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194257 上传时间:2018-02-01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0643.7

申请日:

2004.04.02

公开号:

CN1559411A

公开日:

2005.01.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7D 513/04申请日:20040402授权公告日:20070620终止日期:201404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1/496; A61K9/08; A61P31/04

主分类号:

A61K31/496; A61K9/08; A61P31/04

申请人:

刘玉辉;

发明人:

魏敏吉; 方利明; 刘玉辉

地址:

100024北京市朝阳南新园中路115号2003室

优先权:

2004.03.03 CN 200410006976.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为;涂荣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新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及其医药抗菌素制剂,包含该医药抗菌素制剂的试剂盒,和该新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在制备一种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具体说,特别涉及一种新的供注射用可稳定贮存的化学名称为:(±)6-氟-1-甲基-7-(1-哌嗪基)-4-氧-4氢-[1,3]噻丁啶[3,2-α]喹啉-3-羧酸盐的药物制剂。本发明采用以活性形式直接注射给药,克服了生物利用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化合物,结构如式(I),

其中R选自:枸橼酸、酒石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草酸、盐酸、氢
溴酸、氢碘酸、硝酸、磷酸、硫酸、亚硫酸,乳酸、乳糖酸、甲磺酸、苯磺
酸、天门冬氨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锌。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R代表:乳酸、盐酸、甲磺酸、天门冬氨酸。
3.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和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组成,所述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是0.1%-99.9%,药
物可接受的载体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是0.1%-99.9%。
4.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是(±)6-氟
-1-甲基-7-(1-哌嗪基)-4-氧-4氢-[1,3]噻丁啶[3,2-α]喹啉-3-羧酸的乳酸盐。
5.权利要求3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注射剂。
6.权利要求5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剂选自:粉针剂,水针剂,氯化
钠注射剂或葡萄糖注射剂。
7.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单位剂量的注射剂中,药物活性成
分权利要求2化合物的剂量为10-500mg,其余为药物可接受的载体。
8.一种试剂盒,内含权利要求6的粉针剂和一种可注射用的溶剂,粉针剂和可
注射用的溶剂是分立的,包装在同一包装盒内,粉针剂与可注射用的溶剂量
的配比是按照使用方法配置的,每100mg剂量的粉针剂配以5ml-500ml可注
射用的溶剂。
9.权利要求8的试剂盒,其中可注射用溶剂选自:注射用水,注射用氯化钠输
液剂,注射用葡萄糖输液剂或其组合。
10.权利要求9的试剂盒,其中粉针剂与注射液的配比是:100mg或200mg粉针
剂∶5ml或10ml水∶100ml或250ml或5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
糖注射液。
11.权利要求1-2的化合物或含有它们的组合物在制备一种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
应用。

说明书

一种稳定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及其医药抗菌素制剂,包含该医药抗菌素
制剂的试剂盒,和该新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在制备一种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
用。具体说,特别涉及一种新的供注射用可稳定贮存的化学名称为:(±)6-氟-1-
甲基-7-(1-哌嗪基)-4-氧-4氢-[1,3]噻丁啶[3,2-α]喹啉-3-羧酸盐的药物
制剂。

背景技术:

各种微生物感染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自从人类发明了抗菌药物
以来,人类战胜了许多细菌引起的疾病。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大量的抗菌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的已经不下200种,其中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培氟
沙星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已经成为临床上重要的一类抗菌药。然而,这些抗菌
药并不能满足近年来正在增长的、且为难治性疾病即慢性绿脓菌感染症和革兰氏
阴性菌感染症的治疗,而且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已成为
临床治疗中的难题。

目前上市的有些抗菌药物,本身无抗菌活性,只能口服,口服经肠道吸收后
转化为活性形式而发挥抗菌作用,其生物利用度低。

因此,人们仍在不断地合成抑菌活性更高、抗菌谱更广的抗菌素药物,并提
供更多的剂型以满足临床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抑菌活性更高、抗菌谱更
广且生物利用度高的新一类噻丁啶喹啉羧酸盐抗菌素药物。

该药物对多数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司
帕沙星相当,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强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相当。该药物具
有优良的杀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粘质沙雷氏菌、铜绿假
单胞菌,即使在1/2MIC下短时间内即呈杀菌作用,优于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特别是对绿脓杆菌为首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力远远超过其他沙星类,也超过目
前上市的其他抗生素药。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其化学名称
为:(±)6-氟-1-甲基-7-(1-哌嗪基)-4-氧-4氢-[1,3]噻丁啶[3,2-α]喹啉
-3-羧酸盐(暂命名为:普原利沙星),

本发明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其结构式如下:


                    (I)

