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197280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82839.3

申请日:

2014.09.19

公开号:

CN104312569A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K 8/588申请日:20140919|||公开

IPC分类号:

C09K8/588

主分类号:

C09K8/588

申请人:

山东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海涛; 李恒滨

地址:

257300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经济开发区月河路以西、广兴路以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代理人:

侯玉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丙烯酰胺6-10份、柠檬酸钠5-8份、碳酸钠6-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蓖麻油8-12份、乙二醇丁醚20-28份、正戊醇12-18份。本发明将聚四氟乙烯粉末与其他各组分合理复配,制得一种降粘效果良好的降粘剂,其对稠油的降粘率可高达9.6%;本发明中,柠檬酸钠和蓖麻油的加入可有效提高降粘剂的降粘作用,尤其在低温下,对降粘剂的降粘效果的提升尤为显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丙烯酰胺6-10份、柠檬酸钠5-8份、碳酸钠6-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蓖麻油8-12份、乙二醇丁醚20-28份、正戊醇12-18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5份、碳纤维1-2份、丙烯酰胺6-8份、柠檬酸钠5-7份、碳酸钠6-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0份、蓖麻油8-11份、乙二醇丁醚20-24份、正戊醇12-16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份、碳纤维2份、丙烯酰胺8份、柠檬酸钠7份、碳酸钠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蓖麻油11份、乙二醇丁醚24份、正戊醇16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的粒径≤5μm。

5.
  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0-28份和正戊醇12-18份混合,升温至85-90℃,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柠檬酸钠5-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和蓖麻油8-12份,于150-180r/min转速下,搅拌30-50min,后降温至60-65℃,加入丙烯酰胺6-10份,继续搅拌50-60min后,加入碳酸钠6-10份,降温至40-43℃,继续搅拌10-15min,冷却,即得成品。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乙二醇丁醚20-28份和正戊醇12-18份混合,升温至88℃。

