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7991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58202.X

申请日:

2015.10.14

公开号:

CN105271568A

公开日:

2016.01.27

当前法律状态:

公开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2F9/04; E03F5/10; E03B3/02

主分类号:

C02F9/04

申请人:

奚建

发明人:

奚建

地址:

100036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甲9号1楼2单元5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它包括预处理兼弃流井(1)、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消毒灭菌控制装置(3)、检修人孔(4)和控制中心(5)。本发明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优点在于,能够自动通过网络读取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预报启动不同的预案,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深度净化处理,使其净化后的水质满足国家回用水标准,同时还能起一定的蓄洪和调节下游排洪量的作用。

权利要求书

1.本发明所述的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特征在于,它包括预处理兼弃流井(1)、深
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消毒灭菌控制装置(3)、检修人孔(4)和控制中心(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处理兼弃流井(1)的特征在于,它包括雨水进水管(101)、超声
波流量探测仪(102)、排污管(103)、排污控制阀(104)、格栅(105)、过滤池(106)、溢
流管(107)、隔板(108)和滤池隔板(109),过滤池(106)的滤料按不同级配比分三层填
充,上层部分填充滤料的粒径为10~18目,滤料填充厚度为10~30cm,中间层填充滤料的
粒径为20~35目,滤料填充厚度为20~40cm,底层填充滤料的粒径为8~14目,滤料填充
厚度为15~3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介质过滤装
置(201)、活性炭过滤装置(202)、液位仪(203)、提升泵(204)、反冲洗控制阀(205)和
反冲洗管(20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介质过滤装置(201)的特征在于,进水口(201a)与花孔状中心
布水管(201g)相接,并由滤砂隔桶套(201e)和绿砂隔桶套(201f)将滤罐(201h)内部
构成滤砂填料区(201d)、绿砂滤料填充区(201c)和集水区(201i);绿砂滤料填充区(201c)
内填充粒径为10~20目的绿砂;滤砂填料区(201d)内填充粒径为25~30目的细沙;为了
提高处理能力,多介质过滤装置(201)采用并联排列安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过滤装置(202)的特征在于,进水口(202a)与花孔状中心
布水管(202e)相连接,圆柱状滤罐(202d)的圆柱桶壁是由孔网状的板材制作,且在其内
壁附有一层40目的滤网;为了提高处理能力,活性炭滤装置(202)采用并联排列安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灭菌区(3)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1)、单
向阀(302)、药液投加装置(303)和净水排放管(30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中心(5)的特征在于,利用水文水利程序控制器,通过网络自
动读取天气预报,并依据预报情况和液位仪(203)水位高低程度,按设定程序自动控制排污
控制阀(104)、反冲洗控制阀(205)、净水排放控制阀(301)提升泵(204)有序工作。
8.实施例2的特征在于,过滤池(106)和多介质过滤池(208)的反冲洗洗,是通过打开排
污阀控制阀(104),依靠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内的水流,一起进行反冲洗的维护。

说明书

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具有智能雨水回用处理和防洪自动转换功能,涉及到雨水深度净化处理涉及到雨水再利用,属于雨水净化处理再利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暴雨径流加大,形成城市内涝问题,同时,在平时,许多城市又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今年以来,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在暴雨来到的时候存续过多的雨水,防止内涝,在平时,处理并利用暴雨时储存的水。另外,城市由于各种地下管线,即使地下可用空间也有限。现有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还做不到防洪和回用合一。并且弃流处理设施分散,雨水净化不够,不适合城市可用地下空间不足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储蓄防洪并将其深度净化处理,使其净化后的净水再利用,该设备具有全智能控制,根据天气预报,在蓄洪和雨水净化回用之间自动转换之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它包括预处理兼弃流井(1)、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消毒灭菌控制装置(3)、检修人孔(4)和控制中心(5)。

