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步骤 c 中注入水泥浆的注浆浆液为 Po32.5 级硅酸盐水泥配制成的单液浆, 按重量份其水灰比为 0.7 ~ 1.0, 孔深为 3.0m, 孔径 Φ42mm, 注浆终压为 2 ~ 3Mpa。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是 : 所述步骤 d 中锚管的长度为 2.5m, 间排距为 2m×2.5m, 锚管有端部车丝, 注浆完毕时用托盘上紧, 所述回填用混凝土的强度为 C40。

说明书


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巷道的支护方法, 具体是一种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 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 特别适用于巷道围岩变形大、 底臌强烈, 服务期长的深井岩石 巷道。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矿山都相继进入了深部开采,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原岩应力与 构造应力不断升高, 开采条件越来越困难, 尤其是深井巷道支护问题, 一直是困扰煤矿深部 开采的难题。对于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目前大多数都沿袭了浅部开采时, 如锚 杆 + 喷射混凝土支护、 U 型钢全封闭架棚和棚后喷浆的复合技术、 弧形板和网壳支护技术、 高强度锚杆加锚索的锚网喷复合支护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 1) 没有很好解 决巷道支护体的结构及其力学特性与深部巷道围岩力学特性、 岩体应力荷载特性的耦合问 题, 导致现有的巷道支护形式不能适应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的要求 ; 2) 仍然不能有效地控制 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 深部巷道依然普遍存在变形特别严重、 底臌强烈、 维护十分困难的现 象; 3) 巷道需要经常返修, 施工复杂, 巷道支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围岩变形大、 底臌强烈, 服务期长的深井岩石巷道的深井 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 以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使支护 效果更加稳定。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本发明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 其特点是按如下 步骤进行 :
     a、 按巷道断面的形状开挖巷道, 在开挖形成的断面围岩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初喷 混凝土层, 以封闭围岩 ; 随即用钢筋网及锚杆支护巷道围岩 ;
     b、 在巷道围岩的顶部中央及两侧拱肩处实施锚索 ; 再在巷道围岩的表面复喷混凝 土形成复喷混凝土层 ;
     c、 巷道掘出 15 ~ 20 天后, 在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上施工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 孔, 然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内安装注浆锚杆, 向所述注浆锚杆内注入水泥浆 ;
     d、 巷道掘出后 25 ~ 30 天后, 在底板上, 向下开挖 800mm 的厚度, 在开挖后的底板 岩体表面喷射 150mm 厚的混凝土层形成止浆层 ;
     e、 在形成止浆层的底板岩体上施工底板注浆孔, 在底板注浆孔中安装底板注浆锚 管, 并向所述底板注浆锚管注入水泥浆, 最后用混凝土回填形成巷道底板上的平整的混凝 土回填层。
     本发明方法的特点也在于 :
     所 述 步 骤 a 中 初 喷 混 凝 土 层 的 厚 度 为 50mm, 强 度 为 C20 ; 所述预应力锚杆采用建筑用 V 级钢, 预应力锚杆的杆体外螺纹为无纵筋左旋螺纹, 预应力锚杆的屈服强度 δb ≥ 700MPa、 延伸率 δs ≥ 10 % ; 所述钢筋网的钢筋直径为 6.5mm, 钢筋网长 × 宽为 1700mm×1000mm, 网格大小为 100mm×100mm。
