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板模.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942447 上传时间:2018-07-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205887.8

申请日:

1990.05.03

公开号:

CN2071227U

公开日:

1991.02.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04G9/05

主分类号:

E04G9/05

申请人:

林俊颖;

发明人:

林俊颖

地址:

香港湾仔华润大厦45/F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道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塑胶板模,为可作平面板材之材料,尤指一种取代木制模板的建筑材料。塑胶板模分上模板、下模板,中间以数条纵向补强肋连接,其间形成数道纵向之中空孔道以减轻板模重量,再衡量所采用塑胶之物性,以数条大小与中空孔道相同的实心之木条,上胶紧密填入中空孔道以做为补强及预留钉孔之用,同时并加多项实用的设计,使本塑胶板模具有多项功能,改进现在采用的木制模板或夹板之缺点而取代之,以成为革命性的建筑材料或平面板材料。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塑胶板模,其特征在于其横向侧面具有数道纵向贯穿之长方形孔道;该纵向孔道使该塑胶板模自然形成上模板、下模板及连接上、下模板之数条补强肋;于两侧及固定间隔之数孔道内,各填入上胶密合之木条;并于该木条上、下方之上、下模板处,分别设有多组上下贯穿之预留钉孔;该数木条及贯穿钉孔,系提供施工时打钉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塑胶板模,其特征在于该上模板之表面具有纵横尺寸刻度线、纵向之花纹,该花纹系设于预置该木条之该孔道上方,即该上模板之数埋头式钉孔,皆位于该花纹内,以明显标示用钉位置;以及该下模板系表面平滑而无任何刻度线者,可供饰板用。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塑胶板模,特别是一种利用塑胶材质之多项优点,取代传统木质之建筑用模板。

    按一般建筑用之木模板,依据经验及事实,于施工时常见下列缺点:

    1.太重:按一般木模板之规格,其体积为1.5公分(厚)×100公分(宽)×200公分(长)=3000立方公分,若以木材比重以0.9计算,则一块木模板重量为27kg,在搬运木模板时,尤在板架上施工,常显太重、费力且危险。

    2.不耐用:按一般木模板遇水时易脱胶,若露天放置,经风吹雨打常易变形、腐蚀甚而不堪继续使用,于施工期间保养颇不方便;且木模板毛细孔与水泥紧密接合,于水泥灌浆成型后,需用力撬打,常使木模板缺角、脱胶,或其他的损坏,依据经验,木模板之施工寿命约只七、八层楼,即需大量汰旧换新,其层层灌水泥,一次次吸水、干燥、拆模、撬打,使木模板不耐长久使用。

    3.水泥成型施工之不便:按现用之木模板颇不易与水泥板脱模,为使其易于与成型水泥脱模,须于灌水泥前,在木模板上涂上机油或柴油(废油),唯上述废油被水泥吸入,而后在油漆时,常使油漆变黄;且一般木模板四周直角易损坏或脱胶,于水泥成型后表面常有模板接缝痕迹,目前此项问题之解决技术,常以铁皮钉于木模板之接合处(按胶带贴木板不能牢固),施工繁琐且费用高。

    4.规格有限:按目前木模板只有一种规格,即1.5公分×100公分×200公分,若需较小规格时,必须剪裁,浪费材料。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塑胶板模,能改进上述之缺点,而具下列各项优点:

    1.轻便:就2公分×100公分×200公分之本实用新型塑胶板模而言,扣除多道纵向孔道后之材料体积约为15108立方公分,其材质按通常泛用之P.P.之比重为0.91计算,则重约13.75公斤,再加上孔道内之木条重(约2公斤),全重约为15.75公有,约为木模板重量的60%,若再加发泡,可再减轻重量约一成。

    2.耐用:按本实用新型塑胶板模可任意放置而不致变形、腐蚀,使用寿命长;且与水泥成型后,因表面无毛细作用,离型容易,无需用力撬打,模板不易损坏。

    3.水泥成型施工方便:按本实用新型塑胶板模于灌上水泥前,不必再涂油,水泥离型简易、拆模省力,且塑胶板模因其四周直角不易损坏,接缝细小,于水泥成型后,其表面板模接缝痕迹极其细微,若求完全无缝,可以胶带贴上,即可平整光亮,施工较钉铁皮方式方便很多,费用降低,效果又好,尤其对于部分外壁不拟再粉刷者,塑胶板模亦较木模板更为光亮美观,既降低人工物料成本,又提高施工品质。

    4.塑胶原料之选择非常灵活方便:依据塑胶物性之强弱而修正塑胶板模之厚度,即可产制强韧地塑板,甚者可将日益造成环境污染之宝特瓶回收,处理为本实用新型塑胶板模之材质。