本发明所述的预处理兼弃流井(1)包括:雨水进水管(101)、超声波流量探测仪(102)、排污管(103)、排污控制阀(104)、格栅(105)、过滤池(106)、溢流管(107)、隔板(108)和滤池隔板(109)。预处理兼弃流井(1)的设计结构如附图1、2所示,雨水进水管(101)安装在预处理兼弃流井(1)壁的一端,且雨水进水管(101)的管路上装有超声波流量探测仪(102);隔板(108)与格栅(105)与进水管(101)的壁面形成矩形弃流井;隔板(108)与滤池隔板(109)构成过滤池(106);溢流管(107)连接到过滤池(106)的侧壁;反冲洗排水管(206)安装于过滤池(106)下端的过滤水积水区的一则,且反冲洗排水管(206)与反冲洗控制阀(205)相连接。所述的过滤池(106)的滤料按不同级配比分三层填充,上层部分填充滤料的粒径为10~18目,滤料填充厚度为10~30cm,中间层填充滤料的粒径为20~35目,滤料填充厚度为20~40cm,底层填充滤料的粒径为8~14目,滤料填充厚度为15~30cm。

本发明所述的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包括:多介质过滤装置(201)、活性炭过滤装置(202)、液位仪(203)、提升泵(204)、反冲洗控制阀(205)和反冲洗管(206)。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的设计结构如附图1、2、7、8所示,多介质过滤装置(201)的进水口(201a)与过滤池(106)的出水端用管路相连接,多介质过滤装置(201)的出水口(201b)与活性炭过滤装置(202)的进水口(202a)用管路相连接;提升泵(204)选择在净化水集水区域的适当位置安装,液位仪(203)安装在净化水集水区域内。所述的多介质过滤装置(201)它包括:进水口(201a)、出水口(201b)、绿砂滤料填充区(201c)、滤砂填料区(201d)、滤砂隔桶套(201e)、绿砂隔桶套(201f)、花孔状中心布水管(201g)、滤罐(201h)和集水区(201i)。所述的多介质过滤装置(201)设计结构如附图7所示,进水口(201a)与花孔状中心布水管(201g)相接,起到均匀布水的作用;并由滤砂隔桶套(201e)和绿砂隔桶套(201f)将滤罐(201h)内部构成滤砂填料区(201d)、绿砂滤料填充区(201c)和集水区(201i);出水口(201b)与集水区(201i)相接;绿砂滤料填充区(201c)内填充粒径为10~20目的绿砂;滤砂填料区(201d)内填充粒径为25~30目的细沙。所述的活性炭过滤装置(202)它包括:进水口(202a)、滤网筒体(202b)、花孔状中心布水管(202e)活性炭填充区(202c)和圆柱状滤罐(202d)。所述的多介质过滤装置(201)为了提高其设备的处理能力,可采用多个装置并联排列。所述的活性炭过滤装置(202)设计结构如附图8所示,进水口(202a)与花孔状中心布水管(202e)相连接,并在活性炭填充区(202c)内填充粒径为20-35目的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过滤装置(202)的特征在于,圆柱状滤罐(202d)的圆柱桶壁是由孔网状的板材制作,且在其内壁附有一层40目的滤网。所述的活性炭过滤装置(202)为了提高其设备的处理能力,可采用多个装置并联排列。

本发明所述的消毒灭菌区(3)它包括: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1)、单向阀(302)、药液投加装置(303)和净水排放管(304)。所述的消毒灭菌区(3)的内部构成如附图1、2所示,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1)与提升泵(204)用相应的管路连接;单向阀(302)与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1)和净水排放管(304)依次连接;药液投加装置(303)的投药管与净水排放管(304)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检修人孔(4)分别安装在弃流井、过滤池(1)、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和消毒灭菌区(3)的顶部。

本发明所述的控制中心(5)为一个雨水实时控制器,工作原理是通过网络自动读取天气预报,并依据预报降雨量和液位仪(203)水位高低程度,按设定程序自动控制排污控制阀(104)、反冲洗控制阀(205)、净水排放控制阀(301)提升泵(204)有序工作。

