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目前有专利公开日2001.12.19,公开号CN1326750A“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其以西洋参、黄芪、土茯苓、苦参、白花蛇草、苍术、黄连、牛黄、赤勺、元胡、金银花、杜仲、丹参、黄柏、车前子、子为组方原料和主要成分。公开日2002.12.11,公开号CN1383886A“前列腺十八味丸”其以大熟地、山药、山萸肉、粉丹皮、白茯苓、车前子、盐黄柏、盐知母、等十八味为组方原料和主要成分。《吉林中医药》1995.5记载文章<通淋解毒汤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165例临床观察>及《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1)记载文章<清热解毒汤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98例>
现有组方药味最少12味,多达18味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问题是:选择较现有组方药味少,疗效好的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则,筛选清热解毒、散瘀凉血、利水通淋植物中草药,按照中医理论组方。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其特征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药剂:
泽泻60-80份 车前子10-20份 败酱草130-150份 金
银花70-80份 牡丹皮60-80份 白花蛇舌草130-150份
赤芍60-80份 仙鹤草70-80份 黄连60-80份
黄柏60-80份
本发明的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剂,其特征是最佳重量配比是:
泽泻17.4份 车前子3.5份 败酱草34.8份
金银花17.4份 牡丹皮17.4份 白花蛇舌草34.8份
赤芍17.4份 仙鹤草17.4份 黄连17.4份
黄柏17.4份
本发明的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述的剂型。
本发明的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片剂。
本发明的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泽泻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白花蛇舌草、仙鹤草、金银花、败酱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50℃1.25~1.30的清膏;其余车前子等五味用6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乙醇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50℃1.25~1.30地清膏。合并上述清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再加入淀粉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压制成片。
本发明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癃清片)具有明确的抑菌、抗炎、镇痛、利尿、改善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其组方中金银花、黄柏、黄连、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赤芍、丹皮、仙鹤草散瘀凉血;泽泻、车前子利水通淋。该药为中医院急症必备中成药,从以下试验将得到证明:
癃清片抗炎实验
癃清片为中药复方,临床用于尿路感染有较好疗效。本文报道其对小鼠鼠耳二甲苯炎症及大鼠足跖蛋清炎症的药理作用。
一.材料
1.动物:瑞士种小白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0g,购自北京大学生物系;wistar种大白鼠40只,雄性,体重200-250g,购自309医院动物室。
2.药物:癃清片,由天津隆顺榕制药厂提供。乙酰水杨酸片(阿司匹林),北京制药厂,批号8207115。二甲苯,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二.方法与结果
(一)小鼠鼠耳二甲苯致炎实验
动物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0.2g/kg)组,癃清片(1.0、2.0、4.0g/kg)三个剂量组。
动物第一日上、下午各灌胃给药一次,于次日给药后30分钟,以二甲苯棉球接触左耳5秒钟,右耳为对照耳,15分钟后将动物拉颈处死,用打孔器将小鼠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扭力天平(感量2mg)称重,以对照耳重量为100%,计算致炎耳炎症增重百分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癃清片对小鼠鼠耳致炎实验。
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组炎症反应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1),癃清片小剂量组无明显抗炎作用,大剂量组则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1)