说明书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稠油是指地层条件下稠油黏度大于50毫帕·秒,或在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黏度为1000~10000毫帕·秒的高黏度重质原油。稠油除黏度高外,密度也高。稠油含轻质馏分少,胶质与沥青含量高。稠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改变显著,如温度增加8~9℃,黏度可减少一半。一般国外将稠油成为重油。因此,对稠油的开采、输送,多用热力降低其黏度,如蒸气驱动、热油循环、火烧油层等。也可采用掺入稀油、乳化、加入活性剂降低其黏度。在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黏度大于10000毫帕·秒的原油称为特稠原油(very heavy oil)。在石油开采中,由于稠油具有特殊的高粘度和高凝固点特性,其开发和应用均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可见,对稠油粘度的改善,在稠油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降低稠油的粘度对提高开采和应用中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的降粘剂虽具有一定的降粘效果,但是其效果仍不佳,此外,一般的稠油降粘剂在寒冷冬季,当气温过低时,其效果极差,甚至消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粘剂对稠油具有极佳的降粘效果,且在低温下仍可保持良好的降粘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丙烯酰胺6-10份、柠檬酸钠5-8份、碳酸钠6-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蓖麻油8-12份、乙二醇丁醚20-28份、正戊醇12-18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5份、碳纤维1-2份、丙烯酰胺6-8份、柠檬酸钠5-7份、碳酸钠6-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0份、蓖麻油8-11份、乙二醇丁醚20-24份、正戊醇12-16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份、碳纤维2份、丙烯酰胺8份、柠檬酸钠7份、碳酸钠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蓖麻油11份、乙二醇丁醚24份、正戊醇16份。 
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的粒径≤5μm。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0-28份和正戊醇12-18份混合,升温至85-90℃,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柠檬酸钠5-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和蓖麻油8-12份,于150-180r/min转速下,搅拌30-50min,后降温至60-65℃,加入丙烯酰胺6-10份,继续搅拌50-60min后,加入碳酸钠6-10份,降温至40-43℃,继续搅拌10-15min,冷却,即得成品。
进一步,将乙二醇丁醚20-28份和正戊醇12-18份混合,升温至88℃。 
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将聚四氟乙烯粉末与其他各组分合理复配,制得一种降粘效果良好的降粘剂,其对稠油的降粘率可高达9.6%;
第二,本发明中,柠檬酸钠和蓖麻油的加入可有效提高降粘剂的降粘作用,尤其在低温下,对降粘剂的降粘效果的提升尤为显著;
第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的聚四氟乙烯粉末的粒径小于等于5μm,在实施例中用的的原料和试剂,若无特别说明,均可通过市购获得。 
实施例1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kg、碳纤维1 kg、丙烯酰胺6 kg、柠檬酸钠5 kg、碳酸钠6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 kg、蓖麻油8 kg、乙二醇丁醚20 kg、正戊醇12 k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0 kg和正戊醇12 kg混合,升温至85℃,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0 kg、碳纤维1 kg、柠檬酸钠5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 kg和蓖麻油8 kg,于150r/min转速下,搅拌3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6 kg,继续搅拌50min后,加入碳酸钠6 kg,降温至40℃,继续搅拌10min,冷却,即得成品。
实施例2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7 kg、碳纤维3 kg、丙烯酰胺10 kg、柠檬酸钠8 kg、碳酸钠10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 kg、蓖麻油12 kg、乙二醇丁醚28 kg、正戊醇18 k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8 kg和正戊醇18 kg混合,升温至90℃,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7 kg、碳纤维3 kg、柠檬酸钠8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 kg和蓖麻油12 kg,于180r/min转速下,搅拌50min,后降温至65℃,加入丙烯酰胺10 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10 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
实施例3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 kg、碳纤维2 kg、丙烯酰胺8 kg、柠檬酸钠7 kg、碳酸钠9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 kg、蓖麻油11 kg、乙二醇丁醚24 kg、正戊醇16 k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4 kg和正戊醇16 kg混合,升温至88℃,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5 kg、碳纤维2 kg、柠檬酸钠7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 kg和蓖麻油11 kg,于160r/min转速下,搅拌4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8 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9 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
实施例4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2 kg、碳纤维1 kg、丙烯酰胺7 kg、柠檬酸钠6 kg、碳酸钠7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 kg、蓖麻油9 kg、乙二醇丁醚22 kg、正戊醇13 k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2 kg和正戊醇13 kg混合,升温至85℃,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2 kg、碳纤维1 kg、柠檬酸钠6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 kg和蓖麻油9 kg,于150r/min转速下,搅拌3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7 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7 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
实施例5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4 kg、碳纤维3 kg、丙烯酰胺8 kg、柠檬酸钠7 kg、碳酸钠8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 kg、蓖麻油11 kg、乙二醇丁醚24 kg、正戊醇16 k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4 kg和正戊醇16 kg混合,升温至85℃,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4 kg、碳纤维3 kg、柠檬酸钠7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 kg和蓖麻油11 kg,于160r/min转速下,搅拌40min,后降温至63℃,加入丙烯酰胺8 kg,继续搅拌55min后,加入碳酸钠8 kg,降温至42℃,继续搅拌13min,冷却,即得成品。
对照例1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加入柠檬酸钠和蓖麻油。具体是指: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 kg、碳纤维2 kg、丙烯酰胺8 kg、碳酸钠9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 kg、乙二醇丁醚24 kg、正戊醇16 k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4 kg和正戊醇16 kg混合,升温至88℃,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5 kg、碳纤维2 kg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 kg,于160r/min转速下,搅拌4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8 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9 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
对照例2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加入柠檬酸钠,具体是指: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 kg、碳纤维2 kg、丙烯酰胺8 kg、碳酸钠9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 kg、蓖麻油11 kg、乙二醇丁醚24 kg、正戊醇16 kg。
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4 kg和正戊醇16 kg混合,升温至88℃,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5 kg、碳纤维2 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 kg和蓖麻油11 kg,于160r/min转速下,搅拌4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8 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9 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
性能试验
分别取50g实施例1至5、对照例1和2所得成品,加入粘度为9689mPa·S的稠油中搅拌均匀,测试搅拌后的稠油粘度,结果见下表:
表1 降粘效果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对照例1对照例2粘度,mPa·S271.3193.838.8290.7251.9968.9939.8降粘率,%97.29899.69797.49090.3

分别取50g实施例1至5、对照例1和2所得成品,于零下25℃下,加入粘度为9689mPa·S的稠油中搅拌均匀,零下25℃测试搅拌后的稠油粘度,结果见下表:
表2零下25℃下的降粘效果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对照例1对照例2粘度,mPa·S281232.596.9281290.74844.53972.5降粘率,%97.197.69997.1975059

从表1可以看出,将实施例3与对照例1比较,柠檬酸钠和蓖麻油的加入可有效提高本发明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将实施例3和对照例2比较,柠檬酸钠的加入可提高本发明降粘剂的降粘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在零下25℃下,本发明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几乎不变,仍保持良好的降粘效果,而对照例1和对照例2在低温下降粘效果均较差。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12569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12569A21申请号201410482839322申请日20140919C09K8/58820060171申请人山东瑞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址257300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经济开发区月河路以西、广兴路以北72发明人李海涛李恒滨74专利代理机构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代理人侯玉山54发明名称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丙烯酰胺610份、柠檬酸钠58份、碳酸钠610份、。