     所述步骤 b 中预应力锚索的直径为 17.8mm, 长度 8.3m ; 所述复喷混凝土层的厚度 为 100mm、 强度为 C20。
     所述步骤 c 中注入水泥浆的注浆浆液为 Po32.5 级硅酸盐水泥配制成的单液浆, 按 重量份其水灰比为 0.7 ~ 1.0, 孔深为 3.0m, 孔径 Φ42mm, 注浆终压为 2 ~ 3Mpa。
     所述步骤 d 中锚管的长度为 2.5m, 间排距为 2m×2.5m, 锚管有端部车丝, 注浆完毕 时用托盘上紧, 所述回填用混凝土的强度为 C40。
     与已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
     1、 本发明通过各支护工序时间与空间上的配合, 充分体现了支护体与围岩的耦合 支护。 具体表现在 : 1) 锚杆与围岩的刚度耦合。 高强度杆体有足够的抗剪强度与抗剪刚度, 能有效阻止围岩内部的剪切变形与剪切滑动 ; 2) 锚索与围岩的结构耦合。在变形大、 应力 集中及首先破坏的巷道顶板及两拱肩处适时实施高预应力锚索与围岩的耦合支护, 同时又 有一定的柔度适应巷道围岩的大变形, 能满足释放围岩变形能的需要。3) 注浆及底板支护 与围岩的变形耦合。待巷道围岩变形趋于相对稳定时, 即巷道掘出 15 ~ 20 天时, 对巷道周 边的围岩及底板下一定深度的岩体进行注浆加固, 提高围岩的整体承载能力。 2、 本发明控制效果好, 较好地解决了深部巷道变形特别严重、 底臌强烈、 维护十分 困难的问题。
     3、 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巷道的返修工作, 降低了巷道支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支护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 1 巷道断面 ; 2 初喷混凝土层 ; 3 钢筋网 ; 4 锚杆 ; 5 锚索 ; 6 复喷混凝土 层; 7 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 ; 8 底板水平面 ; 9 止浆层 ; 10 底板注浆孔 ; 11 回填混凝土 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的的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是按如 下步骤进行 :
     a、 按巷道断面 1 的形状开挖巷道, 在开挖形成的断面围岩表面喷射混凝土形 成初喷混凝土层 2, 以封闭围岩, 并找平层, 初喷混凝土层 2 厚度为 50mm, 强度为 C20 ; 随 即用钢筋网 3 及锚杆 4 支护巷道围岩, 钢筋网的钢筋直径为 6.5mm, 钢筋网长 × 宽为 1700mm×1000mm, 网格大小为 100mm×100mm ; 锚杆采用建筑用 V 级钢, 锚杆的杆体外螺纹为 无纵筋左旋螺纹, 锚杆的屈服强度 δb ≥ 700MPa、 延伸率 δs ≥ 10%, 扭距不小于 200N·M ;
     b、 在巷道围岩的顶部中央及两侧拱肩处实施锚索 5, 锚索直径为 17.8mm, 长度为 8.3m, 预紧力不小于 8t ; 再在巷道围岩的表面复喷混凝土形成复喷混凝土层 6, 复喷混凝土 层 6 的厚度为 100mm, 强度为 C20 ;
     c、 巷道掘出 15 ~ 20 天后, 在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上施工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 7, 然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 7 内安装注浆锚杆, 向注浆锚杆内注入水泥浆, 注浆 浆液为 Po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成的单液浆, 水灰比为 0.7 ~ 1.0, 孔深 3.0m, 孔径 Φ42mm, 注浆终压为 2 ~ 3MPa ;
     d、 巷道掘出后 25 ~ 30 天后, 在底板水平面 8 上, 向下开挖 800mm 的厚度, 在开挖 后的底板岩体表面喷射 150mm 厚的混凝土层形成止浆层 9 ;
     e、 在形成止浆层 9 的底板岩体上施工 4 个底板注浆孔 10, 在底板注浆孔 10 中安装 底板注浆锚管, 底板注浆锚管的长度为 2.5m, 间排距为 2m×2.5m, 锚管有端部车丝, 注浆完 毕时用托盘上紧, 并向底板注浆锚管注入水泥浆, 最后用混凝土回填形成巷道底板上的平 整的混凝土回填层 11, 回填混凝土强度为 C40。