(二).大鼠足跖蛋清致炎实验
动物随机分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阿司匹林(0.2g/kg)组。癃清片(1.0、2.0、4.0g/kg)三个剂量组。动物第一日上、下午各灌胃给药一次,于次日上午给药后30分钟,以蛋清(10%)致炎,(每只足0.1ml)测量致炎前及致炎后0.5、1.0、2.0、3.0、4.0、5.0、6.0小时足跖体积,以致炎前为100%,计算致炎后体积变化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2癃清片大鼠足跖致炎实验。
结果表明,对照组致炎后30分钟,大鼠足跖即明显肿胀,1小时后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5小时后下降比较明显,2 4小时后恢复正常。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抗炎作用明显,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致炎4小时炎症恢复正常。癃清片小剂量组无明显抗炎作用,而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在致炎后1~4小时均能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其作用持续6小时仍较明显,其中大剂量组在致炎后半小时后即能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
三.讨论
癃清片为一中成药,临床用于膀胱炎、尿路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泌尿道感染疾患,即中医所谓淋证、腰痛、膀胱湿热等症。本文以小鼠鼠耳二甲苯致炎实验及大鼠足跖蛋清致炎实验进行了研究。
在小鼠鼠耳致炎实验中,癃清片中剂量组抑制炎症反应有明显趋势,大剂量组作用显著,与阿司匹林组相似。在大鼠足跖致炎实验中,中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抗炎作用可达6小时,炎症反应曲线始终低于对照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
实验结果证明,癃清片对上述二种炎症反应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作用相似,且随剂量增加而作用加强。可以认为,癃清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参考文献
徐淑云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表1癃清片对小鼠鼠耳致炎实验 组别 动物数 剂量g/kg X±SD(%) P 空白对照组 10 52.2±5.6 阿司匹林组 10 0.2 37.6±6.9 <0.01 癃清片组 10 1.0 49.7±10.6 >0.01 10 2.0 43.2±12.6 >0.01 10 4.0 43.6±5.2 <0.01
表2癃清片大鼠足跖致炎实验 组别 剂量 g/kg 动 物 数 致 炎 前 致炎后(小时) X=SD% 0.5 1.0 2.0 3.0 4.0 5.0 6.0 空白 对照组 8 100.0 134.6± 12.4 160.0± 21.2 145.8± 13.8 146.4±16.8 143.8±12.9 128.4±15.7 128.5±15.5 阿司 匹林组 0.2 8 100.0 122.1± 8.4* 114.1± 8.0** 113.± 13.5** ** 110.5±11.1 ** 102.5±15.7 ** 100.5±10.0 ** 99.0±10.0 癃 清 片 组 1.0 8 100.0 148.4± 20.9 145.8± 14.3 134.1± 9.5 132.9±13.5 134.1±14.1 133.4±11.2 131.6±6.0 2.0 8 100.0 126.5± 16.3 122.4± 11.4** 127.5± 17.1* ** 119.8±11.6 ** 114.4±8.1 115.1±14.7 115.6±14.7 4.0 8 100.0 122.3± 9.6* 124.1± 14.1** 123.5± 9.4 ** 117.9±11.0 ** 118.8±14.1 121.6±14.3 117.1±13.1
癃清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一)癃清片对小白鼠吞噬功能的影响
吞噬实验一般常用作药物影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棉衣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测定方法有体内法和体外法两类。本事眼采用体内法,观察癃清片对小白鼠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雄性,体重为18-22g,由北京大学生物系动物房提供。
二.实验用药
1.癃清片:细粉,由天津隆顺榕制药厂提供,每克含生药4.34g。
2.呋喃妥因片:由北京制药厂生产,批号800318-10。
三.实验分组
1.正常对照组
2.呋喃妥因组(阳性对照药),剂量0.02g/kg。
3.癃清片,低剂量组,1g/kg;中剂量组2g/kg;高剂量组,4g/kg。
四.实验方法
