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聚丙烯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11990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11990A21申请号201410481983522申请日20140919C08L23/12200601C08K3/22200601C08J3/22200601C09K11/0620060171申请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510663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科丰路33号72发明人王超军欧阳春平刘奇祥蔡彤旻殷朝纲焦建杨晖曾祥斌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53代理人伍嘉陵54发明名称一种聚丙烯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聚丙烯防伪薄膜,。
2、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100份聚丙烯;0120份防伪母粒;01份加工助剂;所述防伪母粒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30999载体树脂;00115荧光粉;00165编码物质;0325助剂;载体树脂为聚丙烯;其制备方法用大、小两台挤出机分别将聚丙烯、加工助剂和防伪母粒挤塑至共挤机头,聚丙烯和加工助剂混合均匀后从大挤出机中挤出,防伪母粒从小挤出机中挤出,挤出双色泡管后经吹胀、牵引、收卷,即得;通过采用特定共挤吹膜工艺,使得防伪条与聚丙烯薄膜融结为一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生产工艺简单,且防伪成本低,更容易加工成型和批量化生产;根据防伪条上的荧光特征和编码信息实现对产品的真伪鉴别和溯源。51INTCL权利要求。
3、书1页说明书11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1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11990ACN104311990A1/1页21一种聚丙烯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丙烯100份;防伪母粒0120份;加工助剂01份;其中,所述防伪母粒,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载体树脂30999;荧光粉00115;编码物质00165;助剂0325;所述载体树脂为聚丙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物质选自选自镁、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镓、锗、硒、锶、钇、锆、铌、钼、钯、银、铟、锡。
4、、锑、碲、钡、镧、铈、镨、钕、钐、钆、镝、钬、铒、铥、镱、镥、铋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选自紫外激发荧光粉和/或红外激发荧光粉;所述紫外激发荧光粉优选为激发波长为360NM的苝的甲酸二酰亚胺衍生物(1,7二溴3,4,9,10苝四甲酸二酰亚胺),所述红外激发荧光粉优选为激发波长为980NM的无机稀土氟化物(YERYBF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剂或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偶联剂优选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润滑剂优选为硬脂酸,所述抗氧剂优选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所。
5、述抗静电剂优选为聚醚酯酰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助剂选自抗氧剂和/或抗紫外线剂;所述抗氧剂优选为四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所述抗紫外线剂优选为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UV32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载体树脂、荧光粉、编码物质和助剂按配比称量,倒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200300熔融,挤出造粒,得到防伪母粒,待用。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防伪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大、小两台挤出机分别将聚丙烯、加。