其中R为药物可接受的可提供酸根或碱基的使式(I)成为稳定的盐的酸或
碱,

优选的是酸,包括有机酸或无机酸,

所述酸选自:枸橼酸、酒石酸、琥珀酸、富马酸、马来酸、草酸、盐酸、
氢溴酸、氢碘酸、硝酸、磷酸、硫酸、亚硫酸,乳酸、乳糖酸、甲磺酸、苯磺酸
或天门冬氨酸。优选的是乳酸、盐酸、甲磺酸、天门冬氨酸,更优选的是乳酸。

所述的碱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形式的碱,如钠、钾、钙、镁、锌的碱性物质,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锌,优选的是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6-氟-1-甲基-7-(1-哌嗪基)-4-氧-4氢-[1,3]噻丁
啶[3,2-α]喹啉-3-羧酸盐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优选的是含有其乳酸盐、盐酸
盐、甲磺酸盐和天门冬氨酸盐化合物作为药物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
合物,按重量计,由0.1%-99.9%的(±)6-氟-1-甲基-7-(1-哌嗪基)-4-氧-4
氢-[1,3]噻丁啶[3,2-α]喹啉-3-羧酸盐化合物和0.1%-99.9%的药物可接
受的载体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6-氟-1-甲基-7-(1-哌嗪基)-4-氧-4氢-[1,3]噻丁啶[3,
2-α]喹啉-3-羧酸盐化合物,特别是其乳酸盐、盐酸盐、甲磺酸盐和天门冬氨酸
盐及其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用它们制备抗菌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优选的药物组合物是作为胃肠外给药的药物制剂形式,特别是注射给
药的制剂形式。本发明的盐(暂命名为Pyilifloxacin,普原利沙星)及其注射
剂可有效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稳定贮存且溶于水的本发明的盐(暂命名为
Pyilifloxacin,普原利沙星)制成的以粉末或水溶液制剂形式给药的药物制剂,
以便由医学领域专家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发明所述注射剂可以是粉针剂或者水针剂或者0.9%氯化钠的输液注射
剂,或者含有不同含量葡萄糖溶液的输液注射剂,对于注射剂,制备的液体单位
剂量含有本发明的原料和无菌载体。根据载体和浓度,可以将此化合物悬浮或者
溶解。溶液的制备通常是通过将原料溶解在一种载体中,在将其装入一种适宜的
小瓶或安瓿前过滤消毒,然后密封。辅料例如一种局部麻醉剂、防腐剂和缓冲剂
也可以溶解在这种载体中。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可在装入小瓶以后将这种组合物
冰冻,并在真空下将水除去。

本发明也包括粉针剂和注射溶剂组成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内含本发明的
粉针剂和一种可注射用的溶剂,粉针剂和可注射用的溶剂是分立的,包装在同一
包装盒内,粉针剂与可注射用的溶剂量的配比是按照使用方法配置的,每100mg
剂量的粉针剂配以5ml-500ml可注射用的溶剂。所述可注射用溶剂选自:注射
用水,注射用氯化钠输液剂,注射用葡萄糖输液剂。

具体可以是:100mg或200mg粉针剂:5ml或10ml水:100ml或250ml或
5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

本发明提供的干粉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化合物原料经冷冻干
燥法制成冻干无菌粉末,加塞并用铝盖密封制得。

本发明提供的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化合物原料加注射用水溶
解后,调pH至5.0-7.0,脱色、热原,经粗滤和精滤后,灌装、塞塞、轧盖、
灭菌、放冷后,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静脉滴注用输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化合物原料和葡
萄糖或者是氯化钠加注射用水溶解后,调pH至5.0-7.0,脱色、热原,经粗滤
和精滤后,灌装、塞塞、轧盖、灭菌、放冷后,即得。

本发明的注射剂,每一制剂单位可以含有本发明的化合物10-500mg,其余
为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药物可接受的载体可以是制剂学通用的载体。所述的
载体选自:甘露醇、山梨醇、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盐酸半胱
氨酸、巯基乙酸、蛋氨酸、维生素C、EDTA二钠、EDTA钙钠,一价碱金属的碳
酸盐、醋酸盐、磷酸盐或其水溶液、盐酸、醋酸、硫酸、磷酸、氨基酸、氯化钠、
氯化钾、乳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右旋糖苷、甘氨酸、淀粉、
蔗糖、乳糖、甘露糖醇、硅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藻酸盐、明胶、聚乙烯
吡咯烷酮、甘油、土温80、琼脂、碳酸钙、碳酸氢钙、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
环糊精、β-环糊精、磷脂类材料、高岭土、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的制剂在使用时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用法用量,可每日服1-3次,
每次1-20剂,如:1-20针。

以下通过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表1不同盐的溶解度比较

样品名称                           溶解度(mg/ml)

