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及设备.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99400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8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36691.7

申请日:

2009.05.13

公开号:

CN101550736A

公开日:

2009.10.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视为放弃IPC(主分类):E04B 2/86放弃生效日:20091007|||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86; E04G21/04; E04G17/00; E04G17/065; C04B28/00; C04B18/08(2006.01)N

主分类号:

E04B2/86

申请人:

顾小林

发明人:

顾小林

地址:

100071北京市丰台区石榴园南里18栋5单元50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张亚军;陈宪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及设备,在施工现场需安装轻质墙体的位置,以压力纤维水泥板为墙体外层和免拆模板,压力纤维水泥板间的夹层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浇筑后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构成轻质墙体,本轻质墙体四周也与建筑结构浇筑成一体。得到墙体外层强度高且墙体内部容重低的复合轻质墙体,达到同时具有轻质、保温、隔音、不开裂的优异性能。另外配置专用分路缓冲器,采用发泡、混合、输送一体的发泡输送机为灌装机械,实现施工现场高效机械化,联动自动化浇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工现场需安装轻质墙体的位置,以压力纤维水泥板(1)为墙体外层和免拆模板,压力纤维水泥板间的夹层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2),浇筑后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构成轻质墙体,本轻质墙体四周也与建筑结构浇筑成一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的固定方式采用GB/T 11981-2001规定的轻钢龙骨为骨架,采用以下适当的密封及加强措施:
用玻璃幕墙用双面粘密封胶条做压力纤维水泥板与龙骨之间的弹性接触及密封,沿地沿墙处用建筑密封胶密封;在每跨龙骨间正中处、竖向每间隔600mm配置一加强拉杆(3),加强拉杆包括:拉紧螺杆(301)、支撑管(302)、垫片(303)、螺母(304),安装加强拉杆处的压力纤维水泥板在同一轴线上开孔,穿入拉紧螺杆,拉紧螺杆外还套有支撑管,支撑管两端与压力纤维水泥板的接触面(305)涂密封胶,拉紧螺杆两端分别用垫片和螺母紧固,固化后将拉紧螺杆及垫片和螺母抽出,可反复使用,拉紧螺杆处留下的孔洞内打入发泡胶密封,最外端再用水泥封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理发泡混凝土干体密度控制在350-450kg/m3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压力纤维水泥板为墙体外层和免拆模板,压力纤维水泥板间的夹层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浇筑后轻质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所述的物理发泡混凝土符合JC/T 1082-2007的相关规定,其成分按重量比为:水泥60~70、一级粉煤灰0~40、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发泡剂0.5~1.5、水灰比:1∶1。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理发泡混凝土其成分按重量比为:水泥60~70、一级粉煤灰30~40、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发泡剂0.5-1.5、稳泡剂0.5~1.5、水灰比:1∶1、减水剂:水泥的2%、促凝剂:浆液的1-3%、粉煤灰活化剂:粉煤灰用量的1-1.5%、建筑用胶凝剂:浆液的1-10%。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以压力纤维水泥板为墙体外层和免拆模板,压力纤维水泥板间的夹层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浇筑后轻质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采用发泡、混合、输送一体的发泡输送机(4)为灌装机械,配置分路缓冲器(5)实现联动自动化浇筑。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路缓冲器(5)为可移动的罐车,包括有,输入接头(504)、输出接头(505)、罐体(508)、缓冲活塞(506)、磁力开关(501)、控制线(503)、磁力开关(502)、磁环(507)、蓄能弹簧(509)、拖动把手(510)、车轮(511);罐体(508)内设有缓冲活塞(506),其将罐体(508)分成发泡混凝土腔和空腔,蓄能弹簧(509)安在空腔内,向缓冲活塞(506)施加预定的压力;输入接头(504)与发泡输送机的高压输送主管路(6)相连通,发泡混凝土由此进入罐体(508)后由多个输出接头(505)与多个分路管路(7)接通,向墙体浇筑,分路管路关闭时,主管路不能频繁开启关闭,压力推动缓冲活塞(506)上升,发泡混凝土在分路缓冲器中贮存量增加,当输送系统内压力达到极限值时,缓冲活塞(506)也上升到磁力开关(501)的A处,此时磁力开关(501)动作,通过与发泡输送机相连的控制线(503)强停发泡输送机的输送泵;当分路管路再次开启浇筑墙体时,缓冲活塞(506)也在蓄能弹簧(509)的作用下下降,蓄能弹簧(509)所产生的压力足以实现分路管路的浇筑,当缓冲活塞(506)移到另一个磁力开关(502)的B位置,磁力开关(502)动作,通过与发泡输送机相连的控制线(503)开启发泡输送机的输送泵,实现再次输送,如此反复而实现输送与浇筑联动自动控制。