    5.可重覆使用:塑胶板模因材质关系而不易受损,故建筑物拆除后,该塑胶板模可重覆使用,符合经济效益。若使用至不堪使用时,尚可回收再生,减少废弃物处理之困扰。

    本实用新型之次一目的系提供一种塑胶板模,于其押出(或射出)成形之制造过程中,予以简易之加工,而有下列各项特点:

    1.尺寸多变化:本实用新型之塑胶板模不但可以50公分、66公分、100公分宽三种规格上市,同时尚可接受订制,其长度更可随意订制变化,供相关市场所需。

    2.两面均可施工:本实用新型之塑胶板模一面刻有尺寸及刻花,可供取代木模板之用,另一面系全无任何线条之平面,可供装饰、隔间板材之用,该一面尺寸刻度,于塑胶板模之全面均设有,可使工人施工不必经常使用量尺,实为木工工艺之一大革命。

    3.预留钉孔(如用于家具制造,则不留钉孔):即于塑胶板模纵向两侧及固定间隔之数孔道之上下方,均设有相对之多组贯穿小钉孔,并于该数孔道内均设有密合之木条,如此不只使工人用钉方便,且能使水泥水份经由该预留钉孔渗出早日干固,水泥物性早日发挥,使拆模时日不必延后。

    4.在模具上,均可预铸姓名或批号,以便所有人辨认,该塑胶板模不易被窃丢失,以免多班工人同时工作,模板混杂,引起无谓之纷争。

    盖上述之种种优点,实为塑胶材质特性暨制造过程之简易加工形成,更为从事相关技艺人士深感具体且实际质需者。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特征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示仅供参考说明用,而并非用来对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者:

    图1系本实用新型之剖面外观透视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横向剖视图;

    图3系本实用新型之部份分解外观透视图;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之剖面外观透视图暨图2本实用新型之横向剖视图,本实用新型之塑胶板模(1),其横向侧面具有多道纵向贯穿之长方形孔道(2),该纵向孔道(2)使塑胶板模(1)自然形成上模板(3)、下模板(4)及连接上、下模板之多条连接板(补强肋)(5),于两侧及固定间隔之数孔道(2)内,各设有密合之木条(6),并于该木条上、下方之上、下模板(3)、(4)上分别设有多组上下相对之预留贯穿小钉孔(7),供用钉(8)连接横梁(9)或其他结构用,且于充灌水泥后,可使水泥水份经由该钉孔(7)渗出而提早干固。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之部份分解外观透视图,本实用新型塑胶板模(1)之制造过程可押出或射出上模板(3)与连接板(5)一体成形,与下模板(4)成形,再藉超音波接合上述二成形体,并于接合过程中,将数木条(6)置入两侧及固定间隔之数孔道(2)内。当然,上模板(3)、连接板(5)与下模(4)亦可一次押出或射出成型,再填入木条(6)。

    请合并参阅图1及图3,制造本实用新型塑胶板模(1)押出或射出过程中,同时可于上模板(3)之表面押出或射出尺寸标线(11)及(13)、纵向之花纹(12)、及姓名或批号(14),其中花纹(12)系设于预置木条(6)之孔道(2)上方,上模板(3)之贯穿钉孔(7)皆位于花纹(12)内,以明显标示花纹(12)内填有木条(6),是为用钉位置;尺寸标线(13)系纵向每隔50公分处之横向线条;而尺寸标线(11)系设于塑胶板模(1)之中间及两边,中间及两边纵向线(11)与尺寸标线(13)相交,供施工时之量度用;姓名或批号(14)则可依使用者之需要增设,以方便分批及防止模板之混杂;而下模板(4)表面系平滑而无刻度,可用于不再粉刷之外壁或梁柱,降低工程的粉刷费用,亦可用于家具或隔间,取代一般木模板。

    本实用新型之塑胶板模(1)可以发泡或不发泡塑胶制成,若以发泡塑胶制造,则上、下模板(3)、(4)厚度各约为0.4公分,若以不发泡塑胶制,则该厚度约为0.3公分,孔道(2)之高度约为1.2公分(发泡)或1.4公分(不发泡)、宽度约为3公分;故塑胶板模(1)之厚度约为1.8至2公分,其长度为198公分,宽度以50公分、66公分或100公分三种规格上市,同时尚可接受订制而有不同之规格。

塑胶板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塑胶板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塑胶板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胶板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胶板模.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塑胶板模,为可作平面板材之材料,尤指一种取代木制模板的建筑材料。塑胶板模分上模板、下模板,中间以数条纵向补强肋连接,其间形成数道纵向之中空孔道以减轻板模重量,再衡量所采用塑胶之物性,以数条大小与中空孔道相同的实心之木条,上胶紧密填入中空孔道以做为补强及预留钉孔之用,同时并加多项实用的设计,使本塑胶板模具有多项功能,改进现在采用的木制模板或夹板之缺点而取代之,以成为革命性的建筑材料或平面板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