6、工助剂和防伪母粒挤塑至共挤机头,聚丙烯和加工助剂混合均匀后从大挤出机中挤出,防伪母粒从小挤出机中挤出,挤出双色泡管后经吹胀、牵引、收卷,得到带有防伪条的聚丙烯防伪薄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丙烯防伪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大、小两台挤出机的料筒温度均分为3段控制,依次为加料段140160、中段180210、前段200220,共挤机头温度为200220,吹胀比为2030。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丙烯防伪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聚丙烯防伪薄膜上的防伪条宽度为0350CM。权利要求书CN104311990A1/11页3一种聚丙烯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包装防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
7、丙烯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聚丙烯膜有许多优异的性能,相对密度小,机械强度大。尤其是它具有高度的透明性和耐热性,使之应用广泛,特别适于衣物、食品及各类日用品的小包装。0003然而,其通常不具有防伪功能,用于某些需要防伪的领域时,需要在聚丙烯膜上另外设置专门的防伪标识,比如印刷防伪油墨,或粘贴防伪标签等,即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又增加了加工工序。而且由于这些防伪技术都是广泛使用的防伪技术,造假者很容易看出,从而仿制相应的防伪标识。发明内容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效果好、能实现真伪鉴别与溯源,且生产成本低的聚丙烯防伪薄膜。0005本发明的另一。
8、目的是提供上述聚丙烯防伪薄膜的制备方法。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聚丙烯防伪薄膜,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聚丙烯100份;防伪母粒0120份;加工助剂01份;其中,所述防伪母粒,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载体树脂30999;荧光粉00115;编码物质00165;助剂0325;所述载体树脂为聚丙烯。0007本发明所述的防伪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载体树脂、荧光粉、编码物质和助剂按配比称量,倒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200300熔融,挤出造粒,得到防伪母粒。0008本发明的防伪母粒加入量优选为0120重量份;防伪母粒与聚丙烯的比例决定了防伪条在聚丙烯薄膜上的宽度。
9、,为了得到宽度为035CM的防伪条,需添加0120份的防伪母粒;添加0120份的防伪母粒可以节约成本,且能增强防伪效果,因为制备防伪母粒所用的荧光粉和编码物质组分,其原材料价格较聚丙烯贵,且添加量越少就越难以分析仿冒;而如果添加的防伪母粒超过20份,其原材料的成本高,且容易被分析仿冒。0009其中,所述编码物质选自选自镁、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镓、锗、硒、锶、钇、锆、铌、钼、钯、银、铟、锡、锑、碲、钡、镧、铈、镨、钕、钐、钆、镝、钬、铒、铥、镱、说明书CN104311990A2/11页4镥、铋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编码物质具有易于被检测、区分和准确识别的特性,目的。
10、在于通过其组合形成一定数量的编码,捆绑相关的产品信息。0010所述荧光粉选自紫外激发荧光粉和/或红外激发荧光粉;所述紫外激发荧光粉优选为激发波长为360NM的苝的甲酸二酰亚胺衍生物(1,7二溴3,4,9,10苝四甲酸二酰亚胺),所述红外激发荧光粉优选为激发波长为980NM的无机稀土氟化物(YERYBF3);所述荧光粉具有荧光的特性,使得防伪母粒能吸收紫外光或红外光,发出特征荧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识别的防伪特征。0011所述助剂为偶联剂、润滑剂、抗氧剂或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偶联剂优选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润滑剂优选为硬脂酸,所述抗氧剂优选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所述抗静。
11、电剂优选为聚醚酯酰胺。0012所述加工助剂选自抗氧剂和/或抗紫外线剂;所述抗氧剂优选为四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所述抗紫外线剂优选为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UV327)。0013本发明所述的聚丙烯防伪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大、小两台挤出机分别将聚丙烯、加工助剂和防伪母粒挤塑至共挤机头,聚丙烯和加工助剂混合均匀后从大挤出机中挤出,防伪母粒从小挤出机中挤出,挤出双色泡管后经吹胀、牵引、收卷,得到带有防伪条的聚丙烯防伪薄膜。0014所述大、小两台挤出机的料筒温度均分为3段控制,依次为加料段140160、中段180210、前段2。