说明书

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用非承重墙体的现场制作方法及设备。它特别适合于框架结构建筑的非承重墙体、框架结构建筑可取代苯板保温的外墙、还可广泛应用于住宅楼的分户墙、隔墙。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粘土砖占用大量耕地,为保护耕地,我国于2002年禁止实心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粘土砖的替代产品因此应运而生,特别是非承力墙体方面,替代产品较为成熟,如加气块和轻质条形隔墙板的大量应用等,但是,以上两种产品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都是预制品,即需要在工厂预制成某种规格然后运往工地,还需要人工砌筑,因此很难实现高效率的机械化砌筑,同时综合造价较高,另外,加气块的冻融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大大限制了加气块的使用范围,目前北方寒冷地区建筑外墙几乎没有直接使用加气块的,作为隔墙板的代表:轻质条形隔墙板从诞生那天开始就受着两个明显的缺陷困扰,不隔音和拼缝开裂,直至现在也没有得到完好的解决,大部分轻质条形板隔音达不到国家要求,施工方面也经常出现拼缝开裂问题。石膏板简易墙更不隔音,只能应用在写字楼,商场隔断等方面,住宅楼根本无法涉足。
目前国内还没有使用发泡混凝土现场浇注墙体的施工实例,发泡混凝土主要应用在了地暖、屋顶保温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仅就发泡混凝土本身浇筑墙体而言虽然可达到轻质、保温、隔音的效果,但墙体外层强度却远远达不到标准。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成型的现场浇注机械及可行的方法。第三方面就是经济可行性,即浇筑成本与传统墙体比较没有竞争性。本发明彻底解决了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使现浇发泡混凝土墙体成为成熟的施工技术,满足实际施工的各项要求,并且墙体的综合造价低于传统墙体的综合造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及设备,它以压力纤维水泥板为免拆模板,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浇筑后使轻质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从而得到墙体外层强度高且墙体内部容重低的复合轻质墙体,达到同时具有轻质、保温、隔音、不开裂的优异性能。
另外配置专用分路缓冲器,采用发泡、混合、输送一体的发泡输送机为灌装机械,实现施工现场高效机械化,联动自动化浇筑。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在施工现场需安装轻质墙体的位置,以压力纤维水泥板为墙体外层和免拆模板,压力纤维水泥板间的夹层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浇筑后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构成轻质墙体,本轻质墙体四周也与建筑结构浇筑成一体。
所述模板的固定方式采用GB/T 11981-2001规定的轻钢龙骨为骨架,采用以下适当的密封及加强措施:用玻璃幕墙用双面粘密封胶条做压力纤维水泥板与龙骨之间的弹性接触及密封,沿地沿墙处用建筑密封胶密封;在每跨龙骨间正中处、竖向每间隔600mm配置一加强拉杆,加强拉杆包括:拉紧螺杆、支撑管、垫片、螺母,安装加强拉杆处的压力纤维水泥板在同一轴线上开孔,穿入拉紧螺杆,拉紧螺杆外还套有支撑管,支撑管两端与压力纤维水泥板的接触面涂密封胶,拉紧螺杆两端分别用垫片和螺母紧固,固化后将拉紧螺杆及垫片和螺母抽出,可反复使用,拉紧螺杆处留下的孔洞内打入发泡胶密封,最外端再用水泥封死。所述的物理发泡混凝土干体密度控制在350-450kg/m3之间。
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以压力纤维水泥板为墙体外层和免拆模板,压力纤维水泥板间的夹层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浇筑后轻质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所述的物理发泡混凝土符合JC/T1082-2007的相关规定,其成分按重量比为:水泥60~70、一级粉煤灰30~40、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发泡剂0.5~1.5、水灰比:1∶1。
所述的物理发泡混凝土其成分按重量比为:水泥60~70、一级粉煤灰30~40、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发泡剂0.5-1.5、稳泡剂0.5~1.5、水灰比:1∶1、减水剂:水泥的2%、促凝剂:浆液的1-3%、粉煤灰活化剂:粉煤灰用量的1-1.5%、建筑用胶凝剂:浆液的1-10%。