实验用药按各组所需剂量配制,每天给小鼠灌胃0.2ml,连续给药6天,然后从鼠尾静脉注射入0.2ml,10倍稀释浓度的印度墨汁,于注射墨汁后2分钟、10分钟时各从眼眶取血20ml,溶于4ml蒸馏水中,用72型分光光度计,波长600nm,测定光密度值。
五.统计
1.K值计算
K=logt2t10t10-t2]]>
t10:为10分钟样品测得OD值;
t2:为2分钟样品测得OD值;
2.进行组间t值测验
结果见:表3癃清片对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
表3癃清片对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 剂量 g/kg 清除速率X±SD t P 盐水对照 8 0.0202±6.68-03 呋喃妥因 8 0.02 0.0216±4.63-03 癃清片低 8 1 0.319±0.011 2.567 <0.025 癃清片中 8 2 0.0266±7.66-03 1.896 <0.1 癃清片高 8 4 0.0213±6.5-03
如表所示,阳性对照药呋喃妥因对血清中碳粒廓清速度没有明显的作用,癃清片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药一样,没有明显作用,随着其剂量的降低,均可提高吞噬细胞功能,使血清中异物的清除速度加快,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显著。
说明癃清片适当剂量给药,可增强小鼠吞噬细胞功能,有利于清除侵入人体内的细菌及异物,而达到治疗目的。
癃清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二)癃清片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迟发性免疫功能的有效方法(1),目前广泛应用于免疫药理学及基础免疫研究中(234)。
本实验以羊红细胞为致敏靶细胞,观察癃清片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动物:昆明种小白鼠,18g-22g,雄性,由北京大学动物室提供
2.药物与剂量
癃清片:细粉,天津隆顺榕制药厂生产,每克含生药4.34g,将细粉以生理盐水稀释为三个浓度,分别为低剂量100mg/ml,中剂量200mg/ml,高剂量400mg/ml,给药剂量分别为1、2、4、g/kg。
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
3.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个各组按上述剂量给药,没治灌胃0.2ml,每日依次,共给药6天,实验第二天以2×106/只剂量的羊红细胞尾静脉注射致敏,致敏第5天以2×109/ml羊红细胞和生理盐水各0.04ml分别皮下注射两脚掌,24小时后用精确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两脚掌的厚度,以两者的差值表示,1/10mm为一个单位的厚度,一此作为DTH的指标。其结果经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性。结果见下表4脚掌厚度差值统计表。
表4脚掌厚度差值统计表 组别 小鼠数 剂量g/kg X±SD t P 空白对照组 10 10.72±3.86 阳性对照组 10 0.02 9.08±3.50 低剂量组 10 1 15.16±3.58 2.6674 <0.025 中剂量组 10 2 10.46±3.89 高剂量组 10 4 9.08±4.78
从表中可见,阳性对照药对DTH没有明显作用,而癃清片低剂量组显著增强了小鼠DTH反应。
本反应有不同的淋巴细胞亚群参加TH细胞对于TK细胞的形成有放大作用,致敏的TH细胞接触响应抗原后能释放淋巴因子,致敏的TK细胞在本型效应中起关键作用,当与抗原接触时,一方面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方面释放淋巴因子,使具有非特异杀伤作用的细胞大量增殖,致使后者占局部侵润细胞的主要成分,使局部组织出现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侵润为主的炎症变化,此变化在24-28小时后逐渐缓慢形成(5)。其炎症程度可以反应提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因此说明,适当剂量给药,有使T细胞功能增加的作用。
参考文献
《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徐淑云等主编
李卓娅等,上海免疫学杂志,1988.8(4);254
查士隽等,上海免疫学杂志,1988.8(4,)259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药理研究室
1989年6月
癃清片二期临床简介
癃清片经由卫生部指定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为牵头医院,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根据《中药临床指导原则》联合完成临床对比实验观察,共观察450例尿路感染患者
病例选择标准:
(一)中医症候标准:热淋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尿色黄赤或有寒热、腰痛、苔黄、黄腻、脉滑、濡、数。
(二)西医诊断特征:尿频、尿急或见有高热、腰痛(特别是一侧),一侧输尿管压痛、肾区压痛、尿比重降低,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无前述肾盂肾炎的体征定为膀胱炎,尿沉淀WBC>5个/HP。
(三)纳入、排除标准:
1.凡确认为急性膀胱炎等急性尿路感染,又符合热淋证候者为纳入对象。
2.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者不纳入本临床实验的观察对象。
治疗组300例 对照组150例
表5治疗对照表膀胱炎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发作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合并 尿路感染 尿检查阳性 (%)治疗组N=300例 234 62 4 100对照组N=150例 109 37 3 1 100
从表可以看出两组病种轻重程度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6两组主要证候比较表 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尿(Rt)治疗组N=300例 95.5 93 93.3 81.7 20.7 100对照组N=150例 97.3 92 95.3 84 15.3 100P值 >0.05 >0.05 >0.05 >0.05 >0.05>0.05
以上两表说明两组在病种及证候的轻重程度上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口服癃清片,一次8片,连服一周。
对照组:口服分清五淋丸,一次6g,一日3次,连服一周。
治疗期间未用其他药物。
治疗结果:
由上述证候疗效表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显效率还是总有效率,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癃清片对尿痛等证候改善尤为明显。总之,通过临床应用证明:癃清片疗效显著(显效率76.6%,总有效率93.3%),疗效短,实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泌尿系疾病的纯中药制剂。
癃清片体内抗菌试验
一.实验材料
受试药:癃清片 天津隆顺榕制药厂提供
对照药:呋喃坦啶 河北省承德市制药厂
生理盐水 天津市和平制药厂
菌 株:乙型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菌 天津第二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提
供
动 物:小白鼠(昆明系) 天津医学院动物室提供
二.方法与结果
取体重20-25g小鼠145只,雌雄各半,随机分组,每组35只。设盐水对照组(0.2ml/10g),呋喃坦啶对照组(0.1%0.2ml/10g相当于0.2mg/10g),癃清片低剂量组(5%0.2ml/10g相当于10mg/10g),中剂量组(10%0.2ml/10g相当于20mg/10g),高剂量组(20%0.2ml/10g相当于40mg/10g)。将各组小白鼠连续三天灌胃给上述药物(一日三次)后,从第四日开始,按每10g体重经腹腔注射(常规消毒)乙型链球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约3亿个细菌(比浊法计算)。感染后继续一日三次给药,观察72小时,记录小白鼠死亡数,用X2检验法进行统计处理。乙型链球菌感染小白鼠其死亡率分别为:盐水组53.5%,呋喃坦啶组10%,癃清片低剂量组20%,中剂量组10%,高剂量组30%。癃清片三个剂量组抗菌作用与盐水对照组分别为(P<0.01,P<0.001,P<0.05)。与呋喃坦啶组对照组均无差异性(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白鼠其死亡率分别为:盐水组46.8%,呋喃坦啶组21.2%,癃清片低剂量组15.1%,中剂量组9.4%,高剂量组11.1%。癃清片三个剂量组抗菌作用与盐水对照分别为(P<0.01,P<0.001,P<0.01)。与呋喃坦啶组对照均无差异性(P>0.05)。见表7。
表7癃清片抗菌实验比较 组别 与 剂量 乙型链球菌 动 物 数(只) 死 亡 数 (只) 死 亡 率 (%) P值 动 物 数 (只) 死 亡 数 (只) 与 盐水组 对照 与 呋喃坦啶 对照 生理盐水 0.2ml/10g 30 16 53.3 32 15 呋喃坦啶 0.2mg/10g 30 3 10 <0.001 28 6 癃清片 10mg/10g 30 6 20 <0.01 >0.05 33 5 癃清片 20mg/10g 30 3 10 <0.001 >0.05 32 3 癃清片 40mg/10g 30 9 30 >0.05 >0.05 27 3
三.结论
癃清片在小白鼠体内的抗菌实验水名,对乙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小白鼠的死亡率。与实验剂量的呋喃坦啶比较其抗菌作用无差异性。其中以中剂量组抗菌内效果较佳,高剂量组抗菌作用不佳,这可能因药物本身作用与细菌毒性累加所致。
天津第二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1987年10月
癃清片对部分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抑菌作用
材料和方法
1.药品:
(1)癃清片细粉,1g含生药4.34g,由天津隆顺榕制药厂生产,称取适量癃清片配成生药浓度为1g/ml的愿液,100℃煮沸消毒30分钟备用。
(2)注射用青霉素钾:北京制药厂生产,批号89011013。
(3)硫酸链霉素:上海第四制药厂生产,批号870221-1。
2.菌株:
26112金黄色葡萄球菌。
26101白色葡萄球菌。
44155致病性大肠杆菌。
10102绿脓杆菌。
均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第三代培养物用于实验。