噻丁啶喹啉羧酸                     2.64

马来酸普原利沙星                   46.28

富马酸普原利沙星                   94.12

草酸普原利沙星                     88.13

酒石酸普原利沙星                   73.63

乳酸普原利沙星                     125.38

盐酸普原利沙星                     135.79

甲磺酸普原利沙星                   139.67

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               126.78

从表1可明显得出这样的结论:噻丁啶喹啉羧酸(即(±)6-氟-1-甲基-7-(1-哌
嗪基)-4-氧-4氢-[1,3]噻丁啶[3,2-α]喹啉-3-羧酸)几乎不溶于水,其成
盐后(即普原利沙星),水溶性大大增加。

稳定性实验研究

将普原利沙星盐加入棕色玻璃瓶中,加入5%水,封口,置于60℃干燥
箱中10天,随后随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256nm处进行分析杂质含
量。

表2稳定性实验研究结果

    时间(天)
    乳酸普原利沙星
    盐酸普原利沙星
    1
    0.18
    0.23
    3
    0.18
    0.24
    5
    0.20
    0.26
    10
    0.22
    0.28

实验结果表明:普原利沙星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以下为乳酸普原利沙星的基本实验

(1)水溶性试验

取乳酸普原利沙星适量,研细,称取适量,置于加有10ml水的试管中,在
25±2℃每隔5分钟振摇30秒,30分钟观察溶解情况,如看不到溶质颗粒时,
即为完全溶解。结果加入溶质的总量为1.25g。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的
规定,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在水中易溶。

(2)溶液的pH值

取乳酸普原利沙星约0.2g,加水40ml溶解,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
录VIH测定pH值,结果为5.4。

(3)乳酸普原利沙星的异常毒性试验

取乳酸普原利沙星适量,加0.9%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中含本品30mg的
供试品溶液。供试用小鼠健康合格,体重17-20g,试验前按正常饲养条件饲养。
取小鼠10只,雌雄各半,每只小鼠分别自尾静脉注射供试品溶液0.5ml后,正
常饲养,观察小鼠在48小时内的生存情况。结果全部小鼠在48小时内未见死亡,
异常毒性检查符合规定。本品制剂用于临床的剂量为一次200mg,即2.86mg/kg
(以平均体重70kg计算);该试验剂量大于人用剂量的200倍以上,本品制剂临
床使用安全。

乳酸普原利沙星粉针剂的用法用量:将本品(规格200mg/瓶)用注射用水
充分溶解,配制成每1ml含20mg的溶液,再加入到100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
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30-60min内静脉快速滴注。

乳酸普原利沙星注射液的用法用量:取本品1瓶,加入到100ml的0.9%氯
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30-60min内静脉快速滴注。

输液:取本品,直接于30-60min内静脉快速滴注。

剂量:成人常用量为一次200mg。

本发明的化合物及其药物制剂,具有的优点包括:抑菌活性高、抗菌谱广
且生物利用度高,该药物安全有效,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感染很有效;另外,其对
尿路感染及外科、妇产科、皮肤科、眼科、牙科等感染亦有效。本发明的盐,特
别是其乳酸盐、盐酸盐、甲磺酸盐和天门冬氨酸盐,其水溶性相当好,从而有利
于制成注射用制剂。该药以活性形式直接注入体内,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且起效
迅速,其临床疗效也将大大增强,一些原来通过口服给药无法达到治疗效果的疾
病可以通过注射剂来改善,因此本制剂亦可扩大了口服制剂的适应症范围。普原
利沙星乳酸盐、盐酸盐、甲磺酸盐及天门冬氨酸盐注射剂的发明将为广大感染性
疾病患者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外均无噻丁啶喹啉羧酸盐以注射剂形式
应用于临床的文献报道。

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例1:(±)6-氟-1-甲基-7-(1-哌嗪基)-4-氧-4氢-[1,3]噻丁啶[3,2-
α]喹啉-3-羧酸的制备

1)3,4-二氟-二硫代甲酸-苯胺·三乙胺盐(中间体I)的制备:

于1000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150g(1.16mol)二氟苯胺,290g(2.87ml)三乙胺,
冰水冷却至5℃,滴加97g(1.27mol)二硫化碳,滴加结束,控温5~10℃,搅拌
反应过夜,过滤,乙醚淋洗滤饼,干燥,得淡黄色固体338.2g,收率为95.0%。

TLC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3∶1,Rf=0.70

2)3,4-二氟-异硫氰酸苯酯(中间体II)的制备:

于1000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335g(1.09mol)自制中间体I,500ml二氯甲烷,
搅拌均匀,冷却至5℃,滴加130g(1.20mol)氯甲酸乙脂,滴加结束,反应3小时,
将反应物倒入冰水混合物中,搅匀,分层,水层用二氯甲烷(80ml×3)萃取,
合并有机相,分别用稀盐水和水洗涤,干燥,滤除干燥剂,减压蒸馏,收集68-70
℃/4mmHg馏分。得淡黄色液状物146.2g,收率为78.1%。