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7984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9CN101967984ACN101967984A21申请号201010274586222申请日20100903E21D11/00200601E21D11/10200601E21D20/00200601E21D21/0020060171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地址232001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舜耕中路168号72发明人谢广祥常聚才74专利代理机构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代理人何梅生54发明名称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

2、其特征是首先按巷道断面的形状开挖巷道,在开挖形成的断面围岩表面喷射混凝土;及时采用钢筋网及高强预应力锚杆支护巷道围岩;在巷道顶部中央及两拱肩处实施高强预应力锚索;对巷道围岩表面进行复喷混凝土;待巷道掘出1520D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上安装注浆锚管,向巷道围岩破裂区内注入水泥浆;在巷道掘出后2530天后,开挖巷道底板,并安装注浆锚管,向底板岩层内注入水泥浆液;最后用混凝土回填平巷道底板。本发明解决了深井巷道变形大、底臌严重的问题,避免了巷道的返修工作,经济效益显著。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101967984A1/1页2。

3、1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A、按巷道断面1的形状开挖巷道,在开挖形成的断面围岩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初喷混凝土层2,以封闭围岩;随即用钢筋网3及锚杆4支护巷道围岩;B、在巷道围岩的顶部中央及两侧拱肩处实施锚索5;再在巷道围岩的表面复喷混凝土形成复喷混凝土层6;C、巷道掘出1520天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上施工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7,然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7内安装注浆锚杆,向所述注浆锚杆内注入水泥浆;D、巷道掘出2530天后,在底板水平面8上,向下开挖800MM的厚度,在开挖后的底板岩体表面喷射150MM厚的混凝土层形成止浆层9;E、在形成止。

4、浆层9的底板岩体上施工底板注浆孔10,在底板注浆孔10中安装底板注浆锚管,并向所述底板注浆锚管注入水泥浆,最后用混凝土回填形成巷道底板上的平整的混凝土回填层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A中初喷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0MM,强度为C20;所述预应力锚杆采用建筑用V级钢,预应力锚杆的杆体外螺纹为无纵筋左旋螺纹,预应力锚杆的屈服强度B700MPA、延伸率S10;所述钢筋网的钢筋直径为65MM,钢筋网长宽为1700MM1000MM,网格大小为100MM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中预应力锚索的直径为178MM,长度83M;所述复喷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00M。

5、M、强度为C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中注入水泥浆的注浆浆液为PO325级硅酸盐水泥配制成的单液浆,按重量份其水灰比为0710,孔深为30M,孔径42MM,注浆终压为23MP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D中锚管的长度为25M,间排距为2M25M,锚管有端部车丝,注浆完毕时用托盘上紧,所述回填用混凝土的强度为C40。权利要求书CN101967984A1/3页3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井巷道的支护方法,具体是一种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特别适用于巷道围岩变形大、底臌强烈。

6、,服务期长的深井岩石巷道。背景技术0002目前我国大部分矿山都相继进入了深部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原岩应力与构造应力不断升高,开采条件越来越困难,尤其是深井巷道支护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矿深部开采的难题。对于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目前大多数都沿袭了浅部开采时,如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U型钢全封闭架棚和棚后喷浆的复合技术、弧形板和网壳支护技术、高强度锚杆加锚索的锚网喷复合支护技术。目前这些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很好解决巷道支护体的结构及其力学特性与深部巷道围岩力学特性、岩体应力荷载特性的耦合问题,导致现有的巷道支护形式不能适应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的要求;2仍然不能有效地控制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深。

7、部巷道依然普遍存在变形特别严重、底臌强烈、维护十分困难的现象;3巷道需要经常返修,施工复杂,巷道支护成本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围岩变形大、底臌强烈,服务期长的深井岩石巷道的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以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使支护效果更加稳定。0004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本发明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其特点是按如下步骤进行0006A、按巷道断面的形状开挖巷道,在开挖形成的断面围岩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初喷混凝土层,以封闭围岩;随即用钢筋网及锚杆支护巷道围岩;0007B、在巷道围岩的顶部中央及两侧拱肩处实施锚索。

8、;再在巷道围岩的表面复喷混凝土形成复喷混凝土层;0008C、巷道掘出1520天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上施工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然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内安装注浆锚杆,向所述注浆锚杆内注入水泥浆;0009D、巷道掘出后2530天后,在底板上,向下开挖800MM的厚度,在开挖后的底板岩体表面喷射150MM厚的混凝土层形成止浆层;0010E、在形成止浆层的底板岩体上施工底板注浆孔,在底板注浆孔中安装底板注浆锚管,并向所述底板注浆锚管注入水泥浆,最后用混凝土回填形成巷道底板上的平整的混凝土回填层。0011本发明方法的特点也在于0012所述步骤A中初喷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0MM,强度为C20;所。