3.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和营养肉汤。
4.药物抗菌实验:参考文献(1)采用平皿纸片法和液体试管法测定癃清片的抗菌作用。
纸片法:把原液倍比稀释成不同浓度,按文献方法制备含药物纸片(干燥片),把药纸片均匀地贴在涂满菌的平皿培养基表面上于37℃培养18小时后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的直径。同时用清、链霉素纸片作对照,比较被试药的灵敏度。
液体试管法:把原液用培养液稀释成不同浓度(详见表2),每菌株各稀释设三个重复管,每管分别加入等量的1000倍稀释的菌液,于37℃培养18小时后观察有无细菌生长,不能判定细菌生长者把它再移种到平皿琼脂培养基上培养,进一步确定有无细菌生长。细菌不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即为该药最低抑菌浓度。
结果
1.平皿纸片法结果见表8。
表8癃清片抑菌作用——平皿法 药物 浓度克 或单位 /ml 26101 26112 44155 50097 10102 青霉素 100 20.38± 1.03* 29.92±2.53 - - - 链霉素 1000 21.92±2.21 26.31±1.02 22.49±0.55 18.82±1.98 12.15±1.19 癃 清 片 1 8.24±0.57 23.9±2.84 11.74±0.67 - - 0.5 7.66±0.42 23.15±2.01 8.53±0.41 - - 0.25 - 20.22±1.25 8.11±0.14 - - 0.125 - 16.89±2.96 - - - 0.0625 - 13.79±2.04 - - - 0.031 - 12.52±2.03 - - - 0.015 - - - - -
如表所示,本实验所用菌株葡萄球菌对青、链霉素高度敏感,绿脓杆菌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青霉素抗药,其它三株对链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抗药。癃清片对各菌株抑制程度不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金黄色球菌对高于0.125g/ml浓度的癃清片高度敏感,对0.031g/ml浓度的;强迫中度敏感。大肠杆菌对1g/ml癃清片中度敏感。1g/ml癃清片对绿脓杆菌和伤寒沙氏菌没有抑菌作用。
2.液体试管法测定结果见表9
表9癃清片抑菌作用——液体试管管理法 癃清片 浓度 mg/ml 细 菌 26112 26101 44155 50097 10112 100 + +++ 50 +++ +++ 25 +++ +++ 12.5 +++ +++ 6.25 +++ +++ +++ +++ 3.125 +++ +++ +++ +++ 1.56 +++ +++ +++ +++ +++ +++ +++ +++ 0.39 +++ +++ +++ +++ +++ -- +++ +++ +++ +++ +++
注:空白为细菌没有生长;(+++)为细菌生长
如表所示,没加药的试管中各菌株生长旺盛,加入不同浓度癃清片的试管中,各菌株生长情况不同,癃清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最低的抑菌浓度3.1mg/ml,对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差,其最低抑菌浓度是12.5mg/ml,伤寒杆菌的最低浓度是高于100mg/ml,对绿脓杆菌没有抑菌作用。
小结
癃清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抑制生长作用,最低抑制浓度前者为3.1mg/ml,后者为12.5mg/ml。对于绿脓杆菌和伤寒杆菌,在本实验中没有显示抑菌作用。
参考文献:
徐淑云等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天津第二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1987年10月
癃清片急性毒性试验
一.实验药物
癃清片原粉:由天津隆顺榕制药厂提供
二.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体重20-22g,♀♂各半,购自中国医科院实验动物中心。
三.方法和结果
(一)灌胃给药
选用体重20-22g健康小鼠10只,♀♂各半,按1ml/20g体重体积一次灌胃给予癃清片原粉蒸馏水混滤液45g/kg,观察7天,动物未见死亡,也发现其它异常现象。
(二)腹腔给药
药液配制:称取一定量的药粉,加适量蒸馏水,在水浴中煮沸30分钟,冷却后离心,取上清夜浓缩至所需浓度备用。
选用体重20-22g健康小鼠40只,按1∶0.9等比级数随机分成四个剂量组,每组10只,♀♂各。常规消毒后,分别按0.3ml/10g体重体积依次腹腔给予不同浓度的上述药理生理盐水溶液,观察七天动物存活情况。给药后,部分动物伏卧不动,活动明显减少,直至死亡,解剖动物,肉眼观察主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根据动物死亡情况,按寇氏法(1)计算该药腹腔给药的LD50:
(三)结果
该药腹腔给药的LD50为6.15g/kg,LD50可信限为5.93-6.38g/kg。见表10
表10 组 别 剂量 g/kg(d) Logd (X) 死亡数 死亡率 (P) P2 P-P2 1 2 3 4 7.2 6.48 5.83 5.25 0.8573 0.8116 0.7657 0.7202 10/10 8/10 2/10 0/10 1.0 0.8 0.2 0 1.0 0.64 0.04 0 0 0.16 0.16 0 0.32