TLC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5∶1,Rf=0.74

3)6,7二氟-4-氧代-2-乙硫基喹啉-3-羧酸乙脂(中间体III)的制备:

于2000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52g(0.93mol)氢氧化钾,700ml二氧六环,冷
却,搅拌,于5℃左右滴加148.5g(0.93mol)丙二酸二乙酯,滴加结束,搅拌30
分钟,控温5~10℃,滴加100g(0.92mol)溴乙烷,反应5小时,升温至60℃,反
应30分钟,稍冷,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加入540g冰盐水,搅拌均匀,再加
540ml乙酸乙酯萃取,分层,水层用乙酸乙酯(150ml×2)提取,合并有机相,
用饱和食盐水(150ml×2)洗涤,干燥,回收溶剂,残余物加入550ml二甲苯,
回流48小时,稍冷,加入石油醚460g,搅拌10分钟,冷却,过夜,过滤,石
油醚淋洗,干燥,得淡黄色(或类白色)针状结晶粉末80.7g,收率为30.4%,
mp:127.4-128.1℃。

TLC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5∶1,Rf=0.51

4)6,7二氟-4-乙酰氧基-2-乙硫基喹啉-3-羧酸乙脂(中间体IV)的制备:

于1000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80g(0.26mol)自制中间体III,400ml三乙胺,
685ml二氯甲烷,冷却至5℃,加入32ml(0.34mol)乙酸酐,搅拌2小时,将
反应液倒入冰水中,分层,水相用二氯甲烷(150ml×2)萃取,合并有机相,水
洗,干燥,滤除干燥剂,减压蒸除二氯甲烷,得白色晶体粉末76.8g,收率84.6%。
mp:64.1-66.3℃。

TLC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5∶1,Rf=0.58

5)6,7二氟-1-甲基-4氧代-4H-(1,3)-硫氮杂环丁烷并(3,2-a)喹啉-3-
羧酸乙脂(中间体V)的制备:

于2000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76g(0.21mol)自制中间体IV,615ml正乙烷,
搅拌升温至回流,滴加65g(0.48mol)磺酰氯的正乙烷(270ml)溶液,滴加结束,
回流3小时,减压浓缩,的淡黄色油状物,加入683ml四氢呋喃,177g(1.28mol)
无水碳酸钾,回流4小时,冷却,倒入冰水中,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浅
紫色晶体粉末59.5g,收率89.4%。mp:204.4~207.8℃。

TCL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5∶1,Rf=0.31

6)6-氟-1-甲基-7-哌嗪基4-氧代-4H-[1,3]硫氮杂环丁烷并[3,2-α]喹啉-3-羧
酸乙酯(中间体VI)的制备:

于1000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59g(0.19mol)自制中间体V,57g(0.66mol)
无水哌嗪,545ml DMF,加热至80℃反应2小时,冷却,倒入冰水中,析晶,
过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淡黄色粉末42.7g,收率为59.7%。mp:212.3~212.6
℃(分解)。

TCL展开剂:氯仿∶甲醇=1∶1,Rf=0.53

7)(±)6-氟-1-甲基-7-(1-哌嗪基)4-氧代-4H-[1,3]噻丁啶[3,2-α]喹啉
-3-羧酸的制备:

于1000ml反应瓶中依次加入42g(0.11mol)自制中间体VI,叔丁醇526ml,
氢氧化钾水溶液74ml(0.75mol),搅拌,升温至70℃反应2小时,过滤,滤液
倒入冰水中,用浓盐酸调pH=7,析晶,过滤,水洗,干燥,得淡黄色粉末32.6g,
收率为83.8%。

TCL展开剂:氯仿∶甲醇∶氨水=1∶1∶0.1,Rf=0.64

实施例1:

a.乳酸普原利沙星的制备

在1000ml三颈瓶中加入10g制备例1制得的噻丁啶喹啉羧酸和500ml乙醇,
室温搅拌半小时后,继续搅拌下分三次加入乳酸3.0ml,每次加入乳酸后需反应
半小时。加毕乳酸后,再加入100ml乙醇和活性炭1.0g,逐渐升温至回流,保温
2h。反应基本完全,溶液变得澄清,趁热过滤,所得滤液置冰箱冷藏过夜,大量
晶体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醇洗涤两次,每次25ml,滤液回收,固体在40℃下
减压干燥10h,得类白色或浅黄色固体10.10g,收率80%,mp.:216-219℃。

b.注射用乳酸普原利沙星的制备

取乳酸普原利沙星原料50g,置于适当无菌容器中,加无菌注射用水到
1000ml,搅拌使溶解,然后加配制量的0.05%活性炭,搅拌10分钟,用无菌抽
滤漏斗铺灭菌滤纸滤过,再用经灭菌的G6垂熔玻璃漏斗精滤,测定含量,滤液
分装成1000瓶,经冷冻干燥法制成冷冻粉,加塞并用铝盖密封制得。