本发明所述的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中心(5)的水文水利程序控制器,经网络自动读取天气预报,并依据预报降雨量和液位仪(203)水位高低程度,按设定程序自动工作。在雨量没有超过设备的处理能力时,雨水通过雨水进水管(101)将雨水收集到预处理兼弃流井(1)内,利用格栅(105)将大颗粒物拦截,使其沉淀到弃流井底部,并通过排污控制阀(104)定时排放;经过格栅(105)处理过的雨水进入到过滤池(106)进行一级预处理,将泥沙有效滤除后,依次进入二级多介质过滤装置(201),由于多介质过滤装置(201)内充填的绿砂滤料具有离子交换之功能,有效的将溶于雨水中的重金属去除,然后再通过三级活性炭过滤装置(202)进行吸附过滤达到其深度净化再处理;经过三级深度净化的洁净雨水通过提升泵(204)进行供水,且在供用户使用前通过药液投加装置(303)进行消毒灭菌,经过该设备深度净化后的水质满足国家回用水标准,以供日常绿化、景观水等再利用。当遇有大雨或特大暴雨来临时,控制中心(5)依据设定的程序,将自动通过提升泵(204)把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内部的水排空,以便起到一定的蓄洪和调节下游排洪量作用,一但雨水流量过大超过设备自身的负荷后,可由溢流管(107)排入下水道。当过滤池(106),多介质过滤装置(201)和活性炭过滤装置(202)需要反冲洗时,依次分别打开反冲控制阀(205)和排污控制阀(104),依靠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内的水流,对其进行反冲洗的维护。

本发明所述的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特征在于,它包括预处理兼弃流井(1)、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消毒灭菌控制装置(3)、检修人孔(4)和控制中心(5)。

本发明所述的预处理兼弃流井(1)的特征在于,它包括雨水进水管(101)、超声波流量探测仪(102)、排污管(103)、排污控制阀(104)、格栅(105)、过滤池(106)、溢流管(107)、隔板(108)和滤池隔板(109),过滤池(106)的滤料按不同级配比分三层填充,上层部分填充滤料的粒径为10~18目,滤料填充厚度为10~30cm,中间层填充滤料的粒径为20~35目,滤料填充厚度为20~40cm,底层填充滤料的粒径为8~14目,滤料填充厚度为15~30cm。

本发明所述的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介质过滤装置(201)、活性炭过滤装置(202)、液位仪(203)、提升泵(204)、反冲洗控制阀(205)和反冲洗管(206)。

本发明所述的多介质过滤装置(201)的特征在于,进水口(201a)与花孔状中心布水管(201g)相接,并由滤砂隔桶套(201e)和绿砂隔桶套(201f)将滤罐(201h)内部构成滤砂填料区(201d)、绿砂滤料填充区(201c)和集水区(201i);绿砂滤料填充区(201c)内填充粒径为10~20目的绿砂;滤砂填料区(201d)内填充粒径为25~30目的细沙;为了提高处理能力,多介质过滤装置(201)采用并联排列安装。

本发明所述的活性炭过滤装置(202)的特征在于,进水口(202a)与花孔状中心布水管(202e)相连接,圆柱状滤罐(202d)的圆柱桶壁是由孔网状的板材制作,且在其内壁附有一层40目的滤网;为了提高处理能力,活性炭滤装置(202)采用并联排列安装。

本发明所述的消毒灭菌区(3)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1)、单向阀(302)、药液投加装置(303)和净水排放管(304)。

本发明所述的控制中心(5)的特征在于,利用水文水利程序控制器,通过网络自动读取天气预报,并依据预报情况和液位仪(203)水位高低程度,按设定程序自动控制排污控制阀(108)、反冲洗控制阀(205)、净水排放控制阀(301)提升泵(204)有序工作。

本发明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优点在于,能够自动通过网络读取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预报启动不同的预案,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深度净化处理,使其净化后的水质满足国家回用水标准,同时还能起一定的蓄洪和调节下游排洪量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A-A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2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2的B-B剖面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2的C-C剖面示意图。