参考文献
(1)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主编:《药理学实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院药理室
1985年11月
癃清片亚急性毒性实验
癃清片系天津隆顺榕制药厂研制的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制剂,整个疗程一般为3天,为进一步观察连续用药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我们做了对大鼠亚急性毒性试验。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动物:
采用健康大鼠80只体重160g-220,雌雄各半,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组,每组20只动物。
二.药物:
天津隆顺榕制药厂提供的浸膏(1.0g≈5.6g生药)。从该药的LD50动物及人的表面积的比例换算和临床用量几方面考虑来确定给药剂量。
大剂量组:1800kg(为LD50的1/4,相当于10.08g生药/kg,相当于人临床用量12倍)
中剂量组:450mg/mg(为LD50的1/16,相当于2.52g生药/kg,
相当于人临床用量的3倍)
小剂量组:150mg/kg(为LD50的1/48,相当于0.84g生药/kg,
按动物——人体表面积换算,相当于人临床用量)
D组: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的溶媒(5%吐温-80,1ml/100g体重鼠)。
三.观察指标:
1.一般指标:观察给药前后动物食欲及大小便,体重等变化情况。
2.血液学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色素测定。
3.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的测定。
4.病理形态学检查:试验结束后,各组动物解剖取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脑、胃肠等作肉眼及组织学检查。
四.实验方法:
实验前一个月领取动物,雌雄分笼饲养,观察动物情况有异常病态者,予以剔除。实验前测得上述正常指标。实验开始后灌胃给药一次,连续30天,最末一次给药后24小时麻醉处死动物,观察内脏形态变化及做病理切片检查。
实验前后均给动物喂养相同的饲料,给予清洁的饮水,给药过程中及给药后注意观察一般指标,称重体重及进行各种规定的检查。并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作自身t值测验进行比较。
结果:
1.一般指标:各组动物均无异常发现,体重变化情况见表1,结果表明实验各组动物增长情况与对照组无异。
2.血液学检查:根据不同测量的癃清片对红细胞、血色素、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影响分别见表2、表3、表4、表5。从表中可看出除大剂量给药二周后大鼠白细胞降低较明显外(P<0.05),大剂量组大鼠的白细胞数停药后四周恢复正常。
3.生化指标:不同剂量的癃清片对肝功能(G、P、T)测定及肾功能(B、C、N)测定结果与给药前比较没有明显变化(P<0.05)。
4.病理形态学检查:不同剂量的癃清片实验组及对照组动物,于实验结束后麻醉解剖,取心、肝、脾、肺、肾、肠、脑等组织,除肉眼观察发现肺有个别出血点外,未见其它异常,15%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制片,H、E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在实验给予的剂量范围内,在所取的脏器组织中均未发现病理组织学改变。
讨论
通过以上测得的各项实验结果分析,三种不同剂量的癃清片对大鼠没有明显的毒性反应,唯大剂量组(1800mg/kg)给药期间白细胞有所降低,但其数值仍在正常范围之内,而且在停药后即恢复。此剂量约为人临床应用的12倍之多用药时间也较临床实际应用时间长得多,所以考虑对人白细胞不会有明显影响,故我们认为:癃清片在确定的临床使用的剂量下,对人将是十分安全的。
表11
表11给予癃清片后大鼠体重的变化组别 剂 量 动 物 药 体 重(g) X±sd 干膏/kg 原生药/kg 给 药 前 给 药 二 周 四 周大 180mg/kg 10.08/kg 20 194±16 247±23 271±22中 450mg/kg 2.52mg/kg 20 179±11 235±13 257±14小 150mg/kg 0.84mg/kg 20 199±12 251±6 273±11 对照组 20 205±12 245±10 267±17
表12癃清片对大鼠红细胞的影响组别 剂 量 性 别 动 物 数 红细胞数 万/mm ±sd 干膏/kg 原生药/kg 给药前 给 药 二周 P值 四周 P值大 180mg/kg 10.08/kg ♀ 10 558± 88 620± 103 P>0.05 600± 154 P>0.05 ♂ 10 618± 70 635± 89 P>0.05 617± 84 P>0.05中 450mg/kg 2.52g/kg ♀ 10 545± 85 607± 91 P>0.05 594± 106 P>0.05 ♂ 10 674 ±60 619 ± 97 P>0.05 558 ± 65 P>0.05小 150mg/kg 0.84mg/kg ♀ 10 558± 65 576± 55 P>0.05 546± 72 P>0.05 ♂ 10 604± 62 619± 83 P>0.05 625± 78 P>0.05对照组 ♀ 10 607± 69 646± 96 P>0.05 657± 37 P>0.05 ♂ 10 668± 69 698± 78 P>0.05 729± 116 P>0.05