c.乳酸普原利沙星注射液的制备

取200g乳酸普原利沙星原料置浓配缸中,加注射用水适量,充分搅拌使之
完全溶解;用0.1mol/L盐酸调pH至5.0-7.0,加入配液量0.05%(w/v)的针用
活性炭,回流15min;用0.6μm钛滤棒过滤脱碳后,将药液送入稀配缸中,补
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搅拌15min。取样测pH值、含量合格后,用0.45μm聚
砜过滤器粗滤和0.22μm聚砜过滤器精滤后,将药液送入下道工序灌装成1000
瓶、熔封,经115℃热压灭菌30分钟后,放冷。检查合格后,包装即得。

d.乳酸普原利沙星输液的制备

取400g乳酸普原利沙星原料、氯化钠(或者是葡萄糖)置浓配缸中,加注
射用水适量,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用0.1mol/L盐酸调pH至5.0-7.0,加入
配液量0.05%(w/v)的针用活性炭,回流15min;用0.6μm钛滤棒过滤脱碳后,
将药液送入稀配缸中,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00ml,搅拌15min。取样测pH值、
含量合格后,用0.45μm聚砜过滤器粗滤和0.22μm聚砜过滤器精滤后,将药液
送入下道工序灌装成1000瓶、塞塞、轧盖,经115℃热压灭菌30分钟后,放冷。
检查合格后,包装即得。

试验1:实施例1制备的乳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
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以噻丁啶喹啉羧酸为对照,比较研究了乳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本研究以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对象,试
验菌株(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自医院临床分离得到。动物分成8
组,各组动物给予试验药的剂量分别为5、3.5、2.45、1.715、1.20、0.84、0.59
和0.41mg/kg体重(以噻丁啶喹啉羧酸计),小鼠腹腔注射应用菌液10分钟后,
皮下注射给药。试验期间小鼠按正常条件饲养,观察给药后小鼠48小时内的生
存情况。

乳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实验结果

1.试验药(乳酸普原利沙星)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5
  10
  0
  100







    0.9754

    (0.7485-1.2710)
  3.5
  10
  0
  100
  2.45
  10
  1
  90
  1.715
  10
  1
  90
  1.20
  10
  3
  70
  0.84
  10
  6
  40
  0.59
  10
  8
  20
  0.41
  10
  10
  0

2.对照药(噻丁啶喹啉羧酸)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5
  10
    0
    100







    0.9674

    (0.7308-1.2807)
3.5
  10
    0
    100
2.45
  10
    1
    90
1.715
  10
    1
    90
1.20
  10
    4
    60
0.84
  10
    6
    40
0.59
  10
    7
    30
0.41
  10
    10
    0

注:ED50的计算方法为采用bliss法的程序处理,计算而得。计算时采用了
0.41mg/kg~3.5mg/kg 7个剂量组的数据。

乳酸普原利沙星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实验结果

1.试验药(乳酸普原利沙星)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5
  10
    0
    100







    1.0407

    (0.7954-1.3615)
    3.5
  10
    0
    100
    2.45
  10
    1
    90
    1.715
  10
    1
    90
    1.20
  10
    5
    50
    0.84
  10
    6
    40
    0.59
  10
    8
    20
    0.41
  10
    10
    0

2.对照药(噻丁啶喹啉羧酸)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5
  10
    0
    100







    1.0771

    (0.8159-1.4219)
  3.5
  10
    0
    100
  2.45
  10
    1
    90
  1.715
  10
    2
    80
  1.20
  10
    5
    50
  0.84
  10
    6
    40
  0.59
  10
    8
    20
  0.41
  10
    10
    0

注:ED50的计算方法为采用bliss法的程序处理,计算而得。计算时采用了
0.41mg/kg~3.5mg/kg 7个剂量组的数据。

结果各剂量组中,试验药与对照药组间小鼠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本品
治疗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0.975mg/kg和
1.041mg/kg;对照药噻丁啶喹啉羧酸治疗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
鼠的ED50则分别为0.967mg/kg和1.077mg/kg。试验表明:在小鼠中,乳酸普原
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感染有明显治疗效果。