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设备,以压力纤维水泥板为墙体外层和免拆模板,压力纤维水泥板间的夹层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浇筑后轻质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采用发泡、混合、输送一体的发泡输送机为灌装机械,配置分路缓冲器实现联动自动化浇筑。
所述的分路缓冲器为可移动的罐车,包括有,输入接头、输出接头、罐体、缓冲活塞、磁力开关、控制线、磁力开关、磁环、蓄能弹簧、拖动把手、车轮;罐体内设有缓冲活塞,其将罐体分成发泡混凝土腔和空腔,蓄能弹簧安在空腔内,向缓冲活塞施加预定的压力;输入接头与发泡输送机的高压输送主管路相连通,发泡混凝土由此进入罐体后由多个输出接头与多个分路管路接通,向墙体浇筑,分路管路关闭时,主管路不能频繁开启关闭,压力推动缓冲活塞上升,发泡混凝土在分路缓冲器中贮存量增加,当输送系统内压力达到极限值时,缓冲活塞也上升到磁力开关的A处,此时磁力开关动作,通过与发泡输送机相连的控制线强停发泡输送机的输送泵;当分路管路再次开启浇筑墙体时,缓冲活塞也在蓄能弹簧的作用下下降,蓄能弹簧所产生的压力足以实现分路管路的浇筑,当缓冲活塞移到另一个磁力开关的B位置,磁力开关动作,通过与发泡输送机相连的控制线开启发泡输送机的输送泵,实现再次输送,如此反复而实现输送与浇筑联动自动控制。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墙体外层为压力纤维水泥板使墙体强度达到使用标准,内部夹层浇筑的发泡混凝土达到轻质、保温、隔音性能。它解决了现有轻质墙体不隔音和拼缝开裂的难题,避免了加气混凝土外墙的冻融问题。
本发明的现场浇注墙体,在可实现机械化、高效率,单机每天可浇筑2000m2墙体,发泡混凝土的发泡、混合,搅拌、输送等工作完全由设备自动完成。自动化浇筑的前提下,还彻底解决了加气块、轻质条形隔墙板这两种产品无法解决的难题。首先本发明为复合墙体,墙体外侧为压力水泥纤维板,内部为轻质发泡混凝土,内外两种材料结合成一体,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由于外侧的压力纤维水泥板彻底阻断雨水的侵蚀,没有了水侵也就无所谓冻融,现场浇注复合轻质墙体不仅比加气块质量轻并且彻底解决了冻融问题。其二,隔墙的典型替代产品轻质条形隔墙扳的两大难题在本发明面前迎刃而解,由于是整体浇筑,根本就没有接缝,也就无所谓接缝开裂问题,另外,有了外侧压力水泥扳的保护,内部的发泡混凝土可以做得再轻一些,密度在350-450kg/m3之间,因此保温、隔音效果远远好于轻质条形隔墙板。
传统的建筑是厚墙、肥梁、自重大,泡沫混凝土的干体积密度为200-700kg/m3,相当于粘土砖的1/3-1/10左右,普通混凝土的1/5-1/10左右,因而使用本发明的墙体可大大减轻建筑物自重,增加楼层高度,节约建筑面积,同时可以减少基础、梁、柱的结构尺寸,可节约建筑材料和工程费用,缩短工期。本发明的墙体保温性好、减薄墙体,增加使用面积,导热率通常为0.09-0.17W/(m。k)保温效果比普通混凝土高数倍、20cm的墙体其保温效果相当于49cm的粘土砖外墙,从而可增加使用面积。墙体内部为轻质发泡混凝土,保温性是普通混凝土的10倍以上,隔音是普通混凝土的2倍以上,它是内外一体的复合墙体,它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侧剖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加强拉杆及压力纤维水泥板的侧剖图。
图4为本发明分路缓冲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分路缓冲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所示,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在施工现场需安装轻质墙体的位置,以压力纤维水泥板1为墙体外层和免拆模板,压力纤维水泥板间的夹层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2,浇筑后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构成轻质墙体,本轻质墙体四周也与建筑结构浇筑成一体。
所述模板的固定方式采用GB/T 11981-2001规定的轻钢龙骨为骨架,采用以下适当的密封及加强措施:用玻璃幕墙用双面粘密封胶条做压力纤维水泥板与龙骨之间的弹性接触及密封,沿地沿墙处用建筑密封胶密封;在每跨龙骨间正中处、竖向每间隔600mm配置一加强拉杆3,加强拉杆包括:拉紧螺杆301、支撑管302、垫片303、螺母304,安装加强拉杆处的压力纤维水泥板在同一轴线上开孔,穿入拉紧螺杆,拉紧螺杆外还套有支撑管,支撑管两端与压力纤维水泥板的接触面305涂密封胶,拉紧螺杆两端分别用垫片和螺母紧固,固化后将拉紧螺杆及垫片和螺母抽出,可反复使用,拉紧螺杆处留下的孔洞内打入发泡胶密封,最外端再用水泥封死。所述的物理发泡混凝土干体密度控制在350-450kg/m3之间。
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以压力纤维水泥板为墙体外层和免拆模板,压力纤维水泥板间的夹层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浇筑后轻质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所述的物理发泡混凝土符合JC/T1082-2007的相关规定,其成分按重量比为:水泥60~70、一级粉煤灰0~40、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发泡剂0.5~1.5、水灰比:1∶1。