12、00220,共挤机头温度为200220,吹胀比为2030。0015所述聚丙烯防伪薄膜上的防伪条宽度为0350CM,可以通过调节大、小两台挤出机的喂料量来控制吹胀后的防伪条的宽度。0016本发明通过聚丙烯薄膜与防伪条结合,采用特定的共挤吹膜工艺制备得到带有防伪条的聚丙烯防伪薄膜,在吹膜的时候,即在聚丙烯薄膜上生成防伪条及防伪编码,防伪条的载体树脂采用与薄膜相同的聚丙烯材料,防伪条与聚丙烯薄膜融结为一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从而保持了聚丙烯薄膜的优异性能。将聚丙烯防伪薄膜用于产品包装时,能将防伪条的编码信息与所包装产品的生产、流通信息相互捆绑,建立防伪信息管理系统。对所包装的产品进行防伪检验时,截取。
13、小段防伪条,用快速精密分析检测仪检测其编码信息,通过防伪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准确的查询到所包装产品的生产、流通信息,从而实现真伪鉴别与溯源。00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的共挤吹膜工艺,使得制备得到的防伪条与聚丙烯薄膜融结为一体,具有良好的结合力,以聚丙烯防伪薄膜自身的特性进行防伪,防伪效果难以被仿制。00182)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丙烯防伪薄膜,与现有带防伪标识的防伪包装相比,不需要额外生产和粘贴防伪标识,生产工艺简单,且防伪成本低,更容易加工成型和批量化生产。00193)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丙烯防伪薄膜,能够将编码信息与其所包装的产品的生产、流通绑定,根。
14、据防伪条上的荧光特征和编码信息实现对产品的真伪鉴别和溯源。附图说明说明书CN104311990A3/11页50020图1为本发明聚丙烯防伪薄膜的挤出膜泡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聚丙烯防伪薄膜的AA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聚丙烯防伪薄膜成品示意图;图中1为聚丙烯薄膜,2为防伪条,3为共挤模头。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0022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使用的聚丙烯燕山石化牌号为F1002的吹膜级聚丙烯。0023所使用的荧光粉紫外激发荧光粉选用苝的甲酸二酰亚胺衍生物(1,7二溴3,4,9,10苝四。
15、甲酸二酰亚胺),激发波长360NM,发出绿色荧光;红外激发荧光粉选用无机稀土氟化物(YERYBF3),激发波长980NM,发出绿色荧光。0024所使用的助剂偶联剂选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润滑剂选用硬脂酸,抗氧剂选用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抗静电剂选用聚醚酯酰胺。0025所使用的加工助剂抗氧剂选用四甲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抗紫外线剂选用2(2羟基3,5二丁叔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UV327)。0026实施例A1A40及对比例B1B4防伪母粒的制备将载体树脂、荧光粉、编码物质和助剂按表15所示配比称量,倒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在双螺杆挤出机中20030。
16、0熔融,挤出造粒,制备得到防伪母粒。说明书CN104311990A4/11页60027说明书CN104311990A5/11页7说明书CN104311990A6/11页8说明书CN104311990A7/11页9。说明书CN104311990A8/11页100028实施例140及对比例16聚丙烯防伪薄膜的制备一种聚丙烯防伪薄膜的制备方法,其原料配方如表610所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好各组分,用大、小两台挤出机分别将聚丙烯、加工助剂和表15制备得到的防伪母粒挤塑至共挤机头,聚丙烯和加工助剂混合均匀后从大挤出机中挤出,防伪母粒从小挤出机中挤出,挤出双色泡管后经吹胀、牵引、收卷,得到。
17、带有防伪条的聚丙烯防伪薄膜;其中,所述大、小两台挤出机的料筒温度均分为3段控制,依次为加料段150、中段200、前段210,共挤机头温度为210,吹胀比为25。测定其防伪条的宽度、防伪条相对撕裂强度,防伪条荧光、防伪编码检测效果、防伪成本,具体数据列于表610中。说明书CN104311990A109/11页11说明书CN104311990A1110/11页12说明书CN104311990A1211/11页130029防伪条相对撕裂强度测试按GB/T1657812008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裤形撕裂法进行,分别测试防伪条和聚丙烯薄膜的撕裂强度,以二者的比值作为防伪条的相对撕裂强度。0030防伪条荧光检测采用便携式紫外灯或红外灯,在遮光环境下照射防伪条表面,目测其荧光亮度。0031防伪编码检测的检测方法从防伪薄膜上截取一小段防伪条,采用专用精密XRF荧光光谱分析仪检测编码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从而准确检测出防伪编码。0032防伪成本,是指生产防伪聚丙烯薄膜较生产普通聚丙烯薄膜增加的成本,主要是指防伪条较同等量的聚丙烯所增加的原材料成本,防伪母粒的加工成本以及防伪条的挤出成本等三占聚丙烯防伪薄膜的总成本的比例。说明书CN104311990A131/1页14说明书附图CN104311990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