实施例2

a.盐酸普原利沙星的制备

在1000ml三颈瓶中加入10g制备例1制得的噻丁啶喹啉羧酸和500ml乙醇,
室温搅拌半小时后,继续搅拌下分三次加入2mol/L盐酸15ml,每次加入盐酸后
需反应半小时。加毕盐酸后,再加入40ml蒸馏水和活性炭1.0g,逐渐升温至回
流,保温2h。反应基本完全,溶液变得澄清,趁热过滤,滤液置冰箱冷藏过夜,
大量晶体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醇洗涤两次,每次25ml。所得固体在40℃下减
压干燥10h,得类白色或浅黄色固体9.12g,收率82.6%。

b.注射用盐酸普原利沙星的制备

取盐酸普原利沙星原料50g,置于适当无菌容器中,加无菌注射用水足量,
搅拌使溶解,然后加配制量的0.05%活性炭,搅拌10分钟,用无菌抽滤漏斗铺
灭菌滤纸滤过,再用经灭菌的G6垂熔玻璃漏斗精滤,测定含量,滤液经分装,
冷冻干燥法制成冷冻粉1000瓶,加塞并用铝盖密封制得。

c.盐酸普原利沙星注射液的制备

取200g盐酸普原利沙星原料置浓配缸中,加注射用水适量,充分搅拌使之
完全溶解;用0.1mol/L盐酸调pH至5.0-7.0,加入配液量0.05%(w/v)的针用
活性炭,回流15min;用0.6μm钛滤棒过滤脱碳后,将药液送入稀配缸中,补
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搅拌15min。取样测pH值、含量合格后,用0.45μm聚
砜过滤器粗滤和0.22μm聚砜过滤器精滤后,将药液送入下道工序灌装成1000
瓶、熔封,经115℃热压灭菌30分钟后,放冷。检查合格后,包装即得。

d.盐酸普原利沙星输液的制备

取400g盐酸普原利沙星原料、氯化钠(或者是葡萄糖)置浓配缸中,加注
射用水适量,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用0.1mol/L盐酸调pH至5.0-7.0,加入
配液量0.05%(w/v)的针用活性炭,回流15min;用0.6μm钛滤棒过滤脱碳后,
将药液送入稀配缸中,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00ml,搅拌15min。取样测pH值、
含量合格后,用0.45μm聚砜过滤器粗滤和0.22μm聚砜过滤器精滤后,将药液
送入下道工序灌装成1000瓶、塞塞、轧盖,经115℃热压灭菌30分钟后,放冷。
检查合格后,包装即得。

试验2:实施例2制备的盐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
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以噻丁啶喹啉羧酸为对照,比较研究了盐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肺
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本研究以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对象,试验
菌株(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自医院临床分离得到。动物分成7组,
各组动物给予试验药的剂量分别为3.5、2.45、1.715、1.20、0.84、0.59和0.41mg/kg
体重(以噻丁啶喹啉羧酸计),小鼠腹腔注射应用菌液10分钟后,皮下注射给药。
试验期间小鼠按正常条件饲养,观察给药后小鼠48小时内的生存情况。

盐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实验结果

1.试验药(盐酸普原利沙星)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1.0493

    (0.8144-1.3520)
  2.45
  10
    1
    90
  1.715

  10

    1

    90

  1.20

  10

    4

    60

  0.84
  10
    6
    40
  0.59
  10
    9
    10
  0.41
  10
    10
    0

2.对照药(噻丁啶喹啉羧酸)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1.0417

    (0.8185-1.3257)
    2.45
  10
    0
    100
    1.715
  10
    2
    80
    1.20
    10
    4
    60
    0.84
    10
    6
    40
    0.59
    10
    9
    10
    0.41
    10
    10
    0

注:ED50的计算方法为采用bliss法的程序处理,计算而得。

盐酸普原利沙星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实验结果

1.试验药(盐酸普原利沙星)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1.1602

    (0.8973-1.5000)
2.45
  10
    1
    90
1.715

  10

    2

    80

1.20

  10

    5

    50

0.84
  10
    7
    30
0.59
  10
    9
    10
0.41
  10
    10
    0

2.对照药(噻丁啶喹啉羧酸)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1.2423

    (0.9476-1.6286)
2.45
  10
    1
    90
1.715

  10

    4

    60

1.20

  10

    5

    50

0.84
  10
    7
    30
0.59
  10
    9
    10
0.41
  10
    10
    0

注:ED50的计算方法为采用bliss法的程序处理,计算而得。

结果各剂量组中,试验药与对照药组间小鼠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本品
治疗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1.049mg/kg和
1.160mg/kg;对照药噻丁啶喹啉羧酸治疗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
鼠的ED50则分别为1.042mg/kg和1.242mg/kg。试验表明:在小鼠中,盐酸普原
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感染有明显治疗效果。

实施例3.