表13癃清片对大鼠血色素的影响组别 剂 量 性 别 动 物 数 红细胞数 万/mm ±sd 干膏/kg 原生药/kg 给药前 给 药 二周 P值 四周 P值大 180mg/kg 10.08/kg ♀ 1014.25±1.3813.79±1.10 >0.0514.42±1.64 >0.05 ♂ 1013.45±1.2312.43±0.68 >0.0514.04±1.21 >0.05中 450mg/kg 2.52g/kg ♀ 1015.36±1.5213.71±1.19 >0.0514.95±1.21 >0.05 ♂ 1015.24±0.9513.89±1.19 >0.0514.08±1.78 >0.05小 150mg/kg 0.84mg/kg ♀ 1014.49±1.4414.08±1.22 >0.0513.95±1.23 >0.05 ♂ 1013.80±0.7112.72±1.10 >0.0514.71±0.85 >0.05对照组 ♀ 1013.50±1.0512.72±1.10 >0.0513.41±0.99 >0.05 ♂ 1013.33±1.3213.85±0.33 >0.0513.30±1.41 >0.05
表14癃清片对大鼠血小板的影响组别 剂 量 性 别 动 物 数 红细胞数 万/mm ±sd 干膏/kg 原生药/kg 给药前 给 药 二周 P值 四周 P值大 180mg/kg 10.08/kg ♀ 10 275±42265±57 >0.05263±38 >0.05 ♂ 10261±36265±31 >0.05253±30 >0.05中 450mg/kg 2.52g/kg ♀ 10270±55261±36 >0.05265±31 >0.05 ♂ 10261±42258±42 >0.05253±37 >0.05小 150mg/kg 0.84mg/kg ♀ 10236±49234±27 >0.05251±67 >0.05 ♂ 10261±39263±46 >0.05254±41 >0.05对照组 ♀ 10267±58256±56 >0.05270±49 >0.05 ♂ 10269±42254±50 >0.05273±28 >0.05
表15癃清片对大鼠尿素氮(B、U、N)的影响组别 剂 量 性 别 动 物 数 B、U、N、mg% ±sd 干膏/kg 原生药 /kg 给药前 给 药 二周 P值 四周 P值大 180mg/kg 10.08/k g ♀ 1018.05±1.8419.12±2.78 >0.0 518.64±2.88 >0.05 ♂ 1017.25±1.7918.60±3.34 >0.0 517.11±1.97 >0.05中 450mg/kg 2.52g/k g ♀ 1020.27±5.319.11±2.10 >0.0 520.3±6.51 >0.05 ♂ 1015.59±1.2713.83±2.1 >0.0 514.41±3.15 >0.05小 150mg/kg 0.84g/k g ♀ 1017.81±2.2817.77±1.82 >0.0 516.95±1.71 >0.05 ♂ 1016.78±1.8816.05±2.51 >0.0 514.66±2.44 >0.05对照组 ♀ 1016.18±5.4414.81±1.71 >0.0 515.70±1.36 >0.05 ♂ 1016.42±1.6415.61±3.77 >0.0 514.72±3.43 >0.05
表16癃清片对大鼠谷丙转氨酶(G、P、D)的影响组别 剂 量 性 别 动 物 数 红细胞数 万/mm ±sd 干膏/kg 原生药/kg 给药前 给 药 二周 P值 四周 P值大 180mg/kg 10.08/kg ♀ 1013.7±4.114.7±4.2 >0.0512.7±2.7 >0.05 ♂ 1012.3±2.212.5±3.8 >0.0511.3±3.7 >0.05中 450mg/kg 2.52g/kg ♀ 101.2±4.110.6±3.7 >0.0513.4±3.6 >0.05 ♂ 1012.9±3.612.2±3.5 >0.0511.3±2.5 >0.05小 150mg/kg 0.84mg/kg ♀ 1015.2±1.516.9±3.2 >0.0514.11±2.7 >0.05 ♂ 1016.5±1.715.4±1.7 >0.0517.6±2.1 >0.05对照组 ♀ 1014.8±3.813.4±2.1 >0.0516.6±2.8 >0.05 ♂ 1012.4±4.111.9±2.5 >0.0513.7±3.3 >0.05
实验者:刘若庸 马克韶 于云 何跃生 张在纲 黄自军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
1987年10月21日
表17癃清片对大鼠白细胞的影响组别 剂 量 性 别 动 物 数 红细胞数 万/mm ±sd 干膏/kg 原生药/kg 给药 前 给 药 停药后 二周 P值 四周 P值 四 周 P 值大 180mg/kg 10.08/kg ♀ 1012.27±2.639.41±2.38 <0.058.57±2.82 <0.0513.12±2.30 >0.05 ♂ 1012.05±2.0411.38±2.95 >0.058.94±3.02 <0.0511.17±3.42 >0.05中 450mg/kg 2.52g/kg ♀ 1012.93±2.1511.28±2.06 >0.0511.18±2.06 >0.0511.17±3.42 >0.05 ♂ 1011.65±2.0912.01±2.34 >0.0511.29±3.00 >0.0511.17±3.42 >0.05小 150mg/kg 0.84mg/kg ♀ 1011.62±2.8511.70±1.50 >0.0510.63±2.30 >0.0511.17±3.42 >0.05 ♂ 1010.67±1.7811.47±2.99 >0.0511.22±3.20 >0.0511.17±3.42 >0.05对照组 ♀ 1011.49±2.4912.52±3.30 >0.0512.03±1.54 >0.0511.17±3.42 >0.05 ♂ 1013.42±2.8714.01±3.19 >0.0513.41±2.73 >0.05 11.17 3.42 >0.05