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蓖麻油812份、乙二醇丁醚2028份、正戊醇1218份。本发明将聚四氟乙烯粉末与其他各组分合理复配,制得一种降粘效果良好的降粘剂,其对稠油的降粘率可高达96;本发明中,柠檬酸钠和蓖麻油的加入可有效提高降粘剂的降粘作用,尤其在低温下,对降粘剂的降粘效果的提升尤为显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大范围推广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12569ACN104312569A1/1页21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

3、27份、碳纤维13份、丙烯酰胺610份、柠檬酸钠58份、碳酸钠6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蓖麻油812份、乙二醇丁醚2028份、正戊醇121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5份、碳纤维12份、丙烯酰胺68份、柠檬酸钠57份、碳酸钠6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0份、蓖麻油811份、乙二醇丁醚2024份、正戊醇121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份、碳纤维2份、丙烯酰胺8份、柠檬酸钠7份、碳酸钠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蓖麻油11份。

4、、乙二醇丁醚24份、正戊醇16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的粒径5M。5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028份和正戊醇1218份混合,升温至8590,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柠檬酸钠5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和蓖麻油812份,于150180R/MIN转速下,搅拌3050MIN,后降温至6065,加入丙烯酰胺610份,继续搅拌5060MIN后,加入碳酸钠610份,降温至4043,继续搅拌1015MIN,冷却,即得成品。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聚四氟。

5、乙烯的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乙二醇丁醚2028份和正戊醇1218份混合,升温至88。权利要求书CN104312569A1/4页3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稠油是指地层条件下稠油黏度大于50毫帕秒,或在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黏度为100010000毫帕秒的高黏度重质原油。稠油除黏度高外,密度也高。稠油含轻质馏分少,胶质与沥青含量高。稠油的黏度随温度变化,改变显著,如温度增加89,黏度可减少一半。一般国外将稠油成为重油。因此,对稠油的开采、输送,多用热力降低其黏度,如蒸气驱动、热油循环、。

6、火烧油层等。也可采用掺入稀油、乳化、加入活性剂降低其黏度。在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黏度大于10000毫帕秒的原油称为特稠原油(VERYHEAVYOIL)。在石油开采中,由于稠油具有特殊的高粘度和高凝固点特性,其开发和应用均有一定的技术难度。0003可见,对稠油粘度的改善,在稠油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降低稠油的粘度对提高开采和应用中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的降粘剂虽具有一定的降粘效果,但是其效果仍不佳,此外,一般的稠油降粘剂在寒冷冬季,当气温过低时,其效果极差,甚至消失。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粘剂对稠油具有极佳的降粘效果,且在。

7、低温下仍可保持良好的降粘效果。0005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丙烯酰胺610份、柠檬酸钠58份、碳酸钠6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蓖麻油812份、乙二醇丁醚2028份、正戊醇1218份。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25份、碳纤维12份、丙烯酰胺68份、柠檬酸钠57份、碳酸钠6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0份、蓖麻油811份、乙二醇丁醚2024份、正戊醇1216份。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

8、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份、碳纤维2份、丙烯酰胺8份、柠檬酸钠7份、碳酸钠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蓖麻油11份、乙二醇丁醚24份、正戊醇16份。0008所述聚四氟乙烯粉末的粒径5M。0009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028份和正戊醇1218份混合,升温至8590,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027份、碳纤维13份、柠檬酸钠5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12份和蓖麻油812份,于150180R/MIN转速下,搅拌3050MIN,后降温至6065,加入丙烯酰胺610份,继续搅拌5060MIN后,加入碳酸钠610份,降温至4043,继续搅拌1015MIN,冷。

9、却,即得成品。说明书CN104312569A2/4页40010进一步,将乙二醇丁醚2028份和正戊醇1218份混合,升温至88。0011有益效果第一,本发明将聚四氟乙烯粉末与其他各组分合理复配,制得一种降粘效果良好的降粘剂,其对稠油的降粘率可高达96;第二,本发明中,柠檬酸钠和蓖麻油的加入可有效提高降粘剂的降粘作用,尤其在低温下,对降粘剂的降粘效果的提升尤为显著;第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大范围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0012本发明中的聚四氟乙烯粉末的粒径小于等于5M,在实施例中用的的原料和试剂,若无特别说明,均可通过市购获得。0013实施例1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