a.甲磺酸普原利沙星)的制备

在1000ml三颈瓶中加入10g制备例1制得的噻丁啶喹啉羧酸和500ml乙醇,
室温搅拌30分钟,继续搅拌下加入甲磺酸2.70g,搅拌30分钟,加入50ml蒸馏
水和活性炭1.0g,逐渐升温至回流,保温2h。反应基本完全,溶液变得澄清,
趁热过滤,滤液置冰箱冷藏过夜,大量晶体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醇洗涤两次,
每次25ml。所得固体在40℃下减压干燥10h,得类白色或浅黄色固体10.63g,
收率83.4%。

b.注射用甲磺酸普原利沙星的制备

取甲磺酸普原利沙星原料50g,置于适当无菌容器中,加无菌注射用水到
1000ml,搅拌使溶解,然后加配制量的0.05%活性炭,搅拌10分钟,用无菌抽
滤漏斗铺灭菌滤纸滤过,再用经灭菌的G6垂熔玻璃漏斗精滤,滤液经冷冻干燥
法制成冷冻粉1000瓶,加塞并用铝盖密封制得。

c.甲磺酸普原利沙星注射液的制备

取200g甲磺酸普原利沙星原料置浓配缸中,加注射用水适量,充分搅拌使
之完全溶解;用0.1mol/L盐酸调pH至5.0-7.0,加入配液量0.05%(w/v)的针
用活性炭,回流15min;用0.6μm钛滤棒过滤脱碳后,将药液送入稀配缸中,
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搅拌15min。取样测pH值、含量合格后,用0.45μm
聚砜过滤器粗滤和0.22μm聚砜过滤器精滤后,将药液送入下道工序灌装成1000
瓶、熔封,经115℃热压灭菌30分钟后,放冷。检查合格后,包装即得。

d.甲磺酸普原利沙星输液的制备

取400g甲磺酸普原利沙星原料、氯化钠(或者是葡萄糖)置浓配缸中,加
注射用水适量,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用0.1mol/L盐酸调pH至5.0-7.0,加
入配液量0.05%(w/v)的针用活性炭,回流15min;用0.6μm钛滤棒过滤脱碳后,
将药液送入稀配缸中,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00ml,搅拌15min。取样测pH值、
含量合格后,用0.45μm聚砜过滤器粗滤和0.22μm聚砜过滤器精滤后,将药液
送入下道工序灌装成1000瓶、塞塞、轧盖,经115℃热压灭菌30分钟后,放冷。
检查合格后,包装即得。

试验3:实施例3制备的甲磺酸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
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以噻丁啶喹啉羧酸为对照,比较研究了甲磺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
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本研究以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对象,试
验菌株(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自医院临床分离得到。动物分成7
组,各组动物给予试验药的剂量分别为3.5、2.45、1.715、1.20、0.84、0.59和
0.41mg/kg体重(以噻丁啶喹啉羧酸计),小鼠腹腔注射应用菌液10分钟后,皮
下注射给药。试验期间小鼠按正常条件饲养,观察给药后小鼠48小时内的生存
情况。

甲磺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实验结果

1.试验药(甲磺酸普原利沙星)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0.8280

    (0.6265-1.0943)
    2.45
  10
    0
    100
    1.715

  10

    1

    90

    1.20

  10

    3

    70

    0.84
  10
    5
    50
    0.59
  10
    7
    30
    0.41
  10
    9
    10

2.对照药(噻丁啶喹啉羧酸)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0.8708

    (0.6764-1.1212)
  2.45
  10
    0
    100
  1.715

  10

    1

    90

  1.20

  10

    3

    70

  0.84
  10
    5
    50
  0.59
  10
    7
    30
  0.41
  10
    10
    0

甲磺酸普原利沙星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实验结果

1.试验药(甲磺酸普原利沙星)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1.1539

    (0.8724-1.5263)
  2.45
  10
    1
    90
  1.715

  10

    3

    70

  1.20

  10

    5

    50

  0.84
  10
    7
    30
  0.59
  10
    8
    20
  0.41
  10
    10
    0

2.对照药(噻丁啶喹啉羧酸)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1.1113

    (0.8762-1.4095)
    2.45
  10
    0
    100
    1.715
  10
    2
    80
    1.20
  10
    5
    50
    0.84
  10
    7
    30
    0.59
  10
    9
    10
     0.41
    10
    10
    0

结果各剂量组中,试验药与对照药组间小鼠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本品治
疗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0.828mg/kg和
1.154mg/kg;对照药噻丁啶喹啉羧酸治疗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
鼠的ED50则分别为0.871mg/kg和1.111mg/kg。试验表明:在小鼠中,甲磺酸普
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感染有明显治疗效果。

实施例4.