综上述试验可见癃清片药效学特点:
1、抗炎作用:经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院所做“癃清片药效学实验”显示:小鼠鼠耳二甲苯致炎实验表明,癃清片抗炎作用与阿斯匹林同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且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大鼠足趾蛋清致炎实验表明:癃清片在服药30分钟后,即可产生明显的抗炎作用;癃清片可明显降低角叉菜胶所致急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升高卵磷脂小体密度,减轻前列腺间质炎细胞浸润和水肿。
2、抑菌作用:经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院所做“癃清片药效学实验”显示:可明显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3、镇痛作用:经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院所做“癃清片药效学实验”显示:癃清片可明显提高小鼠尾受光热刺激发生甩尾反应的痛阈值,提示癃清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4、利尿作用:经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院所做“癃清片药效学实验”显示:
可增强水负荷大鼠的排尿量;提示癃清片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5、改善微循环:经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院所做“癃清片药效学实验”显示:具有明显扩张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管径、增加血血流速度的作用,提示癃清片有明显的活血作用。
6、增强机体免疫:经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院所做“癃清片药效学实验”显示:癃清片具有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的作用,同时近期研究结果表明癃清片可增加尿路粘膜分泌的SIGA等免疫球旦白。而且处方中白花蛇舌草近一时期药理学研究表明具有明确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本发明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癃清片)选择较少药味组方,获得如下特点:
1、快速抗炎:服药30分钟即可明显控制炎症。
2、广谱抑菌:对引起感染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增强免疫:有效增强肌体吞噬细胞的能力,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4、无毒、副作用:经急性、长期毒性实验证明:对血小板、肝功能、肾功能无不良反应。
5、治愈率高:2期临床验证,对450例尿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前列腺炎单用药治疗总有效率可达7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
泽泻174g 车前子35g 败酱草348g
金银花174g 牡丹皮174g 白花蛇舌草348g
赤芍174g 仙鹤草174g 黄连174g
黄柏174g 淀粉适量
制备方法是:
1、泽泻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2、白花蛇舌草、仙鹤草、金银花、败酱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50℃)的清膏;
3、其余车前子、黄连、赤芍、黄柏、牡丹皮五味用6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乙醇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50℃)的清膏。合并上述清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
4、合并上述清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再加入淀粉混合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压制成治疗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药物(癃清片)每片为1.949g的基片,包薄膜衣,即得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通淋。用于热淋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尿短、腰痛、小腹坠胀等症,口服,一次8片,一日3次。该药为中医院急症必备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