附图6:为实施例2的D-D剖面示意图。

附图7:为多介质过滤装置(20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活性炭过滤装置(202)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1-预处理兼弃流井;2-深度处理兼防洪蓄水区;3-消毒灭菌控制区;4-检修人孔;5-控制中心;101-雨水进水管;102-超声波流量探测仪;103-排污管;104-排污控制阀;105-格栅;106-过滤池;107-溢流管;108-隔板;109-滤池隔板;201-多介质过滤装置;202-活性炭过滤装置;203-液位仪;204-提升泵;205-反冲洗控制阀;206-反冲洗排放管;207-过流槽;208-多介质过滤池;209-活性炭过滤池;210-活性炭过滤池反冲洗排放管;211-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控制阀;213-过滤连通孔、214-多介质滤池与活性炭滤池连通孔、301-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2-单向阀;303-药液投加装置;304-净化水排放管;201a-进水口;201b-出水口;201c-绿砂滤料填充区;201d-滤砂滤料填充区;201e-滤砂隔桶套,201f-绿砂隔桶套;201g-花孔状中心布水管;201h-滤罐;201i-集水区;202a-进水口;202b-滤网筒体;202c-活性炭填充区;202d-圆柱状滤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结构,如附图1、2、5、6所示,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它包括预处理兼弃流井(1)、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消毒灭菌控制装置(3)、检修人孔(4)和控制中心(5)。

本发明所述的预处理兼弃流井(1)包括:雨水进水管(101)、超声波流量探测仪(102)、排污管(103)、排污控制阀(104)、格栅(105)、过滤池(106)、溢流管(107)、隔板(108)和滤池隔板(109)。预处理兼弃流井(1)的设计结构如附图1、2所示,雨水进水管(101)安装在预处理兼弃流井(1)壁的一端,且雨水进水管(101)的管路上装有超声波流量探测仪(102);隔板(108)与格栅(105)与进水管(101)的壁面形成矩形弃流井;隔板(108)与滤池隔板(109)构成过滤池(106);溢流管(107)连接到过滤池(106)的侧壁;反冲洗排水管(206)安装于过滤池(106)下端的过滤水积水区的一则,且反冲洗排水管(206)与反冲洗控制阀(205)相连接。所述的过滤池(106)的滤料按不同级配比分三层填充,上层部分填充滤料的粒径为10~18目,滤料填充厚度为10~30cm,中间层填充滤料的粒径为20~35目,滤料填充厚度为20~40cm,底层填充滤料的粒径为8~14目,滤料填充厚度为15~30cm。

本发明所述的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包括:多介质过滤装置(201)、活性炭过滤装置(202)、液位仪(203)、提升泵(204)、反冲洗控制阀(205)和反冲洗管(206)。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的设计结构如附图1、2所示,多介质过滤装置(201)的进水口(201a)与过滤池(106)的出水端用管路相连接,多介质过滤装置(201)的出水口(201b)与活性炭过滤装置(202)的进水口(202a)用管路相连接;提升泵(204)选择在净化水集水区域的适当位置安装,液位仪(203)安装在净化水集水区域内。所述的多介质过滤装置(201)它包括:进水口(201a)、出水口(201b)、绿砂滤料填充区(201c)、滤砂填料区(201d)、滤砂隔桶套(201e)、绿砂隔桶套(201f)、花孔状中心布水管(201g)、滤罐(201h)和集水区(201i)。所述的多介质过滤装置(201)设计结构如附图7所示,进水口(201a)与花孔状中心布水管(201g)相接,起到均匀布水的作用;并由滤砂隔桶套(201e)和绿砂隔桶套(201f)将滤罐(201h)内部构成滤砂填料区(201d)、绿砂滤料填充区(201c)和集水区(201i);出水口(201b)与集水区(201i)相接;绿砂滤料填充区(201c)内填充粒径为10~20目的绿砂;滤砂填料区(201d)内填充粒径为25~30目的细沙。所述的活性炭过滤装置(202)它包括:进水口(202a)、滤网筒体(202b)、花孔状中心布水管(202e)活性炭填充区(202c)和圆柱状滤罐(202d)。所述的多介质过滤装置(201)为了提高其设备的处理能力,可采用多个装置并联排列。所述的活性炭过滤装置(202)设计结构如附图8所示,进水口(202a)与花孔状中心布水管(202e)相连接,并在活性炭填充区(202c)内填充粒径为20-35目的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过滤装置(202)的特征在于,圆柱状滤罐(202d)的圆柱桶壁是由孔网状的板材制作,且在其内壁附有一层40目的滤网。所述的活性炭过滤装置(202)为了提高其设备的处理能力,可采用多个装置并联排列。

