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用于公共场所的供水阀门。 普通自来水阀门是用手开关的。这除了操作麻烦外,特别在公共场所使用时容易成为接触传染病的媒介和造成长流水不关。而象公共厕所自动冲水机构这类设备,不论有人无人,人多人少,总是同样定时冲水,夜间人越少而水压越高,流量也越大,水的浪费是很严重的。
机械脚踏式阀门和感应电动阀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终因安装不便和容易损坏,使用不广。对于公共厕所的自动冲水机构,应用和安装更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供水阀门,它能用一种简单的结构使供水随着人离开而停止,并可随使用人的多少而改变供水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制造一根二端密封,内部充满液体的软管,其中一端为一较大地薄膜,将此薄膜安装在供水阀门内,使薄膜与阀芯接触。当软管受到踏脚的压力而形变时,软管内液体的压力使薄膜凸出,推动阀芯移动,阀门开启,踏脚上的压力撤除时,阀芯受弹簧推动复位,阀门关闭。当用于公共厕所冲水机构这类场合时,软管可以通过多个踏脚,当多个踏脚同时加压时,薄膜凸出量增加,推动阀芯移动量增加,阀门开度增大,冲水次数随之增加;反之,阀门开度减小冲水次数随之减少。
本实用新型因为只是在供水阀门上加装一条一端带薄膜的密封软管,所以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软管可以任意弯曲,在各种设施上安装均很方便。另外,由于采用了液体的静压传动,无相对摩擦的易损另件,使装置不易损坏。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对附图的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纵剖视图,可看出整个装置的结构。
图2为软管与薄膜分别制造后装配的剖视图。
图3为软管和踏脚在地面安装的示意图。
图1与图3中的软管的中心线(点划线)相连,表示系同一根软管,且可任意弯曲安装。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在壳体(1)中装有阀芯(2),阀芯(2)受弹簧(3)的压力和进水管(5)中水的压力而紧压在壳体(1)内的环形槽(16)上,环形槽(16)内装有O型密封圈(6)。这样,进水管(5)和出水管之间的水流被阀芯(2)和O型密封圈(6)所隔离。当软管(9)受踏脚(14)的压力而形变时,软管(9)内的液体将压力传至薄膜(10),使薄膜(10)向外凸出,推动与阀芯(2)装配成一体的盘形件(7),阀芯(2)右移,在阀芯(2)与环形槽(16)间形成间隙,自来水即由进水管(5)流向出水管(15)。在一般场合,例如公共洗手,洗碗处,软管上只设置一个踏脚,即可做到人到水流,人离水断。而在有些场合,例如在公共厕所冲洗水箱的进水管道处采用本装置,则可加长软管(9),将它铺设经过多个坑位,设置多个踏脚(14),则当使用厕所的人多,多个踏脚同时对软管加压时,薄膜(10)将增加凸出量,亦使阀芯(2)与环形槽(16)之间的间隙增大,流量增加,高位水箱的冲洗次数随之增加。反之,使用厕所的人少,则冲洗次数自动减少。上述二种场合:本装置均可节约用水。
阀芯(2)的大端装在进水口一端,使进水口的水压力作用在阀芯(2)上时能增加阀芯(2)对O型密封圈(6)的压力,从而使密封更可靠。
因为壳体(1)的口必须足够大以便装入阀芯(2),而进水管(5)相对较小不能与之配合,所以增加了一只螺母(4),螺母(8)的作用是固定软管和薄膜,并起密封作用。
液压遥控机构的结构和材料选择原则:人站上踏脚(14)时,圆形截面的软管会被压扁,但由此造成的管内水压增高却不能使管道直径有明显的增大,从而使水压传至薄膜处而使薄膜向外凸出并推动阀芯(2)右移。当踏脚上的压力撤消时,软管可以凭借本身的弹性而恢复圆形。薄膜即不再凸出。阀芯(2)受弹簧(3)和进水压力的作用而左移,隔断水流。
薄膜与软管可以制成一体,如图1中的软管(9)和薄膜(10),这样,管内液体的密封性可靠;也可分别制造而装配起来,如图2中的软管(13)和薄膜(11),这样,工艺简单,维修方便,但须增加一个接头(12),密封性稍差但也足够。
以上所述的液压遥控机构,也可从本装置中分离出来而应用于其他适用的场合,例如某些遥控、自控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