10、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0KG、碳纤维1KG、丙烯酰胺6KG、柠檬酸钠5KG、碳酸钠6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KG、蓖麻油8KG、乙二醇丁醚20KG、正戊醇12KG。0014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0KG和正戊醇12KG混合,升温至85,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0KG、碳纤维1KG、柠檬酸钠5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KG和蓖麻油8KG,于150R/MIN转速下,搅拌3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6KG,继续搅拌50MIN后,加入碳酸钠6KG,降温至40,继续搅拌10MIN,冷却,即得成品。0015实施例2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

11、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7KG、碳纤维3KG、丙烯酰胺10KG、柠檬酸钠8KG、碳酸钠10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KG、蓖麻油12KG、乙二醇丁醚28KG、正戊醇18KG。0016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8KG和正戊醇18KG混合,升温至90,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7KG、碳纤维3KG、柠檬酸钠8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KG和蓖麻油12KG,于180R/MIN转速下,搅拌50MIN,后降温至65,加入丙烯酰胺10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10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0017实施例3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

12、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KG、碳纤维2KG、丙烯酰胺8KG、柠檬酸钠7KG、碳酸钠9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蓖麻油11KG、乙二醇丁醚24KG、正戊醇16KG。0018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4KG和正戊醇16KG混合,升温至88,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5KG、碳纤维2KG、柠檬酸钠7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和蓖麻油11KG,于160R/MIN转速下,搅拌4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8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9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0019实施例4说明书CN104312569A3。

13、/4页5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2KG、碳纤维1KG、丙烯酰胺7KG、柠檬酸钠6KG、碳酸钠7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KG、蓖麻油9KG、乙二醇丁醚22KG、正戊醇13KG。0020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2KG和正戊醇13KG混合,升温至85,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2KG、碳纤维1KG、柠檬酸钠6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KG和蓖麻油9KG,于150R/MIN转速下,搅拌3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7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7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0021实施。

14、例5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4KG、碳纤维3KG、丙烯酰胺8KG、柠檬酸钠7KG、碳酸钠8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蓖麻油11KG、乙二醇丁醚24KG、正戊醇16KG。0022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4KG和正戊醇16KG混合,升温至85,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4KG、碳纤维3KG、柠檬酸钠7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和蓖麻油11KG,于160R/MIN转速下,搅拌40MIN,后降温至63,加入丙烯酰胺8KG,继续搅拌55MIN后,加入碳酸钠8KG,降温至42,继续搅拌13MIN,冷却,即得成品。0023。

15、对照例1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加入柠檬酸钠和蓖麻油。具体是指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KG、碳纤维2KG、丙烯酰胺8KG、碳酸钠9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乙二醇丁醚24KG、正戊醇16KG。0024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4KG和正戊醇16KG混合,升温至88,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5KG、碳纤维2KG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于160R/MIN转速下,搅拌4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8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9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0025对照例2。

16、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未加入柠檬酸钠,具体是指含聚四氟乙烯的降粘剂,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聚四氟乙烯粉末25KG、碳纤维2KG、丙烯酰胺8KG、碳酸钠9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蓖麻油11KG、乙二醇丁醚24KG、正戊醇16KG。0026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质量配比,将乙二醇丁醚24KG和正戊醇16KG混合,升温至88,依次加入聚四氟乙烯粉末25KG、碳纤维2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和蓖麻油11KG,于160R/MIN转速下,搅拌40MIN,后降温至60,加入丙烯酰胺8KG,继续搅拌60MIN后,加入碳酸钠9KG,降温至43,继续搅拌15MIN,冷却,即得成品。。

17、0027性能试验分别取50G实施例1至5、对照例1和2所得成品,加入粘度为9689MPAS的稠油中搅说明书CN104312569A4/4页6拌均匀,测试搅拌后的稠油粘度,结果见下表表1降粘效果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对照例1对照例2粘度,MPAS271319383882907251996899398降粘率,972989969797490903分别取50G实施例1至5、对照例1和2所得成品,于零下25下,加入粘度为9689MPAS的稠油中搅拌均匀,零下25测试搅拌后的稠油粘度,结果见下表表2零下25下的降粘效果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对照例1对照例2粘度,MPAS281232596928129074844539725降粘率,97197699971975059从表1可以看出,将实施例3与对照例1比较,柠檬酸钠和蓖麻油的加入可有效提高本发明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将实施例3和对照例2比较,柠檬酸钠的加入可提高本发明降粘剂的降粘效果;从表2可以看出,在零下25下,本发明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几乎不变,仍保持良好的降粘效果,而对照例1和对照例2在低温下降粘效果均较差。说明书CN10431256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