本发明所述的消毒灭菌区(3)它包括: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1)、单向阀(302)、药液投加装置(303)和净水排放管(304)。所述的消毒灭菌区(3)的内部构成如附图1、2所示,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1)与提升泵(204)用相应的管路连接;单向阀(302)与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1)和净水排放管(304)依次连接;药液投加装置(303)的投药管与净水排放管(304)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检修人孔(4)分别安装在弃流井、过滤池(1)、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和消毒灭菌区(3)的顶部。

本发明所述的控制中心(5)为一个水文水利程序控制器,通过网络自动读取天气预报,并依据预报情况和液位仪(203)水位高低程度,按设定程序自动控制排污控制阀(104)、反冲洗控制阀(205)、净水排放控制阀(301)提升泵(204)有序工作。

本发明所述的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中心(5)的水文水利程序控制器,经网络自动读取天气预报,并依据预报降雨量和液位仪(203)水位高低程度,按设定程序自动工作。在雨量没有超过设备的处理能力时,雨水通过雨水进水管(101)将雨水收集到预处理兼弃流井(1)内,利用格栅(105)将大颗粒物拦截,使其沉淀到弃流井底部,并通过排污控制阀(104)定时排放;经过格栅(105)处理过的雨水进入到过滤池(106)进行一级预处理,将泥沙有效滤除后,依次进入二级多介质过滤装置(201),由于多介质过滤装置(201)内充填的绿砂滤料具有离子交换之功能,有效的将溶于雨水中的重金属去除,然后再通过三级活性炭过滤装置(202)进行吸附过滤达到其深度净化再处理;经过三级深度净化的洁净雨水通过提升泵(204)进行供水,且在供用户使用前通过药液投加装置(303)进行消毒灭菌,经过该设备深度净化后的水质满足国家回用水标准,以供日常绿化、景观水等再利用。当遇有大雨或特大暴雨来临时,控制中心(5)依据设定的程序,将自动通过提升泵(204)把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内部的水排空,以便起到一定的蓄洪和调节下游排洪量作用,一但雨水流量过大超过设备自身的负荷后,可由溢流管(107)排入下水道。当过滤池(106)、多介质过滤装置(201)和活性炭过滤装置(202)需要反冲洗时,依次分别打开反冲控制阀(205)和排污控制阀(104),依靠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内的水流,对其进行反冲洗的维护。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能够自动通过网络读取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预报启动不同的预案,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深度净化处理,使其净化后的水质满足国家回用水标准,同时还能起一定的蓄洪和调节下游排洪量的作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结构,如附图3、4所示,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它包括预处理兼弃流井(1)、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消毒灭菌控制装置(3)、检修人孔(4)和控制中心(5)。

本发明所述的预处理兼弃流井(1)包括:雨水进水管(101)、超声波流量探测仪(102)、排污管(103)、排污控制阀(104)、格栅(105)、过滤池(106)、溢流管(107)、隔板(108)和滤池隔板(109)。预处理兼弃流井(1)的设计结构如附图3、4所示,雨水进水管(101)安装在预处理兼弃流井(1)壁的一端,且雨水进水管(101)的管路上装有超声波流量探测仪(102);隔板(108)与格栅(105)与进水管(101)的壁面形成矩形弃流井;隔板(108)与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一壁面构成过滤池(106);溢流管(107)连接到过滤池(106)的侧壁。所述的过滤池(106)的滤料按不同级配比分三层填充,上层部分填充滤料的粒径为10~18目,滤料填充厚度为10~30cm,中间层填充滤料的粒径为20~35目,滤料填充厚度为20~40cm,底层填充滤料的粒径为8~14目,滤料填充厚度为15~30cm。