a.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的制备

在1000ml三颈瓶中加入10g制备例1制得的噻丁啶喹啉羧酸和500ml乙醇,
室温搅拌30分钟,加入天门冬氨酸3.82g和蒸馏水50ml后,继续搅拌半小时,
再加入活性炭1.0g,逐渐升温至回流,保温2h。反应基本完全,溶液变得澄清,
趁热过滤,滤液置冰箱冷藏过夜,大量晶体析出,抽滤,滤饼用乙醇洗涤两次,
每次25ml。所得固体在40℃下减压干燥10h,得浅黄色固体11.22g,收率81.2%。

b.注射用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的制备

取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原料50g,置于适当无菌容器中,加无菌注射用水
至1000ml,搅拌使溶解,然后加配制量的0.05%活性炭,搅拌10分钟,用无菌
抽滤漏斗铺灭菌滤纸滤过,再用经灭菌的G6垂熔玻璃漏斗精滤,滤液经冷冻干
燥法制成冷冻粉1000瓶,加塞并用铝盖密封制得。

c.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注射液的制备

取200g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原料置浓配缸中,加注射用水适量,充分搅
拌使之完全溶解;用0.1mol/L盐酸调pH至5.0-7.0,加入配液量0.05%(w/v)
的针用活性炭,回流15min;用0.6μm钛滤棒过滤脱碳后,将药液送入稀配缸
中,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搅拌15min。取样测pH值、含量合格后,用0.45
μm聚砜过滤器粗滤和0.22μm聚砜过滤器精滤后,将药液送入下道工序灌装成
1000瓶、熔封,经115℃热压灭菌30分钟后,放冷。检查合格后,包装即得。

d.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输液的制备

取400g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原料、氯化钠(或者是葡萄糖)置浓配缸中,
加注射用水适量,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溶解;用0.1mol/L盐酸调pH至5.0-7.0,
加入配液量0.05%(w/v)的针用活性炭,回流15min;用0.6μm钛滤棒过滤脱碳
后,将药液送入稀配缸中,补加注射用水至100000ml,搅拌15min。取样测pH
值、含量合格后,用0.45μm聚砜过滤器粗滤和0.22μm聚砜过滤器精滤后,将
药液送入下道工序灌装成1000瓶、塞塞、轧盖,经115℃热压灭菌30分钟后,
放冷。检查合格后,包装即得。

试验4:实施例4制备的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
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以噻丁啶喹啉羧酸为对照,比较研究了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
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本研究以昆明种小鼠为试验对
象,试验菌株(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自医院临床分离得到。动物分
成7组,各组动物给予试验药的剂量分别为3.5、2.45、1.715、1.20、0.84、0.59
和0.41mg/kg体重(以噻丁啶喹啉羧酸计),小鼠腹腔注射应用菌液10分钟后,
皮下注射给药。试验期间小鼠按正常条件饲养,观察给药后小鼠48小时内的生
存情况。

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实验结

1.试验药(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0.9558

    (0.7076-1.2909)
  2.45
  10
    1
    90
  1.715
  10
    1
    90
  1.20
  10
    5
    50
  0.84
  10
    5
    50
  0.59
  10
    8
    20
     0.41
    10
    9
    10

2.对照药(噻丁啶喹啉羧酸)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0.9152

    (0.6761-1.2388)
  2.45
  10
    0
    100
  1.715

  10

    2

    80

  1.20

  10

    5

    50

  0.84
  10
    5
    50
  0.59
  10
    7
    30
  0.41
  10
    9
    10

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实验
结果

1.试验药(天门冬氨酸普原利沙星)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1.1831

    (0.8686-1.6116)
  2.45
  10
    1
    90
  1.715

  10

    4

    60

  1.20

  10

    5

    50

  0.84
  10
    8
    20
  0.59
  10
    8
    20
  0.41
  10
    9
    10
2.对照药(噻丁啶喹啉羧酸)
  剂量
  (mg/kg,以NM394计)
  每组动物数
  (只)
    死亡数
    (只)
    存活率
    (%)
  ED50(95%可信限)
  (mg/kg)
  3.5
  10
    0
    100
  1.1948
  2.45
  10
    1
    90
  1.715
    10
    4
    60
  (0.8965-1.5923)
  1.20
    10
    5
    50
  0.84
    10
    7
    30
  0.59
    10
    8
    20
  0.41
    10
    10
    0

结果各剂量组中,试验药与对照药组间小鼠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本品治
疗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0.956mg/kg和
1.183mg/kg;对照药NM394治疗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小鼠的
ED50则分别为0.915mg/kg和1.195mg/kg。试验表明:在小鼠中,天门冬氨酸普
原利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感染有明显治疗效果。

一种稳定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种稳定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种稳定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稳定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稳定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在制备抗感染药物中的应用.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新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及其医药抗菌素制剂,包含该医药抗菌素制剂的试剂盒,和该新的噻丁啶喹啉羧酸盐在制备一种抗细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具体说,特别涉及一种新的供注射用可稳定贮存的化学名称为:()6氟1甲基7(1哌嗪基)4氧4氢1,3噻丁啶3,2喹啉3羧酸盐的药物制剂。本发明采用以活性形式直接注射给药,克服了生物利用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治疗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