9、述预应力锚杆采说明书CN101967984A2/3页4用建筑用V级钢,预应力锚杆的杆体外螺纹为无纵筋左旋螺纹,预应力锚杆的屈服强度B700MPA、延伸率S10;所述钢筋网的钢筋直径为65MM,钢筋网长宽为1700MM1000MM,网格大小为100MM100MM。0013所述步骤B中预应力锚索的直径为178MM,长度83M;所述复喷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00MM、强度为C20。0014所述步骤C中注入水泥浆的注浆浆液为PO325级硅酸盐水泥配制成的单液浆,按重量份其水灰比为0710,孔深为30M,孔径42MM,注浆终压为23MPA。0015所述步骤D中锚管的长度为25M,间排距为2M25M,锚管有端。

10、部车丝,注浆完毕时用托盘上紧,所述回填用混凝土的强度为C40。0016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00171、本发明通过各支护工序时间与空间上的配合,充分体现了支护体与围岩的耦合支护。具体表现在1锚杆与围岩的刚度耦合。高强度杆体有足够的抗剪强度与抗剪刚度,能有效阻止围岩内部的剪切变形与剪切滑动;2锚索与围岩的结构耦合。在变形大、应力集中及首先破坏的巷道顶板及两拱肩处适时实施高预应力锚索与围岩的耦合支护,同时又有一定的柔度适应巷道围岩的大变形,能满足释放围岩变形能的需要。3注浆及底板支护与围岩的变形耦合。待巷道围岩变形趋于相对稳定时,即巷道掘出1520天时,对巷道周边的围岩及底板下一定深。

11、度的岩体进行注浆加固,提高围岩的整体承载能力。00182、本发明控制效果好,较好地解决了深部巷道变形特别严重、底臌强烈、维护十分困难的问题。00193、本发明有效避免了巷道的返修工作,降低了巷道支护成本。附图说明0020图1是本发明支护结构示意图。0021图中标号1巷道断面;2初喷混凝土层;3钢筋网;4锚杆;5锚索;6复喷混凝土层;7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8底板水平面;9止浆层;10底板注浆孔;11回填混凝土层。具体实施方式0022本实施例中的的深井巷道锚网索刚柔耦合支护及围岩整体加固支护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0023A、按巷道断面1的形状开挖巷道,在开挖形成的断面围岩表面喷射混凝土形成初喷混。

12、凝土层2,以封闭围岩,并找平层,初喷混凝土层2厚度为50MM,强度为C20;随即用钢筋网3及锚杆4支护巷道围岩,钢筋网的钢筋直径为65MM,钢筋网长宽为1700MM1000MM,网格大小为100MM100MM;锚杆采用建筑用V级钢,锚杆的杆体外螺纹为无纵筋左旋螺纹,锚杆的屈服强度B700MPA、延伸率S10,扭距不小于200NM;0024B、在巷道围岩的顶部中央及两侧拱肩处实施锚索5,锚索直径为178MM,长度为83M,预紧力不小于8T;再在巷道围岩的表面复喷混凝土形成复喷混凝土层6,复喷混凝土层6的厚度为100MM,强度为C20;0025C、巷道掘出1520天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围岩上施工巷。

13、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说明书CN101967984A3/3页5孔7,然后在巷道顶板及两帮的注浆孔7内安装注浆锚杆,向注浆锚杆内注入水泥浆,注浆浆液为PO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成的单液浆,水灰比为0710,孔深30M,孔径42MM,注浆终压为23MPA;0026D、巷道掘出后2530天后,在底板水平面8上,向下开挖800MM的厚度,在开挖后的底板岩体表面喷射150MM厚的混凝土层形成止浆层9;0027E、在形成止浆层9的底板岩体上施工4个底板注浆孔10,在底板注浆孔10中安装底板注浆锚管,底板注浆锚管的长度为25M,间排距为2M25M,锚管有端部车丝,注浆完毕时用托盘上紧,并向底板注浆锚管注入水泥浆,最后用混凝土回填形成巷道底板上的平整的混凝土回填层11,回填混凝土强度为C40。说明书CN101967984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