本发明所述的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包括:多介质过滤池(208)、活性炭过滤池(210)、液位仪(203)、提升泵(204)、过流槽(207)、和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排放管(209)、连通孔(213)和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控制阀(212)。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的设计结构如附图3、4、5、6所示,在隔板(108)部构有过滤连通孔(213)和过流槽(207),通过过流槽(207)完成向多介质过滤池(208)布水;多介质过滤池(208)和活性炭滤池(209)共用一个池壁隔板,且池壁隔板底部设有多介质滤池与活性炭滤池连通孔(213);在活性炭过滤池(209)的下部集水器的侧面由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控制阀(212)和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排放管(210)构成其反冲洗部分。所述的多介质过滤池(208)的过滤介质是由绿砂滤料和滤砂按不同级配比组成的,多介质过滤池(208)的底层填充粒径为25~30目的细沙,其厚度为15~20cm,多介质过滤池(208)的上层填充粒径为10~20目的绿砂,其厚度为30~60cm。所述的活性炭滤池(209)的滤料为颗粒活性炭,其粒径为20-35目,其厚度为40-60cm。提升泵(204)选择在净化水集水区域的适当位置安装,液位仪(203)安装在净化水集水区域内。

本发明所述的消毒灭菌区(3)它包括: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1)、单向阀(302)、药液投加装置(303)和净水排放管(304)。所述的消毒灭菌区(3)的内部构成如附图1、2所示,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1)与提升泵(204)用相应的管路连接;单向阀(302)与净化水排放控制阀(301)和净水排放管(304)依次连接;药液投加装置(303)的投药管与净水排放管(304)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检修人孔(4)分别安装在弃流井、过滤池(1)、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和消毒灭菌区(3)的顶部。

本发明所述的控制中心(5)为一个水文水利程序控制器,通过网络自动读取天气预报,并依据预报情况和液位仪(203)水位高低程度,按设定程序自动控制排污控制阀(104)、活性炭滤池反冲洗控制阀(212)、净水排放控制阀(301)提升泵(204)有序工作。

本发明所述的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中心(5)的水文水利程序控制器,经网络自动读取天气预报,并依据预报情况和液位仪(203)水位高低程度,按设定程序自动工作。在雨量没有超过设备的处理能力时,雨水通过雨水进水管(101)将雨水收集到预处理兼弃流井(1)内,利用格栅(105)将大颗粒物拦截,使其沉淀到弃流井底部,并通过排污控制阀(104)定时排放;经过格栅(105)处理过的雨水进入到过滤池(106)进行一级预处理,将泥沙有效滤除后,依次进入二级多介质过滤池(208),由于多介质过滤池(208)内充填的绿砂滤料具有离子交换之功能,有效的将溶于雨水中的重金属去除,然后再通过三级活性炭过滤池(209)进行吸附过滤达到其深度净化再处理;经过三级深度净化的洁净雨水通过提升泵(204)进行供水,且在供用户使用前通过药液投加装置(303)进行消毒灭菌,经过该设备深度净化后的水质满足国家回用水标准,以供日常绿化、景观水等再利用。当遇有大雨或特大暴雨来临时,控制中心(5)依据设定的程序,将自动通过提升泵(204)把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内部的水排空,以便起到一定的蓄洪和调节下游排洪量作用,一但雨水流量过大超过设备自身的负荷后,可由溢流管(107)排入下水道。当活性炭滤池(209)需要反冲洗时,打开活性炭滤池反冲控制阀(212)依靠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内的水流,对其进行反冲洗的维护。当过滤池(106)和多介质过滤池(208)需要反冲洗时,打开排污阀控制阀(104),依靠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内的水流,对它们一起进行反冲洗的维护。

本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过滤池(106)和多介质过滤池(208)的反冲洗洗,是通过打开排污阀控制阀(104),依靠深度净化兼防洪蓄水区内的水流,一起进行反冲洗的维护。

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更加适用于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是针对酸雨进行深度净化处理而达到回收利用一种设备。并能够自动通过网络读取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预报启动不同的预案,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深度净化处理,使其净化后的水质满足国家回用水标准,同时还能起一定的蓄洪和调节下游排洪量的作用。

所需声明的是:上述发明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

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它包括预处理兼弃流井(1)、深度净化处理兼防洪蓄水区(2)、消毒灭菌控制装置(3)、检修人孔(4)和控制中心(5)。本发明雨水防洪蓄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优点在于,能够自动通过网络读取天气预报,并根据天气预报启动不同的预案,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深度净化处理,使其净化后的水质满足国家回用水标准,同时还能起一定的蓄洪和调节下游排洪量的作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