所述的物理发泡混凝土其成分按重量比为:水泥60~70、一级粉煤灰30~40、植物蛋白或动物蛋白发泡剂0.5-1.5、稳泡剂0.5~1.5、水灰比:1∶1、减水剂:水泥的2%、促凝剂:浆液的1-3%、粉煤灰活化剂:粉煤灰用量的1-1.5%、建筑用胶凝剂:浆液的1-10%。
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设备,以压力纤维水泥板为墙体外层和免拆模板,压力纤维水泥板间的夹层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浇筑后轻质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采用发泡、混合、输送一体的发泡输送机4为灌装机械,配置分路缓冲器5实现联动自动化浇筑。
所述的分路缓冲器5为可移动的罐车,包括有,输入接头504、输出接头505、罐体508、缓冲活塞506、磁力开关501、控制线503、磁力开关502、磁环507、蓄能弹簧509、拖动把手510、车轮511;罐体508内设有缓冲活塞506,其将罐体508分成发泡混凝土腔和空腔,蓄能弹簧509安在空腔内,向缓冲活塞506施加预定的压力;输入接头504与发泡输送机的高压输送主管路6相连通,发泡混凝土由此进入罐体508后由多个输出接头505与多个分路管路7接通,向墙体浇筑,分路管路关闭时,主管路不能频繁开启关闭,压力推动缓冲活塞506上升,发泡混凝土在分路缓冲器中贮存量增加,当输送系统内压力达到极限值时,缓冲活塞506也上升到磁力开关501的A处,此时磁力开关501动作,通过与发泡输送机相连的控制线503强停发泡输送机的输送泵;当分路管路再次开启浇筑墙体时,缓冲活塞506也在蓄能弹簧509的作用下下降,蓄能弹簧509所产生的压力足以实现分路管路的浇筑,当缓冲活塞506移到另一个磁力开关502的B位置,磁力开关502动作,通过与发泡输送机相连的控制线503开启发泡输送机的输送泵,实现再次输送,如此反复而实现输送与浇筑联动自动控制。
它是用两块压力纤维水泥板作为墙体外层和模板,内部夹层现浇物理发泡混凝土而成的复合轻质非承重墙体的方法及设备。
物理发泡混凝土可实现现场浇筑、固化过程无需蒸汽蒸养,常温即可实现固化,与化学发泡相比,浇筑后及固化过程中体积无变化,因此可控制浇筑高度。模板固定采用GB/T 11981-2001之规定的轻钢龙骨为骨架,采用适当的密封及加强措施,以确保足够的侧压力及完好的密封,确保浇筑顺利。压力纤维水泥板的压强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对墙体外层压强的规定。
为实现高层建筑的自动化高效浇筑,采用本专利产品:现场浇筑专用分路缓冲器与高效发泡输送机配合使用以实现全自动高效浇筑,垂直可输送120米、水平可输送800米。配备分路缓冲器得以实现现场的高效自动化浇筑,否则频繁的间断性的浇筑与远距离连续性输送设备相矛盾,很难达到通讯指挥自如及浇筑与输送协调一致。由于墙体为分段浇筑且一次性浇筑高度受工艺限制,因此每个分路浇筑管路需要随意的频繁开启关闭,而以每小时25立方的输送能力的80mm粗的主管路却不可能频繁开启关闭,如若操作不当极有可能造成主输送管路不通、压力过高而发生主管路崩裂事故,这时分路缓冲器中的缓冲活塞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某一瞬间出现所有分路管路同时关闭时,其输送主管路中的瞬间高压将被缓冲活塞所吸收。
分路缓冲器还可实现单路输送多管路浇筑而大大提高浇筑工效。由于发泡输送机工作能力较大,每台发泡输送机可配备两台以上的分路缓冲罐车。
根据使用地区条件或材料成本要求粉煤灰可不加。由于密度低,大部分空间让没有成本的空气即气泡占据,而发泡剂的成本极低,即使不加粉煤灰完全用水泥,也比传统的墙体的综合造价低。粉煤灰不便于长途运输,因此,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只用水泥不加粉煤灰,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使用粉煤灰再次降低成本。

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及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及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及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及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及设备.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拆模板现浇复合轻质墙体的方法及设备,在施工现场需安装轻质墙体的位置,以压力纤维水泥板为墙体外层和免拆模板,压力纤维水泥板间的夹层内浇筑物理发泡混凝土,浇筑后物理发泡混凝土与压力纤维水泥板成为一体构成轻质墙体,本轻质墙体四周也与建筑结构浇筑成一体。得到墙体外层强度高且墙体内部容重低的复合轻质墙体,达到同时具有轻质、保温、隔音、不开裂的优异性能。另外配置专用分路缓冲器,采用发泡、混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