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的屋面构件。 现有能够叠层生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大板构件有拱型、槽型、和桁架板型的(专利号85200851.1和89219426.X)其板面保温作法是在大板的板面上另外铺放一层轻质保温材料,这些保温材料只是大板的外荷重,不能起承重作用。另外,由于施工工艺的要求,无法在现浇混凝土板面上立即作隔气层,所以要求这些保温材料必须是自身能够防潮的,如沥青珍珠岩制品或泡沫塑料板等,价格昂贵,且施工不便。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叠层生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大板构件的改进,目的是利用陶粒混凝土本身既有强度,又具有保温性能,且由于陶粒颗粒内的孔隙是经过高温焙烧形成的封闭孔,不吸湿,不需要作隔气层等一系列优点,将原来在大板构件的钢筋混凝土板面上铺放保温层的屋面复合作法,改变为板面由单一的陶粒混凝土所构成,使陶粒混凝土板面既是整个大板构件上弦的受力部分,又是大板屋面的保温维护部分,作到了承重、保温、维护三者的合一,简化了施工程序。
但是由于陶粒混凝土是一种轻骨料混凝土,在预应力结构中使用,不能承受预应力钢筋强大的局部应力和吊钩处需要的锚固应力,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大板构件起主要受力作用的外框仍为普通钢筋混凝土,而让大板构件地主要功能部分——起保温维护作用的大板板面——全部由陶粒混凝土构成,使呈拱状受力的陶粒混凝土板面支承在外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这样就可以让陶粒混凝土板面只承受压应力,而主要的弯曲应力、剪应力、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吊钩处的锚固应力和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仍由钢筋混凝土的外框来承受,陶粒混凝土板面和外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共同工作条件是通过钢筋的联系来保证的。最终形成一个由轻、重钢筋混凝土各自发挥其特点的复合型大板结构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屋面大板构件可以是带拉杆的拱型屋面大板和三角形屋面大板,也可以是上弦板面呈拱型的槽板和板面呈三角形的槽板,或桁架式屋面大板。
本实用新型屋面大板构件可以在板面上开设点式天窗,点式天窗的形状可以是园形、方形、矩形的。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屋面大板构件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板面为矩形,带拉杆的拱形屋面大板的主视图及板面的纵剖面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
其中1为陶粒混凝土板面,2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外框,3为大板的下弦拉杆,4为联系陶粒混凝土板面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外框的钢筋,5为在板面上开设的园形点式天窗孔。
图4是桁架型陶粒混凝土大板的主视图和板面的纵剖面图。
图5是板面为槽形,带拉杆的拱形陶粒混凝土大板的主视图和板面纵剖面
图6是板面为矩形,带拉杆的三角形陶粒混凝土大板的主视图和板面纵剖面。
图7是拱型槽板陶粒混凝土大板主视图和板面的纵剖面图。
图8是三角形槽板陶粒混凝土大板的主视图和板面纵剖面图
图9是图1、图4、图6的A-A剖面。板面为矩形。
图10是图5的B-B剖面。板面为槽形。
图11是图7、图8的C-C剖面。大板为整体槽形。
其具体施工工艺可以是:
一、在布置好的台座处。按大板构件的形状尺寸,用红砖干砂垒筑一个实心胎体。
二、按大板构件纵向外形制作二片侧模板,然后用模架固定在实心胎体的两侧。
三、在实心胎体和二片侧模之间浇灌素砂浆(掺早强剂)制成生产正式大板构件的胎模。
四、胎模的砂浆面层达到强度后。拆开二片侧模,并将模板提升一个构件重叠生产的厚度(也就是板面陶粒混凝土的厚度)。
五、在胎模上刷隔离层,然后铺放已绑扎成型的大板钢筋。
六、用模架固定二片侧模。
七、浇灌大板构件的外框混凝土(掺早强剂)直到全部成型。
八、在待浇灌陶粒混凝土的板面上先铺一层砂浆约0.5~1.0公分厚(掺早强剂)。
九、浇灌板面陶粒混凝土(掺早强剂)
十、在浇灌好的陶粒混凝土板面的表面上铺一层砂浆找平层约0.5~1.0公分厚(掺早强剂)用刮板沿二片侧模的高度予以刮平、抹光。
十一、整个构件养生24小时后,再拆开二片侧模。重复上述工序进行逐层重叠生产达到预定的层数。
十二、将重叠生产完了的全部大板构件,集中进行养护。待混凝土和陶粒混凝土都达到设计强度后。再逐层穿上预应力钢筋。
十三、逐层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锚固。
十四、若为桁架式屋面大板,则须安装桁架腹杆,使每个构件都形成一个完整的桁架式屋面大板。
十五、逐块进行吊装。
十六、在已安装好的两块大板之间进行联结焊接,形成整体屋面。
十七、在二个大板构件之间铺放填缝保温材料,并用砂浆抹平。
十八、在屋面面层上作防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