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邮政平信函件分拣信箱 本发明一种邮政平信函件分拣信箱,特别是将已沿续几十年邮政营业大厅内使用的投信信箱,改成具有分拣平信函件功能的分拣信箱。
目前,我国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邮政营业大厅内的投信信箱,只是作为邮政收寄平信函件收取存放的一种装置和形式,要靠用户把邮票贴好后,投放到信箱内。该信箱具有揽收作用,没有分拣功能。由于这种信箱使用功能单一,利用率小,功效不大,所以应大力开发具有分拣功能的信箱。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分拣功能的信箱,其信箱内规划分布按其需要设置的分拣格口。
木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把信箱做成按其需要规格尺寸的信箱,信箱内按全国各省、各地市县,设置格口,信箱外部四周表面处可与分拣格口对应处开投信口,用户可根据自己所需寄达收件人的地址地名,按其投信口上标明的地名投入信箱内。例如:如需寄往北京市所属区、县,按指定格口投信,用户可把信投入标有北京市所属区、县字样的投信口,直接投入信箱可以了。如图6、7、8、9所示。
如有寄往合肥市的信函,用户就可把信投入标有合肥市字样的投信口就行了。等到规定地开箱时间,分拣员就可打开信箱,取出分别寄往人全国各地的信函,扎把封装邮袋,发往指定的各个经转局。这样做,省去了分拣员的不必要的分拣无效重复劳动,这样可大大提高平信函件分拣工作效率,而无需把每封信分拣,因用户已按其设置的格口把信投好了。也就是说把原分拣人员分拣操作的格口平信函,化这些分拣工作有用户把信投入具有分拣功能信箱内就完成了。由此,减轻了分拣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信函的传递时限,降低了分拣差错率,实现了发明目的。邮政编码写不写也不那么重要了,不写也能寄,因为邮政是为便于机器机械分拣识别而编写的。
实现发明目的,还有一个特别首要的前提,那就是在用户把信投入信箱前,必须做到要让用户把邮票贴好自己盖销,或有分拣人员当场盖销,(目前已有盖销装置,有人功打印的,也有机械电动的),否则,不利于分拣工作,也难于更好的实现分拣信箱所具有的功能。
盖销邮票的分散时间,有用户自己掌握,整好把邮政工作人员盖销邮票的集中时间和工作量分化了,化解了,化为零,正是提高了盖销邮票工效,缩短了分拣时限的有效手段。这是因为,邮政人员无需盖销或当场盖销平信函件,省去了大量的集中销票时间,分散时间完成盖销邮票,从而提高了分拣工作的效率。分拣工作也能同样体现了这一点——大量的分拣工作,从用户到分拣,由于分拣信箱的设置,最佳程序化,使分拣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也完全符合邮政分拣工作内部操作处理的内在规律。分拣信箱的设置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率,面机械分拣虽效率高,但投入大,复杂程序多,维护维修费用高等缺点,而分拣信箱的优越性,独到之处是机械分拣无可替代的,同时也是不可比拟的。
本发明因为是将原投信信箱改为具有分拣功能的信箱,所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极为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便于掌握操作使用。
在我国应首先主要集中在一级7个中心局,59个分二级局,189个三级局投入使用,这是因为这些局都具有相应的信函业务工作量。由于分拣信箱的投入使用,将对邮政分拣现代化,带来了实质性的突破;也进一步表明了,揭示了邮政信函分拣业务处理的内在规律,只要用户正确地把信函按信箱上面标明的指定地名投入分拣信箱,那么分拣工作的准确率应该是100%。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如图2、3、4、5所示)
现按指定设置的分拣信箱,例如以安徽省为例,一个大信箱总称为安徽省分拣信箱,也可称为母信箱,信箱上面标有安徽省字样,投信信箱格口应这样设置,以安徽省的市级、地级、县级为行政区划标记,字样标明在投信的格口下方,这种标纪应为永久性标记。这样做的目的告诉用户,引导用户,如需寄往合肥的平信函件,请把信投入标有合肥字样的格口内,就完成了相应的分拣工作。
在安徽省分拣信箱上,应完整地标明安徽省所属市地、县的名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应如此。(如需标明邮政编码的,也可标明编入在分拣信箱上的投信格口下方,地名处便于查找书写)。
现以安徽省为例,在安徽省分拣信箱上,分别根据需要,有规则的设置投信格口,并注明相应的地名名称标记,如图所示安徽省的分拣信箱总为母信箱,所属市地县为分信箱,即子信箱,分拣子信箱的设置要规范、科学,充分利用分拣母信箱的东西南北四个面来考虑,全方位布置安排格口。
分拣信箱可分为东面、西面、南面、北面,分别按其指定的市、地、县安排格口的设置。一般分拣母信箱的尺寸长宽高各1米,也可根据各地的信函量来设置合理的分拣母信箱的尺寸,满足其投信量大小的需要的,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系列分拣母信箱,生产其该产品。
上述以安徽省为例说明分拣信箱的格口如何来设置,那么在全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包括台湾省、香港、澳门)设置分拣信箱,也应该是必须把全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别制作成33个分拣信箱,象安徽省分拣信箱一样,标明清楚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所属市、地、县的名称地名。便于用户投信识别投信格口,完全能够体现分拣的分拣功能。
分拣信箱的内部构造极为重要,这是因为用户投入信箱内的信函,能不能达到分拣目的,尤为关键,所以如何来制作分拣信箱的内部构造,要按照标准信封的大小尺寸来设计,也就是标准信封的长是230mm,宽是125mm来制作分拣信箱内的每一个格口和分信箱的设置也叫做子信箱。(如图10所示)
通过以上图解可以说明分拣信箱足以缓解分拣中心局和指定转口局的信函分拣量的压力,解决了分拣工作量大所造成的众多难题,解放了生产力,使邮政分拣工作大大推向一个新阶段,上一个新台阶,但真正能推广使用分拣信箱的全国最小单位为县一级,我国共3000多个县,如能都设置分拣信箱,这样做可达到全国全程全网最佳作业区域和全国最优分拣时效。总之,以全国县一级建立邮政分拣信箱,这一永久性基础设施,打破了传统的邮政分拣平信函件的方法,真正实现了邮政平信函件分拣现代化。为整个世界邮政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重大影响。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邮政平信函件出拣信箱的剖视图。
详细的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其长度一般为875-1510mm;格口格眼横排一般为7-12个,高度一般为1000-1500mm。
本信箱为全国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设置的分拣信箱(其中包括台湾省、香港、澳门地区)的母信箱。
母信箱的内部结构为多个子信箱,并标明清楚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所属市,地、县名称、地名。子信箱上设有投信格眼与母信箱上的投信格口相对应,子信箱的长度一般为230mm,其高度一般为250mmm,宽度为125mm的标准信封投放容纳投取自如为最佳设计的邮政平信函件分拣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